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0
前天去市里和同学打球了,在来回的公交车上发现地里麦子已经快要黄透了,想起去年此时坐环1线回学校沿山一路的风景,通透的湛蓝天空、纱一样的白云、烈日强光,还有大山隘口那一大片三角平原上满满的金色麦田。好想再沿环山路往西边去看一次,所以改了周末去秦镇吃凉皮喝黄酒的计划,说服他们几个人一起骑车去楼观台,答应的倒也爽快。
于是昨日一早便简单地买了些黄瓜和水就上路了。作为四个穷学生,我们没有较好的装备,骑着四辆很挫很chua的自行车,从学校到草堂寺这段路比较平坦却是一路缓缓的上坡,车不好真费力,压的蛋疼。过了葡萄基地及至太平峪开始有了大的上下坡,一溜烟就晃过去了,那是我们三。死胖子刚下坡时飚的太快,上坡时竟使不上力了,加之整日穴居宿舍、吃饭都让带,身体虽竟是肉,却已成糙肉,竟然一口气没撑住,吐了!!
我们当时已经甩他不知几里路了,到了第一片稍大的麦田,停车歇息等那糙人,曦哥坐在路台上树荫下刷微博,额和小薛跟一小孩在那谝,娃上5年级,班级竟然只有9个学生,同村同组一班的就他一人,放假时也没有同龄伙伴,只能自己一人瞎转悠,或跟几个比自己还小的玩,想起我小学时班级至少都有四五十人,绕校园疯跑一群一溜的,放假时也能更左邻右舍的同龄孩子一起玩耍。
话说等胖子不到,小薛就电话之,谁想这货色会中途废掉。西行只好作罢,俺们三又骑回去了,看到那废物躺在路上跟个死蛤蟆一样,真想往肚皮上再踹两脚!
现在就只能歇着了,胖子的体力全给吐出去了。路两边有很密的树荫,有一条石砌的干渠,渠岸很平整,刚好可以躺个人的宽度,渠下有一亩果园,种的桑葚,一位大爷在这里看园子,他铺着一张毯子在渠岸上,和我们一样在歇睡,不时的有乡亲和他打招呼。我和小薛去路上的水果摊买了西瓜回来,小薛拿了一牙瓜递给了大爷,大爷推脱了好几次还是难却盛情。过了一小会大爷竟然从果园里给俺们用装西凤酒的绒袋捧了一堆深红的桑葚出来,上面盖着一只大桑葚叶,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体味乡间农人情谊了,其实乡村里的人很重视礼尚往来,最怕欠人的恩情了,小至一口饭,尤其是陌生人的,往往会加倍奉还。
野外树荫下的凉风最是惬意了,能滤掉多余的事情,最好还和亲密的朋友一起,各自各态,比如说曦哥又在刷微博、胖子扒着睡着了、小薛带个似伊斯兰小帽跟女朋友打电话。我去找大爷聊天,小薛电话后也来聊天了,大爷很乐意说他自己的事情。他遥指着圭峰山跟下西侧那个方向,说自己家以前在那里,住着土房,有三个儿子,人均1亩2分地,都是果园。前几年航天局某研究所在这里征地,政府把这里的人全都移到山下不远处,上面补贴是每亩28万,但一层层下来到农民手里就只剩2万了,但土地全家就只剩一亩多了。前年在新宅基地上盖了四间两层半的楼房,花了将近18万,孙女在汉中上大学,现在还有一个孙子马上要考大学。现在他们和儿子分开住,生活来源除了政府每月的农保金每人200元(60岁以上)外,儿子有时也会给一些,老人平时除了照应这一小片果园还要出去找些零碎的活,当然不会很重,像给这个航天所里栽一些树,清扫一下垃圾之类。他说生活上还算行,比如去我们周至县集贤镇过3月3会时,当地的一些逛会的人都会从家里带上馍,而他就直接在会上买饭吃。他还说曾经带过市里来这爬山的人去登圭峰山,还教我怎么爬这座山。老人快七十了,眼镜里充满活力与幸福,或许是夫妇相扶到老,或许是子孝孙佳,或许是生活还充满希望、身体健康。
临近中午,大爷还要回家吃饭呢,我们不能老在大爷家果园地头上歇,纵大爷没有那个心,我们也应该有自知。这时胖子虽未满血复活,起码能溜车走了,借着一个下坡到了太平峪,吃了中饭,刚才还呕吐的胖子竟然吃了两个鸭腿和一晚鸡蛋面,还喝着果啤,真是世间奇葩。车子放在了店家,就进山了,走了没有1里地直接下河谷,从长安到户县这段山峪,就太平的水量最大,所以游人也最多,还没摆pose照相呢,曦哥已经脱衣服下水了,羞得跟前几个小妹妹咯咯的笑,结果小薛也入水了,我真是二货,口袋里装着手机就下水玩,结果就·····还把车钥匙沉底了,回校后才知道,脑瓜太欠了。河水跟学校游泳馆里水温差不多,但在户外就好多了,开阔的空间、临近的翠绿山峰、不多的游人、暖暖的大石头。我们决定下周再来!
本来去看大片麦田,却这样的玩了一天,也不错!
于是昨日一早便简单地买了些黄瓜和水就上路了。作为四个穷学生,我们没有较好的装备,骑着四辆很挫很chua的自行车,从学校到草堂寺这段路比较平坦却是一路缓缓的上坡,车不好真费力,压的蛋疼。过了葡萄基地及至太平峪开始有了大的上下坡,一溜烟就晃过去了,那是我们三。死胖子刚下坡时飚的太快,上坡时竟使不上力了,加之整日穴居宿舍、吃饭都让带,身体虽竟是肉,却已成糙肉,竟然一口气没撑住,吐了!!
我们当时已经甩他不知几里路了,到了第一片稍大的麦田,停车歇息等那糙人,曦哥坐在路台上树荫下刷微博,额和小薛跟一小孩在那谝,娃上5年级,班级竟然只有9个学生,同村同组一班的就他一人,放假时也没有同龄伙伴,只能自己一人瞎转悠,或跟几个比自己还小的玩,想起我小学时班级至少都有四五十人,绕校园疯跑一群一溜的,放假时也能更左邻右舍的同龄孩子一起玩耍。
话说等胖子不到,小薛就电话之,谁想这货色会中途废掉。西行只好作罢,俺们三又骑回去了,看到那废物躺在路上跟个死蛤蟆一样,真想往肚皮上再踹两脚!
现在就只能歇着了,胖子的体力全给吐出去了。路两边有很密的树荫,有一条石砌的干渠,渠岸很平整,刚好可以躺个人的宽度,渠下有一亩果园,种的桑葚,一位大爷在这里看园子,他铺着一张毯子在渠岸上,和我们一样在歇睡,不时的有乡亲和他打招呼。我和小薛去路上的水果摊买了西瓜回来,小薛拿了一牙瓜递给了大爷,大爷推脱了好几次还是难却盛情。过了一小会大爷竟然从果园里给俺们用装西凤酒的绒袋捧了一堆深红的桑葚出来,上面盖着一只大桑葚叶,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体味乡间农人情谊了,其实乡村里的人很重视礼尚往来,最怕欠人的恩情了,小至一口饭,尤其是陌生人的,往往会加倍奉还。
野外树荫下的凉风最是惬意了,能滤掉多余的事情,最好还和亲密的朋友一起,各自各态,比如说曦哥又在刷微博、胖子扒着睡着了、小薛带个似伊斯兰小帽跟女朋友打电话。我去找大爷聊天,小薛电话后也来聊天了,大爷很乐意说他自己的事情。他遥指着圭峰山跟下西侧那个方向,说自己家以前在那里,住着土房,有三个儿子,人均1亩2分地,都是果园。前几年航天局某研究所在这里征地,政府把这里的人全都移到山下不远处,上面补贴是每亩28万,但一层层下来到农民手里就只剩2万了,但土地全家就只剩一亩多了。前年在新宅基地上盖了四间两层半的楼房,花了将近18万,孙女在汉中上大学,现在还有一个孙子马上要考大学。现在他们和儿子分开住,生活来源除了政府每月的农保金每人200元(60岁以上)外,儿子有时也会给一些,老人平时除了照应这一小片果园还要出去找些零碎的活,当然不会很重,像给这个航天所里栽一些树,清扫一下垃圾之类。他说生活上还算行,比如去我们周至县集贤镇过3月3会时,当地的一些逛会的人都会从家里带上馍,而他就直接在会上买饭吃。他还说曾经带过市里来这爬山的人去登圭峰山,还教我怎么爬这座山。老人快七十了,眼镜里充满活力与幸福,或许是夫妇相扶到老,或许是子孝孙佳,或许是生活还充满希望、身体健康。
临近中午,大爷还要回家吃饭呢,我们不能老在大爷家果园地头上歇,纵大爷没有那个心,我们也应该有自知。这时胖子虽未满血复活,起码能溜车走了,借着一个下坡到了太平峪,吃了中饭,刚才还呕吐的胖子竟然吃了两个鸭腿和一晚鸡蛋面,还喝着果啤,真是世间奇葩。车子放在了店家,就进山了,走了没有1里地直接下河谷,从长安到户县这段山峪,就太平的水量最大,所以游人也最多,还没摆pose照相呢,曦哥已经脱衣服下水了,羞得跟前几个小妹妹咯咯的笑,结果小薛也入水了,我真是二货,口袋里装着手机就下水玩,结果就·····还把车钥匙沉底了,回校后才知道,脑瓜太欠了。河水跟学校游泳馆里水温差不多,但在户外就好多了,开阔的空间、临近的翠绿山峰、不多的游人、暖暖的大石头。我们决定下周再来!
本来去看大片麦田,却这样的玩了一天,也不错!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