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物
![]() |
边缘人物
那天,文学活动的主角是北师大的博导李稚田,听了一会儿,讲的是“先雕龙-后纹心”,一千五、六百年前的事情了,老齐现在这文化水平,还不足以支撑那太古老的事情,就起身告辞了。
对太古的东西还没顾得上,老齐现在正在复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对鲁郭茅巴老曹等人还是有些兴趣,哪位高人想聊这个,老齐可以三陪的。
那天后来的学习,又有几则笔记:
一
得知徐志摩居然和金庸先生是亲戚,徐志摩是诗人,金庸是武侠,当然,金庸也会写诗;徐志摩和琼瑶奶奶也是亲戚,琼瑶是言情;徐志摩和沈钧儒也是亲戚,沈钧儒是律师、法院院长,也会写诗,还是人大的副委员长;徐志摩和林徽因关系也很好,通过林徽因的爹爹,徐志摩与狄更斯还有交往,徐志摩和那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也关系不错。一个徐志摩,周边几乎涵盖了现当代文学的所有流派,少的只是革命派了。可惜的是,徐志摩英年早逝,1931年11月19日,坐飞机从南京往北平的时候,过路济南上空,飞机失事遇难。徐志摩是经常坐飞机的,张学良的专机有时候都能免费坐的,那天,没能坐那免费专机,就遇难了。后来,不知道徐志摩怎么得罪当下人了,据说现在的北大中文系,骂人都在说“tmd太徐志摩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过去的几十年,徐志摩是个被这边主流文学边缘化的人物。
二
再说一个边缘化人物,张爱玲。抗战时期,文学划分成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共产党领导的;国统区也有抗战活动,国民党政府领导的;沦陷区,被日伪占领,张爱玲就生活在沦陷区。鲁迅的兄弟周作人生活在沦陷区,海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也生活在沦陷区,周作人后来按汉奸对待了,刘呐鸥、穆时英据说让抗战锄奸队给干掉了。胡兰成是张爱玲的丈夫,胡兰成就更是个汉奸了,当了伪政权的的高官,书法好,川端康成说全日本的书法都不如胡兰成的书法好,文学也好,就是当汉奸不好,胡兰成当汉奸了,胡兰成的老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张爱玲也被这边的主流文学给边缘化了。
对了,张爱玲的奶奶是李鸿章的闺女,李鸿章也被边缘化过,张爱玲被边缘化又多了个理由。
三
还是说边缘化文学人物,老齐今天记录的都是边缘人物。这个是陈衡哲。很多时候,老齐都以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第一篇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最近才知道,这个陈衡哲,最早的公费女留学生,最早的清华女教授,居然比鲁迅先生早一个月发表了一篇白话小说《一日》,她应该是那个第一的。一段时间,我们喜欢造神,鲁迅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文学的神,因为这个,陈衡哲就被边缘化了。当然,不只是因为这个,还因为,陈衡哲不仅不是个神,还是个个性鲜明的有缺点的人。她有过这样的话:“我有些行为,好像是矛盾的,譬如说:喜欢写文章,而怕毛笔字;颇喜饮酒,而最不想干杯;勇于改过,而对原则却不愿牺牲;喜欢朋友,却厌恶应酬。”这个是缺点吗?如果是,老齐也有这样的缺点,老齐是不是也会被边缘化呢?有人会说,边缘你老齐有啥用啊?呵呵。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