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可以留下秘密的地方
part 1 走近吴哥
20110801
在过去的半年里面,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地方。晨曦、阳光、尘土、褚褐色的石块、斑斓的围巾和笑脸,组成一幅光幻的画面。是吴哥。Ankor Wat。
“这座印度教神庙的工程是那么的浩大,建造的时间是那么的漫长,以致于它竣工的时候,吴哥已经进入了佛教时代”——《五月绽放》
这次行程安排始于2010年的冬天,我还在寒冷的上海,对吴哥窟只有模糊的影响。Bang桑从qq上发给我大榕树包住寺庙的照片,问我去去这里看看。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拍自吴哥窟的照片,但仍被照片吸引,并决定了从新加坡踏上柬埔寨的行程。
出发
2011年1月在新加坡暖洋洋的呆了一个多星期后,按照预定行程该向柬埔寨出发了。
早晨3点,新加坡的天还是黑的,出发前往暹粒Siem Reap。我出租车上看着一路黑漆漆的树木摇动,昏昏欲睡,快到Changyi机场的时候,整个路面灯火通明,仿佛突然就白昼。不知道为何,我也一直记得这个场景。突兀的光亮如白天。我很恍惚的问同行的邦桑,国内出发还是国际出发?答曰:这里只有国际出发。哈哈哈哈,总是忘记这个小岛就是一个国家。
候机。登机。昏睡。落地。
从机舱走下来,一群人等欢乐走入到达厅。机场没有什么摆渡车,没有什么廊桥,走走就到!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来之前看旅游书的时候,知道在这里说高棉语言——一种看上去扭来扭去,发音复杂的语言;知道这里用美元,但也有当地货币,当地货币也就是摆设了,1美元恒定等于4000里尔;还听网上的人说入境官员会问你要钱。
到入境处排队,我们实在网上办的网签,只要拿打印出来的文件就好;其实也可以办落地签,直接去填表就是了。同机来的外国人们都去落地签填表了,我们的队伍就短了很多。入境很快,没有人勒索要钱。
一切都很顺利。旅客那旅游的心情也一瞬间点燃了。
我们大概是当天最早入境的几班航班,入境厅还冷冷清清的,兑换货币的铺子都关着,当然也没有旅游问讯处没有免费地图。没关系,心情依旧很好,只是一月的柬埔寨很冷,比同时期的新加坡冷多了。我紧紧裹着一个单薄的围巾。
在出口,我在一大堆牌子中一眼就看到写了邦桑名字的紫色牌子。我们在网上订的酒店,派来接我们的人是一位样貌憨厚的大叔,Mr.HAN。说是大叔,大概和我们是同龄人。他把我们领到停车场,走过一片轿车,来到一辆tutu车前停下。对,就是所有游记和攻略中会出现的tutu车。Han先生说着温和的英语,他向我们致以一段简单的欢迎词,再请我们上车,并打开车上的保温箱,请我们喝水,强调这是为了欢迎我们,酒店提供的免费的饮料,服务还挺贴心的啊。坐上tutu车,顶着微寒风一路田园风光,我心情愉悦,一路都有骑自行车的学生,他们会看着你笑。不得不再说一次,一月的暹粒早晨很冷,温度大概是十月下旬的上海吧,没有带外套的我只能大围巾一此此把自己裹得紧些,再紧些。
蜷缩在tutu车后座20分钟左右,到了一片尘土飞扬的小镇,tutu车也多了,载着各国人士在尘土间串行,顿时,耳边充满了喇叭声、人声和tutu车声。我们的车在土路上弯了一个又一个弯,我总是以为前面的那座院子就是我们要入住的酒店了,但是车一下子呼啸而过又拐了一个弯,车总算停在一座有着紫色小牌的院落前。
这个住处在网上找的,通过多次email沟通定下的。小小的庭院,里有独栋小楼,要脱鞋进入小楼。小楼的第一层靠门边是小小的前台,check in时候拿了好几张地图,接待的人员很仔细的问过我们整个行程时间,大概的安排,并告诉我们早上接我们的han先生是我们的tutu车司机。这样就不用再去外面找tutu车,一切倒也很方便。酒店的全部地面都是木板地,转角出点有着精油灯,闻上去像是柠檬茶,很清脑子。
就这样,旅客的行李放在了酒店房间,旅客的心开始了向往。
20110801
在过去的半年里面,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地方。晨曦、阳光、尘土、褚褐色的石块、斑斓的围巾和笑脸,组成一幅光幻的画面。是吴哥。Ankor Wat。
“这座印度教神庙的工程是那么的浩大,建造的时间是那么的漫长,以致于它竣工的时候,吴哥已经进入了佛教时代”——《五月绽放》
这次行程安排始于2010年的冬天,我还在寒冷的上海,对吴哥窟只有模糊的影响。Bang桑从qq上发给我大榕树包住寺庙的照片,问我去去这里看看。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那是拍自吴哥窟的照片,但仍被照片吸引,并决定了从新加坡踏上柬埔寨的行程。
出发
2011年1月在新加坡暖洋洋的呆了一个多星期后,按照预定行程该向柬埔寨出发了。
早晨3点,新加坡的天还是黑的,出发前往暹粒Siem Reap。我出租车上看着一路黑漆漆的树木摇动,昏昏欲睡,快到Changyi机场的时候,整个路面灯火通明,仿佛突然就白昼。不知道为何,我也一直记得这个场景。突兀的光亮如白天。我很恍惚的问同行的邦桑,国内出发还是国际出发?答曰:这里只有国际出发。哈哈哈哈,总是忘记这个小岛就是一个国家。
候机。登机。昏睡。落地。
从机舱走下来,一群人等欢乐走入到达厅。机场没有什么摆渡车,没有什么廊桥,走走就到!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来之前看旅游书的时候,知道在这里说高棉语言——一种看上去扭来扭去,发音复杂的语言;知道这里用美元,但也有当地货币,当地货币也就是摆设了,1美元恒定等于4000里尔;还听网上的人说入境官员会问你要钱。
到入境处排队,我们实在网上办的网签,只要拿打印出来的文件就好;其实也可以办落地签,直接去填表就是了。同机来的外国人们都去落地签填表了,我们的队伍就短了很多。入境很快,没有人勒索要钱。
一切都很顺利。旅客那旅游的心情也一瞬间点燃了。
我们大概是当天最早入境的几班航班,入境厅还冷冷清清的,兑换货币的铺子都关着,当然也没有旅游问讯处没有免费地图。没关系,心情依旧很好,只是一月的柬埔寨很冷,比同时期的新加坡冷多了。我紧紧裹着一个单薄的围巾。
在出口,我在一大堆牌子中一眼就看到写了邦桑名字的紫色牌子。我们在网上订的酒店,派来接我们的人是一位样貌憨厚的大叔,Mr.HAN。说是大叔,大概和我们是同龄人。他把我们领到停车场,走过一片轿车,来到一辆tutu车前停下。对,就是所有游记和攻略中会出现的tutu车。Han先生说着温和的英语,他向我们致以一段简单的欢迎词,再请我们上车,并打开车上的保温箱,请我们喝水,强调这是为了欢迎我们,酒店提供的免费的饮料,服务还挺贴心的啊。坐上tutu车,顶着微寒风一路田园风光,我心情愉悦,一路都有骑自行车的学生,他们会看着你笑。不得不再说一次,一月的暹粒早晨很冷,温度大概是十月下旬的上海吧,没有带外套的我只能大围巾一此此把自己裹得紧些,再紧些。
蜷缩在tutu车后座20分钟左右,到了一片尘土飞扬的小镇,tutu车也多了,载着各国人士在尘土间串行,顿时,耳边充满了喇叭声、人声和tutu车声。我们的车在土路上弯了一个又一个弯,我总是以为前面的那座院子就是我们要入住的酒店了,但是车一下子呼啸而过又拐了一个弯,车总算停在一座有着紫色小牌的院落前。
这个住处在网上找的,通过多次email沟通定下的。小小的庭院,里有独栋小楼,要脱鞋进入小楼。小楼的第一层靠门边是小小的前台,check in时候拿了好几张地图,接待的人员很仔细的问过我们整个行程时间,大概的安排,并告诉我们早上接我们的han先生是我们的tutu车司机。这样就不用再去外面找tutu车,一切倒也很方便。酒店的全部地面都是木板地,转角出点有着精油灯,闻上去像是柠檬茶,很清脑子。
就这样,旅客的行李放在了酒店房间,旅客的心开始了向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