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20 常乐寺和姚广孝
三人出行,目标是房山青龙湖镇,探访几处古迹。
8点在六里桥东乘公交978路,到北洛平村下,步行数公里,来到常乐寺村。村东圈起大片土地,是个高尔夫球场。走进村子,这里如同一座城堡,东西有门,拱形石门像过街楼,门楣有匾,两侧也保留了石刻对联。村民说石墙是闭合的,保存很好。由鹅卵石砌就,应该就是村东河床里去取材。
村内东西向一条主街,稍偏西就是常乐寺山门。十分破败,门前也没看到文保标志,也许是体制外的庙宇。
我们推开侧门进院,看到大殿是近年修建的,也没什么香火。寺内有着僧衣的和尚,也许寺庙的恢复要靠他们一己之力来完成。院内有石碑,或立或卧,地上的残碑是“重修古刹常乐寺碑”,时间是明代成化。那时就称其为古刹,说明常乐寺起码是明初兴建,或起于宋元。
立起来的是自来塔记,塔已无存。不过我发现石碑正反面放置错误,告诉了陪我们参观的和尚,他说要改正也难了。那通小碑上面有人为方孔,我问成因。他解释说,村民当井栏使用,方孔是穿木栏架辘轳的。
太监坟冢就在寺后,起初我们不知道,就先去找村东面的姚广孝墓塔。我觉得村子的围墙这么完整,应该名曰某某堡啊,之前看的资料都没提城堡,让我有些疑问。
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明永乐十六年三月去世,就安葬在墓塔之下。他是朱棣第一谋士,辅佐完成靖难大业。功成名就,不愿还俗,最后还是按僧人礼仪,火化下葬。
塔前有墓碑,碑额篆书“御制荣国公神道碑”,立碑时间是永乐十六年八月十三日。
姚广孝后来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功德不亚于谋划朱棣成就帝业,现在的墓园荒芜凋敝,孤塔独碑,甚是落寞。
向西看,常乐寺村的围墙,向北延伸,渐起往一处高岗,在北侧形成一圈,整个村落在北高南平的大院落里。此前去阳台山周家墓群,见到的明代坟圈,不用城砖,都是卵石垒砌,和这里的围墙一致。
事后查资料、看博客、对照GE地图,渐渐明白了。这里是明司礼监太监王安墓园,北部高岗和前面的常乐寺,东西过街楼,都是墓园的一部分。上图是东边外墙,在墓园里,还有南北向内墙,起初的建制是多重结构。
我们有回到村里,也就是进入墓园,找到通往太监墓的小道。沿路向北,地势渐渐升高,明显的这是当年神道。上到高坡,树丛中有两座墓冢,中空。起初的墓冢是外包石材的,现在已剥落,散放四处。近前,还有盗洞,这个信息来之前就在网上查到了,盗窃是近年发生的,明代太监墓,到现在还值得挖开吗?真是想不通啊。
明显看到红砖,网上有人评论说,是后人重修过。我们仔细看了,红砖不像是新建材,而且那个位置是圆顶下部,要砌这一圈红砖,上部穹顶就没有支撑了。不可能落顶大修,盗墓的来挖开地宫都没人管,怎么会大动干戈地维修底圈啊。
不懂古建,只是就眼前看到的略加评说。
王安是明朝大太监,官居内廷司礼监。他是保定人。万历六年入宫,经历明末三案,特别是“移宫案”中作用突出。
神宗万历皇帝的太子是后来的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当太子时,王安是伴读。
光宗即位,王安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地位仅次于掌印太监。魏忠贤走王安的关系,也逐渐进入太监高层。可惜泰昌皇帝在位29天即去世。
朱常洛驾崩,长子朱由校被李选侍控制,占着乾清宫不搬。关键时刻,王安进去,扶出朱由校。众臣看到,连呼万岁,大臣们亲自抬轿,到文华殿即位。这就是熹宗天启皇帝。李选侍手中没有了王牌,被王安连哄带吓,仓促移宫。抱着女儿,徒步离开乾清宫。这就是“移宫案”。
熹宗让王安作司礼监太监,王安力辞。没有权利的他,最后被魏忠贤陷害,迫害致死,尸首喂狗。
现在如此规模的墓园,我想在崇祯时期修建的,那时魏忠贤的势力已被铲除。
常乐寺西面有公交车,36路,我们乘车去上万村。下车往西北方向,有郭家坟,按资料这里是一处郡王陵寝。我们进村询问,说是来考察王爷墓园的保护情况。村民们反映怪怪的,很无奈对我们说:什么也没了,原来还有个五供桌,不久前也被盗了。位置在一家人院子里,你们去敲敲门试试。
墓园院门倒是找到了,那位占了墓地的村民也闻声出来,就是这个无上装男子。很嚣张的说,他家房子就建在墓址上,现在已没有地面文物了。在院门前我们还发现了五供桌的底座,既然是他家院子,其他石件怎么会就被盗了呢。
在村口有位热心的大姐介绍说村东面还有个“大宝顶”,在农家菜园里。我们寻路过去,看到这个不知名的宝顶,十分坚固。离西面的克王坟不到一华里,也许是郡王家族墓葬的一部分。
由郭家坟往南,高岗之上是清安徽巡抚孙国玺的墓园。找老乡问路,还是要讲究技巧。你要是直接说,孙国玺墓,一般是没人知道;要是形象地问,王八驮碑,或许有人知道。我们来到巡抚墓地,看到院墙完好,波浪状半圆形围着墓园,坟冢无存,墓碑犹在。碑额篆书“谕祭”,石碑是政府给立的。石碑正后方有一土坑,或许就是棺椁盗洞。
有老乡路过,问他知道是谁家墓地吗?他说好像埋了个县长。我说是省长,安徽省长。
由此地往东,是大南峪,资料上记载,有奕绘贝勒墓,而且保存完好。可惜是军事禁区,门口警卫不让靠近大门、不让拍照、不让多做停留。说是一座仓库,参考书上说是化工厂,我们联想到是一座与化学有关的军事仓库。赶紧离开吧。
8点在六里桥东乘公交978路,到北洛平村下,步行数公里,来到常乐寺村。村东圈起大片土地,是个高尔夫球场。走进村子,这里如同一座城堡,东西有门,拱形石门像过街楼,门楣有匾,两侧也保留了石刻对联。村民说石墙是闭合的,保存很好。由鹅卵石砌就,应该就是村东河床里去取材。
![]() |
村内东西向一条主街,稍偏西就是常乐寺山门。十分破败,门前也没看到文保标志,也许是体制外的庙宇。
我们推开侧门进院,看到大殿是近年修建的,也没什么香火。寺内有着僧衣的和尚,也许寺庙的恢复要靠他们一己之力来完成。院内有石碑,或立或卧,地上的残碑是“重修古刹常乐寺碑”,时间是明代成化。那时就称其为古刹,说明常乐寺起码是明初兴建,或起于宋元。
![]() |
立起来的是自来塔记,塔已无存。不过我发现石碑正反面放置错误,告诉了陪我们参观的和尚,他说要改正也难了。那通小碑上面有人为方孔,我问成因。他解释说,村民当井栏使用,方孔是穿木栏架辘轳的。
太监坟冢就在寺后,起初我们不知道,就先去找村东面的姚广孝墓塔。我觉得村子的围墙这么完整,应该名曰某某堡啊,之前看的资料都没提城堡,让我有些疑问。
道衍和尚,俗名姚广孝,明永乐十六年三月去世,就安葬在墓塔之下。他是朱棣第一谋士,辅佐完成靖难大业。功成名就,不愿还俗,最后还是按僧人礼仪,火化下葬。
![]() |
塔前有墓碑,碑额篆书“御制荣国公神道碑”,立碑时间是永乐十六年八月十三日。
姚广孝后来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功德不亚于谋划朱棣成就帝业,现在的墓园荒芜凋敝,孤塔独碑,甚是落寞。
向西看,常乐寺村的围墙,向北延伸,渐起往一处高岗,在北侧形成一圈,整个村落在北高南平的大院落里。此前去阳台山周家墓群,见到的明代坟圈,不用城砖,都是卵石垒砌,和这里的围墙一致。
![]() |
事后查资料、看博客、对照GE地图,渐渐明白了。这里是明司礼监太监王安墓园,北部高岗和前面的常乐寺,东西过街楼,都是墓园的一部分。上图是东边外墙,在墓园里,还有南北向内墙,起初的建制是多重结构。
我们有回到村里,也就是进入墓园,找到通往太监墓的小道。沿路向北,地势渐渐升高,明显的这是当年神道。上到高坡,树丛中有两座墓冢,中空。起初的墓冢是外包石材的,现在已剥落,散放四处。近前,还有盗洞,这个信息来之前就在网上查到了,盗窃是近年发生的,明代太监墓,到现在还值得挖开吗?真是想不通啊。
![]() |
明显看到红砖,网上有人评论说,是后人重修过。我们仔细看了,红砖不像是新建材,而且那个位置是圆顶下部,要砌这一圈红砖,上部穹顶就没有支撑了。不可能落顶大修,盗墓的来挖开地宫都没人管,怎么会大动干戈地维修底圈啊。
不懂古建,只是就眼前看到的略加评说。
王安是明朝大太监,官居内廷司礼监。他是保定人。万历六年入宫,经历明末三案,特别是“移宫案”中作用突出。
神宗万历皇帝的太子是后来的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当太子时,王安是伴读。
光宗即位,王安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地位仅次于掌印太监。魏忠贤走王安的关系,也逐渐进入太监高层。可惜泰昌皇帝在位29天即去世。
朱常洛驾崩,长子朱由校被李选侍控制,占着乾清宫不搬。关键时刻,王安进去,扶出朱由校。众臣看到,连呼万岁,大臣们亲自抬轿,到文华殿即位。这就是熹宗天启皇帝。李选侍手中没有了王牌,被王安连哄带吓,仓促移宫。抱着女儿,徒步离开乾清宫。这就是“移宫案”。
熹宗让王安作司礼监太监,王安力辞。没有权利的他,最后被魏忠贤陷害,迫害致死,尸首喂狗。
现在如此规模的墓园,我想在崇祯时期修建的,那时魏忠贤的势力已被铲除。
常乐寺西面有公交车,36路,我们乘车去上万村。下车往西北方向,有郭家坟,按资料这里是一处郡王陵寝。我们进村询问,说是来考察王爷墓园的保护情况。村民们反映怪怪的,很无奈对我们说:什么也没了,原来还有个五供桌,不久前也被盗了。位置在一家人院子里,你们去敲敲门试试。
![]() |
墓园院门倒是找到了,那位占了墓地的村民也闻声出来,就是这个无上装男子。很嚣张的说,他家房子就建在墓址上,现在已没有地面文物了。在院门前我们还发现了五供桌的底座,既然是他家院子,其他石件怎么会就被盗了呢。
在村口有位热心的大姐介绍说村东面还有个“大宝顶”,在农家菜园里。我们寻路过去,看到这个不知名的宝顶,十分坚固。离西面的克王坟不到一华里,也许是郡王家族墓葬的一部分。
![]() |
由郭家坟往南,高岗之上是清安徽巡抚孙国玺的墓园。找老乡问路,还是要讲究技巧。你要是直接说,孙国玺墓,一般是没人知道;要是形象地问,王八驮碑,或许有人知道。我们来到巡抚墓地,看到院墙完好,波浪状半圆形围着墓园,坟冢无存,墓碑犹在。碑额篆书“谕祭”,石碑是政府给立的。石碑正后方有一土坑,或许就是棺椁盗洞。
![]() |
有老乡路过,问他知道是谁家墓地吗?他说好像埋了个县长。我说是省长,安徽省长。
由此地往东,是大南峪,资料上记载,有奕绘贝勒墓,而且保存完好。可惜是军事禁区,门口警卫不让靠近大门、不让拍照、不让多做停留。说是一座仓库,参考书上说是化工厂,我们联想到是一座与化学有关的军事仓库。赶紧离开吧。
David在成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5-2 泸州报恩塔和合江神臂城 (4人喜欢)
- 2025-4-12 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和圣水寺 (3人喜欢)
- 2025-4-5 韩城司马迁祠和长安兴教寺塔 (1人喜欢)
- 2025-4-4 韩城文庙和城隍庙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