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sfy
兩夜里連著看了五部香港電影,《志明與春嬌》I、II,《金雞》I、II,還有《每當變幻時》。於是就發現好的香港電影總是與香港的歷史文化,點滴氣息相關的。志明與春嬌的故事開始於香港的禁止在公共場合吸煙的法案,由一個很偶然的切入點開始,雖然也是與許多愛情電影慣用的記日套路,但時時充滿港式幽默。比如,聚眾閒談的爆粗口,重口味;生日派對的nipple cake,還有男女主人之間的直接,已不似一般純情電影般遮遮掩掩,欲說還休。但儘管如此,它還是一部純情電影,只不過是典型的香港式的純情。對細節的留心讓整部電影增色不少。更令觀眾覺得,對,這就是我們。
馬老師說第二部春嬌與志明的故事更像是我們身邊會實際發生的,感情變淡,和平分手,和年輕漂亮的女孩重新開始。沒過多久就又發現其實很念舊。這個故事被搬去了北京就不那麼有香港味了,但又或許,少了寫小資的浪漫,多些大款的奢侈,也是導演想要嘗試的吧。大陸對於香港而言,總是與賺錢,發大財,跑事業有關,而大陸的女孩子多數是小三,即便一時搶去了風頭,但總是風光不久就沒了勢力。因為香港男人總是會回頭來吃窩邊草。
金雞是一部令我驚喜的電影,吳君如不愧靠阿金的角色拿到了影后。樂天派,瘋癲癡癡傻傻的阿金,其實還真會苦中作樂,換做別人日子也許沒有她那麼滋潤。電影從她的15歲講到她人到中年,從她開始做魚蛋妹開始,打醉拳的舞女,按摩女,最後自己顧自己出來單幹,期間遇到各色各樣的人。生過小孩,結過婚,又離了,失憶過,又在華仔的鼓勵下重新振作起來。把I和II連接起來,就基本是阿金的一生了。
從19世紀80年代到2046年的香港回歸50周年,當時特首的劉德華在大屏幕上跟阿金講話。笑料百出,但實際的人生卻不是輕鬆的,阿金就是憑著她的好騙,她的樂天,她的獨立和堅強,她的聰明才在起起落落的香港社會混下去。
說說她遇到的怪人們。Eason演的失戀的“小鋼炮”,啤酒瓶底眼鏡,電車男髮型,講話還會噴口水,梁家輝的陳教授總把經濟效益掛在口頭,胡軍的搶劫犯,一副許文強的做派,神秘冷酷,又不乏柔情。居然是隱射香港當時很有名的兩個劫匪。還有鄭中基的神經病人,在他愛的女人面前永遠像個孩子,黎明演的SARS期間犧牲的醫生,都很有震撼力,即便連張學友扮演的黑心表哥到最後也表現出他溫情的一面。
就又想起千樺所講的港女精神。也許看了這麼多有代表性的香港電影,我可以說說港人精神,至少是港人追求的精神是什麽,其實很簡單:人生路這麼長,難免會有起有落,每個人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許多不能言說的苦楚,最重要是爲了繼續活下去,爲了實現目標,我們能夠堅持不放棄,萬事總有解決之道,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也許好運氣就不會光臨了。人說傻人有傻福,也許就是這個道理。The power of One,只有自己才能幫到自己,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獨立堅強的女人,最終總能收穫一份美好的結局吧。
P.s.(其實我之前一直在懷疑,太要、目標太堅定了是不是一件好事,當我們太過於執著的時候,真的會忽視太多,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每當變幻時》里的阿妙,她最後是成為了女強人,但公平的人生並沒有把愛情也留給她。也許追求目標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學會知足了吧,其實怎樣都好。
馬老師說第二部春嬌與志明的故事更像是我們身邊會實際發生的,感情變淡,和平分手,和年輕漂亮的女孩重新開始。沒過多久就又發現其實很念舊。這個故事被搬去了北京就不那麼有香港味了,但又或許,少了寫小資的浪漫,多些大款的奢侈,也是導演想要嘗試的吧。大陸對於香港而言,總是與賺錢,發大財,跑事業有關,而大陸的女孩子多數是小三,即便一時搶去了風頭,但總是風光不久就沒了勢力。因為香港男人總是會回頭來吃窩邊草。
金雞是一部令我驚喜的電影,吳君如不愧靠阿金的角色拿到了影后。樂天派,瘋癲癡癡傻傻的阿金,其實還真會苦中作樂,換做別人日子也許沒有她那麼滋潤。電影從她的15歲講到她人到中年,從她開始做魚蛋妹開始,打醉拳的舞女,按摩女,最後自己顧自己出來單幹,期間遇到各色各樣的人。生過小孩,結過婚,又離了,失憶過,又在華仔的鼓勵下重新振作起來。把I和II連接起來,就基本是阿金的一生了。
從19世紀80年代到2046年的香港回歸50周年,當時特首的劉德華在大屏幕上跟阿金講話。笑料百出,但實際的人生卻不是輕鬆的,阿金就是憑著她的好騙,她的樂天,她的獨立和堅強,她的聰明才在起起落落的香港社會混下去。
說說她遇到的怪人們。Eason演的失戀的“小鋼炮”,啤酒瓶底眼鏡,電車男髮型,講話還會噴口水,梁家輝的陳教授總把經濟效益掛在口頭,胡軍的搶劫犯,一副許文強的做派,神秘冷酷,又不乏柔情。居然是隱射香港當時很有名的兩個劫匪。還有鄭中基的神經病人,在他愛的女人面前永遠像個孩子,黎明演的SARS期間犧牲的醫生,都很有震撼力,即便連張學友扮演的黑心表哥到最後也表現出他溫情的一面。
就又想起千樺所講的港女精神。也許看了這麼多有代表性的香港電影,我可以說說港人精神,至少是港人追求的精神是什麽,其實很簡單:人生路這麼長,難免會有起有落,每個人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許多不能言說的苦楚,最重要是爲了繼續活下去,爲了實現目標,我們能夠堅持不放棄,萬事總有解決之道,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也許好運氣就不會光臨了。人說傻人有傻福,也許就是這個道理。The power of One,只有自己才能幫到自己,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獨立堅強的女人,最終總能收穫一份美好的結局吧。
P.s.(其實我之前一直在懷疑,太要、目標太堅定了是不是一件好事,當我們太過於執著的時候,真的會忽視太多,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每當變幻時》里的阿妙,她最後是成為了女強人,但公平的人生並沒有把愛情也留給她。也許追求目標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學會知足了吧,其實怎樣都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