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透 勘不透
今年以来,死亡降临的次数出奇的多。今年死神玩得特别high啊。今天爷爷去世了。老人家强悍的生命力,终究没敌过时间的巨轮,不过八十多岁高龄,算是“白喜”的吧。
生死一线,如何才能勘透?勘透又能如何?
死如秋叶之静美。爷爷他在秋天走了。现在老家的山上应该已有红叶黄叶,扑簌闪亮在秋日下了吧。特别喜欢的两句话,头一句离我越来越远,而后一句何时应验?
我不像几个堂弟堂妹,在老家长大。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怡然,爷爷几乎没有从我这里享受过,跟他之间的交流少得我自己都记不清曾与他说过些什么。爸爸今年以来健康问题不断,眼下不可能回老家,而我如果回去,一定是有点茫然无措吧,也许对死亡本身的哀伤,会大于由具体记忆凝铸起的感情无可归依而起的悲伤。何况,我虽年岁日长,仍旧不像父母,似乎已经擅长面对死亡,能平静处理悼亡的心情。不,或许他们表现出的平静,也只是岁月赋予他们的责任,正如我也将如他们那样,负起类似的职责。
爷爷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也许也没吃过多少药。不知道他信奉什么,但我知道老人不想从医院的白色病床离开世界,那里离他真实的世界显然遥远得像幻影。大概七八年前,他得了青光眼,不肯开刀治疗,于是在堂屋里总要背光坐在门边的矮凳,凳子矮得,他像是蹲踞在地上,背日益弓起,长长的腿嶙峋地折叠,和身体形成一个倾斜的N,骨节粗大指尖泛黄的大手拿着烟斗,慢慢地嘬嘴抽着烟,那烟斗是我们从各处给他搜罗的藏品中的某一只,旁边也许放着某根我爸出差带回的手杖。明与暗形成的剪影,氤氲模糊在在烟雾中,如老鹫般静止、待动,然而却只能越来越缓慢地移动了。
去年以来,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过,饭照吃,酒照喝,烟照吸,每餐也照例要留点肉菜给家里的瘦猫。农村的猫总是骨头崚嶒些,尾巴经常还是被灶里的火星燎焦秃掉的。不知家里什么时候开始养猫的,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上学去了,工作去了,结婚去了,生孩子去了,大叔和小叔为便于放养鸡鸭或别的什么原因把房前的晒谷坪隔成两半,长长的平房堂屋中间的门也给封上了,但院子和屋子并没有因此显得逼仄,因为常住的人丁少了。当爷爷再没有力气上山扒枞毛、割草、放牛,我想象那情景,家里一定因为时常只见一人一猫进出,显得无比宽敞寂寥。猫竟成了他这些年最亲近的伙伴,堂妹曾告诉我,他们给爷爷清理床褥,发现上面有猫留下的便溺,他也许根本没当一回事,毕竟自来他的生活就是那样简单到朴野,而我心里终不免一酸,流露在脸上却是笑了起来。
所以每年春节,家里孩子亲友都回来的日子,门槛被进进出出的鞋子踩踏着,习惯坐在门边的爷爷,他昏花的眼里一定是闪亮的吧。人说“老小老小”,去年国庆我第一次带gg回去,难得刚当了母亲不久的堂妹也趁假期携夫婿归宁,长途驱车回到家,忙着跟家里人打招呼、分礼物。爷爷跟我们话不多,还是门边踞坐着,可他的愉快我们都能感觉到——只是,当得知堂妹没像之前预告的,带小宝宝回来——爷爷立刻拄着杖到院子去了。过了一会堂弟在旁边偷偷跟我说,刚才你不知道,他们没带娃仔回来,爷爷很失望,不高兴得眼泪都要流了。人老了,心性为什么会变得孩子一般?现在想来,真的是,见一回少一回,看一面少一面了啊。
我们所有的经历都要受时间的限制。这点在“医院”的概念显得有点遥远的乡村,尤其明显。人们不会设想用各种发着金属或油漆光泽的仪器针具以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片去延续已经无法自由动弹的肉体那所剩无几的时间,即使他们坚持延续那样的状态,那也不该和不能是在远离自家枕席的医院病床上,否则该是对生命尊严多严厉的亵渎啊。所谓“命”,那是有定数的,所谓定数,那是由时间和比医学更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远到人刚刚诞生尘世时就标识个体独有“命运”的生辰八字,近到身边某些无法眼见手握的偶然事件。去年爸妈回乡参加家里做清明,看到爷爷收藏多年的一个神秘小红本,上面是他自己亲笔记录的全家长幼人等的姓名生辰年庚,我爸他们的生辰,他当年是拿去给先生看过算过的。他应是已感到时日无多,才将这“家庭机密文件”解密了吧。也许这就是他爱我们的方式之一种。
没有哪一种分别能比死亡更绝对和长久,从此对某个人的憎恨、热爱、思念或者遗憾等等,都将失去载体,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些感情,也就无所谓分别,因为这个人的存在与消失显然对生者毫无意义。如果我会唱我们的山歌该多好,也许只有山野里那样反复一个曲调的咏唱,能消解我勘不透死亡的心情,这种心情我现在用语言还无法名状。但我知道,我必须承受,当我总是抱怨远离了生活的真实感,这真实的生活忽然在今天的20点45分,扑面而来。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聊以为记,聊以慰己,至少对我而言,终于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生死一线,如何才能勘透?勘透又能如何?
死如秋叶之静美。爷爷他在秋天走了。现在老家的山上应该已有红叶黄叶,扑簌闪亮在秋日下了吧。特别喜欢的两句话,头一句离我越来越远,而后一句何时应验?
我不像几个堂弟堂妹,在老家长大。儿孙绕膝,含饴弄孙的怡然,爷爷几乎没有从我这里享受过,跟他之间的交流少得我自己都记不清曾与他说过些什么。爸爸今年以来健康问题不断,眼下不可能回老家,而我如果回去,一定是有点茫然无措吧,也许对死亡本身的哀伤,会大于由具体记忆凝铸起的感情无可归依而起的悲伤。何况,我虽年岁日长,仍旧不像父母,似乎已经擅长面对死亡,能平静处理悼亡的心情。不,或许他们表现出的平静,也只是岁月赋予他们的责任,正如我也将如他们那样,负起类似的职责。
爷爷几乎没有进过医院,也许也没吃过多少药。不知道他信奉什么,但我知道老人不想从医院的白色病床离开世界,那里离他真实的世界显然遥远得像幻影。大概七八年前,他得了青光眼,不肯开刀治疗,于是在堂屋里总要背光坐在门边的矮凳,凳子矮得,他像是蹲踞在地上,背日益弓起,长长的腿嶙峋地折叠,和身体形成一个倾斜的N,骨节粗大指尖泛黄的大手拿着烟斗,慢慢地嘬嘴抽着烟,那烟斗是我们从各处给他搜罗的藏品中的某一只,旁边也许放着某根我爸出差带回的手杖。明与暗形成的剪影,氤氲模糊在在烟雾中,如老鹫般静止、待动,然而却只能越来越缓慢地移动了。
去年以来,爷爷的身体越来越差,不过,饭照吃,酒照喝,烟照吸,每餐也照例要留点肉菜给家里的瘦猫。农村的猫总是骨头崚嶒些,尾巴经常还是被灶里的火星燎焦秃掉的。不知家里什么时候开始养猫的,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上学去了,工作去了,结婚去了,生孩子去了,大叔和小叔为便于放养鸡鸭或别的什么原因把房前的晒谷坪隔成两半,长长的平房堂屋中间的门也给封上了,但院子和屋子并没有因此显得逼仄,因为常住的人丁少了。当爷爷再没有力气上山扒枞毛、割草、放牛,我想象那情景,家里一定因为时常只见一人一猫进出,显得无比宽敞寂寥。猫竟成了他这些年最亲近的伙伴,堂妹曾告诉我,他们给爷爷清理床褥,发现上面有猫留下的便溺,他也许根本没当一回事,毕竟自来他的生活就是那样简单到朴野,而我心里终不免一酸,流露在脸上却是笑了起来。
所以每年春节,家里孩子亲友都回来的日子,门槛被进进出出的鞋子踩踏着,习惯坐在门边的爷爷,他昏花的眼里一定是闪亮的吧。人说“老小老小”,去年国庆我第一次带gg回去,难得刚当了母亲不久的堂妹也趁假期携夫婿归宁,长途驱车回到家,忙着跟家里人打招呼、分礼物。爷爷跟我们话不多,还是门边踞坐着,可他的愉快我们都能感觉到——只是,当得知堂妹没像之前预告的,带小宝宝回来——爷爷立刻拄着杖到院子去了。过了一会堂弟在旁边偷偷跟我说,刚才你不知道,他们没带娃仔回来,爷爷很失望,不高兴得眼泪都要流了。人老了,心性为什么会变得孩子一般?现在想来,真的是,见一回少一回,看一面少一面了啊。
我们所有的经历都要受时间的限制。这点在“医院”的概念显得有点遥远的乡村,尤其明显。人们不会设想用各种发着金属或油漆光泽的仪器针具以及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药片去延续已经无法自由动弹的肉体那所剩无几的时间,即使他们坚持延续那样的状态,那也不该和不能是在远离自家枕席的医院病床上,否则该是对生命尊严多严厉的亵渎啊。所谓“命”,那是有定数的,所谓定数,那是由时间和比医学更复杂的因素共同决定的。远到人刚刚诞生尘世时就标识个体独有“命运”的生辰八字,近到身边某些无法眼见手握的偶然事件。去年爸妈回乡参加家里做清明,看到爷爷收藏多年的一个神秘小红本,上面是他自己亲笔记录的全家长幼人等的姓名生辰年庚,我爸他们的生辰,他当年是拿去给先生看过算过的。他应是已感到时日无多,才将这“家庭机密文件”解密了吧。也许这就是他爱我们的方式之一种。
没有哪一种分别能比死亡更绝对和长久,从此对某个人的憎恨、热爱、思念或者遗憾等等,都将失去载体,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些感情,也就无所谓分别,因为这个人的存在与消失显然对生者毫无意义。如果我会唱我们的山歌该多好,也许只有山野里那样反复一个曲调的咏唱,能消解我勘不透死亡的心情,这种心情我现在用语言还无法名状。但我知道,我必须承受,当我总是抱怨远离了生活的真实感,这真实的生活忽然在今天的20点45分,扑面而来。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聊以为记,聊以慰己,至少对我而言,终于不是在玩文字游戏。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