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南疆北疆(二)
(马上又要出门,去年的游记还只写了一半,今日补上)。接前篇:http://www.douban.com/note/174223388/
第八天
早晨坐车去奎屯,班车一路停下上客,还好没有录像广播什么的,耳根清净。中午很热,又经过魔鬼城和克拉玛依,一路上蓝、黄、红色磕头机,看不尽的地平线,这里似乎平常,在上海却是稀罕之景。看见农民修路(铁路?),不像专业人员。
晚6点多到达奎屯,网上介绍的天悦假日位于车站对面,看上去的确不错,但已客满,住隔壁海豪,140元标间,条件一般。在街边回民餐厅吃过油肉拌面,14元,面很有筋头,酒店后面小巷买馕,仅2元。奎屯完全像一个新城,似乎专为交通中转而开发,团结南路是一条宽敞的大道,栽种很多树木,但没有什么情调。一路各色酒店,大酒店广告声称“特价房120元”。街边水果车卖瓜、葡萄和蟠桃等。
买次日早8点车票去赛里木湖,坐去伊犁班车,售票员告至新二台下,73元。
第九日
车开出去不久就能在左边看见连绵雪山,12点至赛里木湖,只见白色云彩烘托着巨大的环形绿色湖水,远看美丽震撼,至新二台下,只看到湖边山坡半泥半草地上一些蒙古包,下车就有人来问要不要住蒙古包、骑马、吃饭等,但近看一切都那么简陋,唯一的旅店看上去像厕所,似乎游人到此不为观景悠闲,只为完成几个既定项目。于是打消留下过夜的念头,准备四处随便溜溜就再乘路过的班车去伊犁。
在湖边的回民棚子吃拉面,20元。放下包,走湖边,无甚趣味,又下起了雨,那个厕所似的客栈出来一青年,自称是客栈老板,问去哪,我说去伊犁,一时丧失警惕,明知下午会有班车路过,却被他忽悠,他说100元可与别人拼小车去,路边还可在果子沟看看。结果跟他上车,转了好几圈,勉强找到另一个当地女人拼车,又换了两次车,越换车越烂,心中懊悔不迭。外面雨下得很大,还夹着冰雹,否则就自行下车了。经过赛里木湖“景区”大门,据说门票40元,不知里头有啥可看。司机在果子沟停车揽客,一个破烂村庄而已,并不见曲径通幽之处。至芦苇沟司机把我转交给另一辆依维柯,其实我自己在这里去伊犁仅20元即可,无端被骗去100元,气闷,依维柯司机也骂赛里木湖那些人是看牲口的,接下来说的话更难听,就不复述了。
下午6点左右才到达伊宁,一个大城市,正在拆拆建建。想起小时听人说伊犁是塞北江南,家家房屋院落果树,现在这副模样不过一个普通内地城市,了无情趣。看见街边的广告牌:“西班牙建筑艺术,地中海水岸主题,22万m2生态人居”、“中国房企500强金茂集团进入伊宁”等等。打的7元起步价去客运站,出租车司机说昨日也载我这样单独一人走这条路,表示羡慕,又说自己还没出过伊犁,我建议他干脆开车载客去内地,一举两得。
住车站对面宝地宾馆,218元,房间烟味很大,难受,索性也抽两支,营造出自己熏自己的假象。在解放南路斯大林某街附近找到一家四川菜馆,肝腰合炒,口味不错。买次日去那拉提车票,早上十点发车,43元。
第十日
早班车去那拉提,走天山,沿着伊犁河,路边玉米、向日葵、白杨、草地、牛羊,远处青山、白云。公路非常好走,经过敦麻扎,这似乎是一个较大的中转站,看见牌子上写着去张掖、兰州、敦煌等地。又路过一些小县城,2:30左右抵达那拉提。车站旁边有个红色酒店,似乎很不错,据说那里一晚400-800。售票处写着去库车、和静等地班车里程,但未注明发车时间和价钱,也未见人售票。见一职员走过,问他次日去库车时间,说早9点和下午均有车。
车站门口有司机招揽去巴音布鲁克草原,其实我这一路上已经看见沿途河床浅滩,都有九曲十八弯的感觉,何必一定要去那里。坐一辆破车5元去镇上找住处放东西,镇上就一条笔直马路,一端是车站,另一端右拐弯通往草原。镇上客栈都差不多,都是楼上住人,楼下饭店。没啥情调,有些破烂。问了几家,天缘宾馆有空房,100元,尚可。再往前走看见新的红盾宾馆似乎不错,这种地方也只有新才能好。
草原离镇上没多远,过桥到门口司机让我跟其他人走,并未指引景区售票处,估计这里不肯给司机回扣,司机也就不肯替他宣传。先走右手有很多蒙古包的地方,看见假模假式花里胡哨的一些摆设,自称是乌孙后代什么的,天晓得。绕到后面公路,看见山坡草地上很多马匹,但拦着铁丝网,无法自己爬上去。又绕回桥上,看见空中草原度假酒店花园洋房似乎相当不错,靠近草原和小河,估计价格也不低。这一带还有几家像样的酒店。
买票坐区间车去草原一游,大部分乘客跟旅游团。虽然是圈养起来的风景,感觉还是值得进来,大片草场,四面环山,天晴应该能见到远处雪山。下点小雨,到中转站,又要另外收钱坐电瓶车或骑马去观景台,其实到这里为感受草原气氛,何必一定要赶场子。随便沿路走走,见到几个蒙古包,有路牌写着叫玛塞什么,应景而已吧。老人牵小孩迎面走来,小孩一路走一路跳舞,脖子扭的挺好,给他糖吃。有哈萨克小伙子骑马飞奔,也算一景。车上讲解员说7/8/9月封山,这以后才会让牧民进来,说那时转场正好,我却相信是故意不让他们进来,因为此时是旅游高峰。所谓景区,就是不让住人,摆着让人到此一游的地方。
继续坐车去景区内的森林公园,只有一条散步的小路。回来坐车经过一个青年旅舍,很大一片红色小屋,不知什么来历,也不知如何才能住进来。门票是可以两日游的,只要同售票的打个招呼,盖个章就行。如果住附近舒适一点的酒店,自己一人花一天时间在草原里面随便走走,可能会有一些意思。
慢慢走回镇上,遇见一个哈萨克小孩,衣衫褴褛,问我要一毛钱,给了一元,也不知什么来历。
路上看见家家旅店门前停着吉普车,突然意识到大背包客已经绝迹,像我这样的小背包客也寥寥无几,其他人或者旅游团或者自驾车,那才是时髦高尚的旅行生活。坐班车旅行,已经变成像在美国一样是穷人的勾当。
晚上洗澡热水很好。窗外不时有汽车驶过,到处飘着饭菜香。屋里灯光昏黄,倒也让人觉得有些意思。想起那年在芙蓉镇上住的木屋,也是这样的灯光,一晃近十年了。
这里是同样的游客落脚小镇,但是情调比起布尔津来差太远,不过相信很快会变的。
第十一天
早晨走去车站,路旁两排行道树,田里的向日葵,远处的青山,一个行人不见,走走竟然感觉自己像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那拉提车站新建,很漂亮,背山对树,挂着一些牌子,什么红旗标兵,文明单位之类,但显然是花瓶一个,不管用。票价、发车时间一概全无,早晨8点多也不见一个人。有辆经过的班车看见我,特地开进站来招呼,但那是去新源的车。问一老头,说库车两天一班车,和静天天有。售票处9点上班,站长室像模像样地摆放着桌椅,但不像有人常用的样子。不知哪里的高音喇叭哇哇叫着新闻,只听见什么巩固、加强之类的片言只语。
唯一小卖部的老板娘说昨天有库车班车,今天不会有,可以坐10点班车去和静,那里有火车去南疆。也有无数班车去库尔勒,可转车去库车。好不容易来一职员(站长?),说11点有车去库车!我叮问是否每天有车,他才摸出手机打电话询问,最后说没有,只有和静班车,从新源发来;还有和静小车,130一人。他招呼女售票员卖票给我,她又打电话问司机有无座位。得知还有3个座位,卖一张票给我,72元。在隔壁小餐厅买两个馍馍。见4个背包年轻人来,说昨天已买好和静票。他们自己走路进的草原,在老乡家住了几晚,景色优美,但生活条件简陋,这些天大家只有一桶水洗脸。
坐车出城经过检查站,有人上车来卖鸡蛋,一元一个。蜜枣就馕真好吃。听说巴音布鲁克仍只有越野车才能开进,过路费都要300元。
经过极美的大山,远处云雾缭绕,还能见到雪山。路旁山上长满笔直的松树,树顶端雾气蒸腾,几乎像着火冒出的青烟。接着又慢慢爬坡,翻越天山,一路风光无限。遇见一段泥泞道路,十分难行,大家下车行走一段路,很冷。经过一个叫反修桥的地方,破烂不堪,有两个年轻人在此下车搭货车去巴音布鲁克,佩服。
这一天数次下车行走,数次绕路,见修路人坐在路边休息(大概休息一整天了?),只有一辆挖泥车在倒腾。乘客说这条218国道去年这样,今年还这样。
经过沙漠化山峰,近6点才到达和静,这又是一个现代外表的县城,不少门面漂亮的宾馆,郊外还有很多新建居民小区,似乎没什么人住。
打车4元去火车站,排长队买票,很多返校学生拖着大包。车站上只有全疆火车时刻表,不甚明白。仅一个女售票员,极有耐心,态度和蔼至极,对每一位乘客都仔细告诉车次和选择可能,叮嘱上车时间,令人感动。但是假如车站张贴列车发往各处信息,不是可以免去许多口舌吗?
等2小时才轮到我。当晚12点车票没座,次日下午7点有卧铺,早上8点到喀什。240元。同车女孩恰逢有人退去乌鲁木齐卧车票,8:45分。看地图,和静去乌市并不远,大约当晚就能到。
住进车站旁新开张龙都宾馆,舒适干净,140元。晚上8点多天还亮着,出门吃饭,团结路右转至交叉路口进去有许多餐馆,附近有两个学校,应是为学生服务之处。牛肉面5元。这一带均是整齐划一的街道,简单的店铺,路旁双排绿树林荫道,但没有情调。团结路上走走,有人跳舞,小县城生活。
第十二天
早上磨蹭到12点才退房,在街上走走,一路漂亮的林荫道,分人行道、自行车到和汽车道。所谓步行街没啥意思,卖些杂物,开几家餐馆,有许多水果摊,各种葡萄。光鲜的大街后面偶然还能看见一眼过去的白墙民房。
在和静等车浪费一天时间,有点懊恼,本想去库车,听说那里老城很有意思,只能错过了。好不容易等到6:30去火车站,这是一辆慢车,一路拖拖拉拉,窗外景色一般。列车员没有规矩,半夜大声说话,抗议也不理。在诉说彼此因为没有好好着装、窗帘没拉好而考核不及格。打扰乘客休息反而没有人管?怎么本末倒置呢?
早上醒来,窗外的风景已经不同,黑色沙土地上一蔌蔌绿色植物,大约就是胡杨,稍远处很多青色的山峰,估计这里铜矿石蕴藏丰富。火车12点多才开到喀什,出站完全没有头绪,司机乱抢乘客,一车4人,每人10元进城。送到世纪宾馆,结果发现大门紧闭,问路人,说“没有了”,也不知是永远关门还是临时装修?去对面金玲宾馆,140元。这或许曾经是个好宾馆,但是现在却a bit run down, a little tattered,用Lonely Planet的话来形容。
出火车站时有人塞一张 “麦田国际青年旅舍”的小广告,离住处不远。想去看看是否能找人结伴去塔什库尔干。宾馆门口坐公交车两站下,一条小巷进去,找到旅舍,他们说刚走一车,明后天不确定。招出租车去办边防证,15元。另两老外同车去机场,20元,路上有当兵的拦住查他们身份证。办证处无人等待,一分钟就办好,押金10可退,但谁会再来呢?打的也不止这个钱。有人坐一辆某内地检察院的车也来办证,竟然一路开到这里来游玩。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回头正好再捎上我,去乌斯塘博伊路另一家国际青旅,也未找到人,似乎冷冷清清。
回旅店门口坐8路公交到底至远方市场,没有见到牛羊巴扎,倒是无数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大卡车热闹非凡,大概每天有不同集市交易。马路对面是维族人水果蔬菜集市,西瓜遍地,桃子香甜,男女老少坐在地上或驴车上,衣衫色彩鲜艳。我走走看看,拍一些照片,斜斜的阳光正好。坐8路车回到艾提尕尔清真寺,要等晚礼拜完后才能进去。坐在台阶上,突然间遍地风沙翻卷,清真寺里传出宣礼声,意韵深远。从第一次在Al-Ain听见它至今,已有十多年,时光催人老,叫人感叹。
清真寺20元门票,花园里有些白杨树,高而直。寺庙本身很简单,除了几块大地毯,没有任何其他装饰。清真寺两旁有好几家书店,卖维语书,不知什么内容,大约与经文有关。走出来,在附近街道闲逛,正是晚集市的时间,沿路摆满小摊,出售水果、馕、酸奶、油饼、点心、牛羊肉等。有小孩推车卖椰枣,15元/公斤,黑色比黄色的更好吃,糯软甜。买几个青绿色似小蟠桃的水果,叫不出名字,4个/2.5元,很软。伙计在餐馆前摆着大案台包薄皮包子,说是羊肉馅,不敢领教,非常羡慕喜欢吃羊肉的人,到这里有口福了。
有一条街专卖铜器铁器,家家店铺里放着无数黄灿灿的茶壶和锅盆碗盏,工匠坐在门口叮叮当当敲打着,磨刀的砂轮火星四溅。不少店铺门前还挂着一串串大葫芦,画着简单图案,我很喜欢,问价,至少120元。喀什的这几条小街保留了些传统生活气息,也是唯一能见到老外游客的地方。看什么地方真正吸引人,是否有老外背包客,也是一个迹象。我在小摊和人群中走着,东游西逛,感觉非常快乐。维族人懂汉语的不多,但懂的人很乐意帮忙,会帮着告诉价钱什么的。总之,这地方叫人流连忘返。
没有约到人拼车去红旗拉甫,我并不担心。长途汽车站就在宾馆旁边一条街,9:30有班车去塔县,到塔县再找车也行,大不了出租,一个人走更自由。
经过大象广场走回旅店,11点多钟了,窗外高音喇叭还在哇啦啦,听不清说些啥。半夜醒来,满床月光。
第十三天
一大早就被广播吵醒,除了新闻之外,还夹杂着乱哄哄的广告,叫人哭笑不得。兴致勃勃赶去老城,准备把那些小街窄巷全都走遍。从世纪宾馆旁边弄堂进去,却只见遍地破砖碎瓦,成了建筑工地。我的心一直沉到了地底,痛悔没有早点来。昨天在清真寺旁就已看见断壁残垣,并没有往心里去,还以为只是小块地方修修补补,谁知是这样。或许他们能够造新如旧,但是生活的痕迹和多年生长的老树木能够恢复如初吗?在一片废墟前问一个老人,“你们还能回来吗?”他说“能回来”。
其实,当老城把自己当作摆设而不是生活的场所,从出售门票的那天开始,它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国人自有本领把一切都改造成迪斯尼乐园。我相信过个三年五载,甚至只要一两年,这里就会是可与上海媲美的新天地。
决定马上去看高台民居,去晚了,怕也要拆了。
从宾馆那里走人民路不远就是高台,看见入门处一片萧条,就知道已经晚了。进去果然如此,虽然还剩下些民居,但显然在拆迁中。随便走走,兴味索然。看见有些院落依然花木葱郁,门前还挂着牌子,表明这里曾经是个“景点”。探头看看,偶然还能见到几个居民。有个小男孩拉我去看他家“手工制作”的小垫子,一尺见方,有点像很小的丝织地毯,色彩暗淡,但的确有点特色,别处没有见过。
绕到后面,走过“锈水河”大桥,竟然就是国际大巴扎,卖地毯、水果、围巾、干果,椰枣开价25元/公斤。卖吃的也要还价,这我可没想到。买几件小骆驼摆设,号称巴基斯坦进口,其实Made in China。可还至原价1/3。与卖大葫芦的聊天,他仔细告诉我徒弟和师傅所画葫芦的区别。师傅落笔深沉有力稳健,徒弟的笔触则有些漂浮。知道了哪是好的作品,当然对徒弟不再感兴趣,但是好的葫芦要卖600元,无论如何不肯减价。又问英吉沙刀,说手工制作为黑色,机器制作为白色。最后买两玉挂坠,据说买玉无所谓真假,随缘,就随缘吧。
走出来,坐三轮车绕高台转一圈,发现高台对面区域其实就是清真寺对面一条街,老城区一带都是连着的。
去车站买次日去塔城车票,73元。售票处毫无次序,大家挤作一团。坐20路车去香妃墓,走白杨夹道进去,小村庄很有味道,但也在拆!香妃墓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一个人工堆砌的景点而已。
坐车去西域广场,走西北路,找到银提扎尔餐厅,店面有些萧条。坐在无花果树遮掩下的餐桌旁,点了拉面和南瓜包子,决心尝尝烤羊肉,要了两串。羊肉口感鲜嫩,但还是不习惯那味道,再次羡慕会吃羊肉的人。不远处“同一个老板”的金奥尔达餐厅店面依然金碧辉煌,但已经关门大吉。
再沿街走到尽头是色满旅店,一样的萧条,只有一两个老外蹲在门口聊天。里面随便转一圈,前台问问价钱,150-280元标间。旅店隔壁有一家看上去不错的维族餐厅,也空无一人。
喀什是最有特色的城市,满街的广告写着“不到喀什,没到新疆!”的确,到了喀什,我才拿出相机。无论是Lonely Planet还是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提到喀什,都说新城同中国内地城市一样boring,而老城极有吸引力。现在这样,哪怕整旧如旧,也令人失望。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赝品这个词吗?这里的赝品是用水泥替代木材,虽然也有涂抹仿制的图案,但与过去的木雕花纹实在是相差了太远。
晚上雷电交加,不知明天什么天气。半夜又被月光照醒,雷电痕迹全无。
第十四天
去坐车,明明车票上有座位号,但是没人对号入座,还好没有坐在最后一排。是一辆依维柯,此行最干净的车。出城不久就看见连绵雪山,丹霞地貌和绿色铜矿石山交错。车沿着一个基本干涸的浅河床走,九曲十八弯,颇似川藏线上去波密的道路。路过水果摊,当地人买30斤重一个大西瓜只要4.5元,但外地人不是这个价钱。
路旁泥石流的毁坏痕迹很厉害,雪山越来越清楚,卡湖映着雪山,可惜正在修路,公路上灰尘蔽天,湖上也罩着灰尘。看见有公司修建水库,写着“广西援建”。同车有两个塔吉克族小孩,小男孩不停哭,身后乘客说是饿了。我找出饼干给他们吃,小男孩给我飞吻,大眼睛白皮肤,真是漂亮可爱。后来我才想起来现在已经是穆斯林斋戒期,日落前不能吃东西。但是外人给小孩食物,大人并不反对。
下午三点到达塔城,是个干净整齐的小镇,两条十字交叉街道,高大的白杨树排列两旁,给市容增色不少。住车站旁红色的交通宾馆,140元,不错,窗外隐约可见远处雪山。走廊两头还有多人大房间,4-6人等。
打车5元去办边防通行证,结果说要当天办才有效。司机说明天带我去红其拉甫250元就行。我自己慢慢走回来,看见沿途还有一些不错的酒店,有些房屋造得挺漂亮,一两层高,略有些情调。小城给人总体感觉是空气清新,道路宽敞整洁,有很多可向外扩展的余地。在丝路平价商店买几个玛瑙石镶嵌彩色贝母的盘子和小罐,精致可爱,怕拿不动,否则多买一些。后来发现其他小店也卖这种玛瑙石制品,但镶嵌贝母的只此一家。
找一家四川饭店吃个肝腰合炒,店面有些简陋,口味不错。
沿大街一直往下走,就到石头城,遇见几位广东女孩,说他们20多人包了个小巴,走新藏线过来,在外已经一个多月了,羡慕。爬上台阶,看门的追着买门票,30元。不理踩,于是连绕墙头走都不允许。索性下来绕着墙根走,后面无人看守,一样可爬上去。显然是修整过的石头城,坐在大石头上远眺雪山,俯视草原,有人在修路,草原上铺了栈道,搭了戏台。据说栈道构成一个鹰的形状,俨然又成就一个“景点”, 把一堆烂石头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听说草原与石头城之间原来是老城的街道,房屋全都拆光了,修出一条大道,估计将来会走“环保车”。难怪看见还留着一个清真寺的大门,门前有一两棵白杨树,似乎是唯一能让人有一丝思古情怀的照片上的一景,估计未来的导游可以对着它瞎编两个故事出来。
去栈道上走走,风很大,穿了夹克,依然很冷。天空聚集一团乌云,乌云下面雨丝不断。
慢慢走回旅店,在一家超市买几包date bar,沙特产,这里有好几种中东进口的饼干,。口味都不错。
宾馆楼下住一对台湾夫妇明天也去红其拉甫,约好一起去,大约共计350-400元。
又是大喇叭哇哇哇,不知说些啥,老板说是维语新闻。每天早晚8-10点吵闹,不知他们如何忍受?这里原住民是塔吉克族人,但据说维族人更能干。
第十五天
早上有点冷,好在无风,穿毛衣+抓绒出门,阳光明媚。司机带我们三人,捎上他自己女儿。女儿说塔族人没有文字,用维语书写。难道塔吉克斯坦也没有自己文字?存疑。(经查,塔吉克语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发音,塔吉克斯坦语言文字经过苏联数次修改)。
通行证不收费,全车人一张证,收去大家身份证作抵押。路过小河,司机说过去经常在此捕鱼,也就两三年前吧,现在已经不再有鱼。经过塔族人的草场,靠近县城的草场不放牧,等草长高了收割下来留着过冬,放牧在更远的山里。一路见到很多马、羊、骆驼等。现在有了汽车运输,骆驼排不上用场,被赶在外面,不管不顾,冬天饿得皮包骨,估计很快就会绝迹。牧民们自己也种些小麦,但很多粮食仍靠政府补给。又经过一片草地,有个小蒙古包,司机说那是玄奘当年落脚的地方。相信当地旅游部门还会陆续造出更多历史文化遗迹,至于玄奘是否真走过这条路,那就用不着管了。
路过一个帐篷,一条牦牛栓在树下待杀,牧民认识司机,问是否要买肉,当场杀牛。牛挣扎半天,叫声凄惨,我心中也很惨然,想象牛拴在树下待杀的心情。
雪山迎面扑来,牧人赶着大群牛羊走在路上,真是一幅美景。道旁小河水玉色,蜿蜒曲折。路过一个道班,房屋非常漂亮,还大牌子写着免费厕所广而告之。估计平时不大有人来,很寂寞。
国门雪山环绕,这里海拔很高,但不觉高原反应。巴基斯坦工人一直拉着我们拍照,他们说乌尔都语,英语只能勉强说几个字。遇一对夫妇骑摩托从广西、滇、藏一直至此,佩服。
下午三点多回到镇上,晚上司机请我们吃饭,干煸牦牛肉,50度的奎屯白酒,都不错。饭后去草原看星星,见到月亮从山后升起。据说10点多种以后草原舞台上有免费歌舞表演。
第十六天
早上8点,一声悠长的类似宣礼声划破寂静,正在诧异,接着听见了高音喇叭广播,不明白其中的关系。
再去石头城附近走走,斜坡下去右转,仍可见民屋废墟,拆得七零八落。草原上有许多牛羊,没有栈道会更好看。如果保留这里极有传统特色的民屋,另外增加一些盥洗设施,让它渐渐变成驴友居住区,不是更好吗?尼泊尔的博卡拉这种雪山下随意逐渐发展的小城,不就是这样吗?
去市场买了油馕,略似我们的葱油饼,很好吃。约了昨日司机回喀什,但左等右等,12点多钟了他还在拉货找人。酒店老板说我死心眼,管他谁,只要下山就行。正好另一人开车准备马上走,于是坐他的车。司机25岁,陕西人,在这承包高压电缆工程,看来搞基础建设的全是杂牌军。经过卡湖,见到去时未注意到的下半段湖景,碧绿,衬着雪山,夺人心目。司机湖边买一块玛瑙原石,300元,像个削去顶端的大鹅蛋,非常漂亮,后悔没有也去买一个作镇纸。渐渐驶入来时的干河沿岸,窄窄的公路,宽大的河床基本无水,据说三年来从未见过水涨。假如有碧绿河水,映衬着丹霞地貌,该是多么漂亮。
到喀什,给司机100元。车站买次日票去叶城。
去银提扎尔吃拉面,服务员伏在餐桌上睡觉或电话聊天,没有什么规矩,也不大搭理人。我夸端面的女孩漂亮,她很高兴,态度好了起来。再去逛市场,铜铁器街叫库木代尔扎路,也可从人民西路邮局旁进去,喜欢那些黄灿灿大水壶,不知淘宝有否?买几个油炸饼,果酱葡萄干馅;两个锡底珐琅小花瓶,十来岁小女孩看店,俨然非常能干,与她从270还价至110元,有趣。
第十七天
早晨坐车去叶城,一辆破车,就我一个汉族人。车上大声放着香港录像片,有维语配音。经过小镇,看司机买一大袋李子,5元,我也买一点,也是5元,味酸。渐渐走入沙漠道路,黑灰色的沙石,乏味。下午2点多到达叶城,交通宾馆有两幢房子,院内红房子很漂亮,大约新造,150元一晚。对街的是旧房子,价钱便宜很多。住红房子2楼,开窗白杨树绿色满眼,令人愉悦。房内设施一般,惊讶地发现电热水器不会自动熄火,水烧开了还一个劲地扑扑扑,显然很危险。
车站广场有些零乱,大约也是“在建中”。 先售票处买去和田车票,没有直达车,买到墨玉,可从那里转车,据说只有10多公里。
打的25元去火车站买从和田返喀什的火车票。这条铁路线路新开通,火车站离汽车站很远,有公交车。路已经修得很宽敞,路旁的旧房屋所剩无几,偶然能见到一两个绿树院落,沙色老围墙老房子彩色门窗,依然悦目。车站广场中央已经铺好了水泥地面,弄得像模像样,但是去车站大厅的路却依然尘埃遍地,一脚踏上去,黄色干土没去脚面,走一步扑腾满裤管灰尘。又见一个不务实。看见面前还有好长一段黄土地,干脆放弃,还是去和田再买车票吧。本想坐公交,出租车司机说等我,20元回程。
回来从车站坐公交车(2路)去大街上走走,到热闹处下车,也是大清真寺,格局与喀什相似,略小。门前台阶上坐着身着白长袍的老者,两旁街道也是集市,卖酸奶、馕、烤全羊等食品和杂物,看见拍照,卖烤鸡蛋的小男孩对我展开笑容。有人坐在店铺前磨刀。很多金银店,一些年轻女子围着挑选饰品。我看中两只纯银手镯,真正的手工制作,一圈敲打出来的玫瑰花,还有镶嵌蜜蜡的银戒指。一样买了一个,爱不释手。没有看见什么和田玉制品,只有一两家店铺柜台里放着大鹅卵石一般原石,后悔没有让他们拿出来看看。这里没人炒作,应是真品。
走旁边一条街,傍晚的斜阳映照着来往维族人色彩鲜艳的衣衫,光影晃动,很有魅力。街旁有些传统小街院落,白色围墙,窄窄的街道,曲径通幽。
回头沿着小河走回车站。
第十八天
又是一辆破车。车上只有我同另外一个人是汉人。那人出差至此,见我一人坐班车走这条路,表示惊讶,我其实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一路上感觉很安全,虽然语言不怎么相通,但大家都很和气。
沙漠公路的确很乏味,一条无尽头的道路,一些乱草,满目黑沙。不似迪拜至Al-Ain的公路,两旁时常可见高高的红色沙丘,紧靠公路还栽种鲜花。
下午两点多到达墨玉,是一个绿树掩映的小城,公路旁田地里种着玉米。在车站直接坐公交车3元去和田,20来分钟路程。到和田出车站坐三轮平板车进城,住北京西路浙江大酒店,180元,不错。
街上随便逛逛,满街的和田玉店,手镯动则开价数万元。有些挂件雕刻得很精致,一家家看过去,window shopping。有家小店老板把一堆“玉石”放在柜台上,滴些油进去搅拌,令人惊讶。也有地摊,随便挑选了几块鹅卵石,50元一个玩玩,灯光下照照,倒也有些透明,映出各种花纹。地摊上打磨得十分光鲜的“白玉”当然一律是玉粉捏成的。
找半天没有找到吃饭的地方,只有一家小面店,谈不上好吃。
走到此行最后一站,总体感觉是所有城市都是一个面目,原有的房屋都已经拆去大半,与内地城市唯一的区别是树木多一些。一路走下来,已经忘记了想象中的西域该是什么样子。没有心思再逛,甚至忘记了和田河,准备回程。
去买火车票,站队,排到我时说次日去喀什没坐票了,只有卧铺,我一时糊涂,没想到只有9小时路程,卧铺其实也不多两个钱,空手走出来。再去汽车站买票,81元至喀什。
第十九日
早上6元打的去车站,又是一辆破车,同车有几个上海退休人员,从南疆沙漠公路至北疆的行程,与我正好相反。他们谈起当年在和田机场当兵,几乎没有任何城市的影子,只有道路两旁无尽的双排白杨树,也基本没听说过和田玉,更没有人倒买倒卖。当然,那都是70年代的事情了。他们要在莎车过夜,说要去拍摄莎车民居的彩色门窗,据说很有特色。我其实也应该下去,这些东西很快就会彻底消失。可惜时间有限。提到木卡姆音乐,我准备回去网上找来听听。
见到一些沙漠红柳,开着一串串紫色密集的小花朵,经过一些村庄,见到拆烂或破烂的土屋,均有漂亮木门。经过叶城,大概是赶集日,路上男女老少骑着毛驴赶着马车,也有在双排绿树间就地野餐,似乎很会享受生活。
一路数次遭遇检查身份证,其实不过做样子,他们上车嘴里嚷着“身份证拿出来”,等你拿出来,他们已经下车了。
晚上6点多到喀什,又去清真寺旁转转,非常留恋。看人家围坐吃饭,瓜果和馕,似乎很简单。路边各家餐厅也很热闹,但不觉得拥挤脏乱。买两片西瓜和哈密瓜尝尝,没有什么特别,还是最喜欢蟠桃。顺便再买几个挂坠,在一家小超市看见卖Smart Collection滚珠香水,10ML,35元,都写着Design not connnected anyway with a registeed trademark of Chanel等名牌,Chanel或Escada等字体很大,显然是山寨,不知哪国出品,但香味的确与大牌类同,买了几种玩玩,出门旅行用不错。地摊上看中一块桌布,金黄色大花,才15元,哪里还好意思还价,几乎想多付她一些。
第二十日
早上7:45分,宣礼声从远处传来,再过几天就是开斋节,但是我要回去上班了。
先前电话艺龙订的回乌鲁木齐机票,吉祥航空,票价对折。打车到机场,很多班机延误,我的却很准时。要了走廊座位,后来发现大错。飞行一段时间,偶然往窗外一望,呀,晴空万里,飘着稀疏的白云,地面沙漠、山脉、丹霞地貌、草原,全都一览无遗,像一张巨大的立体地图。后悔没有挑选靠窗的座位。
出机场打的回医科大学如家客栈,出租车司机没有拒载,但是本来一条大道,却一路绕弯,直到我忍无可忍,告诉他我认识路,他才走上正途。
第二十一日
去机场,等半天没有出租,来一辆车大家抢。有黑车停下问去哪,45元去机场,价格几乎加倍,路上还又捎带了两个乘客。走高速,的确路很长。
就此结束我的西行之旅。
总的感觉是下次再行边疆,至少应该挑选秋天而非夏季。只有秋高气爽,才有天苍苍地茫茫之感。不过,我还会再来吗?
第八天
早晨坐车去奎屯,班车一路停下上客,还好没有录像广播什么的,耳根清净。中午很热,又经过魔鬼城和克拉玛依,一路上蓝、黄、红色磕头机,看不尽的地平线,这里似乎平常,在上海却是稀罕之景。看见农民修路(铁路?),不像专业人员。
晚6点多到达奎屯,网上介绍的天悦假日位于车站对面,看上去的确不错,但已客满,住隔壁海豪,140元标间,条件一般。在街边回民餐厅吃过油肉拌面,14元,面很有筋头,酒店后面小巷买馕,仅2元。奎屯完全像一个新城,似乎专为交通中转而开发,团结南路是一条宽敞的大道,栽种很多树木,但没有什么情调。一路各色酒店,大酒店广告声称“特价房120元”。街边水果车卖瓜、葡萄和蟠桃等。
买次日早8点车票去赛里木湖,坐去伊犁班车,售票员告至新二台下,73元。
第九日
车开出去不久就能在左边看见连绵雪山,12点至赛里木湖,只见白色云彩烘托着巨大的环形绿色湖水,远看美丽震撼,至新二台下,只看到湖边山坡半泥半草地上一些蒙古包,下车就有人来问要不要住蒙古包、骑马、吃饭等,但近看一切都那么简陋,唯一的旅店看上去像厕所,似乎游人到此不为观景悠闲,只为完成几个既定项目。于是打消留下过夜的念头,准备四处随便溜溜就再乘路过的班车去伊犁。
在湖边的回民棚子吃拉面,20元。放下包,走湖边,无甚趣味,又下起了雨,那个厕所似的客栈出来一青年,自称是客栈老板,问去哪,我说去伊犁,一时丧失警惕,明知下午会有班车路过,却被他忽悠,他说100元可与别人拼小车去,路边还可在果子沟看看。结果跟他上车,转了好几圈,勉强找到另一个当地女人拼车,又换了两次车,越换车越烂,心中懊悔不迭。外面雨下得很大,还夹着冰雹,否则就自行下车了。经过赛里木湖“景区”大门,据说门票40元,不知里头有啥可看。司机在果子沟停车揽客,一个破烂村庄而已,并不见曲径通幽之处。至芦苇沟司机把我转交给另一辆依维柯,其实我自己在这里去伊犁仅20元即可,无端被骗去100元,气闷,依维柯司机也骂赛里木湖那些人是看牲口的,接下来说的话更难听,就不复述了。
下午6点左右才到达伊宁,一个大城市,正在拆拆建建。想起小时听人说伊犁是塞北江南,家家房屋院落果树,现在这副模样不过一个普通内地城市,了无情趣。看见街边的广告牌:“西班牙建筑艺术,地中海水岸主题,22万m2生态人居”、“中国房企500强金茂集团进入伊宁”等等。打的7元起步价去客运站,出租车司机说昨日也载我这样单独一人走这条路,表示羡慕,又说自己还没出过伊犁,我建议他干脆开车载客去内地,一举两得。
住车站对面宝地宾馆,218元,房间烟味很大,难受,索性也抽两支,营造出自己熏自己的假象。在解放南路斯大林某街附近找到一家四川菜馆,肝腰合炒,口味不错。买次日去那拉提车票,早上十点发车,43元。
第十日
早班车去那拉提,走天山,沿着伊犁河,路边玉米、向日葵、白杨、草地、牛羊,远处青山、白云。公路非常好走,经过敦麻扎,这似乎是一个较大的中转站,看见牌子上写着去张掖、兰州、敦煌等地。又路过一些小县城,2:30左右抵达那拉提。车站旁边有个红色酒店,似乎很不错,据说那里一晚400-800。售票处写着去库车、和静等地班车里程,但未注明发车时间和价钱,也未见人售票。见一职员走过,问他次日去库车时间,说早9点和下午均有车。
车站门口有司机招揽去巴音布鲁克草原,其实我这一路上已经看见沿途河床浅滩,都有九曲十八弯的感觉,何必一定要去那里。坐一辆破车5元去镇上找住处放东西,镇上就一条笔直马路,一端是车站,另一端右拐弯通往草原。镇上客栈都差不多,都是楼上住人,楼下饭店。没啥情调,有些破烂。问了几家,天缘宾馆有空房,100元,尚可。再往前走看见新的红盾宾馆似乎不错,这种地方也只有新才能好。
草原离镇上没多远,过桥到门口司机让我跟其他人走,并未指引景区售票处,估计这里不肯给司机回扣,司机也就不肯替他宣传。先走右手有很多蒙古包的地方,看见假模假式花里胡哨的一些摆设,自称是乌孙后代什么的,天晓得。绕到后面公路,看见山坡草地上很多马匹,但拦着铁丝网,无法自己爬上去。又绕回桥上,看见空中草原度假酒店花园洋房似乎相当不错,靠近草原和小河,估计价格也不低。这一带还有几家像样的酒店。
买票坐区间车去草原一游,大部分乘客跟旅游团。虽然是圈养起来的风景,感觉还是值得进来,大片草场,四面环山,天晴应该能见到远处雪山。下点小雨,到中转站,又要另外收钱坐电瓶车或骑马去观景台,其实到这里为感受草原气氛,何必一定要赶场子。随便沿路走走,见到几个蒙古包,有路牌写着叫玛塞什么,应景而已吧。老人牵小孩迎面走来,小孩一路走一路跳舞,脖子扭的挺好,给他糖吃。有哈萨克小伙子骑马飞奔,也算一景。车上讲解员说7/8/9月封山,这以后才会让牧民进来,说那时转场正好,我却相信是故意不让他们进来,因为此时是旅游高峰。所谓景区,就是不让住人,摆着让人到此一游的地方。
继续坐车去景区内的森林公园,只有一条散步的小路。回来坐车经过一个青年旅舍,很大一片红色小屋,不知什么来历,也不知如何才能住进来。门票是可以两日游的,只要同售票的打个招呼,盖个章就行。如果住附近舒适一点的酒店,自己一人花一天时间在草原里面随便走走,可能会有一些意思。
慢慢走回镇上,遇见一个哈萨克小孩,衣衫褴褛,问我要一毛钱,给了一元,也不知什么来历。
路上看见家家旅店门前停着吉普车,突然意识到大背包客已经绝迹,像我这样的小背包客也寥寥无几,其他人或者旅游团或者自驾车,那才是时髦高尚的旅行生活。坐班车旅行,已经变成像在美国一样是穷人的勾当。
晚上洗澡热水很好。窗外不时有汽车驶过,到处飘着饭菜香。屋里灯光昏黄,倒也让人觉得有些意思。想起那年在芙蓉镇上住的木屋,也是这样的灯光,一晃近十年了。
这里是同样的游客落脚小镇,但是情调比起布尔津来差太远,不过相信很快会变的。
第十一天
早晨走去车站,路旁两排行道树,田里的向日葵,远处的青山,一个行人不见,走走竟然感觉自己像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那拉提车站新建,很漂亮,背山对树,挂着一些牌子,什么红旗标兵,文明单位之类,但显然是花瓶一个,不管用。票价、发车时间一概全无,早晨8点多也不见一个人。有辆经过的班车看见我,特地开进站来招呼,但那是去新源的车。问一老头,说库车两天一班车,和静天天有。售票处9点上班,站长室像模像样地摆放着桌椅,但不像有人常用的样子。不知哪里的高音喇叭哇哇叫着新闻,只听见什么巩固、加强之类的片言只语。
唯一小卖部的老板娘说昨天有库车班车,今天不会有,可以坐10点班车去和静,那里有火车去南疆。也有无数班车去库尔勒,可转车去库车。好不容易来一职员(站长?),说11点有车去库车!我叮问是否每天有车,他才摸出手机打电话询问,最后说没有,只有和静班车,从新源发来;还有和静小车,130一人。他招呼女售票员卖票给我,她又打电话问司机有无座位。得知还有3个座位,卖一张票给我,72元。在隔壁小餐厅买两个馍馍。见4个背包年轻人来,说昨天已买好和静票。他们自己走路进的草原,在老乡家住了几晚,景色优美,但生活条件简陋,这些天大家只有一桶水洗脸。
坐车出城经过检查站,有人上车来卖鸡蛋,一元一个。蜜枣就馕真好吃。听说巴音布鲁克仍只有越野车才能开进,过路费都要300元。
经过极美的大山,远处云雾缭绕,还能见到雪山。路旁山上长满笔直的松树,树顶端雾气蒸腾,几乎像着火冒出的青烟。接着又慢慢爬坡,翻越天山,一路风光无限。遇见一段泥泞道路,十分难行,大家下车行走一段路,很冷。经过一个叫反修桥的地方,破烂不堪,有两个年轻人在此下车搭货车去巴音布鲁克,佩服。
这一天数次下车行走,数次绕路,见修路人坐在路边休息(大概休息一整天了?),只有一辆挖泥车在倒腾。乘客说这条218国道去年这样,今年还这样。
经过沙漠化山峰,近6点才到达和静,这又是一个现代外表的县城,不少门面漂亮的宾馆,郊外还有很多新建居民小区,似乎没什么人住。
打车4元去火车站,排长队买票,很多返校学生拖着大包。车站上只有全疆火车时刻表,不甚明白。仅一个女售票员,极有耐心,态度和蔼至极,对每一位乘客都仔细告诉车次和选择可能,叮嘱上车时间,令人感动。但是假如车站张贴列车发往各处信息,不是可以免去许多口舌吗?
等2小时才轮到我。当晚12点车票没座,次日下午7点有卧铺,早上8点到喀什。240元。同车女孩恰逢有人退去乌鲁木齐卧车票,8:45分。看地图,和静去乌市并不远,大约当晚就能到。
住进车站旁新开张龙都宾馆,舒适干净,140元。晚上8点多天还亮着,出门吃饭,团结路右转至交叉路口进去有许多餐馆,附近有两个学校,应是为学生服务之处。牛肉面5元。这一带均是整齐划一的街道,简单的店铺,路旁双排绿树林荫道,但没有情调。团结路上走走,有人跳舞,小县城生活。
第十二天
早上磨蹭到12点才退房,在街上走走,一路漂亮的林荫道,分人行道、自行车到和汽车道。所谓步行街没啥意思,卖些杂物,开几家餐馆,有许多水果摊,各种葡萄。光鲜的大街后面偶然还能看见一眼过去的白墙民房。
在和静等车浪费一天时间,有点懊恼,本想去库车,听说那里老城很有意思,只能错过了。好不容易等到6:30去火车站,这是一辆慢车,一路拖拖拉拉,窗外景色一般。列车员没有规矩,半夜大声说话,抗议也不理。在诉说彼此因为没有好好着装、窗帘没拉好而考核不及格。打扰乘客休息反而没有人管?怎么本末倒置呢?
早上醒来,窗外的风景已经不同,黑色沙土地上一蔌蔌绿色植物,大约就是胡杨,稍远处很多青色的山峰,估计这里铜矿石蕴藏丰富。火车12点多才开到喀什,出站完全没有头绪,司机乱抢乘客,一车4人,每人10元进城。送到世纪宾馆,结果发现大门紧闭,问路人,说“没有了”,也不知是永远关门还是临时装修?去对面金玲宾馆,140元。这或许曾经是个好宾馆,但是现在却a bit run down, a little tattered,用Lonely Planet的话来形容。
出火车站时有人塞一张 “麦田国际青年旅舍”的小广告,离住处不远。想去看看是否能找人结伴去塔什库尔干。宾馆门口坐公交车两站下,一条小巷进去,找到旅舍,他们说刚走一车,明后天不确定。招出租车去办边防证,15元。另两老外同车去机场,20元,路上有当兵的拦住查他们身份证。办证处无人等待,一分钟就办好,押金10可退,但谁会再来呢?打的也不止这个钱。有人坐一辆某内地检察院的车也来办证,竟然一路开到这里来游玩。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回头正好再捎上我,去乌斯塘博伊路另一家国际青旅,也未找到人,似乎冷冷清清。
回旅店门口坐8路公交到底至远方市场,没有见到牛羊巴扎,倒是无数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大卡车热闹非凡,大概每天有不同集市交易。马路对面是维族人水果蔬菜集市,西瓜遍地,桃子香甜,男女老少坐在地上或驴车上,衣衫色彩鲜艳。我走走看看,拍一些照片,斜斜的阳光正好。坐8路车回到艾提尕尔清真寺,要等晚礼拜完后才能进去。坐在台阶上,突然间遍地风沙翻卷,清真寺里传出宣礼声,意韵深远。从第一次在Al-Ain听见它至今,已有十多年,时光催人老,叫人感叹。
清真寺20元门票,花园里有些白杨树,高而直。寺庙本身很简单,除了几块大地毯,没有任何其他装饰。清真寺两旁有好几家书店,卖维语书,不知什么内容,大约与经文有关。走出来,在附近街道闲逛,正是晚集市的时间,沿路摆满小摊,出售水果、馕、酸奶、油饼、点心、牛羊肉等。有小孩推车卖椰枣,15元/公斤,黑色比黄色的更好吃,糯软甜。买几个青绿色似小蟠桃的水果,叫不出名字,4个/2.5元,很软。伙计在餐馆前摆着大案台包薄皮包子,说是羊肉馅,不敢领教,非常羡慕喜欢吃羊肉的人,到这里有口福了。
有一条街专卖铜器铁器,家家店铺里放着无数黄灿灿的茶壶和锅盆碗盏,工匠坐在门口叮叮当当敲打着,磨刀的砂轮火星四溅。不少店铺门前还挂着一串串大葫芦,画着简单图案,我很喜欢,问价,至少120元。喀什的这几条小街保留了些传统生活气息,也是唯一能见到老外游客的地方。看什么地方真正吸引人,是否有老外背包客,也是一个迹象。我在小摊和人群中走着,东游西逛,感觉非常快乐。维族人懂汉语的不多,但懂的人很乐意帮忙,会帮着告诉价钱什么的。总之,这地方叫人流连忘返。
没有约到人拼车去红旗拉甫,我并不担心。长途汽车站就在宾馆旁边一条街,9:30有班车去塔县,到塔县再找车也行,大不了出租,一个人走更自由。
经过大象广场走回旅店,11点多钟了,窗外高音喇叭还在哇啦啦,听不清说些啥。半夜醒来,满床月光。
第十三天
一大早就被广播吵醒,除了新闻之外,还夹杂着乱哄哄的广告,叫人哭笑不得。兴致勃勃赶去老城,准备把那些小街窄巷全都走遍。从世纪宾馆旁边弄堂进去,却只见遍地破砖碎瓦,成了建筑工地。我的心一直沉到了地底,痛悔没有早点来。昨天在清真寺旁就已看见断壁残垣,并没有往心里去,还以为只是小块地方修修补补,谁知是这样。或许他们能够造新如旧,但是生活的痕迹和多年生长的老树木能够恢复如初吗?在一片废墟前问一个老人,“你们还能回来吗?”他说“能回来”。
其实,当老城把自己当作摆设而不是生活的场所,从出售门票的那天开始,它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国人自有本领把一切都改造成迪斯尼乐园。我相信过个三年五载,甚至只要一两年,这里就会是可与上海媲美的新天地。
决定马上去看高台民居,去晚了,怕也要拆了。
从宾馆那里走人民路不远就是高台,看见入门处一片萧条,就知道已经晚了。进去果然如此,虽然还剩下些民居,但显然在拆迁中。随便走走,兴味索然。看见有些院落依然花木葱郁,门前还挂着牌子,表明这里曾经是个“景点”。探头看看,偶然还能见到几个居民。有个小男孩拉我去看他家“手工制作”的小垫子,一尺见方,有点像很小的丝织地毯,色彩暗淡,但的确有点特色,别处没有见过。
绕到后面,走过“锈水河”大桥,竟然就是国际大巴扎,卖地毯、水果、围巾、干果,椰枣开价25元/公斤。卖吃的也要还价,这我可没想到。买几件小骆驼摆设,号称巴基斯坦进口,其实Made in China。可还至原价1/3。与卖大葫芦的聊天,他仔细告诉我徒弟和师傅所画葫芦的区别。师傅落笔深沉有力稳健,徒弟的笔触则有些漂浮。知道了哪是好的作品,当然对徒弟不再感兴趣,但是好的葫芦要卖600元,无论如何不肯减价。又问英吉沙刀,说手工制作为黑色,机器制作为白色。最后买两玉挂坠,据说买玉无所谓真假,随缘,就随缘吧。
走出来,坐三轮车绕高台转一圈,发现高台对面区域其实就是清真寺对面一条街,老城区一带都是连着的。
去车站买次日去塔城车票,73元。售票处毫无次序,大家挤作一团。坐20路车去香妃墓,走白杨夹道进去,小村庄很有味道,但也在拆!香妃墓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一个人工堆砌的景点而已。
坐车去西域广场,走西北路,找到银提扎尔餐厅,店面有些萧条。坐在无花果树遮掩下的餐桌旁,点了拉面和南瓜包子,决心尝尝烤羊肉,要了两串。羊肉口感鲜嫩,但还是不习惯那味道,再次羡慕会吃羊肉的人。不远处“同一个老板”的金奥尔达餐厅店面依然金碧辉煌,但已经关门大吉。
再沿街走到尽头是色满旅店,一样的萧条,只有一两个老外蹲在门口聊天。里面随便转一圈,前台问问价钱,150-280元标间。旅店隔壁有一家看上去不错的维族餐厅,也空无一人。
喀什是最有特色的城市,满街的广告写着“不到喀什,没到新疆!”的确,到了喀什,我才拿出相机。无论是Lonely Planet还是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提到喀什,都说新城同中国内地城市一样boring,而老城极有吸引力。现在这样,哪怕整旧如旧,也令人失望。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赝品这个词吗?这里的赝品是用水泥替代木材,虽然也有涂抹仿制的图案,但与过去的木雕花纹实在是相差了太远。
晚上雷电交加,不知明天什么天气。半夜又被月光照醒,雷电痕迹全无。
第十四天
去坐车,明明车票上有座位号,但是没人对号入座,还好没有坐在最后一排。是一辆依维柯,此行最干净的车。出城不久就看见连绵雪山,丹霞地貌和绿色铜矿石山交错。车沿着一个基本干涸的浅河床走,九曲十八弯,颇似川藏线上去波密的道路。路过水果摊,当地人买30斤重一个大西瓜只要4.5元,但外地人不是这个价钱。
路旁泥石流的毁坏痕迹很厉害,雪山越来越清楚,卡湖映着雪山,可惜正在修路,公路上灰尘蔽天,湖上也罩着灰尘。看见有公司修建水库,写着“广西援建”。同车有两个塔吉克族小孩,小男孩不停哭,身后乘客说是饿了。我找出饼干给他们吃,小男孩给我飞吻,大眼睛白皮肤,真是漂亮可爱。后来我才想起来现在已经是穆斯林斋戒期,日落前不能吃东西。但是外人给小孩食物,大人并不反对。
下午三点到达塔城,是个干净整齐的小镇,两条十字交叉街道,高大的白杨树排列两旁,给市容增色不少。住车站旁红色的交通宾馆,140元,不错,窗外隐约可见远处雪山。走廊两头还有多人大房间,4-6人等。
打车5元去办边防通行证,结果说要当天办才有效。司机说明天带我去红其拉甫250元就行。我自己慢慢走回来,看见沿途还有一些不错的酒店,有些房屋造得挺漂亮,一两层高,略有些情调。小城给人总体感觉是空气清新,道路宽敞整洁,有很多可向外扩展的余地。在丝路平价商店买几个玛瑙石镶嵌彩色贝母的盘子和小罐,精致可爱,怕拿不动,否则多买一些。后来发现其他小店也卖这种玛瑙石制品,但镶嵌贝母的只此一家。
找一家四川饭店吃个肝腰合炒,店面有些简陋,口味不错。
沿大街一直往下走,就到石头城,遇见几位广东女孩,说他们20多人包了个小巴,走新藏线过来,在外已经一个多月了,羡慕。爬上台阶,看门的追着买门票,30元。不理踩,于是连绕墙头走都不允许。索性下来绕着墙根走,后面无人看守,一样可爬上去。显然是修整过的石头城,坐在大石头上远眺雪山,俯视草原,有人在修路,草原上铺了栈道,搭了戏台。据说栈道构成一个鹰的形状,俨然又成就一个“景点”, 把一堆烂石头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听说草原与石头城之间原来是老城的街道,房屋全都拆光了,修出一条大道,估计将来会走“环保车”。难怪看见还留着一个清真寺的大门,门前有一两棵白杨树,似乎是唯一能让人有一丝思古情怀的照片上的一景,估计未来的导游可以对着它瞎编两个故事出来。
去栈道上走走,风很大,穿了夹克,依然很冷。天空聚集一团乌云,乌云下面雨丝不断。
慢慢走回旅店,在一家超市买几包date bar,沙特产,这里有好几种中东进口的饼干,。口味都不错。
宾馆楼下住一对台湾夫妇明天也去红其拉甫,约好一起去,大约共计350-400元。
又是大喇叭哇哇哇,不知说些啥,老板说是维语新闻。每天早晚8-10点吵闹,不知他们如何忍受?这里原住民是塔吉克族人,但据说维族人更能干。
第十五天
早上有点冷,好在无风,穿毛衣+抓绒出门,阳光明媚。司机带我们三人,捎上他自己女儿。女儿说塔族人没有文字,用维语书写。难道塔吉克斯坦也没有自己文字?存疑。(经查,塔吉克语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发音,塔吉克斯坦语言文字经过苏联数次修改)。
通行证不收费,全车人一张证,收去大家身份证作抵押。路过小河,司机说过去经常在此捕鱼,也就两三年前吧,现在已经不再有鱼。经过塔族人的草场,靠近县城的草场不放牧,等草长高了收割下来留着过冬,放牧在更远的山里。一路见到很多马、羊、骆驼等。现在有了汽车运输,骆驼排不上用场,被赶在外面,不管不顾,冬天饿得皮包骨,估计很快就会绝迹。牧民们自己也种些小麦,但很多粮食仍靠政府补给。又经过一片草地,有个小蒙古包,司机说那是玄奘当年落脚的地方。相信当地旅游部门还会陆续造出更多历史文化遗迹,至于玄奘是否真走过这条路,那就用不着管了。
路过一个帐篷,一条牦牛栓在树下待杀,牧民认识司机,问是否要买肉,当场杀牛。牛挣扎半天,叫声凄惨,我心中也很惨然,想象牛拴在树下待杀的心情。
雪山迎面扑来,牧人赶着大群牛羊走在路上,真是一幅美景。道旁小河水玉色,蜿蜒曲折。路过一个道班,房屋非常漂亮,还大牌子写着免费厕所广而告之。估计平时不大有人来,很寂寞。
国门雪山环绕,这里海拔很高,但不觉高原反应。巴基斯坦工人一直拉着我们拍照,他们说乌尔都语,英语只能勉强说几个字。遇一对夫妇骑摩托从广西、滇、藏一直至此,佩服。
下午三点多回到镇上,晚上司机请我们吃饭,干煸牦牛肉,50度的奎屯白酒,都不错。饭后去草原看星星,见到月亮从山后升起。据说10点多种以后草原舞台上有免费歌舞表演。
第十六天
早上8点,一声悠长的类似宣礼声划破寂静,正在诧异,接着听见了高音喇叭广播,不明白其中的关系。
再去石头城附近走走,斜坡下去右转,仍可见民屋废墟,拆得七零八落。草原上有许多牛羊,没有栈道会更好看。如果保留这里极有传统特色的民屋,另外增加一些盥洗设施,让它渐渐变成驴友居住区,不是更好吗?尼泊尔的博卡拉这种雪山下随意逐渐发展的小城,不就是这样吗?
去市场买了油馕,略似我们的葱油饼,很好吃。约了昨日司机回喀什,但左等右等,12点多钟了他还在拉货找人。酒店老板说我死心眼,管他谁,只要下山就行。正好另一人开车准备马上走,于是坐他的车。司机25岁,陕西人,在这承包高压电缆工程,看来搞基础建设的全是杂牌军。经过卡湖,见到去时未注意到的下半段湖景,碧绿,衬着雪山,夺人心目。司机湖边买一块玛瑙原石,300元,像个削去顶端的大鹅蛋,非常漂亮,后悔没有也去买一个作镇纸。渐渐驶入来时的干河沿岸,窄窄的公路,宽大的河床基本无水,据说三年来从未见过水涨。假如有碧绿河水,映衬着丹霞地貌,该是多么漂亮。
到喀什,给司机100元。车站买次日票去叶城。
去银提扎尔吃拉面,服务员伏在餐桌上睡觉或电话聊天,没有什么规矩,也不大搭理人。我夸端面的女孩漂亮,她很高兴,态度好了起来。再去逛市场,铜铁器街叫库木代尔扎路,也可从人民西路邮局旁进去,喜欢那些黄灿灿大水壶,不知淘宝有否?买几个油炸饼,果酱葡萄干馅;两个锡底珐琅小花瓶,十来岁小女孩看店,俨然非常能干,与她从270还价至110元,有趣。
第十七天
早晨坐车去叶城,一辆破车,就我一个汉族人。车上大声放着香港录像片,有维语配音。经过小镇,看司机买一大袋李子,5元,我也买一点,也是5元,味酸。渐渐走入沙漠道路,黑灰色的沙石,乏味。下午2点多到达叶城,交通宾馆有两幢房子,院内红房子很漂亮,大约新造,150元一晚。对街的是旧房子,价钱便宜很多。住红房子2楼,开窗白杨树绿色满眼,令人愉悦。房内设施一般,惊讶地发现电热水器不会自动熄火,水烧开了还一个劲地扑扑扑,显然很危险。
车站广场有些零乱,大约也是“在建中”。 先售票处买去和田车票,没有直达车,买到墨玉,可从那里转车,据说只有10多公里。
打的25元去火车站买从和田返喀什的火车票。这条铁路线路新开通,火车站离汽车站很远,有公交车。路已经修得很宽敞,路旁的旧房屋所剩无几,偶然能见到一两个绿树院落,沙色老围墙老房子彩色门窗,依然悦目。车站广场中央已经铺好了水泥地面,弄得像模像样,但是去车站大厅的路却依然尘埃遍地,一脚踏上去,黄色干土没去脚面,走一步扑腾满裤管灰尘。又见一个不务实。看见面前还有好长一段黄土地,干脆放弃,还是去和田再买车票吧。本想坐公交,出租车司机说等我,20元回程。
回来从车站坐公交车(2路)去大街上走走,到热闹处下车,也是大清真寺,格局与喀什相似,略小。门前台阶上坐着身着白长袍的老者,两旁街道也是集市,卖酸奶、馕、烤全羊等食品和杂物,看见拍照,卖烤鸡蛋的小男孩对我展开笑容。有人坐在店铺前磨刀。很多金银店,一些年轻女子围着挑选饰品。我看中两只纯银手镯,真正的手工制作,一圈敲打出来的玫瑰花,还有镶嵌蜜蜡的银戒指。一样买了一个,爱不释手。没有看见什么和田玉制品,只有一两家店铺柜台里放着大鹅卵石一般原石,后悔没有让他们拿出来看看。这里没人炒作,应是真品。
走旁边一条街,傍晚的斜阳映照着来往维族人色彩鲜艳的衣衫,光影晃动,很有魅力。街旁有些传统小街院落,白色围墙,窄窄的街道,曲径通幽。
回头沿着小河走回车站。
第十八天
又是一辆破车。车上只有我同另外一个人是汉人。那人出差至此,见我一人坐班车走这条路,表示惊讶,我其实一点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一路上感觉很安全,虽然语言不怎么相通,但大家都很和气。
沙漠公路的确很乏味,一条无尽头的道路,一些乱草,满目黑沙。不似迪拜至Al-Ain的公路,两旁时常可见高高的红色沙丘,紧靠公路还栽种鲜花。
下午两点多到达墨玉,是一个绿树掩映的小城,公路旁田地里种着玉米。在车站直接坐公交车3元去和田,20来分钟路程。到和田出车站坐三轮平板车进城,住北京西路浙江大酒店,180元,不错。
街上随便逛逛,满街的和田玉店,手镯动则开价数万元。有些挂件雕刻得很精致,一家家看过去,window shopping。有家小店老板把一堆“玉石”放在柜台上,滴些油进去搅拌,令人惊讶。也有地摊,随便挑选了几块鹅卵石,50元一个玩玩,灯光下照照,倒也有些透明,映出各种花纹。地摊上打磨得十分光鲜的“白玉”当然一律是玉粉捏成的。
找半天没有找到吃饭的地方,只有一家小面店,谈不上好吃。
走到此行最后一站,总体感觉是所有城市都是一个面目,原有的房屋都已经拆去大半,与内地城市唯一的区别是树木多一些。一路走下来,已经忘记了想象中的西域该是什么样子。没有心思再逛,甚至忘记了和田河,准备回程。
去买火车票,站队,排到我时说次日去喀什没坐票了,只有卧铺,我一时糊涂,没想到只有9小时路程,卧铺其实也不多两个钱,空手走出来。再去汽车站买票,81元至喀什。
第十九日
早上6元打的去车站,又是一辆破车,同车有几个上海退休人员,从南疆沙漠公路至北疆的行程,与我正好相反。他们谈起当年在和田机场当兵,几乎没有任何城市的影子,只有道路两旁无尽的双排白杨树,也基本没听说过和田玉,更没有人倒买倒卖。当然,那都是70年代的事情了。他们要在莎车过夜,说要去拍摄莎车民居的彩色门窗,据说很有特色。我其实也应该下去,这些东西很快就会彻底消失。可惜时间有限。提到木卡姆音乐,我准备回去网上找来听听。
见到一些沙漠红柳,开着一串串紫色密集的小花朵,经过一些村庄,见到拆烂或破烂的土屋,均有漂亮木门。经过叶城,大概是赶集日,路上男女老少骑着毛驴赶着马车,也有在双排绿树间就地野餐,似乎很会享受生活。
一路数次遭遇检查身份证,其实不过做样子,他们上车嘴里嚷着“身份证拿出来”,等你拿出来,他们已经下车了。
晚上6点多到喀什,又去清真寺旁转转,非常留恋。看人家围坐吃饭,瓜果和馕,似乎很简单。路边各家餐厅也很热闹,但不觉得拥挤脏乱。买两片西瓜和哈密瓜尝尝,没有什么特别,还是最喜欢蟠桃。顺便再买几个挂坠,在一家小超市看见卖Smart Collection滚珠香水,10ML,35元,都写着Design not connnected anyway with a registeed trademark of Chanel等名牌,Chanel或Escada等字体很大,显然是山寨,不知哪国出品,但香味的确与大牌类同,买了几种玩玩,出门旅行用不错。地摊上看中一块桌布,金黄色大花,才15元,哪里还好意思还价,几乎想多付她一些。
第二十日
早上7:45分,宣礼声从远处传来,再过几天就是开斋节,但是我要回去上班了。
先前电话艺龙订的回乌鲁木齐机票,吉祥航空,票价对折。打车到机场,很多班机延误,我的却很准时。要了走廊座位,后来发现大错。飞行一段时间,偶然往窗外一望,呀,晴空万里,飘着稀疏的白云,地面沙漠、山脉、丹霞地貌、草原,全都一览无遗,像一张巨大的立体地图。后悔没有挑选靠窗的座位。
出机场打的回医科大学如家客栈,出租车司机没有拒载,但是本来一条大道,却一路绕弯,直到我忍无可忍,告诉他我认识路,他才走上正途。
第二十一日
去机场,等半天没有出租,来一辆车大家抢。有黑车停下问去哪,45元去机场,价格几乎加倍,路上还又捎带了两个乘客。走高速,的确路很长。
就此结束我的西行之旅。
总的感觉是下次再行边疆,至少应该挑选秋天而非夏季。只有秋高气爽,才有天苍苍地茫茫之感。不过,我还会再来吗?
-
迷路的木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1-15 12: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