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港乐》——27.有音乐就不会有世界末日:Beyond和黄家驹(2)
文/公元1874
4
“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
黄家驹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了他最被人广为传播的语录之一。
这句看起来非常愤怒、非常不理性的话,家驹说得出口,自然有他的原因。前面曾经谈到的,大量的歌手翻唱国外的歌曲是一部分原因、唱的歌曲来来回回的爱来爱去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是黄家驹和Beyond开始走红,深入这个“娱乐圈”之后,才感受到的一些事。
当因为《大地》《冲开一切》《喜欢你》等歌曲开始成为“明星”之后,BEYOND在经纪人的安排下,开始出席各种大大小小的派对。一开始,几个年轻人都很兴奋,毕竟这在过去,娱乐圈的这种生活是这群玩乐队的青年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颇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但到后来,跟不同的人同样虚伪的寒暄、这位是老板那位是董事总之都是必须赔着笑脸去面对的大人物……周旋在这些看不到尽头的聚会里,有一天深夜,一个派对结束,回家路上,黄贯中突然问大家:
我们究竟有多久没在一块好好的排练了?
是啊,都成明星了,在电视节目上也只用拿着吉他摆摆Pose、假装在弹就可以了,还用得着排练吗?
面对这样的生活,Beyond写出了《俾面派对》,去反映对这个现状的不满。
穿起一身金衣装,取消今天的工作;挤身缤纷的色彩,来让我去告诉你,派对永无真意义;
不管相识不相识,尽管多啲SAY HELLO,不需诸多的挑剔,无谓太过有性格,派对你要不缺席。
你话唔俾面,佢话唔赏面,似为名节做奴隶。
种种方式的捆绑,请柬一出怎抵挡?想出千般的推搪,明日富贵与闭翳,也要靠你俾吓面。
你都咪话唔俾面,咪话唔赏面,似用人脸造钱币。
至惊至惊你哋唔俾面!
《俾面派对》这首由黄贯中作词,黄家驹作曲的歌曲,已经将他们对这种无法推掉、不得不去的“给面子的派对”的厌恶与无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为讽刺的是,这首歌竟然成为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让他们更加红,派对更加多……家驹的厌恶和无奈也就更上一层楼。
改变不了这个制度,我总可以逃避吧?
在推出了《命运派对》这张专辑了之后,家驹开始对Beyond将来的路线,做出自己的规划。
5
家驹并不是一个愤世嫉俗,要和社会对抗的人。他不想参加无聊的聚会,只是想把时间放在音乐上面。
但是,他发现,自己不但要参加聚会,还得和其他的明星一下,为了挣脸熟,去上娱乐节目、做电视秀,演电视剧、演电影……
在Beyond红了之后,他们拍了电影如《开心鬼救开心鬼》,演了电视剧如《暴风少年》,还和草蜢一起去主持电视节目、甚至还拍摄了《Beyond放暑假》这种针对青少年的娱乐节目。因为唱片公司认为,Beyond的受众群主要就是青少年,所以,要尽一切可能抓住他们。
对于Beyond而言,上娱乐节目是推广自己音乐的手段,但不是目的。如果本末倒置,那就无疑是一种危险的讯号。这一点在1991年发行的《犹豫》专辑里体现得最为明显:这张专辑虽然有着《坚持信念》《系要听Rock & Roll》这样标明Beyond要将摇滚坚持下去的决心的歌曲,但整体风格实在太过偏于流行,甚至出现了像《爱你一切》这种当时乐坛最为常见、毫无亮点可言的烂俗情歌。如同这张专辑的名字,犹豫,Beyond处在一个往大红大紫的娱乐圈里钻,还是坚持信念,做自己的音乐的路线?
那么,我们必须再回过头,来看家驹在《大地》成名之后的这三年时间里,都带领Beyond制作了一些什么样的音乐。
6
在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时间里,Beyond有这几张粤语唱片值得被重点分析。
1989年7月,《Beyond IV》;1989年12月,《真的见证》;1990年9月,《命运派对》,1991年9月,《犹豫》。
在前面的章节,曾经提过《Beyond IV》。而同一年的《真的见证》,是一张将Beyond写给其他人的歌翻唱回来的专辑。专辑当中,既有Beyond自己对当年作品的“回炉重造”如《谁是勇敢》——这是一首长达6分27秒的歌曲,翻唱自Beyond1986年的第一张唱片《再见理想》里的同名歌曲,时隔三年,经过“鸟枪换炮”的设备升级之后,《谁是勇敢》更有了澎湃的力量。黄家驹非常喜爱这首歌,曾说这首歌有着他最爱的Art Rock的风格,歌曲从电吉他Solo带出的摇滚曲风之后,到了中段急转直下,变成木吉他扫弦的哀悼——歌曲最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的一段,是在这哀悼部分不停重复的疑问:“谁愿意?谁是勇敢?”
这是当年地下乐队时期Beyond无助的呐喊,而如今功成名就后再来唱这首歌,竟有了别样的滋味。
除了这样的歌曲之外,专辑里,还有写给女歌手麦洁文的“乡愁”风格的《岁月无声》。这首歌由和Beyond亲密无间的刘卓辉填词,是一首怀缅过去的情歌,但经过Beyond重新编排之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为Beyond重金属风格的代表歌曲。
在这样颇具诚意的翻唱之下,小岛乐队的《又是黄昏》、谭咏麟的《千金一刻》、许冠杰的《交织千个心》,彭健新的《无名的歌》等等,都焕发出了别样的风采。
在这张专辑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又是黄昏》。这是一首非常抒情的歌曲,写着一个人漫步在黄昏街道里的思绪:
街灯影轻吻我 也不想记起
独自在漫步 我不知去向
急速车辆擦过 有一双眼睛
望着日落下 远方海角处
此刻黄昏 晚风轻沁
过去理想 谁听我讲多一次 今天在等
我看过都市的背面 布满了诱惑
我看透都市的里面 幻像已不再
身边夜雾迷蒙 有一丝记忆
默默地踱步 我不想放弃
漆黑天空远处 有一颗碎星
伴在月亮下 彷佛早看过
此刻夜深 晚风不再
过去理想 谁听我讲多一次 今朝在等
我看过都市的背面 布满了诱惑
我看透都市的里面 幻像已不再
在Beyond的歌曲里,由于多数都是自己包办词曲,少量交给了刘卓辉,使得Beyond的作品在词曲上非常统一,这首由当时Beyond的经纪人陈建添填词的作品就显得很独特。虽然主题依然是关于理想的追寻和失落,但叙事风格完全和《再见理想》《逝去日子》《岁月无声》等作品截然不同。两段主歌写着身边的景色,从晚风轻沁的黄昏到晚风不再的夜晚,轻吻我的街灯影、急速擦过的车辆、迷蒙的夜雾还有漆黑天空远处的一颗碎星……在写景叙事的题材当中,《又是黄昏》当属上乘之作。
而专辑内的《无悔这一生》,则是Beyond对于自己坚持走这样一条音乐道路的立志之歌。没有泪光,风里劲闯,重植根于小岛岸;如天可变、风可转,不息自强, 这方向!副歌的这段歌词,坚定不移的写出了Beyond对于香港这个“小岛”的情意结。同时在歌词内,还隐隐约约的包含了对于“97回归”的主题,即,无论“天”如何的变,Beyond都会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息自强的走下去。
不过,这张专辑其实也已经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主题的匮乏。感情、人生、社会。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剖析,对情感的捕捉,Beyond在六年的时间里,对这几个主题已经进行了太多的阐述,虽然每次角度和叙事风格都不一样,但这对于创作力旺盛的家驹而言,显然是不满足的。
很快,家驹就找到了新的题材。
1990年的《命运派对》,除了上述那首抒发对社交不满的《俾面派对》,专辑里最重要、影响Beyond最为深远的歌曲,其实是《光辉岁月》。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这依然是描述一首关于如何坚持自己理想的歌曲,但,这次歌曲里的主角,不再是追寻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而是南非总统曼德拉。这位为消除种族歧视而奋斗终身的伟人,是用实际行动坚持理想的绝佳代表,这也成为了黄家驹写出《光辉岁月》的直接动机: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段充满悲怆感的歌词,既是写给曼德拉,同时也是黄家驹对于自我的疑问。这条音乐的道路究竟应该走下去,凭自己的能量,真的可以扭转这个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的香港吗?
同时在专辑里,Beyond又尝试了对环保题材的拓展——《送给不知怎去保护环境的人》,以及塑造自我的斗志宣言《战胜心魔》。此外,Beyond还开始对宗教题材进行涉及——《撒旦的诅咒》,以及延续着《光辉岁月》大爱风格的《可知道》。
这种对于各种题材的尝试,让大家看到了Beyond的多样性。不过,《俾面派对》里描述的那种弊病已经显露出来。Beyond确实没法静下心来去趁着的做音乐。1991年的《犹豫》里,除了Beyond亲自前往非洲之后所写的《AMANI》之外,整张专辑都不是黄家驹想要的。他在非洲有着许许多多的感触,因而才写了“Amani Nakupenda”——这是肯雅语,意为和平与爱。
在非洲,家驹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音乐灵感,他计划出版一张主题为非洲音乐的专辑。但唱片公司却怕步《亚拉伯跳舞女郎》的叫好不叫座的后尘,否决了这个提案。于是,在专辑里,空有着坚持信念的名头,更多的却是大量电视节目、影视剧的主题曲——专辑的主打歌《不再犹豫》,更是对当时Beyond境况的讽刺:歌词里的Beyond,“我有我心底故事,亲手写上每段得失,乐与悲、与梦儿”;但歌词外的Beyond,却是“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非洲音乐主题大碟的计划被唱片公司否决之后,这张《犹豫》虽然依然拿到了白金唱片却被歌迷批评的境况之后,家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了。
同年9月,Beyond首次登上红馆,开足五场名为“生命接触”的演唱会。这次演唱会非常成功,时至今日,街头巷尾的KTV里依然可见演唱会的画面,后来碟商甚至将没有在演唱会里出现的歌曲例如《海阔天空》《报答一生》等,利用这场演唱会的画面剪辑成为MTV,以供人点唱。
在这场演唱会之后,有日本的经纪人公司对Beyond大为好奇,希望签下他们,前往日本发展。这个机遇,对于Beyond显然是十字路口;毕竟日本和香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继续在香港的娱乐圈沉沦,还是在日本杀出一条新的血路,闯出一片新的天空。
时年不到30岁的黄家驹,在考虑良久之后做出了决定:转投华纳唱片,签约Amuse,前往日本。
1992年2月,农历新年过后,黄家驹带领Beyond乐队,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
那时候的家驹,给自己定下了出日语唱片、粤语唱片、国语唱片以及英文唱片、纯音乐唱片的五个目标。
家驹斗志昂扬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着……
4
“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
黄家驹说过的这句话,成为了他最被人广为传播的语录之一。
这句看起来非常愤怒、非常不理性的话,家驹说得出口,自然有他的原因。前面曾经谈到的,大量的歌手翻唱国外的歌曲是一部分原因、唱的歌曲来来回回的爱来爱去是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是黄家驹和Beyond开始走红,深入这个“娱乐圈”之后,才感受到的一些事。
当因为《大地》《冲开一切》《喜欢你》等歌曲开始成为“明星”之后,BEYOND在经纪人的安排下,开始出席各种大大小小的派对。一开始,几个年轻人都很兴奋,毕竟这在过去,娱乐圈的这种生活是这群玩乐队的青年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颇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但到后来,跟不同的人同样虚伪的寒暄、这位是老板那位是董事总之都是必须赔着笑脸去面对的大人物……周旋在这些看不到尽头的聚会里,有一天深夜,一个派对结束,回家路上,黄贯中突然问大家:
我们究竟有多久没在一块好好的排练了?
是啊,都成明星了,在电视节目上也只用拿着吉他摆摆Pose、假装在弹就可以了,还用得着排练吗?
面对这样的生活,Beyond写出了《俾面派对》,去反映对这个现状的不满。
穿起一身金衣装,取消今天的工作;挤身缤纷的色彩,来让我去告诉你,派对永无真意义;
不管相识不相识,尽管多啲SAY HELLO,不需诸多的挑剔,无谓太过有性格,派对你要不缺席。
你话唔俾面,佢话唔赏面,似为名节做奴隶。
种种方式的捆绑,请柬一出怎抵挡?想出千般的推搪,明日富贵与闭翳,也要靠你俾吓面。
你都咪话唔俾面,咪话唔赏面,似用人脸造钱币。
至惊至惊你哋唔俾面!
《俾面派对》这首由黄贯中作词,黄家驹作曲的歌曲,已经将他们对这种无法推掉、不得不去的“给面子的派对”的厌恶与无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为讽刺的是,这首歌竟然成为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之一,让他们更加红,派对更加多……家驹的厌恶和无奈也就更上一层楼。
改变不了这个制度,我总可以逃避吧?
在推出了《命运派对》这张专辑了之后,家驹开始对Beyond将来的路线,做出自己的规划。
5
家驹并不是一个愤世嫉俗,要和社会对抗的人。他不想参加无聊的聚会,只是想把时间放在音乐上面。
但是,他发现,自己不但要参加聚会,还得和其他的明星一下,为了挣脸熟,去上娱乐节目、做电视秀,演电视剧、演电影……
在Beyond红了之后,他们拍了电影如《开心鬼救开心鬼》,演了电视剧如《暴风少年》,还和草蜢一起去主持电视节目、甚至还拍摄了《Beyond放暑假》这种针对青少年的娱乐节目。因为唱片公司认为,Beyond的受众群主要就是青少年,所以,要尽一切可能抓住他们。
对于Beyond而言,上娱乐节目是推广自己音乐的手段,但不是目的。如果本末倒置,那就无疑是一种危险的讯号。这一点在1991年发行的《犹豫》专辑里体现得最为明显:这张专辑虽然有着《坚持信念》《系要听Rock & Roll》这样标明Beyond要将摇滚坚持下去的决心的歌曲,但整体风格实在太过偏于流行,甚至出现了像《爱你一切》这种当时乐坛最为常见、毫无亮点可言的烂俗情歌。如同这张专辑的名字,犹豫,Beyond处在一个往大红大紫的娱乐圈里钻,还是坚持信念,做自己的音乐的路线?
那么,我们必须再回过头,来看家驹在《大地》成名之后的这三年时间里,都带领Beyond制作了一些什么样的音乐。
6
在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时间里,Beyond有这几张粤语唱片值得被重点分析。
1989年7月,《Beyond IV》;1989年12月,《真的见证》;1990年9月,《命运派对》,1991年9月,《犹豫》。
在前面的章节,曾经提过《Beyond IV》。而同一年的《真的见证》,是一张将Beyond写给其他人的歌翻唱回来的专辑。专辑当中,既有Beyond自己对当年作品的“回炉重造”如《谁是勇敢》——这是一首长达6分27秒的歌曲,翻唱自Beyond1986年的第一张唱片《再见理想》里的同名歌曲,时隔三年,经过“鸟枪换炮”的设备升级之后,《谁是勇敢》更有了澎湃的力量。黄家驹非常喜爱这首歌,曾说这首歌有着他最爱的Art Rock的风格,歌曲从电吉他Solo带出的摇滚曲风之后,到了中段急转直下,变成木吉他扫弦的哀悼——歌曲最让人感到头皮发麻的一段,是在这哀悼部分不停重复的疑问:“谁愿意?谁是勇敢?”
这是当年地下乐队时期Beyond无助的呐喊,而如今功成名就后再来唱这首歌,竟有了别样的滋味。
除了这样的歌曲之外,专辑里,还有写给女歌手麦洁文的“乡愁”风格的《岁月无声》。这首歌由和Beyond亲密无间的刘卓辉填词,是一首怀缅过去的情歌,但经过Beyond重新编排之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为Beyond重金属风格的代表歌曲。
在这样颇具诚意的翻唱之下,小岛乐队的《又是黄昏》、谭咏麟的《千金一刻》、许冠杰的《交织千个心》,彭健新的《无名的歌》等等,都焕发出了别样的风采。
在这张专辑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又是黄昏》。这是一首非常抒情的歌曲,写着一个人漫步在黄昏街道里的思绪:
街灯影轻吻我 也不想记起
独自在漫步 我不知去向
急速车辆擦过 有一双眼睛
望着日落下 远方海角处
此刻黄昏 晚风轻沁
过去理想 谁听我讲多一次 今天在等
我看过都市的背面 布满了诱惑
我看透都市的里面 幻像已不再
身边夜雾迷蒙 有一丝记忆
默默地踱步 我不想放弃
漆黑天空远处 有一颗碎星
伴在月亮下 彷佛早看过
此刻夜深 晚风不再
过去理想 谁听我讲多一次 今朝在等
我看过都市的背面 布满了诱惑
我看透都市的里面 幻像已不再
在Beyond的歌曲里,由于多数都是自己包办词曲,少量交给了刘卓辉,使得Beyond的作品在词曲上非常统一,这首由当时Beyond的经纪人陈建添填词的作品就显得很独特。虽然主题依然是关于理想的追寻和失落,但叙事风格完全和《再见理想》《逝去日子》《岁月无声》等作品截然不同。两段主歌写着身边的景色,从晚风轻沁的黄昏到晚风不再的夜晚,轻吻我的街灯影、急速擦过的车辆、迷蒙的夜雾还有漆黑天空远处的一颗碎星……在写景叙事的题材当中,《又是黄昏》当属上乘之作。
而专辑内的《无悔这一生》,则是Beyond对于自己坚持走这样一条音乐道路的立志之歌。没有泪光,风里劲闯,重植根于小岛岸;如天可变、风可转,不息自强, 这方向!副歌的这段歌词,坚定不移的写出了Beyond对于香港这个“小岛”的情意结。同时在歌词内,还隐隐约约的包含了对于“97回归”的主题,即,无论“天”如何的变,Beyond都会朝着既定的方向,不息自强的走下去。
不过,这张专辑其实也已经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主题的匮乏。感情、人生、社会。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的剖析,对情感的捕捉,Beyond在六年的时间里,对这几个主题已经进行了太多的阐述,虽然每次角度和叙事风格都不一样,但这对于创作力旺盛的家驹而言,显然是不满足的。
很快,家驹就找到了新的题材。
1990年的《命运派对》,除了上述那首抒发对社交不满的《俾面派对》,专辑里最重要、影响Beyond最为深远的歌曲,其实是《光辉岁月》。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这依然是描述一首关于如何坚持自己理想的歌曲,但,这次歌曲里的主角,不再是追寻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而是南非总统曼德拉。这位为消除种族歧视而奋斗终身的伟人,是用实际行动坚持理想的绝佳代表,这也成为了黄家驹写出《光辉岁月》的直接动机: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段充满悲怆感的歌词,既是写给曼德拉,同时也是黄家驹对于自我的疑问。这条音乐的道路究竟应该走下去,凭自己的能量,真的可以扭转这个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的香港吗?
同时在专辑里,Beyond又尝试了对环保题材的拓展——《送给不知怎去保护环境的人》,以及塑造自我的斗志宣言《战胜心魔》。此外,Beyond还开始对宗教题材进行涉及——《撒旦的诅咒》,以及延续着《光辉岁月》大爱风格的《可知道》。
这种对于各种题材的尝试,让大家看到了Beyond的多样性。不过,《俾面派对》里描述的那种弊病已经显露出来。Beyond确实没法静下心来去趁着的做音乐。1991年的《犹豫》里,除了Beyond亲自前往非洲之后所写的《AMANI》之外,整张专辑都不是黄家驹想要的。他在非洲有着许许多多的感触,因而才写了“Amani Nakupenda”——这是肯雅语,意为和平与爱。
在非洲,家驹获得了许许多多的音乐灵感,他计划出版一张主题为非洲音乐的专辑。但唱片公司却怕步《亚拉伯跳舞女郎》的叫好不叫座的后尘,否决了这个提案。于是,在专辑里,空有着坚持信念的名头,更多的却是大量电视节目、影视剧的主题曲——专辑的主打歌《不再犹豫》,更是对当时Beyond境况的讽刺:歌词里的Beyond,“我有我心底故事,亲手写上每段得失,乐与悲、与梦儿”;但歌词外的Beyond,却是“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非洲音乐主题大碟的计划被唱片公司否决之后,这张《犹豫》虽然依然拿到了白金唱片却被歌迷批评的境况之后,家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了。
同年9月,Beyond首次登上红馆,开足五场名为“生命接触”的演唱会。这次演唱会非常成功,时至今日,街头巷尾的KTV里依然可见演唱会的画面,后来碟商甚至将没有在演唱会里出现的歌曲例如《海阔天空》《报答一生》等,利用这场演唱会的画面剪辑成为MTV,以供人点唱。
在这场演唱会之后,有日本的经纪人公司对Beyond大为好奇,希望签下他们,前往日本发展。这个机遇,对于Beyond显然是十字路口;毕竟日本和香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是继续在香港的娱乐圈沉沦,还是在日本杀出一条新的血路,闯出一片新的天空。
时年不到30岁的黄家驹,在考虑良久之后做出了决定:转投华纳唱片,签约Amuse,前往日本。
1992年2月,农历新年过后,黄家驹带领Beyond乐队,踏上了前往日本的飞机。
那时候的家驹,给自己定下了出日语唱片、粤语唱片、国语唱片以及英文唱片、纯音乐唱片的五个目标。
家驹斗志昂扬的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