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用心感受武大的五十种方式
用心感受武大的五十种方式 来源: 卢辰的日志
1. 上教二用变速齿轮做视听说,同时顺带看看电视剧,打打斗地主,聊聊扣扣,逛逛论坛,不知不觉,一学期的视听说就做完了,一点烦恼也没有。
2. 大一的时候心急如焚地迷一次路,分不清教一教二教三和一教二教三,分不清校车工学部线和湖滨枫园线,分不清梅园一路梅园二路梅园三路,分不清桂园一舍桂园二舍桂园三舍。据说,有人从湖滨食堂想出校门花了四个多小时依然不得其路也。
3. 出校门坐一趟572或者591,动辄可以见到上百人同等一班公交的壮景,挤得车门往往都关不上,要么就是经常有人脑袋被门夹,有时候夏天还没空调,有时候车开到一半还坏掉了,实不可谓不惨烈,终身难忘。
4. 在珞珈山古藤老树间寻找十八栋,几座是尚未修葺的残屋老宅,做一番考究,周恩来和郭沫若曾经在这里是邻居。
5. 想一次家,参加一次老乡会活动,在异地找到倍感亲切的乡音。
6. 品尝号称全天下最便宜的自助餐,18快钱的冷锅鱼,校园四周均有分布。肠胃不好的同学莫忘第二天在卫生间多备纸巾。
7. 吃群光顶层吃上百块钱正宗的自助餐,带上毛邓三高数等天书经书,做好长期艰苦抗战的准备。
8. 在清明的时候给樟树林里的李达雕像送一束花,纪念这位谦谦风骨的老校长。春天里樟树林里开满了不知名的花,煞是美丽。
9. 在周五晚上去梅操看露天电影,必备物品有报纸,瓜子和情人。报纸用以垫地,瓜子用以解馋,情人用以依偎。这样的环境和情景,再奢华的电影院都无法比拟。
10. 中午的时候去去理学院开各种各样的会,在一层的小黑板上艰难地找到开会的教室。
11. 读老校长刘道玉写的《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了解武大八十年代的辉煌,在这位宁做武大校长不做武汉市长的教育家坚持的改革之下,武大一时被称为中国高校的解放区,中国高校中的深圳。
12. 每年三月底樱花节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把整条樱花大道堵的水泄不通。当游客在抱怨进校门还要买10块钱的门票时,作为武大学子表示应该把门票提到50块钱才对。
13. 在食堂附近喂流浪猫,有黑色的猫灰色的猫白色的猫和棕色猫。
14. 于是去老图书馆上自习,在古朴雅致的图书馆大堂里看上一整天的书,雕花木桌一如八十年前,书香余韵一如八十年前,好时光一如八十年前。
15. 参加每年秋天的国际文化节,纵然年年都差不多如此,但这确实是学校办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活动了,有近百个国家的展台,可以接触到近百个国家的留学生,别忘了晚上还有国际文化晚会。
16. 去武测对门的华师看妹子,时间以每年九月十月为宜,华师里不仅有水灵的妹子,还有七里桂花香,还有华师文化街,还有一元钱的迷你敞篷校车。
17. 阅览教学楼厕所的挡板后面的涂鸦,各种征友征各种友广告应有尽有,附带栩栩如生的圆珠笔画,思考人生的意义。
18. 为了赶上食堂最鲜美的饭菜,每天上午十点半准时午饭,下午四点半准时晚饭,晚上吃一顿麻辣烫,一日也是三餐。
19. 晚饭之后和好友出凌波门沿着东湖散步,谈人生,谈理想,谈国际局势,谈中国何去何从,无所不谈。东湖的晚风吹过梧桐树梢和脸颊,湖面上波光粼粼闪着夕阳橘黄色的光,美不可言。
20. 在各个食堂吃过热干面,得出的结论是枫园的热干面最难吃,桂园的热干面最好吃,其实,还是很难吃。
21. 去桂园的教工餐厅吃饭,全武大最经济实惠的食堂,一碟肉末斩蛋十块钱,一碟鱼香肉丝十块钱,环境寒碜了点,倒也无妨。
22. 听新年音乐会,找关系要到门票,不一定懂古典音乐,也会是一场绝好的听觉盛宴。
23. 蹭《宇宙新概念》《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精神》《孙子兵法》等知名选修课,在下午的课还未结束前便要前往占座,坐下才发现四周坐着的都是提前来占晚上选修课的座的。
24. 去街道口找武大那块被淹没在市井杂尘里的旧牌坊大门,认真读出声,正面是“国立武汉大学”,背面是“文法理工农医”,这块牌子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巨变。
25. 去东湖新区开房,那里炮楼林立小旅馆遍地,长租短租皆可,商店诊所均有,据说,许多武大的莘莘学子在那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夜。
26. 在冬日的寒风里在教三或者十一教上课,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将近零度的气温下每个人都穿成大胖子依然瑟瑟发抖。
27. 在每年的一月份,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把一整个学期的书都读完。清早六点起床冲到有暖气的教四教五自习,在满桌占座的本子中找到一个空挡插入,坐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一般是趴着补眠。
28. 坐过武大的校车,开车的师傅用最标准的武汉话非常不耐烦地吆喝:还有哪过冒把钱滴?然后校车在每次启动前都要先倒退几米。
29. 听四大名嘴各路牛人的讲座,蹭各个学院的课,读各种专业的书。
30. 认真阅读教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教六教七教八教九教十教十一教十二教的桌面上密密麻麻的小抄,相传据此可以编撰一部百科全书,从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到普朗克公式拉格朗日公式,只要你想找没有找不到。
31. 在珞珈广场的草坪上躺着睡一个长长的午觉然后再发一段长长的呆,看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放风筝,云淡风轻,无忧无虑,一整个下午都是好天气。
32. 去门口的椰岛剪头发,被剪出各种不满意的发型,但是下一次还是不由自主地继续光顾。
33. 熄灯之后和室友们卧谈一起骂顾海良,重点骂那块石头:顾海良,请把你生下来的蛋带走吧!
34. 爬上工学部主教学楼的顶层,看看烟雾缥缈的东湖如画,看孔雀绿色的琉璃瓦在珞珈山的郁郁葱葱中若隐若现,尽收一整个武大依山傍水的好风光。
35. 到戈雅装文艺,点一杯苦的喝不进去的咖啡,和赵老板讨论卡布奇诺的起源和店里的女学生服务员。
36. 带来自全国各地老同学参观校园,开场白是武汉大学是全国最美丽的大学,当然,在厦大同学面前除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悦。
37. 从武大几乎所有的门出入过,在武大所有的食堂餐厅吃饭过,在武大所有的教学楼自习过。
38. 在周恩来蒋介石曾经演讲过的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看一场文华或者踪点的年度大戏,抚摸红漆长凳,看低低的房顶,听没有配话筒的同学们动情地对白,和身边的人聊天,哦?你也认识李英男?
39. 在冬日下午四五点高峰期去工学部澡堂洗澡,排队洗澡的队伍长度以公里计算,等待时间以小时计算。
40. 知道艺术学系在那里,如果你真的知道了,那么你对武大校园地理的学习可以及格了。
41. 夜袭鬼影幢幢蝶宫,感受武大著名的鬼屋,相传闹出过很多人命,其实现在依然有人在住。
42. 找一朋友在夜幕将降未将之时的奥场散步,可以看到棒球社团的训练,可以听到奥场每晚的笛声。奥场的正名是九一二广场,名字源于老毛曾在某年此日来过此地几分钟,要有一天XX化了,我们就把奥场改名为自由广场。
43. 绕珞珈山晨跑两圈,最美的是山那一侧九区的那一片,可以听到清晨空灵的山间百鸟争鸣,源中源肉包铺子前渐渐热闹开来。
44. 在九月的奥场看新生军训,心情和太阳烈度成正比,忽然也会怀念到自己经历过的那个夏天,酷暑也罢阴凉也好,一转眼间,时间就都过去了。
45. 在广八路污水横流烟雾漫天的街头吃烧烤,算准在十一点宿舍关门之前回去,穿越冬暖夏凉的防空洞。偶尔误点太迟,必当一鼓作气狂敲宿舍大门一分钟吵醒看楼的大妈大叔,做好顶一顿大骂的心理准备。
46. 去夜晚的樱顶发一次呆,在平台上皎洁的月光下等着月亮落下去,看漫天的繁星参北斗,看银河如练年年今夜。听一曲熟悉的《樱花树下的家》:“又是一年樱花开,这一别将是三年还是五载,明年花开你还来不来? ”眼泪就湿了眼眶。
47. 听吴骁老师的校史课,千万不可错过的是第一堂课,之后的课程可以选听。其他所有的课或许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听到,但是这一门课只有在这里有。
48. 在毕业季把没用的旧书都拿出来贩卖,炎炎夏日路边随便找片绿荫就是一个摊位,教材可以打两三折,毛邓三军事理论免费赠阅。
49. 在毕业之前终于有机会登上老图楼顶,在武大的精神标志上俯瞰皇皇武大如此熟悉而亲切的风景。下来以后,该喝酒的就喝酒,该唱歌的唱歌,该表白的就表白,我们的大学生活也就要结束了。
50.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等待很多的东西,等一场大雨,等一场大雪,等一个好天气,等一首歌,等一首诗,等一堂课,等一封信,等一通电话,等一个知己,等一段际遇,等一场爱情,等一场青春,等一场回忆。
后记:今天坐了两个小时的地铁,在车厢里忽然想到就在手机上写了这篇媚俗的口水文。这些也都是我自己的记忆了。据说,戈雅关了,桂园教工食堂,校长换了,冷锅鱼涨了,新楼盖了,广八路要拆了,梅操要放泰坦尼克了,你们看我都离开武大两年了,还是很熟悉那里的情况嘛。用一句我以前文章里的一句话做结尾,我不是过客,也不是归人,我是珞珈山永远的孩子。
1. 上教二用变速齿轮做视听说,同时顺带看看电视剧,打打斗地主,聊聊扣扣,逛逛论坛,不知不觉,一学期的视听说就做完了,一点烦恼也没有。
2. 大一的时候心急如焚地迷一次路,分不清教一教二教三和一教二教三,分不清校车工学部线和湖滨枫园线,分不清梅园一路梅园二路梅园三路,分不清桂园一舍桂园二舍桂园三舍。据说,有人从湖滨食堂想出校门花了四个多小时依然不得其路也。
3. 出校门坐一趟572或者591,动辄可以见到上百人同等一班公交的壮景,挤得车门往往都关不上,要么就是经常有人脑袋被门夹,有时候夏天还没空调,有时候车开到一半还坏掉了,实不可谓不惨烈,终身难忘。
4. 在珞珈山古藤老树间寻找十八栋,几座是尚未修葺的残屋老宅,做一番考究,周恩来和郭沫若曾经在这里是邻居。
5. 想一次家,参加一次老乡会活动,在异地找到倍感亲切的乡音。
6. 品尝号称全天下最便宜的自助餐,18快钱的冷锅鱼,校园四周均有分布。肠胃不好的同学莫忘第二天在卫生间多备纸巾。
7. 吃群光顶层吃上百块钱正宗的自助餐,带上毛邓三高数等天书经书,做好长期艰苦抗战的准备。
8. 在清明的时候给樟树林里的李达雕像送一束花,纪念这位谦谦风骨的老校长。春天里樟树林里开满了不知名的花,煞是美丽。
9. 在周五晚上去梅操看露天电影,必备物品有报纸,瓜子和情人。报纸用以垫地,瓜子用以解馋,情人用以依偎。这样的环境和情景,再奢华的电影院都无法比拟。
10. 中午的时候去去理学院开各种各样的会,在一层的小黑板上艰难地找到开会的教室。
11. 读老校长刘道玉写的《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了解武大八十年代的辉煌,在这位宁做武大校长不做武汉市长的教育家坚持的改革之下,武大一时被称为中国高校的解放区,中国高校中的深圳。
12. 每年三月底樱花节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游览,把整条樱花大道堵的水泄不通。当游客在抱怨进校门还要买10块钱的门票时,作为武大学子表示应该把门票提到50块钱才对。
13. 在食堂附近喂流浪猫,有黑色的猫灰色的猫白色的猫和棕色猫。
14. 于是去老图书馆上自习,在古朴雅致的图书馆大堂里看上一整天的书,雕花木桌一如八十年前,书香余韵一如八十年前,好时光一如八十年前。
15. 参加每年秋天的国际文化节,纵然年年都差不多如此,但这确实是学校办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活动了,有近百个国家的展台,可以接触到近百个国家的留学生,别忘了晚上还有国际文化晚会。
16. 去武测对门的华师看妹子,时间以每年九月十月为宜,华师里不仅有水灵的妹子,还有七里桂花香,还有华师文化街,还有一元钱的迷你敞篷校车。
17. 阅览教学楼厕所的挡板后面的涂鸦,各种征友征各种友广告应有尽有,附带栩栩如生的圆珠笔画,思考人生的意义。
18. 为了赶上食堂最鲜美的饭菜,每天上午十点半准时午饭,下午四点半准时晚饭,晚上吃一顿麻辣烫,一日也是三餐。
19. 晚饭之后和好友出凌波门沿着东湖散步,谈人生,谈理想,谈国际局势,谈中国何去何从,无所不谈。东湖的晚风吹过梧桐树梢和脸颊,湖面上波光粼粼闪着夕阳橘黄色的光,美不可言。
20. 在各个食堂吃过热干面,得出的结论是枫园的热干面最难吃,桂园的热干面最好吃,其实,还是很难吃。
21. 去桂园的教工餐厅吃饭,全武大最经济实惠的食堂,一碟肉末斩蛋十块钱,一碟鱼香肉丝十块钱,环境寒碜了点,倒也无妨。
22. 听新年音乐会,找关系要到门票,不一定懂古典音乐,也会是一场绝好的听觉盛宴。
23. 蹭《宇宙新概念》《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精神》《孙子兵法》等知名选修课,在下午的课还未结束前便要前往占座,坐下才发现四周坐着的都是提前来占晚上选修课的座的。
24. 去街道口找武大那块被淹没在市井杂尘里的旧牌坊大门,认真读出声,正面是“国立武汉大学”,背面是“文法理工农医”,这块牌子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巨变。
25. 去东湖新区开房,那里炮楼林立小旅馆遍地,长租短租皆可,商店诊所均有,据说,许多武大的莘莘学子在那里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夜。
26. 在冬日的寒风里在教三或者十一教上课,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将近零度的气温下每个人都穿成大胖子依然瑟瑟发抖。
27. 在每年的一月份,需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把一整个学期的书都读完。清早六点起床冲到有暖气的教四教五自习,在满桌占座的本子中找到一个空挡插入,坐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一般是趴着补眠。
28. 坐过武大的校车,开车的师傅用最标准的武汉话非常不耐烦地吆喝:还有哪过冒把钱滴?然后校车在每次启动前都要先倒退几米。
29. 听四大名嘴各路牛人的讲座,蹭各个学院的课,读各种专业的书。
30. 认真阅读教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教六教七教八教九教十教十一教十二教的桌面上密密麻麻的小抄,相传据此可以编撰一部百科全书,从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到普朗克公式拉格朗日公式,只要你想找没有找不到。
31. 在珞珈广场的草坪上躺着睡一个长长的午觉然后再发一段长长的呆,看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放风筝,云淡风轻,无忧无虑,一整个下午都是好天气。
32. 去门口的椰岛剪头发,被剪出各种不满意的发型,但是下一次还是不由自主地继续光顾。
33. 熄灯之后和室友们卧谈一起骂顾海良,重点骂那块石头:顾海良,请把你生下来的蛋带走吧!
34. 爬上工学部主教学楼的顶层,看看烟雾缥缈的东湖如画,看孔雀绿色的琉璃瓦在珞珈山的郁郁葱葱中若隐若现,尽收一整个武大依山傍水的好风光。
35. 到戈雅装文艺,点一杯苦的喝不进去的咖啡,和赵老板讨论卡布奇诺的起源和店里的女学生服务员。
36. 带来自全国各地老同学参观校园,开场白是武汉大学是全国最美丽的大学,当然,在厦大同学面前除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悦。
37. 从武大几乎所有的门出入过,在武大所有的食堂餐厅吃饭过,在武大所有的教学楼自习过。
38. 在周恩来蒋介石曾经演讲过的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看一场文华或者踪点的年度大戏,抚摸红漆长凳,看低低的房顶,听没有配话筒的同学们动情地对白,和身边的人聊天,哦?你也认识李英男?
39. 在冬日下午四五点高峰期去工学部澡堂洗澡,排队洗澡的队伍长度以公里计算,等待时间以小时计算。
40. 知道艺术学系在那里,如果你真的知道了,那么你对武大校园地理的学习可以及格了。
41. 夜袭鬼影幢幢蝶宫,感受武大著名的鬼屋,相传闹出过很多人命,其实现在依然有人在住。
42. 找一朋友在夜幕将降未将之时的奥场散步,可以看到棒球社团的训练,可以听到奥场每晚的笛声。奥场的正名是九一二广场,名字源于老毛曾在某年此日来过此地几分钟,要有一天XX化了,我们就把奥场改名为自由广场。
43. 绕珞珈山晨跑两圈,最美的是山那一侧九区的那一片,可以听到清晨空灵的山间百鸟争鸣,源中源肉包铺子前渐渐热闹开来。
44. 在九月的奥场看新生军训,心情和太阳烈度成正比,忽然也会怀念到自己经历过的那个夏天,酷暑也罢阴凉也好,一转眼间,时间就都过去了。
45. 在广八路污水横流烟雾漫天的街头吃烧烤,算准在十一点宿舍关门之前回去,穿越冬暖夏凉的防空洞。偶尔误点太迟,必当一鼓作气狂敲宿舍大门一分钟吵醒看楼的大妈大叔,做好顶一顿大骂的心理准备。
46. 去夜晚的樱顶发一次呆,在平台上皎洁的月光下等着月亮落下去,看漫天的繁星参北斗,看银河如练年年今夜。听一曲熟悉的《樱花树下的家》:“又是一年樱花开,这一别将是三年还是五载,明年花开你还来不来? ”眼泪就湿了眼眶。
47. 听吴骁老师的校史课,千万不可错过的是第一堂课,之后的课程可以选听。其他所有的课或许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听到,但是这一门课只有在这里有。
48. 在毕业季把没用的旧书都拿出来贩卖,炎炎夏日路边随便找片绿荫就是一个摊位,教材可以打两三折,毛邓三军事理论免费赠阅。
49. 在毕业之前终于有机会登上老图楼顶,在武大的精神标志上俯瞰皇皇武大如此熟悉而亲切的风景。下来以后,该喝酒的就喝酒,该唱歌的唱歌,该表白的就表白,我们的大学生活也就要结束了。
50.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等待很多的东西,等一场大雨,等一场大雪,等一个好天气,等一首歌,等一首诗,等一堂课,等一封信,等一通电话,等一个知己,等一段际遇,等一场爱情,等一场青春,等一场回忆。
后记:今天坐了两个小时的地铁,在车厢里忽然想到就在手机上写了这篇媚俗的口水文。这些也都是我自己的记忆了。据说,戈雅关了,桂园教工食堂,校长换了,冷锅鱼涨了,新楼盖了,广八路要拆了,梅操要放泰坦尼克了,你们看我都离开武大两年了,还是很熟悉那里的情况嘛。用一句我以前文章里的一句话做结尾,我不是过客,也不是归人,我是珞珈山永远的孩子。
-
aki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6-26 01: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