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年龄读着大二
我现在读大二,但毫不犹豫地讲,有些大四的学姐也不见得比我大。有时候我会羞于谈到年龄,现在有点理解那些不爱人提起年龄的女性的苦恼。因为现在的我就是这样子,我不知道当时在申请这个邮箱bahuasheng1990@163.com时是不是想警戒自己是很老的。有时候不想承认自己老的,总认为和年轻人呆在一起,自己也是年轻的,真是自欺欺人的好笑。有时候我还在想那些小我很多的会不会打心眼里就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在有人读大二迎来自己的18岁成人岁月时,对于我来说,那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往事。心里揪得紧也只有自己能够理解的。偏偏还长着一张骗人的面孔,总被人误以为很小很小,说我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殊不知,姐实际是远比你们想象中的小朋友大的去了。往往听见这些不知道是夸我还是损我的话时,就会埋怨自己那张无辜的脸,忒对不起观众!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90后,有时候还是觉得挺幸运地被划入了一个不同时代的人。但是,我的生活里似乎总是会和我开着年龄的玩笑。我明明就是1990年8月份生的,可是因为村里有另外一个和我同名的1990年2月份生的人,她就变相地盗用(登记户口的人把我们俩搞混了)我的年龄,换成我是2月份生的,她成了我的8月份生的,我身份证显示的年龄就莫名奇妙地又大了半岁,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整整十年(小学包括学前班共七年),我就从来没有用过我的真名,一直活在她的阴影下。终于,我考上了高中,彻底摆脱了她的阴影,虽然,我的名字很普通,但是我还是珍惜我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名字权,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我的真名。真是一段艰苦地争取姓名权的历史,一点不比寒窗苦读十载来的轻松。好吧,我只好认命的,因为我发现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达到自己想的目标。
原本还在为自己是被划为90后可以和这一代人泾渭不那么分明而高兴。好家伙,有人玩起了92后、93后,颇有伤不起之感,这叫我囧到何处才肯罢休,非得弄得鄙人觉得在这一代里整合度越来越低然后逐渐被边缘化才肯放手?真伤不起!
有时候,我还在想,为什么我会比同级大那么多,记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算是整明白了:中国的政策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虽然,我尚且够不上那么严重的等级,但是也受害不浅!我们小学的时候,在我这一届之前的任何一个年级都是不用读六年级的,偏偏赶上我们这一届就开始实行六年制,以前看见别人还要读六年级觉得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原来就落在我的头上了。整整六年级那一年,我几乎天天都会在上小学的路上想着:本来我这会儿就应该在初中的,可是为什么还在这里,心里颇沮丧!可能那会儿不会想的太多,只是很希望赶紧离开这个我已经走上走下走了七年的地方,七年了,一点变化都没有。那时候的歇斯底里是整个班里头出了名的,没人会想到这个泼辣女生从进入初中就开始转型,逐渐在完成她内心的小梦想。其实,是政策误了和我同样遭遇的一代人。而在改革的夹缝中,还是有一群人是得益的,那就是低我一个年级的那群人,他们直接跳级了,从三年级一下子蹦到我们同级,我们成了他们同级里的老油条。
后来上了高中,自己的实力经不起高考的挥霍,又被硬硬生地留下来补习了一年。在高中折腾几年下来,明白不少道理。其中一条就是:越是年纪小的小屁孩,往往越经得住高考的折腾,一下就顺利了。真理啊!汗……对那群小屁孩表示羡慕嫉妒恨。
还有,在我们当地农村,读书的小孩都是必须满六岁的,差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都不算是六岁,就得等着来年。我有一个小学同班同学就深受其难,她是9月4号生的,可是9月1号开学,就差三天,她被闲置在家又一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90后中的80后,不过,那时候班里80后还是挺多的。有种感觉,越往上升学,年龄也不忘凑热闹的,从以前班里的偏小年龄逐渐向班级里的古董转变,真不是那个味儿!只好扳着手指数着,现在身边同级们这个年龄的我当年的往事。
只要不经常往这边想,我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也就没有愁滋味了。就像看见我瘦,不要往自己身上想很胖一样。所以,大四的年龄读着大二,虽然不好意思,但是我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成熟。
原本还在为自己是被划为90后可以和这一代人泾渭不那么分明而高兴。好家伙,有人玩起了92后、93后,颇有伤不起之感,这叫我囧到何处才肯罢休,非得弄得鄙人觉得在这一代里整合度越来越低然后逐渐被边缘化才肯放手?真伤不起!
有时候,我还在想,为什么我会比同级大那么多,记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算是整明白了:中国的政策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虽然,我尚且够不上那么严重的等级,但是也受害不浅!我们小学的时候,在我这一届之前的任何一个年级都是不用读六年级的,偏偏赶上我们这一届就开始实行六年制,以前看见别人还要读六年级觉得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原来就落在我的头上了。整整六年级那一年,我几乎天天都会在上小学的路上想着:本来我这会儿就应该在初中的,可是为什么还在这里,心里颇沮丧!可能那会儿不会想的太多,只是很希望赶紧离开这个我已经走上走下走了七年的地方,七年了,一点变化都没有。那时候的歇斯底里是整个班里头出了名的,没人会想到这个泼辣女生从进入初中就开始转型,逐渐在完成她内心的小梦想。其实,是政策误了和我同样遭遇的一代人。而在改革的夹缝中,还是有一群人是得益的,那就是低我一个年级的那群人,他们直接跳级了,从三年级一下子蹦到我们同级,我们成了他们同级里的老油条。
后来上了高中,自己的实力经不起高考的挥霍,又被硬硬生地留下来补习了一年。在高中折腾几年下来,明白不少道理。其中一条就是:越是年纪小的小屁孩,往往越经得住高考的折腾,一下就顺利了。真理啊!汗……对那群小屁孩表示羡慕嫉妒恨。
还有,在我们当地农村,读书的小孩都是必须满六岁的,差一年,一个月,一周,一天都不算是六岁,就得等着来年。我有一个小学同班同学就深受其难,她是9月4号生的,可是9月1号开学,就差三天,她被闲置在家又一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90后中的80后,不过,那时候班里80后还是挺多的。有种感觉,越往上升学,年龄也不忘凑热闹的,从以前班里的偏小年龄逐渐向班级里的古董转变,真不是那个味儿!只好扳着手指数着,现在身边同级们这个年龄的我当年的往事。
只要不经常往这边想,我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也就没有愁滋味了。就像看见我瘦,不要往自己身上想很胖一样。所以,大四的年龄读着大二,虽然不好意思,但是我能够感觉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成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