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
本科的班主任是我平生佩服的女人。她说,看一个小孩儿聪不聪明,就看她的记忆力好不好。按照她的说法,我小时候,算个聪明的小孩儿。至于长大后为啥变笨长残了,我也不知道。
我对于人生最早的记忆,在四岁之前。为什么说四岁之前,因为我四岁左右我家搬到平房去住。但是到底多大,我妈也记不清了。我和她聊起我小时候的记忆,她还异常惊讶表示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家最早的房子是楼房的最高层,四层。我因为人太小,不能使用坐便器,我妈就准备了一个尿盆供我使用。但是我渐渐发现,我爸上厕所的方式与我和我妈都不一样---他是站着小便的,这种不同导致我对于此事极其好奇。由此可见我小时候就是个求知欲特强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我妈在家,我就问她,妈妈妈妈,为啥咱俩是坐着尿尿的,爸爸却是站着尿尿的呢。我妈估计也愣住了,对于一个对于男女意识比较保守的人,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和小孩子解释。但是万分没想到的是,她说,你也可以站着尿尿试试看。作为一个求知欲特强的小孩儿,我理所当然把自己的尿盆搬出来,站着往里面尿。结果可想而知,我尿了一裤子。最终我妈也没训我尿裤子,因为也算是她撺掇我这么干的。至今仍把这个事儿作为我对男女意识的启蒙。
后来我家搬家到平房住了一年左右。住平房年龄已经四五岁了,记得的事情就比较多。现在想想,住在平房的日子应该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平房前面有个院子,具体多大不记得了。但是在小小的我看来,是非常大了,够我打好多个滚儿,还能在夏天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个小桌子吃饭。我妈在院子里种了丝瓜,夏天也多了阴凉,还能有新鲜蔬菜吃。
家旁边就是幼儿园。提到幼儿园,就不能不说我的童年创伤。幼儿园周围用铁栏杆围了一圈,里面有滑滑梯秋千等娱乐设施,在那个年代,就是小孩子的天堂。幼儿园放学以后和周末都是不开门的,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小孩就可以拉帮结伙从铁栏杆中的缝儿钻进去玩滑滑梯。那个时候民风都比较淳朴,铁栏杆的缝隙也比较大,四五岁小孩的小孩儿几乎都能钻进去。鉴于我小时候的比较聪明,理所当然,我的头就比较大。我表姐比我大三岁,我的头却整整比她大一个号。所以,我是无法从铁栏杆里面钻进去玩滑滑梯的。每次只能傻呆呆地站在栏杆外,看着我的小伙伴们玩儿。那种和比人不一样的孤独感我至今仍心有余悸。有些小伙伴对我特别好,看我不能玩,就放弃自己玩的机会在栏杆外陪我玩。我当时非常感动,所以我们的友谊也保持得比较久,直到小学结束。初中我去了离家较远的学校,就不怎么联系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搬着小板凳小桌子坐在院子里等我爸妈下班。那儿时候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但是不能写字,所以学写字的欲望很强烈。这种强烈的冲动导致我在各种画书上随意进行涂鸦。因为太无聊了,我就在一本唐诗集上拿笔乱涂。唐诗是那种左边是诗和注释,右边是图画的小书。我现在仍旧记得,我爸回家的时候,我正画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一页,用的是绿色和紫色的画笔,右边图画是一男一女在树下执手相望。我爸当时看到我在看书,笑着问我,你在这儿看书,你都认不认识啊?我说我当然认识了。我爸说那你读读给我看啊,我就把这首王维的《红豆》给他背了一遍。我当时还把“撷”背成了一声,这个毛病后来也总是改不掉,也老是背成一声。我爸很高兴,说不错。在我印象里,从小到大,我爸很少夸奖我。这次童年的夸奖一直让我记了20年。
未完待续,睡觉去了。晚安。
我对于人生最早的记忆,在四岁之前。为什么说四岁之前,因为我四岁左右我家搬到平房去住。但是到底多大,我妈也记不清了。我和她聊起我小时候的记忆,她还异常惊讶表示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家最早的房子是楼房的最高层,四层。我因为人太小,不能使用坐便器,我妈就准备了一个尿盆供我使用。但是我渐渐发现,我爸上厕所的方式与我和我妈都不一样---他是站着小便的,这种不同导致我对于此事极其好奇。由此可见我小时候就是个求知欲特强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某天我妈在家,我就问她,妈妈妈妈,为啥咱俩是坐着尿尿的,爸爸却是站着尿尿的呢。我妈估计也愣住了,对于一个对于男女意识比较保守的人,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和小孩子解释。但是万分没想到的是,她说,你也可以站着尿尿试试看。作为一个求知欲特强的小孩儿,我理所当然把自己的尿盆搬出来,站着往里面尿。结果可想而知,我尿了一裤子。最终我妈也没训我尿裤子,因为也算是她撺掇我这么干的。至今仍把这个事儿作为我对男女意识的启蒙。
后来我家搬家到平房住了一年左右。住平房年龄已经四五岁了,记得的事情就比较多。现在想想,住在平房的日子应该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平房前面有个院子,具体多大不记得了。但是在小小的我看来,是非常大了,够我打好多个滚儿,还能在夏天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个小桌子吃饭。我妈在院子里种了丝瓜,夏天也多了阴凉,还能有新鲜蔬菜吃。
家旁边就是幼儿园。提到幼儿园,就不能不说我的童年创伤。幼儿园周围用铁栏杆围了一圈,里面有滑滑梯秋千等娱乐设施,在那个年代,就是小孩子的天堂。幼儿园放学以后和周末都是不开门的,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小孩就可以拉帮结伙从铁栏杆中的缝儿钻进去玩滑滑梯。那个时候民风都比较淳朴,铁栏杆的缝隙也比较大,四五岁小孩的小孩儿几乎都能钻进去。鉴于我小时候的比较聪明,理所当然,我的头就比较大。我表姐比我大三岁,我的头却整整比她大一个号。所以,我是无法从铁栏杆里面钻进去玩滑滑梯的。每次只能傻呆呆地站在栏杆外,看着我的小伙伴们玩儿。那种和比人不一样的孤独感我至今仍心有余悸。有些小伙伴对我特别好,看我不能玩,就放弃自己玩的机会在栏杆外陪我玩。我当时非常感动,所以我们的友谊也保持得比较久,直到小学结束。初中我去了离家较远的学校,就不怎么联系了。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搬着小板凳小桌子坐在院子里等我爸妈下班。那儿时候我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但是不能写字,所以学写字的欲望很强烈。这种强烈的冲动导致我在各种画书上随意进行涂鸦。因为太无聊了,我就在一本唐诗集上拿笔乱涂。唐诗是那种左边是诗和注释,右边是图画的小书。我现在仍旧记得,我爸回家的时候,我正画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一页,用的是绿色和紫色的画笔,右边图画是一男一女在树下执手相望。我爸当时看到我在看书,笑着问我,你在这儿看书,你都认不认识啊?我说我当然认识了。我爸说那你读读给我看啊,我就把这首王维的《红豆》给他背了一遍。我当时还把“撷”背成了一声,这个毛病后来也总是改不掉,也老是背成一声。我爸很高兴,说不错。在我印象里,从小到大,我爸很少夸奖我。这次童年的夸奖一直让我记了20年。
未完待续,睡觉去了。晚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