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
本来不是很想看这部电影,觉得范逸臣主演的电影应该不会很好看吧。还是有些偏见,虽然范在里面也没什么出挑的表现。可是开头的日文独白一下把我吸引了过去。一向喜欢这种有旁白的电影。
电影里的7封信贯穿着整个电影,个人觉得是电影的最大亮点了。文笔非常优美又温情脉脉。与之相比,《李米的猜想》里方文写给李米的那些信就黯然失色了。类似的两段情感,截然不同的表达。现实世界里,还是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让彼此都释然吧。
说说里面的人物。女主角出场的时候没想到她就是女主角。第一感觉就是她长相和国庆一起去杭州的女的蛮像的。看到后来,觉得身材不错,声音太过尖细,特别是骂人的时候觉得挺刺耳。范逸臣出场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原以为是个很帅的小伙子呢,看起来比较邋遢猥琐。总之这两人表现平平,不说也罢。
非常喜欢茂伯,出场的时候就非常特别。越到后来性格越发生动,又固执又可爱的一个老头儿。他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坚持和热爱让我很佩服。那个代表也很可爱,既有土皇帝般的粗鲁和飞扬跋扈,可又有宽广绵厚的慈父胸怀。他坐着小汽车让手下张罗给阿嘉送信的场面让人又好笑又感动。
看到民雄的时候觉得非常眼熟,好像哪里见过。后来他上台表演的时候终于记起原来是在康熙里见过。不晓得为什么,看到他就想到光辉。两人都很老实,不过民雄强壮多了。哈哈。
马拉桑这个人也很有意思。默默无闻的一个小人物,导演甚至都没有赋予他名字,却一直努力坚持不放弃。最终不但得到第一个大订单,还阴差阳错加入了阿嘉的摇滚乐团当贝司手,在恒春,在音乐的舞台上有了小小的一席之地。我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基调。
最后是中孝介,之前只知道他是日本的民谣歌手,唱过《咫尺回忆》,听声音以为年纪稍大的(电影里看到原来年轻帅气)。后来自己去听了《思い出のすぐそばで 》,觉得不错。没想到被用在这个电影的插曲,听到的时候十分的惊喜。最后他跟阿嘉用不同语言合唱的场景也让我觉得很温情。
整个电影的基调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喜欢。导演的厉害之处就是能将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又温馨。一部电影不一定只有一两个主角,真正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
电影里的7封信贯穿着整个电影,个人觉得是电影的最大亮点了。文笔非常优美又温情脉脉。与之相比,《李米的猜想》里方文写给李米的那些信就黯然失色了。类似的两段情感,截然不同的表达。现实世界里,还是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让彼此都释然吧。
说说里面的人物。女主角出场的时候没想到她就是女主角。第一感觉就是她长相和国庆一起去杭州的女的蛮像的。看到后来,觉得身材不错,声音太过尖细,特别是骂人的时候觉得挺刺耳。范逸臣出场的时候有些不敢相信,原以为是个很帅的小伙子呢,看起来比较邋遢猥琐。总之这两人表现平平,不说也罢。
非常喜欢茂伯,出场的时候就非常特别。越到后来性格越发生动,又固执又可爱的一个老头儿。他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坚持和热爱让我很佩服。那个代表也很可爱,既有土皇帝般的粗鲁和飞扬跋扈,可又有宽广绵厚的慈父胸怀。他坐着小汽车让手下张罗给阿嘉送信的场面让人又好笑又感动。
看到民雄的时候觉得非常眼熟,好像哪里见过。后来他上台表演的时候终于记起原来是在康熙里见过。不晓得为什么,看到他就想到光辉。两人都很老实,不过民雄强壮多了。哈哈。
马拉桑这个人也很有意思。默默无闻的一个小人物,导演甚至都没有赋予他名字,却一直努力坚持不放弃。最终不但得到第一个大订单,还阴差阳错加入了阿嘉的摇滚乐团当贝司手,在恒春,在音乐的舞台上有了小小的一席之地。我喜欢这种积极向上的基调。
最后是中孝介,之前只知道他是日本的民谣歌手,唱过《咫尺回忆》,听声音以为年纪稍大的(电影里看到原来年轻帅气)。后来自己去听了《思い出のすぐそばで 》,觉得不错。没想到被用在这个电影的插曲,听到的时候十分的惊喜。最后他跟阿嘉用不同语言合唱的场景也让我觉得很温情。
整个电影的基调让人觉得很舒服,很喜欢。导演的厉害之处就是能将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又温馨。一部电影不一定只有一两个主角,真正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主角。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