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青朴
来青朴之前,在网上也查找了很多资料。走完全程,觉得那些资料都不太靠谱,所以我想自己做个比较真实的记录。
从桑耶寺大门,上午11点出发,下午19:40再返回桑耶寺,全程几乎徒步,除了回来的路上搭上一辆顺风车,否则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算下来,共用了将近8个小时。
去桑耶寺的客车,每天早晨6点发车。售票点是在大昭寺旁边的拉萨厨房的旁边,即雪域餐厅(现在雪域餐厅换址了)对面的小巷子里,单程50元。早晨客车停靠在大昭寺对面的朵森格南路上,车上几乎都是当地人,除了我和赵闯,还有另外一对游客。
拉萨到桑耶寺只需3小时,到达桑耶寺刚好9点,阳光正盛。桑耶寺的门票40元,大概是只收取游客门票,很多拜佛的藏民是随便进入的。我们先将桑耶寺逛了一圈,然后就决定直接去青朴。在车上遇到的一对游客,听说我们要徒步青朴,也很感兴趣想一起前往,但后来在路上没碰上。
在桑耶寺边上一家眉山饭店吃过一碗10元鸡蛋面,就兴致勃勃出发了。
开始是往从拉萨来的方向回走一段,这条道路现在是柏油大路。我们以为这条路一直会通往青朴,都笑着说,这样的徒步也太容易了吧。想起在拉萨一家户外用品店碰到一牛人,听说我们要去徒步青朴,很轻松地对我们说,那就当散步吧。如果只是这样一条柏油大道,还真的只是轻松地如同散步了吧。
可是没走多久,就证明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多么图行普了。
按照柏油路上的一个很大的路牌,指明了青朴是另外一个方向,而这个方向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土路。我们遇到一对当地人,确认了青朴的方向。他们的普通话我们听不明白,只是一直点头指着那个方向说,嗯嗯青朴。再问多点,就根本不明白了。不管怎样,我们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虽然也从西决那里知道,去青朴的路就是一条土灰路,开始的这段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还是比较担心我们会走错。
遇到了一辆吉普,我招手想问问路。吉普停下来,司机知道我们要徒步过去之后,很和蔼地告诉我们,青朴就是那个方向。好吧,我们正式确定路线了。
我不太清楚桑耶寺的海拔,但根据后来遇到的一个路牌,我估计桑耶寺的海拔应该有4000米以上。在这样的高度行走,本身就是很耗体力的,更别提在烈日曝晒之下。所以,没走多久,我就感觉呼吸比较困难了。但我也怀疑是不是我的体力已经不如以前了,以前徒步雨崩的时候,都没觉得困难啊。更何况这才刚开始,还没见到青朴的轮廓呢。
路牌总是会给人带来很多希望,所以路上总是会有很多里程碑。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吧,我们看到了一个大路牌,写着“青朴修行地 距桑耶寺11km 海拔4300m”。
接下去的道路就是蜿蜒的爬山道。因为是车道,所以大都是之字形。走这种之字形路,相对来说会比较省力点,但比靠脚力操小路,则会更耗时间。沿途我们遇到三辆下山车,一辆上山车。在上山车还在蜿蜒爬山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一条小路直接上了个台阶,我们站在路边骄傲地看着比我们后上来的车,当时我觉得我们好屌啊,哈哈哈。
这样走了2小时40分钟,在13点40时分,我们徒步到了青朴脚下的尼姑庵。做了登记,稍微休息了会,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上。望着不高的青朴修行地,却已没有之前的豪迈了,之前的盘山道已经让我知道这条路的艰辛。
我累的不行了都,赵闯却看着非常轻松。我沿途都是杵着登山杖在走,有时候都快走不动了,赵闯同学就背着我的包,拉我走了一段。这样的帮助真的很给力。
正式爬山,几乎是每走5步就需要停下来喘气。徒步过雨崩虎跳的都会知道,这样的爬山是没有大道的,但是到处都是登山道。如果没有明显的箭头指引,很容易走错。我们在中途就是走错了一段,结果走绕了。我问,还继续走吗?赵闯毫不迟疑地说,走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就会在中途放弃了。
开始看到很多简陋的小房子,有好点的石头砌成的,有差点的支个棚子的,还有直接住山洞的,这就是著名的修行者的居住所了。
每个房子,不论大小不论贵贱,都有门牌号。当然是越往上,门牌号就越小。我们遇到两老人,在“家”门口喝甜茶晒太阳,这就是著名的34号。34号就是个山洞,狭窄的洞口,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从洞外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我在下面也碰到一户人家,两小孩在外面玩耍,小孩很漂亮,说着我不懂的藏语。我撩开门前的布帘进去了,里面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不是像北京的豪宅那样的大,但在这山上,有这样的一个居所,已经算很大了。小孩的大人正在室内坐着修行,我就站在门边,向她们行了礼,但还是不好意思更进入。待了几秒钟,我就出来了。临走时,给了孩子一袋饼干。而这里的34号的主人很热情地招呼我进去看,我才敢放心进去。室内的模样请看照片吧。
主人要给我们甜茶喝,我用自己的杯子盛了一杯。他的甜茶比拉萨的要淡,喝过之后口齿留香,很留恋。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10元,要给其中的一位。但他开始并不想接受。后来和赵闯谈起这件事,觉得我们是不是伤害他们了。我就是很害怕这种情形,他们并不需要施舍,可是我们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施舍。不过,他们内心的善良,使他们也不会对我们的行为太介怀。
从34号到我们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不禁唏嘘。不到300m高度的小山,足足用了3个小时才爬上去。
整个青朴,都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这山中的寺庙,传来了阵阵诵经声。我依然很迟疑地撩开寺庙门口的布帘,里面很多喇嘛在诵经。其中一个喇嘛看到我了,招呼我可以进去。我在门外脱下鞋子,赤脚进去。尽量不打扰他们,我蹑手蹑脚地走了一圈。后来我举起我的相机,他也点点头。然后,我蹲在旁边,小心地拍了几张他们诵经、打鼓、敲锣的照片。相比山下的桑耶寺,完全是两种境况。桑耶寺里面也是可以拍照的,但需要另外付费40元。我就是没有付这额外的费用,就被其中一个喇嘛盯上了。
这边的山地很多都沙化了,从拉萨到桑耶寺的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沙漠。所以青朴并不是一个富饶之地,但还有这么多人居住在这里,常年静修。山上的羊群也很多,我还想,根本没有多少草地,这些羊群是如何生存的。就像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所需,也许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远不能承受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缺失的那些东西,也是我们无法用物质从他们那里换取的。
下山到尼姑庵,就很快了,只用了40分钟。下山路上,遇到4个来自西藏大学的小伙子,就是他们告诉我们,这整个青朴都是莲花生大师的住所。
在尼姑庵边上的一家饭店,我们又喝了甜茶,吃了一碗炒饭,和一位来自陕西的西藏公安聊天。他问,现在没车了怎么回。我们说要徒步回去。他就骗我们说,路上有黑熊,小心袭击。
回去的路上,太阳快下山了,我们要赶在太阳下山前赶回桑耶寺镇上。走了不到一半的盘山道,遇到一辆返回的吉普。吉普在我们身边停下来,原来是之前遇到的4个西藏大学的学生,他们请我们上车。这样,我也算是有搭车的经历了哦。
徒步的时候,没觉得路有多崎岖,在车上却被震得头碰到了车顶。后来,我用登山杖顶着车厢另一端,赵闯同学同时也拉着我,才可保住头没被再次碰钉。
回到桑耶寺镇上,在正对着桑耶寺的那条路上找了一家家庭旅馆住下,名字好像是“阿古白玛”,一晚上只需25元,虽然洗漱和如厕不太方便,但经常户外的人,对这些是不会太在乎的。推荐。
第二天回拉萨的客车,推荐乘下午2点的那趟,沿途会经过昌珠寺和扎塘寺,客车都会停留,让客人转寺。
——于邦达仓,拉萨
后记:
右脚后跟磨破了,在拉萨后面几天,几乎都崴着右脚走路着。
脸颊晒伤了,看着像肿了。
后来,又遇到之前说要跟我们一起去徒步的广州哥们,他说他也累得不行。我欣慰了。
从桑耶寺大门,上午11点出发,下午19:40再返回桑耶寺,全程几乎徒步,除了回来的路上搭上一辆顺风车,否则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算下来,共用了将近8个小时。
去桑耶寺的客车,每天早晨6点发车。售票点是在大昭寺旁边的拉萨厨房的旁边,即雪域餐厅(现在雪域餐厅换址了)对面的小巷子里,单程50元。早晨客车停靠在大昭寺对面的朵森格南路上,车上几乎都是当地人,除了我和赵闯,还有另外一对游客。
拉萨到桑耶寺只需3小时,到达桑耶寺刚好9点,阳光正盛。桑耶寺的门票40元,大概是只收取游客门票,很多拜佛的藏民是随便进入的。我们先将桑耶寺逛了一圈,然后就决定直接去青朴。在车上遇到的一对游客,听说我们要徒步青朴,也很感兴趣想一起前往,但后来在路上没碰上。
在桑耶寺边上一家眉山饭店吃过一碗10元鸡蛋面,就兴致勃勃出发了。
![]() |
鸡蛋青菜面 |
开始是往从拉萨来的方向回走一段,这条道路现在是柏油大路。我们以为这条路一直会通往青朴,都笑着说,这样的徒步也太容易了吧。想起在拉萨一家户外用品店碰到一牛人,听说我们要去徒步青朴,很轻松地对我们说,那就当散步吧。如果只是这样一条柏油大道,还真的只是轻松地如同散步了吧。
可是没走多久,就证明我们当时的想法是多么图行普了。
按照柏油路上的一个很大的路牌,指明了青朴是另外一个方向,而这个方向是一条望不到头的土路。我们遇到一对当地人,确认了青朴的方向。他们的普通话我们听不明白,只是一直点头指着那个方向说,嗯嗯青朴。再问多点,就根本不明白了。不管怎样,我们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 |
青朴路牌 |
虽然也从西决那里知道,去青朴的路就是一条土灰路,开始的这段路上,一个人都没有,还是比较担心我们会走错。
遇到了一辆吉普,我招手想问问路。吉普停下来,司机知道我们要徒步过去之后,很和蔼地告诉我们,青朴就是那个方向。好吧,我们正式确定路线了。
![]() |
前往青朴的沙路 |
![]() |
前往青朴的沙路 |
我不太清楚桑耶寺的海拔,但根据后来遇到的一个路牌,我估计桑耶寺的海拔应该有4000米以上。在这样的高度行走,本身就是很耗体力的,更别提在烈日曝晒之下。所以,没走多久,我就感觉呼吸比较困难了。但我也怀疑是不是我的体力已经不如以前了,以前徒步雨崩的时候,都没觉得困难啊。更何况这才刚开始,还没见到青朴的轮廓呢。
路牌总是会给人带来很多希望,所以路上总是会有很多里程碑。
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吧,我们看到了一个大路牌,写着“青朴修行地 距桑耶寺11km 海拔4300m”。
![]() |
青朴修行地 |
接下去的道路就是蜿蜒的爬山道。因为是车道,所以大都是之字形。走这种之字形路,相对来说会比较省力点,但比靠脚力操小路,则会更耗时间。沿途我们遇到三辆下山车,一辆上山车。在上山车还在蜿蜒爬山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一条小路直接上了个台阶,我们站在路边骄傲地看着比我们后上来的车,当时我觉得我们好屌啊,哈哈哈。
这样走了2小时40分钟,在13点40时分,我们徒步到了青朴脚下的尼姑庵。做了登记,稍微休息了会,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上。望着不高的青朴修行地,却已没有之前的豪迈了,之前的盘山道已经让我知道这条路的艰辛。
![]() |
尼姑庵 |
我累的不行了都,赵闯却看着非常轻松。我沿途都是杵着登山杖在走,有时候都快走不动了,赵闯同学就背着我的包,拉我走了一段。这样的帮助真的很给力。
正式爬山,几乎是每走5步就需要停下来喘气。徒步过雨崩虎跳的都会知道,这样的爬山是没有大道的,但是到处都是登山道。如果没有明显的箭头指引,很容易走错。我们在中途就是走错了一段,结果走绕了。我问,还继续走吗?赵闯毫不迟疑地说,走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想我就会在中途放弃了。
开始看到很多简陋的小房子,有好点的石头砌成的,有差点的支个棚子的,还有直接住山洞的,这就是著名的修行者的居住所了。
![]() |
青朴修行地一隅 |
![]() |
修行者住所 |
![]() |
修行者住所 |
每个房子,不论大小不论贵贱,都有门牌号。当然是越往上,门牌号就越小。我们遇到两老人,在“家”门口喝甜茶晒太阳,这就是著名的34号。34号就是个山洞,狭窄的洞口,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从洞外看不清里面的情况。我在下面也碰到一户人家,两小孩在外面玩耍,小孩很漂亮,说着我不懂的藏语。我撩开门前的布帘进去了,里面的空间还比较大,当然不是像北京的豪宅那样的大,但在这山上,有这样的一个居所,已经算很大了。小孩的大人正在室内坐着修行,我就站在门边,向她们行了礼,但还是不好意思更进入。待了几秒钟,我就出来了。临走时,给了孩子一袋饼干。而这里的34号的主人很热情地招呼我进去看,我才敢放心进去。室内的模样请看照片吧。
![]() |
修行者磕长头垫子 |
![]() |
藏族小盆友 |
![]() |
34号主人 |
![]() |
34号室内 |
![]() |
34号室内 |
![]() |
34号洞口 |
![]() |
34号门牌号 |
主人要给我们甜茶喝,我用自己的杯子盛了一杯。他的甜茶比拉萨的要淡,喝过之后口齿留香,很留恋。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10元,要给其中的一位。但他开始并不想接受。后来和赵闯谈起这件事,觉得我们是不是伤害他们了。我就是很害怕这种情形,他们并不需要施舍,可是我们的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施舍。不过,他们内心的善良,使他们也不会对我们的行为太介怀。
从34号到我们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不禁唏嘘。不到300m高度的小山,足足用了3个小时才爬上去。
整个青朴,都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地。这山中的寺庙,传来了阵阵诵经声。我依然很迟疑地撩开寺庙门口的布帘,里面很多喇嘛在诵经。其中一个喇嘛看到我了,招呼我可以进去。我在门外脱下鞋子,赤脚进去。尽量不打扰他们,我蹑手蹑脚地走了一圈。后来我举起我的相机,他也点点头。然后,我蹲在旁边,小心地拍了几张他们诵经、打鼓、敲锣的照片。相比山下的桑耶寺,完全是两种境况。桑耶寺里面也是可以拍照的,但需要另外付费40元。我就是没有付这额外的费用,就被其中一个喇嘛盯上了。
![]() |
莲花寺庙 |
![]() |
莲花寺庙喇嘛 |
这边的山地很多都沙化了,从拉萨到桑耶寺的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沙漠。所以青朴并不是一个富饶之地,但还有这么多人居住在这里,常年静修。山上的羊群也很多,我还想,根本没有多少草地,这些羊群是如何生存的。就像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生命所需,也许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远不能承受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缺失的那些东西,也是我们无法用物质从他们那里换取的。
![]() |
莲花寺庙 |
![]() |
山路杳渺,从绿色田地开始徒步的,可以看到很清楚的之字形山路 |
下山到尼姑庵,就很快了,只用了40分钟。下山路上,遇到4个来自西藏大学的小伙子,就是他们告诉我们,这整个青朴都是莲花生大师的住所。
在尼姑庵边上的一家饭店,我们又喝了甜茶,吃了一碗炒饭,和一位来自陕西的西藏公安聊天。他问,现在没车了怎么回。我们说要徒步回去。他就骗我们说,路上有黑熊,小心袭击。
![]() |
尼姑庵饭店 |
回去的路上,太阳快下山了,我们要赶在太阳下山前赶回桑耶寺镇上。走了不到一半的盘山道,遇到一辆返回的吉普。吉普在我们身边停下来,原来是之前遇到的4个西藏大学的学生,他们请我们上车。这样,我也算是有搭车的经历了哦。
徒步的时候,没觉得路有多崎岖,在车上却被震得头碰到了车顶。后来,我用登山杖顶着车厢另一端,赵闯同学同时也拉着我,才可保住头没被再次碰钉。
回到桑耶寺镇上,在正对着桑耶寺的那条路上找了一家家庭旅馆住下,名字好像是“阿古白玛”,一晚上只需25元,虽然洗漱和如厕不太方便,但经常户外的人,对这些是不会太在乎的。推荐。
第二天回拉萨的客车,推荐乘下午2点的那趟,沿途会经过昌珠寺和扎塘寺,客车都会停留,让客人转寺。
——于邦达仓,拉萨
后记:
右脚后跟磨破了,在拉萨后面几天,几乎都崴着右脚走路着。
脸颊晒伤了,看着像肿了。
后来,又遇到之前说要跟我们一起去徒步的广州哥们,他说他也累得不行。我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