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建筑的品质
品质不是从天天趴在电脑上对着cad、rhino里面出来的,而是从“手动”开始的。
机器越来越聪明了,用它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是貌似聪明的办法,实际只让人离空间和建筑的灵魂越来越远。但现在人又不能退步到所有都是纯手工,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手工80%,最后出图再上机。
非常欣赏同学们的草图、模型,都随意的张贴、堆放在各个角落。建筑学院的楼是1886年造的,砖块和混凝土的砌体,非常敦实的挺立在河边,有种“很靠谱”的感觉。
刚到学校,遇到一个workshop,和同学讨论方案,是关于greenhouse的小课题,同学拿了好多例子来说他想要的方案。我问,这是借鉴,还是抄袭?东拼西凑?拆解大师的胳膊腿脚安到自己的方案里面?一直觉得和过去的人做一样的设计是不值得一提的。他给我这样的回答:这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机械拼装组合,而是针对基地本身的判断,再者,太阳下无新鲜事,这是取人之长,以利自己方案。
没有特别张扬的形态,有的是认真研究,一点一滴做的认真态度,学校也不逼迫每个人,时间很随意,但出来的东西还真不错。每天来上学,也从没见人大规模的熬夜,教室经常到十二点的就我和一两个同学。生活很规律,每周都有party,只有party才熬个通宵。
这也许是“生活着,工作着”,不错的状态吧。没有人觉得自己最优秀,虽然也有不少完美主义者,但只是严格要求自己,极少互相竞争,彼此不服气,绝没有压制,非常随性,自己觉得好就够了。
机器越来越聪明了,用它解决所有的问题其实是貌似聪明的办法,实际只让人离空间和建筑的灵魂越来越远。但现在人又不能退步到所有都是纯手工,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手工80%,最后出图再上机。
非常欣赏同学们的草图、模型,都随意的张贴、堆放在各个角落。建筑学院的楼是1886年造的,砖块和混凝土的砌体,非常敦实的挺立在河边,有种“很靠谱”的感觉。
刚到学校,遇到一个workshop,和同学讨论方案,是关于greenhouse的小课题,同学拿了好多例子来说他想要的方案。我问,这是借鉴,还是抄袭?东拼西凑?拆解大师的胳膊腿脚安到自己的方案里面?一直觉得和过去的人做一样的设计是不值得一提的。他给我这样的回答:这并不是没有目的的机械拼装组合,而是针对基地本身的判断,再者,太阳下无新鲜事,这是取人之长,以利自己方案。
没有特别张扬的形态,有的是认真研究,一点一滴做的认真态度,学校也不逼迫每个人,时间很随意,但出来的东西还真不错。每天来上学,也从没见人大规模的熬夜,教室经常到十二点的就我和一两个同学。生活很规律,每周都有party,只有party才熬个通宵。
这也许是“生活着,工作着”,不错的状态吧。没有人觉得自己最优秀,虽然也有不少完美主义者,但只是严格要求自己,极少互相竞争,彼此不服气,绝没有压制,非常随性,自己觉得好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