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犯罪地图
五城市犯罪地图
侦探小说都是城市的负面报道
(《新周刊》371期)
导语:
永远不要指望在侦探小说中找到乌托邦。
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穿梭在“大污水坑”伦敦,雷蒙德·钱德勒的菲利普·马洛宿醉在“比夜晚还要黑暗”的洛杉矶,丹·布朗的罗伯特·兰登逃窜在“阴冷、墓穴般”的巴黎,石田衣良的真岛诚游走在“街头帮派、暗娼流莺”的东京,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埃伦泽·斯万松苟活在“即便正午时分也暗无天日”的雷克雅未克。
法律和治安是一句空话,血腥和暴力笼罩着每条街道,人与人之间彻底陌生,城市随时酝酿着阴谋诡计——这就是他们的世界,在一个彻底无力的社会,侦探们能解决案件,却永远无法救赎自己。
文/丁晓洁
柯南·道尔@伦敦
“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BY 夏洛克·福尔摩斯
今天,柯南·道尔和他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俨然已成英国旅游业的一张王牌。然而,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笔下的伦敦,却是不折不扣的罪恶之都——“我很容易就被吸引进伦敦这个大污水坑里去,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不可避免地汇集到这里来。”
福尔摩斯穿梭在维多利亚王朝晚期的“大污水坑”,对大街小巷如数家珍。在他的视线里,这个城市永远雾气茫茫,街道泥泞不堪,诡异荒诞的犯罪事件层出不穷,人们笼罩在谜团下的不安和恐怖之中。光是在1894到1901间,福尔摩斯就处理了逾千件案件,这是一个犯罪率超高的城市。
“华生,你看窗外,人影隐隐约约地出现,又溶入浓雾之中。在这样的天气,盗贼和杀人犯可以在伦敦随意游逛,就像老虎在丛林里一样,谁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危险和威胁潜伏在福尔摩斯的伦敦,因此他才被赋予进入的意义。
福尔摩斯的伦敦地图
1、 贝克街221号B
福尔摩斯和华生于1881-1904年间居住的公寓,许多有名的冒险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二楼的窗户望出去,福尔摩斯看到的是灰暗而萧条的伦敦街道,形形色色的案件委托人站在楼下,随时准备按响门铃。从各种案件的陈述中,贝克街221号见证了伦敦最多的失序与混乱。如今这里被改造成福尔摩斯博物馆,成为众多“福迷”的朝圣之地。
2、 圣巴塞洛缪医院
圣巴塞洛缪医院,简称“巴茨”,成立于1123年,是伦敦最古老的医院。这里是福尔摩斯的化学实验室,也是华生第一次与福尔摩斯相见的地方,在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结尾,福尔摩斯就是在这里与死对头莫里亚蒂教授对决,从楼顶纵身跳下。
3、 辛普森滨河餐厅
在《临终的侦探》里,扮成临死之人的福尔摩斯顺利解决案件后,对华生说:“等我在警察局办完了事,我想到辛普森饭店去吃点营养美味是合适的吧。”位于滑铁卢桥附近的这家饭店里,常常能见到福尔摩斯的身影,有时是在完成一桩工作后,有时是与委托人见面,而华生曾在这里“静看河堤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4、 查令十字街
福尔摩斯穿梭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时,查令十字街出现频率极高。《波西米亚的丑闻》中,福尔摩斯在查令十字饭店抓到间谍;《显赫的主顾》中,福尔摩斯遇袭后被送往查令十字医院;《雷神桥之谜》中,华生将福尔摩斯的破案记录保管在查令十字街考克斯有限公司的银行……查林十字街车站是福尔摩斯多次外出探案的起点,也是在这个车站附近,华生从一个单腿售报人的晚报上看到了福尔摩斯遇袭的消息,惊得忘了付钱,被售报人训斥了几句。
5、威斯敏斯特教堂
《第二块血迹》中的犯罪现场。福尔摩斯在某天的晨报上读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谋杀案”,在泰晤士河与威斯敏斯特教堂之间的公寓里,伦敦社交界的名人艾秋阿多?卢卡斯先生死于非命。
6、 海德公园
伦敦最知名的公园,也是福尔摩斯犯罪故事中难得的平静场所。《黄面人》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在此散步,以下是华生的描述:“早春的一天,福尔摩斯清闲起来,居然有时间陪我到公园去散步。此时榆树已经生出嫩绿的幼芽,栗树梢头开始冒出五瓣形新叶。我们在一起不言不语地漫步了两个小时,这对两个互知肺腑的人是很适合的。我们回到贝克街时,已经近五点了。”
7、阿尔盖特车站
《布鲁斯·帕廷顿计划》中的犯罪现场。政府雇员卡多甘?韦斯特的尸体在这里被发现:“躺在铁道远处靠东区方向路轨的左侧,就在离车站很近的地方,铁路在那里从隧道中穿出来。头部已碎裂,伤势很重——很可能是从火车上摔下来的缘故。”随后,福尔摩斯“来到了穿过隧道和阿尔盖特车站相交的地下铁路”。
8、帕丁顿车站
《博斯科姆比溪谷》中,福尔摩斯穿一件长长的灰色旅行斗篷,戴着紧紧箍着头的便帽,在帕丁顿车站的站台上踱来踱去;《银色马》中,福尔摩斯在帕丁顿车站买了一堆当天的报纸,然后和华生一起乘上火车,坐在赶往埃克塞特的头等车厢里。这里是福尔摩斯离开伦敦的必经之路,华生结婚后买下的诊所,也是在帕丁顿区。
9、舰队街
《住院的病人》里,提及七月里一个闷热的阴雨天,福尔摩斯和华生一起在舰队街和河滨溜达了三个小时,“观赏着人生的宛如潮汐、千变万化的情景”。短篇《红发会》中,犯罪团伙红发会的办事机构也在这条街上。
10.苏格兰场
伦敦市警察局的总部,福尔摩斯的老朋友雷斯垂德探长在此办公,因此他也常常出现在这里。在《弗朗西丝?卡法克斯女士的失踪》中,福尔摩斯明确地说:“要是没有我,苏格兰场会感到寂寞的,并且也会在犯人当中引起不健康的激动。”如今的苏格兰场位于伦敦上议院附近,而在福尔摩斯的时代,它位于维多利亚堤区(Victoria Embankment),靠近现在的英国国防部。
======================================
雷蒙德·钱德勒@洛杉矶
“这里跟所有无情的大城市一样,一点个性也没有,就像一次性的纸杯。”——BY 菲利普·马洛
雷蒙德·钱德勒如何定义他的洛杉矶?“街道上尽是比夜晚还要黑暗的东西。”
钱德勒从不掩饰自己对这城市已逝去种种的怀念:“很久以前,威尔榭大道沿路都是树,贝弗利山是淳朴的小镇,西木区都是山丘和空地……好莱坞是一大片盖在城与城之间的木屋子。洛杉矶天气干燥晴朗,房子虽然难看、没有格调,不过大家日子都过得轻松惬意。洛杉矶那时的天气棒透了,现在只有聊着过过瘾的份。想当年大家都习惯睡在外头的前廊上,还有一小撮自封为知识分子的人说这儿是美国的雅典呢。臭美,不过那时候这儿至少不是到处闪着霓虹灯的贫民窟。”
宿醉难醒的侦探菲利普·马洛蛰伏在黑暗中,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以硬汉的姿态破开种种谜题,另一面则是作为典型弱者的自我生存状态。在《漫长的告别》里,马洛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逃,有人试着去抓他。在那千般罪行的夜里,有人垂死,有人伤残,被飞来的玻璃割到。在方向盘前被撞死或死伤在巨轮下。有人挨打,被抢,被勒脖子,被强暴,被谋杀。有人饥饿、生病、厌烦,因寂寞、悔恨、恐惧而绝望、气愤、残忍、狂热、泣不成声。一个不比其他都市差的都市,一个富有、活跃、充满自尊的都市,一个失落、破败、充满空虚的都市。”
他一点也不喜欢洛杉矶。
菲利普·马洛的洛杉矶地图
1、 月桂谷大道
《漫长的告别》中,菲利普·马洛住在这里。他的生活状态是:到家以后调一杯烈酒,站在敞开的客厅窗前,一面啜饮,一面聆听桂谷大道的巨大车流声,凝视大道附近山坡上空那刺眼的都市强光。远处警笛或救火车的不祥哀鸣此起彼伏,难得长时间的清净。
2、好莱坞大道
从1939年春天开始,马洛在这条街上办公,雷蒙德·钱德勒给他虚构了一个地址:卡浑加大厦615室。
3、日落大道
马洛最常去的维克托酒吧位于日落大道尽头。就是在这里,他与特里·伦诺克斯讨论了螺丝起子的著名喝法:“一半金酒加一半罗斯牌青柠汁,不加别的。远胜马提尼。”马洛经常在这里连喝几杯螺丝起子,偶尔也喝马提尼,吃牛肋眼肉排和约克夏布丁。
4、 恩西诺区
《漫长的告别》中案件现场。特里·伦诺克斯的高级公寓,他的妻子被杀死在这里,全身裸体,脸被人用一尊猴子雕像砸得血肉模糊。
5、贝弗利山
《漫长的告别》中,马洛为了寻找V医生,前往这里的卡恩机构求助于熟人乔治?彼得斯。这个机构“专门保护有钱的客户”、“几乎任何一只脚踩在法律内的行动都包括在内”。
6、拉辛纳戛大道
拉辛纳戛大道是洛杉矶最高档的餐饮地区,马洛曾光顾过这里的红宝石蒙古烤肉,“吃了一口红宝石举世闻名的沙利斯伯牛排”。
7、 穆赫兰道
“从穆赫兰道顶端可以看见乌烟瘴气摊在全城上空,恍如迷雾一般……人人怨声载道……金丝雀不唱歌,送奶的人迟到,哈巴狗长跳蚤,穿浆过的硬领子的老笨蛋到教堂的路上心脏病发作,全是乌烟瘴气惹的祸。”——马洛如此说。
8、 中央大道
“事情发生在中央大道一个鱼龙混杂的街区,那时黑人还没有完全占据那几个街区。”这条街是《再见,吾爱》故事开始的地方,那一天,马洛从一家只有三张椅子的理发店走出来,随即被卷进了一桩谋杀案。
9、 . 好莱坞中国戏院
《长眠不醒》中,马洛在这家戏院附近下了车,找了一家便餐馆吃了午饭,看了看当天下午出版的报纸,然后步行前往案件的中心:盖格书店。
10、 圣莫尼卡海湾
马洛追查的好几个案件都发生在这个紧邻洛杉矶的海边小镇,雷蒙德·钱德勒称之为“湾城”。《小妹妹》中,马洛在这里被卷进了“城中旅馆神秘死亡事件”;《再见,吾爱》中,女主角的父亲在湾城当了七年的警察局长;《湖底女人》中,马洛去这里寻找克里斯?拉佛利……雷蒙德·钱德勒还以这个小镇为背景写过一部短篇:《湾城蓝调》。
===============================================
丹·布朗@巴黎
“今晚,这个地方被不祥的氛围笼罩着。”——BY罗伯特·兰登
除了苏黎世储蓄银行,《达芬奇的密码》中提及的地点几乎都是真实的。从卢浮宫到里茨酒店,从圣叙尔皮斯教堂到香榭丽舍大街,处处都是艺术爱好者前往巴黎的膜拜地标,却在丹·布朗的笔下,被宗教和阴谋笼罩上一层神秘诡异的气息。
丹·布朗的男主角罗伯特·兰登,并非通常意义的侦探,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宗教符号学教授。所以他并不像以往的侦探那样对自己城市的大街小巷如数家珍,事实上,在小说开头,当他在酒店里被一个电话吵醒之后,就表明了自己的外来者身份:“兰登坐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客人关系手册蹙着眉头。手册封面上自吹自擂地写道:如婴儿般沉睡在灯火辉煌的城市,酣睡在巴黎里茨。他转过头疲倦地凝视着对面的大镜子。回望着他的是个陌生人,头发乱蓬蓬的,疲惫不堪。”
与其说这个外来者热爱巴黎,不如说更多是讽刺之情。他全程都在被巴黎警察追杀,被保安、出租车司机、银行家告发,路过埃菲尔铁塔时,兰登心里想的是:“符号学家常说,法国是一个因那些有男子汉气概、沉溺于女色的、像拿破仑和矮子丕平那样危险的小个子领袖的出名的国家。它选择一个一千英尺高的男性生殖器作为国家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了。”
罗伯特·兰登的巴黎地图
1、 卢浮宫
故事开始的地方。晚上10时46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长雅克?索尼在卡拉瓦乔的画作前被枪杀,留下了一个诡异五角形护身密码。
2、 里茨酒店
男主角罗伯特?兰登首次登场,在里茨酒店里被电话吵醒。他“眯着眼打量了一下环境,发现这是一间文艺复兴风格的豪华卧室,路易十六世的家具,装饰有手工壁面的墙面,还有一张宽大的四柱红木床。”
3、 杜伊勒花园
兰登将杜伊勒花园视为圣地,并称之为“法国版的中央公园”。在案件发生那天,他感到的却是:“今晚,这个地方被不祥的氛围笼罩着。”
4、 奥塞美术馆
从里茨酒店赶往卢浮宫的路上,兰登“看到了灯火通明的老火车站,即现在著名的道赛美术博物馆的正面。他往左一瞥,看到了那超级现代的蓬皮杜中心的顶部。蓬皮杜中心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所在地。在他身后西部,他看到古老的高过树顶的拉美西斯方尖碑,那是裘德?波姆国立美术馆的标志”。
5、 圣叙尔皮斯教堂
天主事工会寻找的拱顶石位于这个教堂的玫瑰线下方,他们相信,这块石头可以解开圣杯的秘密。教堂唯一的看守人桑德琳嬷嬷在此被杀害。
6、 香榭丽舍大街
索菲和兰登的逃亡路线之一,他们驾车飞奔在车辆行人稀少的香榭丽舍大街上。
7、 圣拉查尔火车站
索菲和兰登在此买了两张火车票,骗过了前来追捕他们的警察。兰登说这里“和其他的欧洲火车站没有什么两样,一个装着大门的洞里散布着犯罪嫌疑人”。
8、 布劳涅森林
巴黎的著名红灯区。索菲和兰登摆脱警察的跟踪后,经过了这条路线。兰登看见的布劳涅森林,“夜晚,树林里蜿蜒的小径上聚集着上百个全裸或半裸的人等待着满足肉体最深处难以言表的欲望——他们中有男人,有女人,也有非男非女的人”。
9、维莱特庄园
英国皇家历史学家雷?提彬爵士和他的男仆住在凡尔赛近郊的私人庄园。为了解开密码,兰登和苏菲开着劫来的银行装甲车前往维莱特庄园求助于他。
10、旺多姆广场
故事的最后,兰登从伦敦回到巴黎,沿着旺多姆广场,走进巴黎的苍茫暮色,走向卢浮宫金字塔的终极秘密。
=========================================
石田衣良@东京
“池袋有着众多的街头帮派、暗娼流莺,也有更多和我一样籍籍无名的小人物。”——BY 真岛诚
池袋之于东京,并不比新宿和涩谷更引人注目,石田衣良选择了这里。
在已出版的“池袋西口公园系列”八本小说中,石田衣良让他的男主角真岛诚——一个误打误撞成为池袋人气侦探的街头小混混,常年坐在池袋西口公园的一张长椅上,无所事事。“要了解池袋西口公园的真实面貌,我建议大家深夜来(我们耍帅都叫它West Gate Park)。喷泉周围的圆形广场几乎变成‘泡妞竞技场’,美眉们坐在长椅上,而帅哥则绕着圈上前搭讪,看对眼的就一起离开公园:不管是要喝酒,唱卡拉OK,还是去宾馆,这些刚刚在公园结识的男女都能在五分钟之内各得其所。”真岛诚如此“推销”他的地盘,色情之地,稍欠光明。
暴力是真岛诚见证的池袋另一特色:“在西口公园内,帮派之间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却有一条肉眼看不见的界线把他们区隔开来,武斗派的不良少年就像嗜血鲨鱼般在界线附近徘徊。”
“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健康、幸福的。家庭暴力、校内暴力、神经失调、援交、乱伦、嗜毒、卖淫、非法外劳、不孕症……大家都有过不可告人的悲惨经历、精神创伤。”新井一二三评价石田衣良的池袋说。而真岛诚呢?他则是一种彻底谅解的态度:“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既不觉得陌生,也不觉得空虚。要知道,那全是人类欲望的光芒,欲望是无法去憎恨的。”
真岛诚的池袋地图
1、 池袋西口公园
男主角真岛诚最爱的地方,没事就会泡在公园的长椅上发呆,或是和一帮朋友在圆形广场闲逛,无所事事。这里见证了池袋最多的暴力事件和色情交易。
2、 池袋西一番街
真岛诚家的水果行位于此街上——“当地人光听地名大概就能想象得出来我家那水果店的寒酸样,旁边开的都是按摩理发院、黄色录像影厅和烧烤店。”他蜗居在这里,与委托人见面,也在这里写作。
3、 池袋丸井百货
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在这里找到真岛诚的身影:地下的古典音乐卖场、六楼的男性服饰区、运动百货馆……也是在这里,他遇见了正在偷书的水野俊司,成为了挚友。
4、 池袋二丁目
布满色情酒店的一条街。继“池袋绞杀魔”在“ESPACE宾馆”奸杀了高中少女之后,真岛诚的朋友理香也在“Knocking On A Heaven’s Door宾馆”被光子绞杀。
5、 池袋警察署
真岛诚的朋友吉冈在这里工作,大多数他接受的案件情报都会与这里产生交集。
6、 大都会饭店
为了保护池袋的安全,真岛诚与G少年在这里组成了义警团。这个饭店的咖啡厅是他们经常集合的地方。
7、太阳通
池袋两大暴力团体——G男孩和红天使的地盘分界线,“太阳通”内战由此而来。
8、芳林堂书店
自从开始为杂志写专栏后,真岛诚常去的书店,他称为“池袋秘境”,有一次从书店出来,他邂逅了自己的初恋。
9、 太阳城
池袋地区唯一高达六十层的摩天大厦,有时候真岛诚会去这里的Alba购物商场。另外,被真岛诚称为“池袋最有才华的人”Zero One长年盘踞在太阳城大楼附近一家叫做Dennys的家庭餐厅。
10、池袋大桥
在这座横跨铁路、连接JR东口和西口的大桥上,真岛诚与NPO代表谈判,解决了池袋的一大难题。
================================================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雷克雅未克
“在冰岛,失踪的人永远不会回来。”——BY埃伦泽·斯万松
一个真正的犯罪小说家,能将世外桃源般的乐土变成暗夜中惊悚的屠杀场,阿诺德?英德里达松就是这样做的。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主角埃伦泽·斯万松,雷克雅未克一家警察分局的普通公务员,从未见过这城市阳光明媚的样子:“雨依然下个不停。这个季节所特有的低气压冷风从大西洋深处一阵接一阵地向东吹来,掠过冰岛,撒下冷雨、潮气和冬天的阴霾。”
那些热爱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读者,将会赞同这个对他写作主题的总结:“抨击这个人口只有30万人的封闭孤岛上的种种社会弊端和冰冷现实:警察滥用职权、包庇罪犯、家庭暴力、女性遭受压迫、人际冷漠,还有因为人口稀少封闭而造成的遗传问题……”事实上,当他的小说《污血之玷》被改编成电影后,就换了一个直切主题的名字:《冰岛犯罪现场》。
埃伦泽·斯万松很少对他的城市作深入的思考,因为他自己的生活已经一团乱了:离婚多年,女儿是个瘾君子,成天和毒品贩子、盗贼、娼妓混在一起;儿子辛德里·斯奈“三进宫”,关系疏离,从不往来;他永远吃着快餐店炸鸡和速冻食品,令人作呕的案件搅得他不安宁,只能自我安慰:“这些不堪入目的垃圾原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埃伦泽·斯万松的冰岛地图
1、 诺泽米利区
《污血之玷》故事发生的核心场所。小说一开始,在诺泽米利区一幢二层小楼的地下室,六十九岁的强奸犯霍伯克头部遭到烟灰缸重击后横尸家中,后来,埃伦泽带人挖开了这幢楼的地基。
2、 古纳斯伯劳街&斯恺戈雅加达街
诺泽米利区的两条街道,出现在探长希古泽·奥利跟埃伦泽的对话中:“这里的街道都是用史诗中的英雄来命名的,像是古纳斯伯劳街啦、斯恺戈雅加达街啦,还有很多其他人。这个区的居民分化比较严重,上至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下至几乎一文不名、只好租地下室的穷人。”
3、 雷克雅未克警察分局
埃伦泽的办公室所在地,案件中牵连到的国家统计局也在附近。
4、巴荣司提古陈尸所
巴荣司提古陈尸所里有着上千瓶器官标本,其中有一间屋子被称为“瓶罐之城”。霍伯克和乌泽尔在这里进行尸检后,病理学家告诉埃伦泽:乌泽尔的尸体中少了大脑。
5、冰岛大学
埃伦泽找到了冰岛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汉娜,企图了解大学从何处非法获取人体器官来做教学用具。
6、立特拉·赫劳恩监狱
变态施暴狂埃力迪被关在这里。“这是一栋新式监狱,外观和雷克雅未克市内那些防卫森严的金融机构大楼并无二致”,埃伦泽来探视埃力迪,默默感触:“时代变了啊。”
7、加达拜
雷克雅未克南边的小城。埃伦泽在这里调查一位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离奇失踪案。
8、凯夫拉维克
雷克雅未克西边的小城。埃伦泽屡屡前往这里探访霍伯克强奸案中的受害人家属爱琳,并且在凯夫拉维克公共图书馆,他找到了《圣经》中那句线索:“求你保护我的性命,不受仇敌的惊恐。”
9、哈夫那弗约泽
雷克雅未克西边的小城。老城区住着一位爱好收藏器官标本的医学界老专家,埃伦泽从他的地下实验室里取走了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乌泽尔大脑标本。
10、桑德拉
4岁小女孩乌泽尔的葬在桑德拉的卡尔斯内公墓。为了弄清案件真相,埃伦泽带人把她的棺材从墓地里挖了出来。犯人埃纳最终将乌泽尔的大脑标本带回此地,在向埃伦泽坦白杀人经过后,举枪自尽。
============================================
贴士:世界犯罪城市地图
1、 纽约
“把侦探小说的场景设定在纽约是很荒谬的。纽约本身就是一部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语)偏偏劳伦斯•布洛克的每一部小说都发生在纽约,马修•斯卡德必须要面对: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以奇怪的方式死去。
2、蒙特利尔
在女法医凯西•莱克斯的小说《听,骨头在说话》中,夏天的蒙特利尔笼罩在惊悚中,一起接一起的连环分尸案正以人难以想象的变态和血腥上演着。
3、哈瓦那
“哈瓦那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殉难者。”(格雷厄姆•格林,《我们在哈瓦那的人》)
4、里约热内卢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镜头下的里约热内卢,瞄准了名叫“上帝之城”的贫民窟,这是一个连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毒贩歹徒成群结党,杀人放火司空见惯。
5、牛津
柯林‧德克斯特的神探莫尔斯活跃在这里,从牛津大学各学院到街巷酒馆,处处都是谋杀现场。“我想,我将牛津变成了欧洲的凶杀场所。”(柯林‧德克斯特语)
6、希勒斯海姆
德国诸多侦探小说的发源地和案发地,米夏埃尔•皮里乌托的惊悚故事《艾费尔的忧郁》上演在这里。这里有德国第一家侦探小说主题宾馆“克利米宾馆”和隔年一次的破案文化节。
7、巴塞罗那
芒塔尔班写了超过一打以上的侦探小说,以案件揭露巴塞罗那社会的政治腐败和文化衰退,他的侦探皮普•卡瓦罗最了解这个城市破敝肮脏的一面。
8、马赛
“写小说对我来说,就是讲述一个大城市的故事,它必然充满暴力、犯罪、孤独和情殇……最重要的并非找出谁是罪犯,而是逼真地再现犯罪场景和催生罪恶的外在世界。”(《明月照沟渠》作者大卫•古迪斯语)这部电影在马赛拍摄,引起了市长加斯东•德费尔的不满:“没有哪个城市会对这样的电影感到荣幸。”
9、博洛尼亚
芭芭拉•巴拉迪在《水晶眼女孩》中,把夜晚的博洛尼亚变成了阴云密布的恐怖世界。
10、雅典
“我有两件事干脆受不了,就是种族主义和黑人。”(佩特罗斯•马克瑞斯的侦探卡洛斯语)当现代人的内心混乱遭遇永无止境的交通拥堵,杀手在雅典登场了。
11、斯德哥尔摩
“我们把创作犯罪小说当作解剖刀,一刀一刀划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假象和弊病。”(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夫妇语)
12、莫斯科
马丁•克鲁兹•史密斯的《高尔基公园》中,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扰乱了这个城市的寂静。
13、开罗
纳吉布•迈哈富兹的《尼罗河畔的悲剧》和丽莎白•彼得斯的《沙丘上的鳄鱼》,均以悬疑命案布下开罗的重重杀机。阿加莎•克里斯蒂《尼罗河上的惨案》和埃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之谜》,亦钟情于这个充满谋杀意义的神秘国度。
14、白沙瓦
弗雷德里克•福赛思的长篇小说《阿富汗人》中,因为有“基地”的恐怖行动的笼罩,因为有军火贩和难民营的存在,这城市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充满危险,犯罪和死亡频繁上演。
15、哈博罗内
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把非洲也变成了罪案现场。她的《第一女子侦探事务所》将私家侦探事务所开到了博茨瓦纳的卡里山脚下,离家出走的少女和离奇失踪的丈夫们,是这个城市微小而苦难的一面。
16、墨尔本
“墨尔本毕竟也是个大城市,一个人可以消失在人群中,从此不再被提起。”(弗格斯•休姆,《双轮马车的秘密》)
17、曼谷
在这个被旅游者和性工作者分割的城市,你会以最离奇和残忍的方式死去,比如像约翰•本登特在《曼谷八区》中写的那样:被一条大蟒蛇和二十条眼镜蛇活活咬死。
================================================
结语:
作为犯罪空间的侦探城市
“就像人有基因一样,城镇也有基因,在这个城镇上走几步看看,说不定就会发现这里有着某种别处所没有的气息。如果刑警到了一个城镇的话,注意到的一定是城镇的罪恶。”这句台词反复出现在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新参者》中,侦探加贺恭一郎以刑警身份出现在东京日本桥人形町,发现几乎与每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与一桩杀人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藏在心底的恶意,让人们一致说着言不由衷的谎言。
事情正是如此:一个合格的侦探注定要站在城市的阴暗面,戳穿浮于表面的谎言,见证其罪恶与肮脏、贪婪与腐败的本质。在那些优秀的侦探小说里,城市内部失轨的齿轮,每时每刻都在滋生着谋杀案的霉菌,仿佛一座丑恶的秘密暗牢。
文学史上第一位侦探,爱伦·坡创造的绅士奥古斯特·杜宾,贫穷潦倒的法国贵族,与他的朋友生活在巴黎一处偏僻的街区,因而这个城市见证了侦探小说史上第一起谋杀:莫格街凶杀案。考据派认为:爱伦·坡的作品,都是和现代大都市紧密相关,放映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兴起和大量人口的涌入,都市迷宫般的空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关系疏离、只注重外表的生活方式,成为酝酿犯罪、藏匿踪迹的温床。
后来的侦探小说家沿袭了爱伦·坡的现实主义,雷蒙德·钱德勒和他的继承者迈克尔·康纳利,让洛杉矶变成了犯罪温床的标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授理查德·利罕在《文学中的城市》分析说:“通过钱德勒,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存在主义的都市观,同时也认识到,都市已经腐败得根本无法挽救。”
“现在的城市地区很容易为犯罪提供条件,似乎城市成为专为犯罪定制的场所,这样的事再愚蠢不过了,但我们现在就在这么做。”钱德勒对洛杉矶种种罪行的揭露并非纯属虚构,在美国女作家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我们能找到可靠的依据:“作为一个城市,它拥有很多陌生人,他们中有一些会带来麻烦。洛杉矶的犯罪数字可以让人目瞪口呆。在17个人口高于100万的标准都市地区中,洛杉矶的犯罪率高居榜首,其本身就成了犯罪标准的参照物。”雅各布斯指出:洛杉矶犯罪率为每10万人中2507.6人,而纽约和芝加哥则分别为1145.3人和943.5人。雅各布斯谈论起1955年曼哈顿西城上区的毒品泛滥引发的犯罪频发,让整个街道完全陷入混乱中。“在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纽约有一个精明能干的警官,但是谁也不认识他。”
“侦探小说在遭遇蔑视之后,它现在正在拯救一个乱世的秩序。”博尔赫斯在《谈侦探小说》中如此总结道。在司法机构彻底无力的状况下,只有侦探能成为城市的救星。无论是狄更斯的贝克特探长、康拉德的希特探长,还是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钱德勒的菲利普·马洛和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斯卡德,他们总是与传统的警察系统成为鲜明的对比,将所谓的“公证与秩序”置之于可笑的境地。
讽刺的是,尽管名侦探们凭借各自的天才解开了一桩桩谜题,却还是无法逃离惨淡的城市,陷入自身的彻底绝望中,因此福尔摩斯需要依赖可卡因来慰藉自己,马洛和马修难逃夜夜醉酒的宿命。
钱德勒称“谋杀是个人意志受挫的表现,因此也是整个人类意志受挫的表现”,在《简单的谋杀艺术》中,他如此描述侦探小说中的世界——
“写谋杀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所描述的世界中,歹徒可能统治城市,甚至国家。在那里,旅馆、公寓、有名的酒楼餐厅的老板是靠开妓院发财的,电影明星可能是盗匪的眼线,大厅里那个彬彬有礼的人可能是掌管彩票生意的老板。在这个世界里,法官藏有一地窖私酒,却可能会因一个人口袋里有一瓶酒而送他进监狱;你家乡的市长可能会为了到手的钱财而对谋杀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入夜之后无人敢在街上走,因为法律和治安是句空话,从来没有得到过执行。在这个世界里,你很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有人拦路抢劫,明明看清楚了是谁在作案,但是你会马上躲开,混到人群中去,不愿出来告发,因为抢劫的人可能有朋友为他报复,或者警方可能不喜欢你出庭作证。不管怎样,为被告辩护的恶讼师可以在法庭上对你百般侮辱,因为陪审团里都是他们挑选的低能儿。有党派背景的法官对此除了敷衍一下,不会加以干涉。”
这就是为什么侦探小说极其改编的侦探电影在本质上属于给城市“抹黑”的产品,那个世界绝非歌舞升平的乐土,每一条街道都在以死亡控诉国家机器的失序如何将人性逼至极恶的绝境。
侦探迷自然可以将他们所爱的作品作为旅游地图去城市里探险,但有人不喜欢这么做。比如马赛市长就曾抗议演让·雅克·贝奈克斯将《明月照沟渠》的拍摄场景搬到马赛,声称“没有哪个城市会对这样的电影感到荣幸。”
另一些侦探作家不得不设定出各种虚构的犯罪城镇来,最著名的是埃勒里•奎因的“莱特镇系列”,却还是被读者看出了蹊跷:“莱特镇是缩小了的美国社会,莱特镇的案子就是一个缩小的美国社会的案子。而埃勒里在莱特镇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侦探在美国案子中的表现。”
当然,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有两个城市比莱特镇有名多了:滨海市和江州市。
侦探小说都是城市的负面报道
(《新周刊》371期)
导语:
永远不要指望在侦探小说中找到乌托邦。
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穿梭在“大污水坑”伦敦,雷蒙德·钱德勒的菲利普·马洛宿醉在“比夜晚还要黑暗”的洛杉矶,丹·布朗的罗伯特·兰登逃窜在“阴冷、墓穴般”的巴黎,石田衣良的真岛诚游走在“街头帮派、暗娼流莺”的东京,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埃伦泽·斯万松苟活在“即便正午时分也暗无天日”的雷克雅未克。
法律和治安是一句空话,血腥和暴力笼罩着每条街道,人与人之间彻底陌生,城市随时酝酿着阴谋诡计——这就是他们的世界,在一个彻底无力的社会,侦探们能解决案件,却永远无法救赎自己。
文/丁晓洁
柯南·道尔@伦敦
“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BY 夏洛克·福尔摩斯
今天,柯南·道尔和他的夏洛克?福尔摩斯俨然已成英国旅游业的一张王牌。然而,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笔下的伦敦,却是不折不扣的罪恶之都——“我很容易就被吸引进伦敦这个大污水坑里去,大英帝国所有的游民懒汉不可避免地汇集到这里来。”
福尔摩斯穿梭在维多利亚王朝晚期的“大污水坑”,对大街小巷如数家珍。在他的视线里,这个城市永远雾气茫茫,街道泥泞不堪,诡异荒诞的犯罪事件层出不穷,人们笼罩在谜团下的不安和恐怖之中。光是在1894到1901间,福尔摩斯就处理了逾千件案件,这是一个犯罪率超高的城市。
“华生,你看窗外,人影隐隐约约地出现,又溶入浓雾之中。在这样的天气,盗贼和杀人犯可以在伦敦随意游逛,就像老虎在丛林里一样,谁也看不见。”无处不在的危险和威胁潜伏在福尔摩斯的伦敦,因此他才被赋予进入的意义。
![]() |
福尔摩斯的伦敦地图 |
福尔摩斯的伦敦地图
1、 贝克街221号B
福尔摩斯和华生于1881-1904年间居住的公寓,许多有名的冒险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从二楼的窗户望出去,福尔摩斯看到的是灰暗而萧条的伦敦街道,形形色色的案件委托人站在楼下,随时准备按响门铃。从各种案件的陈述中,贝克街221号见证了伦敦最多的失序与混乱。如今这里被改造成福尔摩斯博物馆,成为众多“福迷”的朝圣之地。
2、 圣巴塞洛缪医院
圣巴塞洛缪医院,简称“巴茨”,成立于1123年,是伦敦最古老的医院。这里是福尔摩斯的化学实验室,也是华生第一次与福尔摩斯相见的地方,在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第二季结尾,福尔摩斯就是在这里与死对头莫里亚蒂教授对决,从楼顶纵身跳下。
3、 辛普森滨河餐厅
在《临终的侦探》里,扮成临死之人的福尔摩斯顺利解决案件后,对华生说:“等我在警察局办完了事,我想到辛普森饭店去吃点营养美味是合适的吧。”位于滑铁卢桥附近的这家饭店里,常常能见到福尔摩斯的身影,有时是在完成一桩工作后,有时是与委托人见面,而华生曾在这里“静看河堤上川流不息的人群”。
4、 查令十字街
福尔摩斯穿梭在伦敦的大街小巷时,查令十字街出现频率极高。《波西米亚的丑闻》中,福尔摩斯在查令十字饭店抓到间谍;《显赫的主顾》中,福尔摩斯遇袭后被送往查令十字医院;《雷神桥之谜》中,华生将福尔摩斯的破案记录保管在查令十字街考克斯有限公司的银行……查林十字街车站是福尔摩斯多次外出探案的起点,也是在这个车站附近,华生从一个单腿售报人的晚报上看到了福尔摩斯遇袭的消息,惊得忘了付钱,被售报人训斥了几句。
5、威斯敏斯特教堂
《第二块血迹》中的犯罪现场。福尔摩斯在某天的晨报上读到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谋杀案”,在泰晤士河与威斯敏斯特教堂之间的公寓里,伦敦社交界的名人艾秋阿多?卢卡斯先生死于非命。
6、 海德公园
伦敦最知名的公园,也是福尔摩斯犯罪故事中难得的平静场所。《黄面人》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在此散步,以下是华生的描述:“早春的一天,福尔摩斯清闲起来,居然有时间陪我到公园去散步。此时榆树已经生出嫩绿的幼芽,栗树梢头开始冒出五瓣形新叶。我们在一起不言不语地漫步了两个小时,这对两个互知肺腑的人是很适合的。我们回到贝克街时,已经近五点了。”
7、阿尔盖特车站
《布鲁斯·帕廷顿计划》中的犯罪现场。政府雇员卡多甘?韦斯特的尸体在这里被发现:“躺在铁道远处靠东区方向路轨的左侧,就在离车站很近的地方,铁路在那里从隧道中穿出来。头部已碎裂,伤势很重——很可能是从火车上摔下来的缘故。”随后,福尔摩斯“来到了穿过隧道和阿尔盖特车站相交的地下铁路”。
8、帕丁顿车站
《博斯科姆比溪谷》中,福尔摩斯穿一件长长的灰色旅行斗篷,戴着紧紧箍着头的便帽,在帕丁顿车站的站台上踱来踱去;《银色马》中,福尔摩斯在帕丁顿车站买了一堆当天的报纸,然后和华生一起乘上火车,坐在赶往埃克塞特的头等车厢里。这里是福尔摩斯离开伦敦的必经之路,华生结婚后买下的诊所,也是在帕丁顿区。
9、舰队街
《住院的病人》里,提及七月里一个闷热的阴雨天,福尔摩斯和华生一起在舰队街和河滨溜达了三个小时,“观赏着人生的宛如潮汐、千变万化的情景”。短篇《红发会》中,犯罪团伙红发会的办事机构也在这条街上。
10.苏格兰场
伦敦市警察局的总部,福尔摩斯的老朋友雷斯垂德探长在此办公,因此他也常常出现在这里。在《弗朗西丝?卡法克斯女士的失踪》中,福尔摩斯明确地说:“要是没有我,苏格兰场会感到寂寞的,并且也会在犯人当中引起不健康的激动。”如今的苏格兰场位于伦敦上议院附近,而在福尔摩斯的时代,它位于维多利亚堤区(Victoria Embankment),靠近现在的英国国防部。
======================================
雷蒙德·钱德勒@洛杉矶
“这里跟所有无情的大城市一样,一点个性也没有,就像一次性的纸杯。”——BY 菲利普·马洛
雷蒙德·钱德勒如何定义他的洛杉矶?“街道上尽是比夜晚还要黑暗的东西。”
钱德勒从不掩饰自己对这城市已逝去种种的怀念:“很久以前,威尔榭大道沿路都是树,贝弗利山是淳朴的小镇,西木区都是山丘和空地……好莱坞是一大片盖在城与城之间的木屋子。洛杉矶天气干燥晴朗,房子虽然难看、没有格调,不过大家日子都过得轻松惬意。洛杉矶那时的天气棒透了,现在只有聊着过过瘾的份。想当年大家都习惯睡在外头的前廊上,还有一小撮自封为知识分子的人说这儿是美国的雅典呢。臭美,不过那时候这儿至少不是到处闪着霓虹灯的贫民窟。”
宿醉难醒的侦探菲利普·马洛蛰伏在黑暗中,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以硬汉的姿态破开种种谜题,另一面则是作为典型弱者的自我生存状态。在《漫长的告别》里,马洛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逃,有人试着去抓他。在那千般罪行的夜里,有人垂死,有人伤残,被飞来的玻璃割到。在方向盘前被撞死或死伤在巨轮下。有人挨打,被抢,被勒脖子,被强暴,被谋杀。有人饥饿、生病、厌烦,因寂寞、悔恨、恐惧而绝望、气愤、残忍、狂热、泣不成声。一个不比其他都市差的都市,一个富有、活跃、充满自尊的都市,一个失落、破败、充满空虚的都市。”
他一点也不喜欢洛杉矶。
![]() |
菲利普·马洛的洛杉矶地图 |
菲利普·马洛的洛杉矶地图
1、 月桂谷大道
《漫长的告别》中,菲利普·马洛住在这里。他的生活状态是:到家以后调一杯烈酒,站在敞开的客厅窗前,一面啜饮,一面聆听桂谷大道的巨大车流声,凝视大道附近山坡上空那刺眼的都市强光。远处警笛或救火车的不祥哀鸣此起彼伏,难得长时间的清净。
2、好莱坞大道
从1939年春天开始,马洛在这条街上办公,雷蒙德·钱德勒给他虚构了一个地址:卡浑加大厦615室。
3、日落大道
马洛最常去的维克托酒吧位于日落大道尽头。就是在这里,他与特里·伦诺克斯讨论了螺丝起子的著名喝法:“一半金酒加一半罗斯牌青柠汁,不加别的。远胜马提尼。”马洛经常在这里连喝几杯螺丝起子,偶尔也喝马提尼,吃牛肋眼肉排和约克夏布丁。
4、 恩西诺区
《漫长的告别》中案件现场。特里·伦诺克斯的高级公寓,他的妻子被杀死在这里,全身裸体,脸被人用一尊猴子雕像砸得血肉模糊。
5、贝弗利山
《漫长的告别》中,马洛为了寻找V医生,前往这里的卡恩机构求助于熟人乔治?彼得斯。这个机构“专门保护有钱的客户”、“几乎任何一只脚踩在法律内的行动都包括在内”。
6、拉辛纳戛大道
拉辛纳戛大道是洛杉矶最高档的餐饮地区,马洛曾光顾过这里的红宝石蒙古烤肉,“吃了一口红宝石举世闻名的沙利斯伯牛排”。
7、 穆赫兰道
“从穆赫兰道顶端可以看见乌烟瘴气摊在全城上空,恍如迷雾一般……人人怨声载道……金丝雀不唱歌,送奶的人迟到,哈巴狗长跳蚤,穿浆过的硬领子的老笨蛋到教堂的路上心脏病发作,全是乌烟瘴气惹的祸。”——马洛如此说。
8、 中央大道
“事情发生在中央大道一个鱼龙混杂的街区,那时黑人还没有完全占据那几个街区。”这条街是《再见,吾爱》故事开始的地方,那一天,马洛从一家只有三张椅子的理发店走出来,随即被卷进了一桩谋杀案。
9、 . 好莱坞中国戏院
《长眠不醒》中,马洛在这家戏院附近下了车,找了一家便餐馆吃了午饭,看了看当天下午出版的报纸,然后步行前往案件的中心:盖格书店。
10、 圣莫尼卡海湾
马洛追查的好几个案件都发生在这个紧邻洛杉矶的海边小镇,雷蒙德·钱德勒称之为“湾城”。《小妹妹》中,马洛在这里被卷进了“城中旅馆神秘死亡事件”;《再见,吾爱》中,女主角的父亲在湾城当了七年的警察局长;《湖底女人》中,马洛去这里寻找克里斯?拉佛利……雷蒙德·钱德勒还以这个小镇为背景写过一部短篇:《湾城蓝调》。
===============================================
丹·布朗@巴黎
“今晚,这个地方被不祥的氛围笼罩着。”——BY罗伯特·兰登
除了苏黎世储蓄银行,《达芬奇的密码》中提及的地点几乎都是真实的。从卢浮宫到里茨酒店,从圣叙尔皮斯教堂到香榭丽舍大街,处处都是艺术爱好者前往巴黎的膜拜地标,却在丹·布朗的笔下,被宗教和阴谋笼罩上一层神秘诡异的气息。
丹·布朗的男主角罗伯特·兰登,并非通常意义的侦探,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宗教符号学教授。所以他并不像以往的侦探那样对自己城市的大街小巷如数家珍,事实上,在小说开头,当他在酒店里被一个电话吵醒之后,就表明了自己的外来者身份:“兰登坐了起来,对着旁边的客人关系手册蹙着眉头。手册封面上自吹自擂地写道:如婴儿般沉睡在灯火辉煌的城市,酣睡在巴黎里茨。他转过头疲倦地凝视着对面的大镜子。回望着他的是个陌生人,头发乱蓬蓬的,疲惫不堪。”
与其说这个外来者热爱巴黎,不如说更多是讽刺之情。他全程都在被巴黎警察追杀,被保安、出租车司机、银行家告发,路过埃菲尔铁塔时,兰登心里想的是:“符号学家常说,法国是一个因那些有男子汉气概、沉溺于女色的、像拿破仑和矮子丕平那样危险的小个子领袖的出名的国家。它选择一个一千英尺高的男性生殖器作为国家的象征再合适不过了。”
![]() |
罗伯特·兰登的巴黎地图 |
罗伯特·兰登的巴黎地图
1、 卢浮宫
故事开始的地方。晚上10时46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长雅克?索尼在卡拉瓦乔的画作前被枪杀,留下了一个诡异五角形护身密码。
2、 里茨酒店
男主角罗伯特?兰登首次登场,在里茨酒店里被电话吵醒。他“眯着眼打量了一下环境,发现这是一间文艺复兴风格的豪华卧室,路易十六世的家具,装饰有手工壁面的墙面,还有一张宽大的四柱红木床。”
3、 杜伊勒花园
兰登将杜伊勒花园视为圣地,并称之为“法国版的中央公园”。在案件发生那天,他感到的却是:“今晚,这个地方被不祥的氛围笼罩着。”
4、 奥塞美术馆
从里茨酒店赶往卢浮宫的路上,兰登“看到了灯火通明的老火车站,即现在著名的道赛美术博物馆的正面。他往左一瞥,看到了那超级现代的蓬皮杜中心的顶部。蓬皮杜中心是现代艺术博物馆所在地。在他身后西部,他看到古老的高过树顶的拉美西斯方尖碑,那是裘德?波姆国立美术馆的标志”。
5、 圣叙尔皮斯教堂
天主事工会寻找的拱顶石位于这个教堂的玫瑰线下方,他们相信,这块石头可以解开圣杯的秘密。教堂唯一的看守人桑德琳嬷嬷在此被杀害。
6、 香榭丽舍大街
索菲和兰登的逃亡路线之一,他们驾车飞奔在车辆行人稀少的香榭丽舍大街上。
7、 圣拉查尔火车站
索菲和兰登在此买了两张火车票,骗过了前来追捕他们的警察。兰登说这里“和其他的欧洲火车站没有什么两样,一个装着大门的洞里散布着犯罪嫌疑人”。
8、 布劳涅森林
巴黎的著名红灯区。索菲和兰登摆脱警察的跟踪后,经过了这条路线。兰登看见的布劳涅森林,“夜晚,树林里蜿蜒的小径上聚集着上百个全裸或半裸的人等待着满足肉体最深处难以言表的欲望——他们中有男人,有女人,也有非男非女的人”。
9、维莱特庄园
英国皇家历史学家雷?提彬爵士和他的男仆住在凡尔赛近郊的私人庄园。为了解开密码,兰登和苏菲开着劫来的银行装甲车前往维莱特庄园求助于他。
10、旺多姆广场
故事的最后,兰登从伦敦回到巴黎,沿着旺多姆广场,走进巴黎的苍茫暮色,走向卢浮宫金字塔的终极秘密。
=========================================
石田衣良@东京
“池袋有着众多的街头帮派、暗娼流莺,也有更多和我一样籍籍无名的小人物。”——BY 真岛诚
池袋之于东京,并不比新宿和涩谷更引人注目,石田衣良选择了这里。
在已出版的“池袋西口公园系列”八本小说中,石田衣良让他的男主角真岛诚——一个误打误撞成为池袋人气侦探的街头小混混,常年坐在池袋西口公园的一张长椅上,无所事事。“要了解池袋西口公园的真实面貌,我建议大家深夜来(我们耍帅都叫它West Gate Park)。喷泉周围的圆形广场几乎变成‘泡妞竞技场’,美眉们坐在长椅上,而帅哥则绕着圈上前搭讪,看对眼的就一起离开公园:不管是要喝酒,唱卡拉OK,还是去宾馆,这些刚刚在公园结识的男女都能在五分钟之内各得其所。”真岛诚如此“推销”他的地盘,色情之地,稍欠光明。
暴力是真岛诚见证的池袋另一特色:“在西口公园内,帮派之间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却有一条肉眼看不见的界线把他们区隔开来,武斗派的不良少年就像嗜血鲨鱼般在界线附近徘徊。”
“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健康、幸福的。家庭暴力、校内暴力、神经失调、援交、乱伦、嗜毒、卖淫、非法外劳、不孕症……大家都有过不可告人的悲惨经历、精神创伤。”新井一二三评价石田衣良的池袋说。而真岛诚呢?他则是一种彻底谅解的态度:“面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既不觉得陌生,也不觉得空虚。要知道,那全是人类欲望的光芒,欲望是无法去憎恨的。”
![]() |
真岛诚的池袋地图 |
真岛诚的池袋地图
1、 池袋西口公园
男主角真岛诚最爱的地方,没事就会泡在公园的长椅上发呆,或是和一帮朋友在圆形广场闲逛,无所事事。这里见证了池袋最多的暴力事件和色情交易。
2、 池袋西一番街
真岛诚家的水果行位于此街上——“当地人光听地名大概就能想象得出来我家那水果店的寒酸样,旁边开的都是按摩理发院、黄色录像影厅和烧烤店。”他蜗居在这里,与委托人见面,也在这里写作。
3、 池袋丸井百货
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能在这里找到真岛诚的身影:地下的古典音乐卖场、六楼的男性服饰区、运动百货馆……也是在这里,他遇见了正在偷书的水野俊司,成为了挚友。
4、 池袋二丁目
布满色情酒店的一条街。继“池袋绞杀魔”在“ESPACE宾馆”奸杀了高中少女之后,真岛诚的朋友理香也在“Knocking On A Heaven’s Door宾馆”被光子绞杀。
5、 池袋警察署
真岛诚的朋友吉冈在这里工作,大多数他接受的案件情报都会与这里产生交集。
6、 大都会饭店
为了保护池袋的安全,真岛诚与G少年在这里组成了义警团。这个饭店的咖啡厅是他们经常集合的地方。
7、太阳通
池袋两大暴力团体——G男孩和红天使的地盘分界线,“太阳通”内战由此而来。
8、芳林堂书店
自从开始为杂志写专栏后,真岛诚常去的书店,他称为“池袋秘境”,有一次从书店出来,他邂逅了自己的初恋。
9、 太阳城
池袋地区唯一高达六十层的摩天大厦,有时候真岛诚会去这里的Alba购物商场。另外,被真岛诚称为“池袋最有才华的人”Zero One长年盘踞在太阳城大楼附近一家叫做Dennys的家庭餐厅。
10、池袋大桥
在这座横跨铁路、连接JR东口和西口的大桥上,真岛诚与NPO代表谈判,解决了池袋的一大难题。
================================================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雷克雅未克
“在冰岛,失踪的人永远不会回来。”——BY埃伦泽·斯万松
一个真正的犯罪小说家,能将世外桃源般的乐土变成暗夜中惊悚的屠杀场,阿诺德?英德里达松就是这样做的。
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主角埃伦泽·斯万松,雷克雅未克一家警察分局的普通公务员,从未见过这城市阳光明媚的样子:“雨依然下个不停。这个季节所特有的低气压冷风从大西洋深处一阵接一阵地向东吹来,掠过冰岛,撒下冷雨、潮气和冬天的阴霾。”
那些热爱阿诺德·英德里达松的读者,将会赞同这个对他写作主题的总结:“抨击这个人口只有30万人的封闭孤岛上的种种社会弊端和冰冷现实:警察滥用职权、包庇罪犯、家庭暴力、女性遭受压迫、人际冷漠,还有因为人口稀少封闭而造成的遗传问题……”事实上,当他的小说《污血之玷》被改编成电影后,就换了一个直切主题的名字:《冰岛犯罪现场》。
埃伦泽·斯万松很少对他的城市作深入的思考,因为他自己的生活已经一团乱了:离婚多年,女儿是个瘾君子,成天和毒品贩子、盗贼、娼妓混在一起;儿子辛德里·斯奈“三进宫”,关系疏离,从不往来;他永远吃着快餐店炸鸡和速冻食品,令人作呕的案件搅得他不安宁,只能自我安慰:“这些不堪入目的垃圾原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 |
埃伦泽·斯万松的冰岛地图 |
埃伦泽·斯万松的冰岛地图
1、 诺泽米利区
《污血之玷》故事发生的核心场所。小说一开始,在诺泽米利区一幢二层小楼的地下室,六十九岁的强奸犯霍伯克头部遭到烟灰缸重击后横尸家中,后来,埃伦泽带人挖开了这幢楼的地基。
2、 古纳斯伯劳街&斯恺戈雅加达街
诺泽米利区的两条街道,出现在探长希古泽·奥利跟埃伦泽的对话中:“这里的街道都是用史诗中的英雄来命名的,像是古纳斯伯劳街啦、斯恺戈雅加达街啦,还有很多其他人。这个区的居民分化比较严重,上至衣食无忧的小康之家,下至几乎一文不名、只好租地下室的穷人。”
3、 雷克雅未克警察分局
埃伦泽的办公室所在地,案件中牵连到的国家统计局也在附近。
4、巴荣司提古陈尸所
巴荣司提古陈尸所里有着上千瓶器官标本,其中有一间屋子被称为“瓶罐之城”。霍伯克和乌泽尔在这里进行尸检后,病理学家告诉埃伦泽:乌泽尔的尸体中少了大脑。
5、冰岛大学
埃伦泽找到了冰岛大学医学院的院长汉娜,企图了解大学从何处非法获取人体器官来做教学用具。
6、立特拉·赫劳恩监狱
变态施暴狂埃力迪被关在这里。“这是一栋新式监狱,外观和雷克雅未克市内那些防卫森严的金融机构大楼并无二致”,埃伦泽来探视埃力迪,默默感触:“时代变了啊。”
7、加达拜
雷克雅未克南边的小城。埃伦泽在这里调查一位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离奇失踪案。
8、凯夫拉维克
雷克雅未克西边的小城。埃伦泽屡屡前往这里探访霍伯克强奸案中的受害人家属爱琳,并且在凯夫拉维克公共图书馆,他找到了《圣经》中那句线索:“求你保护我的性命,不受仇敌的惊恐。”
9、哈夫那弗约泽
雷克雅未克西边的小城。老城区住着一位爱好收藏器官标本的医学界老专家,埃伦泽从他的地下实验室里取走了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乌泽尔大脑标本。
10、桑德拉
4岁小女孩乌泽尔的葬在桑德拉的卡尔斯内公墓。为了弄清案件真相,埃伦泽带人把她的棺材从墓地里挖了出来。犯人埃纳最终将乌泽尔的大脑标本带回此地,在向埃伦泽坦白杀人经过后,举枪自尽。
============================================
贴士:世界犯罪城市地图
![]() |
世界犯罪城市地图 |
1、 纽约
“把侦探小说的场景设定在纽约是很荒谬的。纽约本身就是一部侦探小说。”(阿加莎•克里斯蒂语)偏偏劳伦斯•布洛克的每一部小说都发生在纽约,马修•斯卡德必须要面对:每时每刻都有人在以奇怪的方式死去。
2、蒙特利尔
在女法医凯西•莱克斯的小说《听,骨头在说话》中,夏天的蒙特利尔笼罩在惊悚中,一起接一起的连环分尸案正以人难以想象的变态和血腥上演着。
3、哈瓦那
“哈瓦那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殉难者。”(格雷厄姆•格林,《我们在哈瓦那的人》)
4、里约热内卢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镜头下的里约热内卢,瞄准了名叫“上帝之城”的贫民窟,这是一个连魔鬼也会叹息着转身的地方,毒贩歹徒成群结党,杀人放火司空见惯。
5、牛津
柯林‧德克斯特的神探莫尔斯活跃在这里,从牛津大学各学院到街巷酒馆,处处都是谋杀现场。“我想,我将牛津变成了欧洲的凶杀场所。”(柯林‧德克斯特语)
6、希勒斯海姆
德国诸多侦探小说的发源地和案发地,米夏埃尔•皮里乌托的惊悚故事《艾费尔的忧郁》上演在这里。这里有德国第一家侦探小说主题宾馆“克利米宾馆”和隔年一次的破案文化节。
7、巴塞罗那
芒塔尔班写了超过一打以上的侦探小说,以案件揭露巴塞罗那社会的政治腐败和文化衰退,他的侦探皮普•卡瓦罗最了解这个城市破敝肮脏的一面。
8、马赛
“写小说对我来说,就是讲述一个大城市的故事,它必然充满暴力、犯罪、孤独和情殇……最重要的并非找出谁是罪犯,而是逼真地再现犯罪场景和催生罪恶的外在世界。”(《明月照沟渠》作者大卫•古迪斯语)这部电影在马赛拍摄,引起了市长加斯东•德费尔的不满:“没有哪个城市会对这样的电影感到荣幸。”
9、博洛尼亚
芭芭拉•巴拉迪在《水晶眼女孩》中,把夜晚的博洛尼亚变成了阴云密布的恐怖世界。
10、雅典
“我有两件事干脆受不了,就是种族主义和黑人。”(佩特罗斯•马克瑞斯的侦探卡洛斯语)当现代人的内心混乱遭遇永无止境的交通拥堵,杀手在雅典登场了。
11、斯德哥尔摩
“我们把创作犯罪小说当作解剖刀,一刀一刀划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假象和弊病。”(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夫妇语)
12、莫斯科
马丁•克鲁兹•史密斯的《高尔基公园》中,三具面目全非的尸体扰乱了这个城市的寂静。
13、开罗
纳吉布•迈哈富兹的《尼罗河畔的悲剧》和丽莎白•彼得斯的《沙丘上的鳄鱼》,均以悬疑命案布下开罗的重重杀机。阿加莎•克里斯蒂《尼罗河上的惨案》和埃勒里•奎因的《埃及十字架之谜》,亦钟情于这个充满谋杀意义的神秘国度。
14、白沙瓦
弗雷德里克•福赛思的长篇小说《阿富汗人》中,因为有“基地”的恐怖行动的笼罩,因为有军火贩和难民营的存在,这城市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充满危险,犯罪和死亡频繁上演。
15、哈博罗内
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把非洲也变成了罪案现场。她的《第一女子侦探事务所》将私家侦探事务所开到了博茨瓦纳的卡里山脚下,离家出走的少女和离奇失踪的丈夫们,是这个城市微小而苦难的一面。
16、墨尔本
“墨尔本毕竟也是个大城市,一个人可以消失在人群中,从此不再被提起。”(弗格斯•休姆,《双轮马车的秘密》)
17、曼谷
在这个被旅游者和性工作者分割的城市,你会以最离奇和残忍的方式死去,比如像约翰•本登特在《曼谷八区》中写的那样:被一条大蟒蛇和二十条眼镜蛇活活咬死。
================================================
结语:
作为犯罪空间的侦探城市
“就像人有基因一样,城镇也有基因,在这个城镇上走几步看看,说不定就会发现这里有着某种别处所没有的气息。如果刑警到了一个城镇的话,注意到的一定是城镇的罪恶。”这句台词反复出现在东野圭吾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新参者》中,侦探加贺恭一郎以刑警身份出现在东京日本桥人形町,发现几乎与每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与一桩杀人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隐藏在心底的恶意,让人们一致说着言不由衷的谎言。
事情正是如此:一个合格的侦探注定要站在城市的阴暗面,戳穿浮于表面的谎言,见证其罪恶与肮脏、贪婪与腐败的本质。在那些优秀的侦探小说里,城市内部失轨的齿轮,每时每刻都在滋生着谋杀案的霉菌,仿佛一座丑恶的秘密暗牢。
文学史上第一位侦探,爱伦·坡创造的绅士奥古斯特·杜宾,贫穷潦倒的法国贵族,与他的朋友生活在巴黎一处偏僻的街区,因而这个城市见证了侦探小说史上第一起谋杀:莫格街凶杀案。考据派认为:爱伦·坡的作品,都是和现代大都市紧密相关,放映随着工业化城市的兴起和大量人口的涌入,都市迷宫般的空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关系疏离、只注重外表的生活方式,成为酝酿犯罪、藏匿踪迹的温床。
后来的侦探小说家沿袭了爱伦·坡的现实主义,雷蒙德·钱德勒和他的继承者迈克尔·康纳利,让洛杉矶变成了犯罪温床的标本。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授理查德·利罕在《文学中的城市》分析说:“通过钱德勒,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存在主义的都市观,同时也认识到,都市已经腐败得根本无法挽救。”
“现在的城市地区很容易为犯罪提供条件,似乎城市成为专为犯罪定制的场所,这样的事再愚蠢不过了,但我们现在就在这么做。”钱德勒对洛杉矶种种罪行的揭露并非纯属虚构,在美国女作家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我们能找到可靠的依据:“作为一个城市,它拥有很多陌生人,他们中有一些会带来麻烦。洛杉矶的犯罪数字可以让人目瞪口呆。在17个人口高于100万的标准都市地区中,洛杉矶的犯罪率高居榜首,其本身就成了犯罪标准的参照物。”雅各布斯指出:洛杉矶犯罪率为每10万人中2507.6人,而纽约和芝加哥则分别为1145.3人和943.5人。雅各布斯谈论起1955年曼哈顿西城上区的毒品泛滥引发的犯罪频发,让整个街道完全陷入混乱中。“在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纽约有一个精明能干的警官,但是谁也不认识他。”
“侦探小说在遭遇蔑视之后,它现在正在拯救一个乱世的秩序。”博尔赫斯在《谈侦探小说》中如此总结道。在司法机构彻底无力的状况下,只有侦探能成为城市的救星。无论是狄更斯的贝克特探长、康拉德的希特探长,还是柯南·道尔的夏洛克·福尔摩斯、钱德勒的菲利普·马洛和劳伦斯·布洛克的马修·斯卡德,他们总是与传统的警察系统成为鲜明的对比,将所谓的“公证与秩序”置之于可笑的境地。
讽刺的是,尽管名侦探们凭借各自的天才解开了一桩桩谜题,却还是无法逃离惨淡的城市,陷入自身的彻底绝望中,因此福尔摩斯需要依赖可卡因来慰藉自己,马洛和马修难逃夜夜醉酒的宿命。
钱德勒称“谋杀是个人意志受挫的表现,因此也是整个人类意志受挫的表现”,在《简单的谋杀艺术》中,他如此描述侦探小说中的世界——
“写谋杀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所描述的世界中,歹徒可能统治城市,甚至国家。在那里,旅馆、公寓、有名的酒楼餐厅的老板是靠开妓院发财的,电影明星可能是盗匪的眼线,大厅里那个彬彬有礼的人可能是掌管彩票生意的老板。在这个世界里,法官藏有一地窖私酒,却可能会因一个人口袋里有一瓶酒而送他进监狱;你家乡的市长可能会为了到手的钱财而对谋杀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入夜之后无人敢在街上走,因为法律和治安是句空话,从来没有得到过执行。在这个世界里,你很可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有人拦路抢劫,明明看清楚了是谁在作案,但是你会马上躲开,混到人群中去,不愿出来告发,因为抢劫的人可能有朋友为他报复,或者警方可能不喜欢你出庭作证。不管怎样,为被告辩护的恶讼师可以在法庭上对你百般侮辱,因为陪审团里都是他们挑选的低能儿。有党派背景的法官对此除了敷衍一下,不会加以干涉。”
这就是为什么侦探小说极其改编的侦探电影在本质上属于给城市“抹黑”的产品,那个世界绝非歌舞升平的乐土,每一条街道都在以死亡控诉国家机器的失序如何将人性逼至极恶的绝境。
侦探迷自然可以将他们所爱的作品作为旅游地图去城市里探险,但有人不喜欢这么做。比如马赛市长就曾抗议演让·雅克·贝奈克斯将《明月照沟渠》的拍摄场景搬到马赛,声称“没有哪个城市会对这样的电影感到荣幸。”
另一些侦探作家不得不设定出各种虚构的犯罪城镇来,最著名的是埃勒里•奎因的“莱特镇系列”,却还是被读者看出了蹊跷:“莱特镇是缩小了的美国社会,莱特镇的案子就是一个缩小的美国社会的案子。而埃勒里在莱特镇的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侦探在美国案子中的表现。”
当然,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有两个城市比莱特镇有名多了:滨海市和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