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中的小镇——丹巴
原定的计划是从成都去四姑娘山,结果小朋友觉得在小金那边没有住的地方,死活不让我去,在车站打着漫游电话隔空吵架,最后决定说那就来丹巴吧,这是一定要来的地方。
每天只有两班车从成都到丹巴,一班是早上6点半,另一个早上6点35.。。。。。
打了车到车站,发现门口堵着一群人,然后才发现成都的客运中心早上6点才开门。当然这是茶店子的时间,新南站不清楚。
之前看攻略,说到丹巴路程8小时-12小时不等。我这次车开了11个半小时,将就下午6点才到的丹巴。当然中途吃饭大概休息了半小时的样子。据小朋友说3年前从成都到丹巴是17个小时。所以说么,感谢政府感谢党。
成都到泸定的路况非常好,车子一路在山里盘旋,下小雨,雾气非常大,一路的景色不逊于从越南的dalat到na thrang。不时出现巨大的瀑布和废弃的建筑,配上雾气的效果总是忽然关掉相机时又出现一个让我不断发出我擦感叹的景色,只恨手不够快,如果自驾就能停下来了。
过来泸定之后路况就差了,一路是碎石子的小路,车只能开的很慢,如果碰到迎面来的车就还得停一停互相让一下才能走。路沿还没弄好,旁边就是山崖,从车窗望下去心惊。
路上看到很多骑行的人,骑车翻山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多大的体力和意志力啊。我记得四年前从中甸去飞来寺的路上,凡是有骑车的仔细一看都是老外,现在真好。
11个半小时的路,脑子里一直在想我工作的事情,在等的二面电话,在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也没有好结果。然后听到Tizzy Bac在唱You are too young to go through your life easily。所以,再伤心难过时也要歌唱。
到丹巴是下午将近6点,一下车就发现强劲的风,几乎能把人吹走,以及铺天盖地的沙尘,打在脸上特别疼。北京的沙尘暴简直弱爆了。而且这边的沙尘还有一个特点,能很容易闻的出金属的味道。
入住扎西卓康青旅,同屋是个瑞士人,跟成都一样这里也是男女混住的,已经习惯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很好玩的一件事情是,出去街上觅食时问路,人家问我是出来玩的啊,我说是。问我住哪里,我说扎西卓康。然后那人脱口而出你怎么住这么差的地方。呵呵
出去转了一下,这是个在开发中的县城,怎么说呢,我不算对这里的人特别有好感。去买一瓶水,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脱口而出一然后立马改成两块钱。争论无用,也就不多说什么,两块钱买下了。第一晚去吃饭的一家小店,点了两个蔬菜,米饭一块钱一晚。小朋友三年前是米饭不要钱随便吃。然后今天去吃午饭,米饭已经变成了两块钱一碗,并且老板一口咬定他们家就是两块,我说我昨天晚上刚吃过是一块钱,她硬说我记错了。好吧,一块钱的事情,无所谓了。
只是我觉得,发展的太过迅速的地方,人们不能丢了最基本的东西。虽然只是一块钱的事情,但是却让人觉得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城市了。
再比如,小朋友说你一定要早起看小学生上学,都穿着民族服装。我说现在已经不是了,看到了他们放学,穿的已经是跟别的地方一样的难看的运动衫。
今天去了中路,跟一个以色列人拼车过去。差不多到了山脚下然后我们步行上山。以色列人负重登山,让我叹为观止啊,果然是服役三年的人啊,到底有区别。
我穿了回力出来,事先没想到翻山越岭的,立刻觉得鞋子的抓地力不够。平路走走是可以的,一到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专业的装备啊。
事先说好了我们打车去走回来,于是等我们回到青旅已经是四个半小时之后的事情了,中间几乎没停,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爬山。
其实,如果只有一个人,还是不要轻易上山比较好。山路不好走,而且分叉多,另外是基本在山上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碰到一些人也都是住在山里的,不是游客。所以如果只有一个人去,还是要提高警惕。我这次因为有这么个专业的人在,基本就没记路。碰到一个分叉路我做了个判断然后走了一会儿发现是死路,然后就基本是跟在他后面走了。专业的到底不一样,还找了很多捷径,省了很多下山的时间。但是,捷径轻易不要走,真的,路况很差。
太阳很晒,虽然山里晒着不热,还有阵阵凉风,但是紫外线太厉害。我涂了防晒霜还是晒红了。加上是不是的沙尘暴,我基本就是一身的土,难受的不得了。
回来后休息了一下,差不多下午5点不到,我又脑子抽住的去了趟梭坡看碉楼。来回6公里的路,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但是回来的路上有点吃不消了,先是脚趾疼,然后是小腿靠近脚踝的地方肌肉疼,然后是盆骨两边疼。
远远的看到一个桥,欣喜若狂觉得快到了,然后走近点发现是另一个桥,我出发时的那个彩虹桥还在前面。顿时快崩溃了。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加油加油,然后脑子里想着地图上的路线与刚走过的路线长短比较。
其实走到后来也没有特别支撑不下去的感觉,反而会出现身体机械化运动,脚不停在走,脑子已经一片空白了。
回来后洗了个澡,狠狠洗干净了身上的沙,还做了个面膜。脚很疼,那种发胀的疼。小趾一捏就特别疼。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出发去塔公了。
丹巴再见了。
昨日花费
打车去车站 26
早饭德克士 14
青旅两晚住宿 50
水 2
晚饭 17
今日花费
拼车 25
午饭 10
水 3
芬达 3
所以丹巴一共花费 150
每天只有两班车从成都到丹巴,一班是早上6点半,另一个早上6点35.。。。。。
打了车到车站,发现门口堵着一群人,然后才发现成都的客运中心早上6点才开门。当然这是茶店子的时间,新南站不清楚。
之前看攻略,说到丹巴路程8小时-12小时不等。我这次车开了11个半小时,将就下午6点才到的丹巴。当然中途吃饭大概休息了半小时的样子。据小朋友说3年前从成都到丹巴是17个小时。所以说么,感谢政府感谢党。
成都到泸定的路况非常好,车子一路在山里盘旋,下小雨,雾气非常大,一路的景色不逊于从越南的dalat到na thrang。不时出现巨大的瀑布和废弃的建筑,配上雾气的效果总是忽然关掉相机时又出现一个让我不断发出我擦感叹的景色,只恨手不够快,如果自驾就能停下来了。
过来泸定之后路况就差了,一路是碎石子的小路,车只能开的很慢,如果碰到迎面来的车就还得停一停互相让一下才能走。路沿还没弄好,旁边就是山崖,从车窗望下去心惊。
路上看到很多骑行的人,骑车翻山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多大的体力和意志力啊。我记得四年前从中甸去飞来寺的路上,凡是有骑车的仔细一看都是老外,现在真好。
11个半小时的路,脑子里一直在想我工作的事情,在等的二面电话,在想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也没有好结果。然后听到Tizzy Bac在唱You are too young to go through your life easily。所以,再伤心难过时也要歌唱。
到丹巴是下午将近6点,一下车就发现强劲的风,几乎能把人吹走,以及铺天盖地的沙尘,打在脸上特别疼。北京的沙尘暴简直弱爆了。而且这边的沙尘还有一个特点,能很容易闻的出金属的味道。
入住扎西卓康青旅,同屋是个瑞士人,跟成都一样这里也是男女混住的,已经习惯了,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
很好玩的一件事情是,出去街上觅食时问路,人家问我是出来玩的啊,我说是。问我住哪里,我说扎西卓康。然后那人脱口而出你怎么住这么差的地方。呵呵
出去转了一下,这是个在开发中的县城,怎么说呢,我不算对这里的人特别有好感。去买一瓶水,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脱口而出一然后立马改成两块钱。争论无用,也就不多说什么,两块钱买下了。第一晚去吃饭的一家小店,点了两个蔬菜,米饭一块钱一晚。小朋友三年前是米饭不要钱随便吃。然后今天去吃午饭,米饭已经变成了两块钱一碗,并且老板一口咬定他们家就是两块,我说我昨天晚上刚吃过是一块钱,她硬说我记错了。好吧,一块钱的事情,无所谓了。
只是我觉得,发展的太过迅速的地方,人们不能丢了最基本的东西。虽然只是一块钱的事情,但是却让人觉得这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城市了。
再比如,小朋友说你一定要早起看小学生上学,都穿着民族服装。我说现在已经不是了,看到了他们放学,穿的已经是跟别的地方一样的难看的运动衫。
今天去了中路,跟一个以色列人拼车过去。差不多到了山脚下然后我们步行上山。以色列人负重登山,让我叹为观止啊,果然是服役三年的人啊,到底有区别。
我穿了回力出来,事先没想到翻山越岭的,立刻觉得鞋子的抓地力不够。平路走走是可以的,一到关键时刻还是得有专业的装备啊。
事先说好了我们打车去走回来,于是等我们回到青旅已经是四个半小时之后的事情了,中间几乎没停,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爬山。
其实,如果只有一个人,还是不要轻易上山比较好。山路不好走,而且分叉多,另外是基本在山上就只有我们两个人,碰到一些人也都是住在山里的,不是游客。所以如果只有一个人去,还是要提高警惕。我这次因为有这么个专业的人在,基本就没记路。碰到一个分叉路我做了个判断然后走了一会儿发现是死路,然后就基本是跟在他后面走了。专业的到底不一样,还找了很多捷径,省了很多下山的时间。但是,捷径轻易不要走,真的,路况很差。
太阳很晒,虽然山里晒着不热,还有阵阵凉风,但是紫外线太厉害。我涂了防晒霜还是晒红了。加上是不是的沙尘暴,我基本就是一身的土,难受的不得了。
回来后休息了一下,差不多下午5点不到,我又脑子抽住的去了趟梭坡看碉楼。来回6公里的路,大概走了一个半小时。但是回来的路上有点吃不消了,先是脚趾疼,然后是小腿靠近脚踝的地方肌肉疼,然后是盆骨两边疼。
远远的看到一个桥,欣喜若狂觉得快到了,然后走近点发现是另一个桥,我出发时的那个彩虹桥还在前面。顿时快崩溃了。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加油加油,然后脑子里想着地图上的路线与刚走过的路线长短比较。
其实走到后来也没有特别支撑不下去的感觉,反而会出现身体机械化运动,脚不停在走,脑子已经一片空白了。
回来后洗了个澡,狠狠洗干净了身上的沙,还做了个面膜。脚很疼,那种发胀的疼。小趾一捏就特别疼。
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出发去塔公了。
丹巴再见了。
昨日花费
打车去车站 26
早饭德克士 14
青旅两晚住宿 50
水 2
晚饭 17
今日花费
拼车 25
午饭 10
水 3
芬达 3
所以丹巴一共花费 15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