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life
回学校的第一天比在松潘骑马三天还要累。起床 考试 排剧 电话 邮件 扯淡 写计划。
每天都想写一点东西,因为最近觉得记性很差,所以得记点什么下来。人人上太浮躁。躲在这里自己默默地自言自语。
明天要拍毕业照。只可惜这恼人的大雨。
吹头发的时候和小琨琨谈起大学生活 竟然都有天花乱坠想学film study的小心愿。她说她半夜起来敲剧本,我说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想着看书写东西。学校里面的大多数话题就是桃花和考试。排the crucible排到累的时候就会想想当年夜半看电影深刻到落泪的情景,瞬间看到超越于排剧这件事情本身的东西,然后又看到点希望和动力。
考物理前给人洗脑,找个时间要去跟Simon促膝长谈,放弃考高数。我深刻地意识到也许这一生可能只剩下那么点菲薄的时间用来挥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索性随性一点。看书能够解救人。
打了一通英文电话。发现自己很长时间不在一个正经模式了之后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任何decency了。周末开始烂摊子收拾模式和浪荡模式同时走起。神马计划都没有的2012,西湖音乐节,然后莫名其妙地去认识认识国际友人。唉 可能事情有了多样性,才能不拖延。
但我们终究要走到琐碎中去的吧,多样性都只是暂时的。那天在松潘矿泉水海子边,peter抱着我的尼采,我抱着我的笔记本坐在火堆旁的时候,我以为那就是理想中的平静安宁的生活,但后来发现那只是因为他们离我本身的生活太遥远而已。如果如那马夫一样,这样的生活不是选择,而是规则,可能我也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短暂的平静,反倒是和他一样更怀念他家的牦牛和孙女儿了吧。就像当年确实有人羡慕我为了debate而四处奔波的生活,但一开始的新鲜,到了去南非的时候也只是疲惫和厌倦了。琐碎是生活的常态。我试着找一种办法让我来接受这样的琐碎。那才是最伟大的。
收到UChicago寄来的围巾,瞬间觉得申请季那种大喜大悲的状态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已不再有大喜大悲,倒有着一种从对未来的无知中寻找些刺激。和Uni一样对未来有期待。我笑笑扔下一句话amusing you to death。和她抱着的那本书同名。
想做很多的事情,但觉得时间不够。想停下来歇歇,却被各种催促。既然这样那就不靠谱点时日好了。拖拖拉拉也能把事情做完。
走得慢一点才能享受此刻。这我仅有的可以挥霍的时刻。
每天都想写一点东西,因为最近觉得记性很差,所以得记点什么下来。人人上太浮躁。躲在这里自己默默地自言自语。
明天要拍毕业照。只可惜这恼人的大雨。
吹头发的时候和小琨琨谈起大学生活 竟然都有天花乱坠想学film study的小心愿。她说她半夜起来敲剧本,我说我现在一天到晚都想着看书写东西。学校里面的大多数话题就是桃花和考试。排the crucible排到累的时候就会想想当年夜半看电影深刻到落泪的情景,瞬间看到超越于排剧这件事情本身的东西,然后又看到点希望和动力。
考物理前给人洗脑,找个时间要去跟Simon促膝长谈,放弃考高数。我深刻地意识到也许这一生可能只剩下那么点菲薄的时间用来挥霍是没有代价的。那就索性随性一点。看书能够解救人。
打了一通英文电话。发现自己很长时间不在一个正经模式了之后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任何decency了。周末开始烂摊子收拾模式和浪荡模式同时走起。神马计划都没有的2012,西湖音乐节,然后莫名其妙地去认识认识国际友人。唉 可能事情有了多样性,才能不拖延。
但我们终究要走到琐碎中去的吧,多样性都只是暂时的。那天在松潘矿泉水海子边,peter抱着我的尼采,我抱着我的笔记本坐在火堆旁的时候,我以为那就是理想中的平静安宁的生活,但后来发现那只是因为他们离我本身的生活太遥远而已。如果如那马夫一样,这样的生活不是选择,而是规则,可能我也没有办法感受到那短暂的平静,反倒是和他一样更怀念他家的牦牛和孙女儿了吧。就像当年确实有人羡慕我为了debate而四处奔波的生活,但一开始的新鲜,到了去南非的时候也只是疲惫和厌倦了。琐碎是生活的常态。我试着找一种办法让我来接受这样的琐碎。那才是最伟大的。
收到UChicago寄来的围巾,瞬间觉得申请季那种大喜大悲的状态好像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现在已不再有大喜大悲,倒有着一种从对未来的无知中寻找些刺激。和Uni一样对未来有期待。我笑笑扔下一句话amusing you to death。和她抱着的那本书同名。
想做很多的事情,但觉得时间不够。想停下来歇歇,却被各种催促。既然这样那就不靠谱点时日好了。拖拖拉拉也能把事情做完。
走得慢一点才能享受此刻。这我仅有的可以挥霍的时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