才郎殊美好,佳人正年少
昆五的《拜月亭》最好看的正是这班年轻的演员,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使这戏充满了生命力。虽然说这戏可能很大程度上都是老师和工作人员掰碎了教的,但我觉得那台上都是自如完整的个体。
之前看过卫立几折戏,都是官生戏,觉得嗓子好,戏不错,这次看他演巾生真是惊喜。人似新竹秀拔,有读书人的文雅纯良。与瑞兰偶遇时有书生的持礼,同行后有细心的照扶,心意萌动时流露出羞涩,还带着点书呆气,真是被他萌到,觉得他完全可以去演梁山伯那呆哥哥,宿店时急切而不失诚恳,病中被迫分离哀痛而不失身份,拒婚时志诚意坚,让人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我应该是第一次看蒋珂、蒋诗佳的戏,二位在这样的大戏中都稳重而压台。周喆虽然相对于这个角色略显青涩,却有老生行当的正气和身份感。
再说戏本身,这戏大部分是新写的,大致是奇逢、招商、请医、拜月、重圆五折,我记不清准确的折目了,戏的节奏、分寸都不错,但摹仿几个老折子的痕迹重了点,曲牌也乱了点。编剧有个别小地方不够周全,比如招商一折,还没来客人店小二就要杀鸡,拜月一折瑞莲问瑞兰丈夫家住在哪里,回答是中原,原著上的中都路也许对观众有点陌生,但总听得出是地名,中原的范围也太大了。
戏的布景基本还好,主要背景是折枝的花,应该是梅花吧,我记得第一折是枯梅,第二折是好像是花苞或开花,第四、五折好像都是开花,是雅致,但要注意剧情中的季节,第四折拜月应是夏季,我记得唱词中还有柳,第五折是男主角刚中状元,那就应该是秋闱蟾宫折桂。布景的色调是干净,连地板都是白色的,但是纯白色相应的要求也高,光的投影会比较明显,最后一折男主角刚到相府坐在堂上等候时,光束的投影就太重,角度又低,有压迫感,而且光影变化时也容易显得凌乱。另外整个背景太白,有时觉得演员的脸都要融到背景中。但同时光大都是从上向下打的,演员脸上有时有阴影,想起看民国题材的影视剧时,有时戏曲舞台前沿上有一排电灯泡,可能是有点道理的。地板的白更是映得台上白森森的,但那种微弱的反光又不够,也许可以用浅色的冷色调地毯。还有男主角最后一折的那件红袍花了点。
我以前看昆五的戏,看的都是些折子,看这班学生演传统的老戏,时时觉得欢喜。不光是因为看到新的面孔,少年人的元气满满确实也是亮点,更多是因为看到这些少年在演传统戏中养成了各自的行当气质。我喜欢姚徐依的纤妙,王倩澜《扈家庄》时的娇媚神采,我欣赏雷斯琪的灵气,陶思妤《阳告》时内心情绪的饱满,觉得钱瑜婷将来完全可以是《聊斋志异》中《侠女》的那种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谭许亚有清气,倪徐浩或许可以剑走偏锋,《望乡》不失气度,《莲花》中又有富贵公子哥的娇骄,袁彬是难得的老成,尤磊演孙悟空时的精灵,谢冲《偷鸡》时的蛮顽,丑行的朱霖彦、张前仓、徐敏个个都好……。我并不认识台下的他们,但希望可以一直看到他们在台上继续进步,无论将来怎样,内心始终可以保有一片纯净让自己可以休养生息。
之前看过卫立几折戏,都是官生戏,觉得嗓子好,戏不错,这次看他演巾生真是惊喜。人似新竹秀拔,有读书人的文雅纯良。与瑞兰偶遇时有书生的持礼,同行后有细心的照扶,心意萌动时流露出羞涩,还带着点书呆气,真是被他萌到,觉得他完全可以去演梁山伯那呆哥哥,宿店时急切而不失诚恳,病中被迫分离哀痛而不失身份,拒婚时志诚意坚,让人觉得这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我应该是第一次看蒋珂、蒋诗佳的戏,二位在这样的大戏中都稳重而压台。周喆虽然相对于这个角色略显青涩,却有老生行当的正气和身份感。
再说戏本身,这戏大部分是新写的,大致是奇逢、招商、请医、拜月、重圆五折,我记不清准确的折目了,戏的节奏、分寸都不错,但摹仿几个老折子的痕迹重了点,曲牌也乱了点。编剧有个别小地方不够周全,比如招商一折,还没来客人店小二就要杀鸡,拜月一折瑞莲问瑞兰丈夫家住在哪里,回答是中原,原著上的中都路也许对观众有点陌生,但总听得出是地名,中原的范围也太大了。
戏的布景基本还好,主要背景是折枝的花,应该是梅花吧,我记得第一折是枯梅,第二折是好像是花苞或开花,第四、五折好像都是开花,是雅致,但要注意剧情中的季节,第四折拜月应是夏季,我记得唱词中还有柳,第五折是男主角刚中状元,那就应该是秋闱蟾宫折桂。布景的色调是干净,连地板都是白色的,但是纯白色相应的要求也高,光的投影会比较明显,最后一折男主角刚到相府坐在堂上等候时,光束的投影就太重,角度又低,有压迫感,而且光影变化时也容易显得凌乱。另外整个背景太白,有时觉得演员的脸都要融到背景中。但同时光大都是从上向下打的,演员脸上有时有阴影,想起看民国题材的影视剧时,有时戏曲舞台前沿上有一排电灯泡,可能是有点道理的。地板的白更是映得台上白森森的,但那种微弱的反光又不够,也许可以用浅色的冷色调地毯。还有男主角最后一折的那件红袍花了点。
我以前看昆五的戏,看的都是些折子,看这班学生演传统的老戏,时时觉得欢喜。不光是因为看到新的面孔,少年人的元气满满确实也是亮点,更多是因为看到这些少年在演传统戏中养成了各自的行当气质。我喜欢姚徐依的纤妙,王倩澜《扈家庄》时的娇媚神采,我欣赏雷斯琪的灵气,陶思妤《阳告》时内心情绪的饱满,觉得钱瑜婷将来完全可以是《聊斋志异》中《侠女》的那种艳若桃李、冷若冰霜;谭许亚有清气,倪徐浩或许可以剑走偏锋,《望乡》不失气度,《莲花》中又有富贵公子哥的娇骄,袁彬是难得的老成,尤磊演孙悟空时的精灵,谢冲《偷鸡》时的蛮顽,丑行的朱霖彦、张前仓、徐敏个个都好……。我并不认识台下的他们,但希望可以一直看到他们在台上继续进步,无论将来怎样,内心始终可以保有一片纯净让自己可以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