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笔记】羽田正:新的世界史构想
新的世界史构想
羽田 正
2012/06/01
整理:忞忟
一、现代日本的世界史认识
二、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必要性
三、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尝试及其局限
四、欧洲中心史观
五、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基本想法
一、现代日本的世界史认识
日本对世界史理解的四个阶段
各个地域形成了各自的“文明世界”
各个文明世界相互竞争,并在竞争中走向繁荣
各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最终引发文明之间的冲突,强有力的文明世界压倒其他的文明,世界走向一体化
“强有力的文明世界”:欧洲文明
世界一体化的推进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
各地不同
欧洲文明的优越地位
世界:不同地方按照时间顺序联系起来
欧洲中心史观:欧洲、美洲的主导作用,文明的冲突 (huntington)
伊斯兰世界如何被形成?二元对立的世界观
欧洲(自身):进步、民主主义、自由、平等、科学、世俗、普遍⋯⋯
亚洲、伊斯兰世界(他者):停滞、专制、不自由、不平等、迷妄、宗教、特殊⋯⋯
伊斯兰世界不是同质的概念。《伊斯兰世界的创造》
不承认欧洲文明的先进性
二、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必要性
认为世界是一体的,世界上的人们拥有共通的过去
注重共通性和彼此的关联性
三、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尝试及其局限
Jared Diamond.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 of Human Societies
生态环境
把区域分为欧洲、中国等等
提出为什么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取得主导权的问题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岩波书店,1996
人类的经济活动
世界性的商品如何生产、运输、消费
世界各地的人如何围绕经济活动产生联系
强调了欧洲所起的作用
根本观念没有发生变化
四、欧洲中心史观
地域空间
抽象性概念
例如:俄罗斯是否属于欧洲
参考文献
Leopold von Ranke
近代史学的开创者
将意识形态实体化
要写德国的历史,先要有德国国家的存在
作为意识形态的国民国家的概念
François Guizot. Histoire generale de la civilization en Europe depuis la chute de l’Empire romain jusqu’ a la revolution françoise, Paris, 1828-30
欧洲的历史
欧洲:正面价值观的源头
忽视19世纪上半叶希腊、罗马、葡萄牙、西班牙的糟糕状态,过分强调古希腊等的作用
正面的价值观被放入“欧洲”的概念中,例如人权、多样性,是后来添加进去的,在19世纪“欧洲”的概念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没有的
“欧洲”:优势地位,先进的文明,这样的概念至今未改变
Norman Davies. Europe: a History. Oxford UP
五、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基本想法
要形成新的观念,每个人都是世界史的一员,而不是单独的日本史、欧洲史
打通文明圈的界限,建立整个世界史是人类史的意识
对已有的欧洲中心史观的“文明圈”的概念重新认识
解构欧洲史,把欧洲放在全球框架中来叙述欧洲史,打破完整的欧洲史框架,在描述世界史时对欧洲史有所取舍
以平等的观念对欧洲史重新加以描述
古代西亚、地中海、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明有交叠,难说哪个是中心,应对“伊斯兰世界”的概念重新加以认识
“欧洲”附加了政治观念
重新审视亚洲史
加二者打通,欧亚大陆史à世界史
原本不太重要的事件可能变得重要
Eurasia in the modern period: towards a new world history
http://haneda.ioc.u-tokyo.ac.jp/english/eurasia/
三个方法
描绘展现世界全体的示意图
放弃以时间为序列对历史进行说明和理解的方式
展示世界各地的人群是联系在一起
Q: 如何理解/操作放弃时间序列?
A:我们曾经划分三个时间段(非连续)的东亚海域史,包含了时间、空间概念,但未必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同时不强调国家的界限。
Q: 请比较您的构想与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史观。
A: 有相似的想法但仍有距离,仍有较强的欧洲中心观念,试图解脱原有的观念,但又回到欧洲中心的观念。(复旦、东大、普林斯顿所使用的全球史教材类似)
Q:世界各地人绘制的地图都以自己所在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心,新的世界史如何可能?
A: 世界全体的图像应该无中心无边疆。设定某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断移动。
Q: 书写公正的世界史的意义何在?
A: 人类描述自己的历史是出于对身份认同的确定:自己从哪里来,所属的人类集团,如何演变。
Q: 解构欧洲史、去除欧洲话语霸权到建立全球意识这两步之间的空白该如何填补?如何去除中日文化中欧洲文明的影响?
A: (似乎没有回答清楚~~)
Q:伊斯兰世界在新的世界史中如何定位?
A:我不认同“伊斯兰世界”的概念,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没有形成一个坚固的集团,没有必要强调这个概念。
Q: 世界语的失败是否预示着世界史的失败(意识形态的不同、各国对于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A: 每个描述历史的人的视角不同没有关系,可以有多个角度。
羽田 正
2012/06/01
整理:忞忟
一、现代日本的世界史认识
二、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必要性
三、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尝试及其局限
四、欧洲中心史观
五、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基本想法
一、现代日本的世界史认识
日本对世界史理解的四个阶段
各个地域形成了各自的“文明世界”
各个文明世界相互竞争,并在竞争中走向繁荣
各文明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最终引发文明之间的冲突,强有力的文明世界压倒其他的文明,世界走向一体化
“强有力的文明世界”:欧洲文明
世界一体化的推进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
各地不同
欧洲文明的优越地位
世界:不同地方按照时间顺序联系起来
欧洲中心史观:欧洲、美洲的主导作用,文明的冲突 (huntington)
伊斯兰世界如何被形成?二元对立的世界观
欧洲(自身):进步、民主主义、自由、平等、科学、世俗、普遍⋯⋯
亚洲、伊斯兰世界(他者):停滞、专制、不自由、不平等、迷妄、宗教、特殊⋯⋯
伊斯兰世界不是同质的概念。《伊斯兰世界的创造》
不承认欧洲文明的先进性
二、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必要性
认为世界是一体的,世界上的人们拥有共通的过去
注重共通性和彼此的关联性
三、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尝试及其局限
Jared Diamond.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 of Human Societies
生态环境
把区域分为欧洲、中国等等
提出为什么不是中国而是欧洲取得主导权的问题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岩波书店,1996
人类的经济活动
世界性的商品如何生产、运输、消费
世界各地的人如何围绕经济活动产生联系
强调了欧洲所起的作用
根本观念没有发生变化
四、欧洲中心史观
地域空间
抽象性概念
例如:俄罗斯是否属于欧洲
参考文献
Leopold von Ranke
近代史学的开创者
将意识形态实体化
要写德国的历史,先要有德国国家的存在
作为意识形态的国民国家的概念
François Guizot. Histoire generale de la civilization en Europe depuis la chute de l’Empire romain jusqu’ a la revolution françoise, Paris, 1828-30
欧洲的历史
欧洲:正面价值观的源头
忽视19世纪上半叶希腊、罗马、葡萄牙、西班牙的糟糕状态,过分强调古希腊等的作用
正面的价值观被放入“欧洲”的概念中,例如人权、多样性,是后来添加进去的,在19世纪“欧洲”的概念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没有的
“欧洲”:优势地位,先进的文明,这样的概念至今未改变
Norman Davies. Europe: a History. Oxford UP
五、撰写新的世界史的基本想法
要形成新的观念,每个人都是世界史的一员,而不是单独的日本史、欧洲史
打通文明圈的界限,建立整个世界史是人类史的意识
对已有的欧洲中心史观的“文明圈”的概念重新认识
解构欧洲史,把欧洲放在全球框架中来叙述欧洲史,打破完整的欧洲史框架,在描述世界史时对欧洲史有所取舍
以平等的观念对欧洲史重新加以描述
古代西亚、地中海、伊斯兰文明与欧洲文明有交叠,难说哪个是中心,应对“伊斯兰世界”的概念重新加以认识
“欧洲”附加了政治观念
重新审视亚洲史
加二者打通,欧亚大陆史à世界史
原本不太重要的事件可能变得重要
Eurasia in the modern period: towards a new world history
http://haneda.ioc.u-tokyo.ac.jp/english/eurasia/
三个方法
描绘展现世界全体的示意图
放弃以时间为序列对历史进行说明和理解的方式
展示世界各地的人群是联系在一起
Q: 如何理解/操作放弃时间序列?
A:我们曾经划分三个时间段(非连续)的东亚海域史,包含了时间、空间概念,但未必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同时不强调国家的界限。
Q: 请比较您的构想与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史观。
A: 有相似的想法但仍有距离,仍有较强的欧洲中心观念,试图解脱原有的观念,但又回到欧洲中心的观念。(复旦、东大、普林斯顿所使用的全球史教材类似)
Q:世界各地人绘制的地图都以自己所在的地方为世界的中心,新的世界史如何可能?
A: 世界全体的图像应该无中心无边疆。设定某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在不断移动。
Q: 书写公正的世界史的意义何在?
A: 人类描述自己的历史是出于对身份认同的确定:自己从哪里来,所属的人类集团,如何演变。
Q: 解构欧洲史、去除欧洲话语霸权到建立全球意识这两步之间的空白该如何填补?如何去除中日文化中欧洲文明的影响?
A: (似乎没有回答清楚~~)
Q:伊斯兰世界在新的世界史中如何定位?
A:我不认同“伊斯兰世界”的概念,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没有形成一个坚固的集团,没有必要强调这个概念。
Q: 世界语的失败是否预示着世界史的失败(意识形态的不同、各国对于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A: 每个描述历史的人的视角不同没有关系,可以有多个角度。
-
馬刀※废柴田叽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11 15: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