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赵林老师28年前的心声)
潘晓:
罗曼·罗兰曾说他在每一本书里都发现了自己。当我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人生的
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篇文章后,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我。
我和你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遭遇。和你一样,过去,我信仰共产主义,把牺牲自我以
谋求人类的幸福当作自己生活的宗旨。我为牛虻流过眼泪,更为保尔的事迹所感动,我渴
望着一种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壮举。从小所受的社会教育使我患了一种少年色盲症,外
界的一切在我眼里都具有玫瑰花一般鲜艳的色彩。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我和当时的所有年轻人一样狂热,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宗教
式的虔诚。我真心实意地相信那些谵妄的说教,为了一种比乌托邦还要渺茫的所谓政治理
想去扼杀自我。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中学生,但是革命的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净化思想却已
经把我变成了一个连最坚韧的斯多葛信徒也望尘莫及的自我异化典型。我和同学们一起斗
私批修,为自己头脑中的私字一闪念而深感愧疚。每当在银幕上看到毛主席时,我就激动
得浑身哆嗦,热泪盈眶。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共产主义
!”把我自己当作手段,甘愿成为人们脚下的垫路石。
但是,生活很快就让我看到了它的真面目。1974年,我的外祖父去世,远在外地的父
母和亲戚对我十分冷淡。当我饿着肚子向好友们寻求帮助时,看到的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
目。有哪一种痛苦能与饥饿相提并论呢?肉体所受的折磨使我的精神堤岸崩溃了,我陡然
发现人世的虚伪、丑恶。我痛苦、悲观,想到爱情中寻找安慰。但是很快又发现自己掉进
了另一个深渊——我被爱情抛弃了,一个势利的姑娘带走了我初恋的全部热情和真挚,在
我的心上留下了一个芝麻大小的伤口。
伤口在流血,心在流血!
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危机。我苦苦地体味着哈姆雷特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
你在书本上看不到的”。我终于发现说谎、欺诈、恭维、奉承是人生的要谛,自私是人的
本质。当我无私地对待别人时,别人却把我当作一个傻瓜来戏弄。生活中像葛朗台、夏洛
克、聂赫留道夫式的人物确实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
变化,从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热情变得厌恶生活。我不愿意随波逐流,把自己贬低到庸人
的泥潭中,于是我就到书中去自我解脱。我放纵自己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欧洲文学的领域中奔驰。你在书籍世界中所结识的那些人也是我的好友,我天天和处于冥
冥中的思想家们呆在一起,从他们身上吸收精神营养。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工
作,经常性的出差使我能够广泛地了解社会,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以往的信仰和生活态度是
那样的可笑。1978年初,我考进了大学,不久就发现,社会上到处都一样,即使在大学这
个高度文明的场所,个人的本能仍然是绝对的主宰。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个人乃是世界
的中心和基础。
这种观念也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管他是什么主义呢,只要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当
然,黑格尔的那句名言还有另一层意义,即否定的方面,但在这里暂不讨论)。
从此以后,我开始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和欧美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里面去挖掘自我,我
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态度,我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叔本华、尼
采等人的思想中去了解社会的本质,得到很多启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崭新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也许是大逆不道的,但它却是从我经历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的。
下面我想和你就人生谈几个问题:
1、对自私的理解:
自私是一个广义的哲学概念,它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在动物那里表现为自保,在人身
上则表现为自私。自私是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康德和黑格尔看到这一点,认为历史
就是在恶中发展的。
自私首先是一种自我发现: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我”的重要意义。以往的一切总体主义的观念都是个体灵魂被歪曲的结果,是个人本质异化的结果。十年浩劫中有个口号,叫做“狠斗私字一闪念”,这是多么野蛮的口号,那时却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在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社会改革,都是由于自我发现而引起的。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哪一个不是以个人自觉为前提?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提高自身价值的前提下,社会才能进步。可悲的是,人类历史上自觉的时间短,蒙昧的时间长,一种自觉否定了旧的蒙昧,又造成了新的蒙昧,所以费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不是没有道理的。拿我们国家来说,六十年代中叶掀起的一场社会动乱就是宗教狂热的最具体的表现。这是一种否定一切宗教的宗教,是“革命的”宗教。那时候的偶像崇拜简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蒙昧和长期有意识的政治宣传使人们从内心里默认这种异化的社会现象,许多人甚至愿意为这种宗教而献身。这是内在的体验,是肯定的方面。另一方面,法律成了人尽可夫的娼妇,权力意志的绝对地位使得监狱成了变相的宗教裁判所,法律(毋宁说权力意志)不仅要干涉人的活动和客观效果,而且还要限制人的思想和主观动机,因而,外在的压力也使人感到窒息。这是否定的方面,两方面的结合产生了八亿宗教徒,用喜剧的形式重演了苏联卫国战争前后斯大林崇拜的悲剧,给社会带来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浩劫。这场运动是怎样引起的呢?有人把它归咎于某一个人的意志。我认为这是中国人长期禁锢自我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舆论用总体压抑个人的必然结果。每个人崇拜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种异化既是愚昧无知的结果,又是它的原因。人们狭隘地理解着自己表示自己是自私的,另一方面也由于没有对自私的自觉而认识不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力量。他们只是消极地去理解自私,没有看到自私的积极意义。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常常把自私与为公对立起来,把利已与利人对立起来,两者之间
水火不容。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直到现在仍在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其实这两者不仅
是对立的,往往还是一致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只要一提到人,必定先指的是整体,然
后才是个体。似乎个人首先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然后才是作为个人存在。一般先于个别
,水果先于苹果,这就是异化社会的逻辑程序。昨天下午吃晚饭时,我从学校广播中听到
一首学习雷锋的歌曲,里面有雷锋日记中的四句名言,其中一句是:“对待个人主义,要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我不禁大吃一惊:清扫个人主义?否定个人?这种玩笑实在开不得
了!没有个人,这个世界一天也不能存在。从这句话中我又想起了“狠斗私字一闪念”,
我实在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关于保尔的那段人生名言,我并没有改变态度,只是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只要在有
限的生命中充分认识了自我,必然使生命之光焕发得比庸庸碌碌的人更明亮;在没有个性
自觉的困惑中的悲观厌世,必然会虚度年华。狂热产生于遗弃自我,悲观失望也产生于对
自己估量不足。总之,一切非进取的生活态度,一切奇怪荒诞的社会行为之所以产生,根
本原因就在于否定了个人(或个人主义)和自私。被发掘了的自我就是一座宏大精深的宇宙
,人们将在里面发现无数的宝藏。快去发现自己吧,快去让个体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吧!
你将会发现,整个现实社会在觉悟的个人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可怜!
由于我的这种思想,我在班里被同学当作自私的人。其实要谈狭义的自私,我比他们
差远了。但是从广泛的哲学意义上来说,我确实比他们自私,也就是说我比他们更珍惜自
己的价值。我的自私是自觉的,他们的自私却仍然处于一种本能的状态中。我以自私为荣
,他们以自私为耻,尽管在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时他们决不会比我更多地考虑到别人!
总之,按照人的本性来说,怎么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正
当的权利。没有这种广义的自私,社会就不能发展,历史就不能前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同时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的,所以人首先应该是个人
。社会的一切运动,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四化建设,都应该把活生生的感性的个人放在首
位,运动只是手段,自我才是目的。
当然,自私具有双重效果,一方面是个人自觉,另一方面也是产生了一些损人利已的
后果。这种可悲的情况是由自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目前是很难避免的,将来看来也很
难根除。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矛盾冲突,这都是由于自私而引起的。
2、对生活的态度:
由于上述对自私的自觉、对自我的发现,形成了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把生活作斗
争,不是像狂热时期所说的那种斗争,而是自我与环境的斗争。人生就是对这种斗争的记
录。我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是不合流。社会中确实充满了丑恶、虚伪,这种势力虽然很可怕,但它动摇不了
一个充分自觉的个性。海明威小说中所塑造的“硬汉性格”就是我生活的楷模。我决心遵
循“硬汉性格”者的生活态度去不停地摸索,碰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过去在农村中,在
单位里,我一直坚持学习,为此遭受了许多冷嘲热讽。现在上了大学,仍然时常听到一些
流言蜚语。而我毫不在乎,继续奉行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一句格言:“走你的路,
让人们去说!”你在信中写到你也争工资,计较奖金,这是很正常的,无非为了使自己生
活和学习得更好些。可是你为什么要学会奉承和说假话呢?这些现象虽然是现实的,但都
会成为非现实的,因而都会成为不合理的。你为什么要去追求相对的东西?你应该去发掘
自我,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
第二是进取心。我从来就是一个进取心极强的人。和你一样,最近我也在写作品。我
充满了信心,非写成功不可!我写小说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发现个人的价值和普遍的人性
,发泄内心的情绪,在外物身上打下自我的烙印。这种进取不是为了功利效果,而是为了
满足自我扩张和表现的要求。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也相信在努力提高个人价值,充分表
现自我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对整个社会有利的客观效果。因为自我和社会在发展趋向上并不
是相反的。
你在信中表露出自己的事业心,但是我也看到了你的悲观。你的作品,对你来说仅仅
是一叶救命的小舟,这就与你前面说的用作品来表明自己存在的观点相矛盾了。你应该自
强不息,确信自己是强者。你应该学会过平静的内心生活,把整个世界都放在心中,你就
会发现自己在世界面前并不是软弱无力的。应该注重动机,不要单纯追求效果,不管是否
获得了外在形式,自我总是自我,总是能动地存在。你最好去读了一点卢梭和康德的书,
他们会教导你怎样对待生活的。世界上确实“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它就在你心
中;你之所以彷徨、苦闷,是由于你没有发现它;一旦发现了它,所有的累倦的感觉,出
世的思想,绝望的念头都会消失。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接触到时代的“有力的臂膀”,你
就会看到自己正在“搅动生活,影响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生活组成的,而人首先是个人
。所以每个自觉到自己价值的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就是历史”。
(原载《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罗曼·罗兰曾说他在每一本书里都发现了自己。当我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人生的
路呵,怎么越走越窄……》这篇文章后,发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我。
我和你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遭遇。和你一样,过去,我信仰共产主义,把牺牲自我以
谋求人类的幸福当作自己生活的宗旨。我为牛虻流过眼泪,更为保尔的事迹所感动,我渴
望着一种献身于人类伟大事业的壮举。从小所受的社会教育使我患了一种少年色盲症,外
界的一切在我眼里都具有玫瑰花一般鲜艳的色彩。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我和当时的所有年轻人一样狂热,心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宗教
式的虔诚。我真心实意地相信那些谵妄的说教,为了一种比乌托邦还要渺茫的所谓政治理
想去扼杀自我。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中学生,但是革命的禁欲主义和共产主义净化思想却已
经把我变成了一个连最坚韧的斯多葛信徒也望尘莫及的自我异化典型。我和同学们一起斗
私批修,为自己头脑中的私字一闪念而深感愧疚。每当在银幕上看到毛主席时,我就激动
得浑身哆嗦,热泪盈眶。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共产主义
!”把我自己当作手段,甘愿成为人们脚下的垫路石。
但是,生活很快就让我看到了它的真面目。1974年,我的外祖父去世,远在外地的父
母和亲戚对我十分冷淡。当我饿着肚子向好友们寻求帮助时,看到的都是一副冷冰冰的面
目。有哪一种痛苦能与饥饿相提并论呢?肉体所受的折磨使我的精神堤岸崩溃了,我陡然
发现人世的虚伪、丑恶。我痛苦、悲观,想到爱情中寻找安慰。但是很快又发现自己掉进
了另一个深渊——我被爱情抛弃了,一个势利的姑娘带走了我初恋的全部热情和真挚,在
我的心上留下了一个芝麻大小的伤口。
伤口在流血,心在流血!
我的人生观发生了危机。我苦苦地体味着哈姆雷特的一句话:“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
你在书本上看不到的”。我终于发现说谎、欺诈、恭维、奉承是人生的要谛,自私是人的
本质。当我无私地对待别人时,别人却把我当作一个傻瓜来戏弄。生活中像葛朗台、夏洛
克、聂赫留道夫式的人物确实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大
变化,从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热情变得厌恶生活。我不愿意随波逐流,把自己贬低到庸人
的泥潭中,于是我就到书中去自我解脱。我放纵自己在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
欧洲文学的领域中奔驰。你在书籍世界中所结识的那些人也是我的好友,我天天和处于冥
冥中的思想家们呆在一起,从他们身上吸收精神营养。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工
作,经常性的出差使我能够广泛地了解社会,我越来越感到自己以往的信仰和生活态度是
那样的可笑。1978年初,我考进了大学,不久就发现,社会上到处都一样,即使在大学这
个高度文明的场所,个人的本能仍然是绝对的主宰。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个人乃是世界
的中心和基础。
这种观念也许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是管他是什么主义呢,只要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当
然,黑格尔的那句名言还有另一层意义,即否定的方面,但在这里暂不讨论)。
从此以后,我开始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和欧美文学中的超现实主义里面去挖掘自我,我
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寻找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态度,我从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叔本华、尼
采等人的思想中去了解社会的本质,得到很多启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崭新的人生观
。这种人生观也许是大逆不道的,但它却是从我经历的痛苦中挣扎出来的。
下面我想和你就人生谈几个问题:
1、对自私的理解:
自私是一个广义的哲学概念,它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在动物那里表现为自保,在人身
上则表现为自私。自私是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康德和黑格尔看到这一点,认为历史
就是在恶中发展的。
自私首先是一种自我发现: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我”的重要意义。以往的一切总体主义的观念都是个体灵魂被歪曲的结果,是个人本质异化的结果。十年浩劫中有个口号,叫做“狠斗私字一闪念”,这是多么野蛮的口号,那时却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在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社会改革,都是由于自我发现而引起的。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哪一个不是以个人自觉为前提?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提高自身价值的前提下,社会才能进步。可悲的是,人类历史上自觉的时间短,蒙昧的时间长,一种自觉否定了旧的蒙昧,又造成了新的蒙昧,所以费尔巴哈把人类的历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不是没有道理的。拿我们国家来说,六十年代中叶掀起的一场社会动乱就是宗教狂热的最具体的表现。这是一种否定一切宗教的宗教,是“革命的”宗教。那时候的偶像崇拜简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蒙昧和长期有意识的政治宣传使人们从内心里默认这种异化的社会现象,许多人甚至愿意为这种宗教而献身。这是内在的体验,是肯定的方面。另一方面,法律成了人尽可夫的娼妇,权力意志的绝对地位使得监狱成了变相的宗教裁判所,法律(毋宁说权力意志)不仅要干涉人的活动和客观效果,而且还要限制人的思想和主观动机,因而,外在的压力也使人感到窒息。这是否定的方面,两方面的结合产生了八亿宗教徒,用喜剧的形式重演了苏联卫国战争前后斯大林崇拜的悲剧,给社会带来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浩劫。这场运动是怎样引起的呢?有人把它归咎于某一个人的意志。我认为这是中国人长期禁锢自我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舆论用总体压抑个人的必然结果。每个人崇拜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这种异化既是愚昧无知的结果,又是它的原因。人们狭隘地理解着自己表示自己是自私的,另一方面也由于没有对自私的自觉而认识不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和力量。他们只是消极地去理解自私,没有看到自私的积极意义。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常常把自私与为公对立起来,把利已与利人对立起来,两者之间
水火不容。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直到现在仍在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其实这两者不仅
是对立的,往往还是一致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只要一提到人,必定先指的是整体,然
后才是个体。似乎个人首先是作为集体的一分子,然后才是作为个人存在。一般先于个别
,水果先于苹果,这就是异化社会的逻辑程序。昨天下午吃晚饭时,我从学校广播中听到
一首学习雷锋的歌曲,里面有雷锋日记中的四句名言,其中一句是:“对待个人主义,要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我不禁大吃一惊:清扫个人主义?否定个人?这种玩笑实在开不得
了!没有个人,这个世界一天也不能存在。从这句话中我又想起了“狠斗私字一闪念”,
我实在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关于保尔的那段人生名言,我并没有改变态度,只是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只要在有
限的生命中充分认识了自我,必然使生命之光焕发得比庸庸碌碌的人更明亮;在没有个性
自觉的困惑中的悲观厌世,必然会虚度年华。狂热产生于遗弃自我,悲观失望也产生于对
自己估量不足。总之,一切非进取的生活态度,一切奇怪荒诞的社会行为之所以产生,根
本原因就在于否定了个人(或个人主义)和自私。被发掘了的自我就是一座宏大精深的宇宙
,人们将在里面发现无数的宝藏。快去发现自己吧,快去让个体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吧!
你将会发现,整个现实社会在觉悟的个人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可怜!
由于我的这种思想,我在班里被同学当作自私的人。其实要谈狭义的自私,我比他们
差远了。但是从广泛的哲学意义上来说,我确实比他们自私,也就是说我比他们更珍惜自
己的价值。我的自私是自觉的,他们的自私却仍然处于一种本能的状态中。我以自私为荣
,他们以自私为耻,尽管在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时他们决不会比我更多地考虑到别人!
总之,按照人的本性来说,怎么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正
当的权利。没有这种广义的自私,社会就不能发展,历史就不能前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来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同时人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着的,所以人首先应该是个人
。社会的一切运动,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四化建设,都应该把活生生的感性的个人放在首
位,运动只是手段,自我才是目的。
当然,自私具有双重效果,一方面是个人自觉,另一方面也是产生了一些损人利已的
后果。这种可悲的情况是由自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目前是很难避免的,将来看来也很
难根除。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矛盾冲突,这都是由于自私而引起的。
2、对生活的态度:
由于上述对自私的自觉、对自我的发现,形成了我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把生活作斗
争,不是像狂热时期所说的那种斗争,而是自我与环境的斗争。人生就是对这种斗争的记
录。我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是不合流。社会中确实充满了丑恶、虚伪,这种势力虽然很可怕,但它动摇不了
一个充分自觉的个性。海明威小说中所塑造的“硬汉性格”就是我生活的楷模。我决心遵
循“硬汉性格”者的生活态度去不停地摸索,碰得头破血流也不回头。过去在农村中,在
单位里,我一直坚持学习,为此遭受了许多冷嘲热讽。现在上了大学,仍然时常听到一些
流言蜚语。而我毫不在乎,继续奉行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一句格言:“走你的路,
让人们去说!”你在信中写到你也争工资,计较奖金,这是很正常的,无非为了使自己生
活和学习得更好些。可是你为什么要学会奉承和说假话呢?这些现象虽然是现实的,但都
会成为非现实的,因而都会成为不合理的。你为什么要去追求相对的东西?你应该去发掘
自我,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
第二是进取心。我从来就是一个进取心极强的人。和你一样,最近我也在写作品。我
充满了信心,非写成功不可!我写小说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发现个人的价值和普遍的人性
,发泄内心的情绪,在外物身上打下自我的烙印。这种进取不是为了功利效果,而是为了
满足自我扩张和表现的要求。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也相信在努力提高个人价值,充分表
现自我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对整个社会有利的客观效果。因为自我和社会在发展趋向上并不
是相反的。
你在信中表露出自己的事业心,但是我也看到了你的悲观。你的作品,对你来说仅仅
是一叶救命的小舟,这就与你前面说的用作品来表明自己存在的观点相矛盾了。你应该自
强不息,确信自己是强者。你应该学会过平静的内心生活,把整个世界都放在心中,你就
会发现自己在世界面前并不是软弱无力的。应该注重动机,不要单纯追求效果,不管是否
获得了外在形式,自我总是自我,总是能动地存在。你最好去读了一点卢梭和康德的书,
他们会教导你怎样对待生活的。世界上确实“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它就在你心
中;你之所以彷徨、苦闷,是由于你没有发现它;一旦发现了它,所有的累倦的感觉,出
世的思想,绝望的念头都会消失。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接触到时代的“有力的臂膀”,你
就会看到自己正在“搅动生活,影响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生活组成的,而人首先是个人
。所以每个自觉到自己价值的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就是历史”。
(原载《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