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国的15个细节
作者/神了旁逸斜出
原文地址
2012年整个3月,我有时隔两年之后的中国之行。在故乡之城办完房产事务交易手续,然后到广州有霍家亲之约,继以江南5市之游,越上海,历无锡,逛南京,停苏州,迅疾掠过杭州西湖。再回到华南,在广州和阳朔小住数日。其间作为一个旁观者匆匆阅读了一番故国。故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美食更美味,华屋更如雨后春笋,所接触到的人们更有钱了。当然我是无法接触到贫富悬殊中的下层阶级的,我却发现很多故国的顽习依然故我。此处“印象中国”之若干细节,既是从来就熟悉的,也是地道中国特色的,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也不能显示我自己的任何优越感。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只有一个走来走去的自由。
1,我们从悉尼飞往广州刚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的时候,想打一个电话给预订的宾馆,请他们派车来接机,可是遍寻机场周围,没有一个投币电话,去问询问处,答曰只可以购买50元的IC电话卡,心悻悻然,只好打的。在机场出发大厅的门外公共通道,停了密密麻麻的送行车辆,占据了两排车道,还有络绎不绝的车辆到达,一些穿着机场工作人员制服的有偿服务人员,推着机场的行李车在向刚刚到达的乘客兜售送客服务,穿梭在车道上,又是一派热闹混乱的景象。终于排队坐上的士后,司机听说是到机场宾馆,于是拒载,说区区十来元的的士费,不值得为我们服务,告知我们可以自己走路去,可是我们怎么知道机场宾馆的所在地,何况拖着行李在道路上行走,何其凄凉。于是向调度的士的管理人员投诉,最后的士司机得到调度的允诺,可以回头不必排队,才老大不情愿地载我们前往。
2,我们回到故城,开通了一个中国移动手机电话,登记身份之后,服务小姐讲明每分钟收费0.25元,全国通话漫游不收费,月租费50元。等到一切手续办妥,才说有捆绑的套餐,其中有许多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使用的服务,最少要交纳65元。等到递上65元,又说最少要存足100元。都是公司的硬性规定,否则不予办理。面对一步一步的陷阱,只好百般耐性服从。之后每天海量的短信飞入手机,都是许多囉哩囉嗦的平庸之至的人生感悟短信,分别调侃老婆的,情人的,小三的,上司的,收入的,物价的,拆迁的,对你进行无厘头的文化教育,还有无数商业广告短信。我们在广州打了5个电话,查询话费,已经耗去70元整,一切都在无知的被算计中被劫持费用,无处告诉,只好忍气吞声,只当人民的币折换澳币,不算割肉的惨痛损失。还赖有阿Q精神支撑,不至气短心疼。
3,现在坐长途巴士仿佛又回到了草创初期的低级阶段,再没有了优质服务的待遇。凡是中国的事情一定很难坚持好的品质,所以如果一件新生事物刚刚出现,你必须赶紧赶在先锋阶段去享受,否则不久它就会变质。以前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坐长途巴士,汽车是新型的豪华的,司机很客气周到,有全程服务小姐,有点心和矿泉水派发。司乘小姐会用普通话、本地方言和英语向乘客介绍安全事务。如今这些“繁文缛节”都已随风吹雨打去。行李不再贴上取件凭条,司乘小姐不知何处去了,司机大佬的态度比钢铁还硬,长途巴士已经脏兮兮的宛如老弱病残气喘吁吁的超龄服役老兵。点心没有了,矿泉水藏在纸箱子里,需要者要向司机索取。当我们回故乡之城时,车子将到目的地,我的心不由得激动起来,远望故地,想象着它的旧貌新颜,接着车子在故城的邻县车站停下,车门打开,半分钟后车门关上,车子驶出车站。这时一个女孩子怯生生地从车上走到司机大佬的身边,说,司机大哥,我是在这个县城的车站下的,你是否可以开门让我下去?司机说,刚才你为什么不下?女孩说,我没有听到你叫唤下车啊!司机说,我叫了,你肯定睡着了!——可是我们全车人都没有听到司机的叫唤。车子继续快速行驶。女孩说,那我怎么办?——到终点站,然后坐车回来吧。——女孩只好非常沮丧地走回车座。
4,全中国的名城可能唯有桂林汽车站是最脏、乱、差的,车站里小贩铺子林立,路面破烂,厕所门口对面和旁边是卖桂林米粉的小食铺。当我一进入厕所,赫然见到所有的蹲厕都是没有门的,数支男性生殖器直指向你,向你傲然示威。小便处尿渍厚积盈寸,浓度达到300%的氨气猛烈攻入鼻腔,令我几乎窒息。行李箱需放在电子检测机的传送带上,可是里面的监视检测人员却在伏台呼呼大睡,这电子检测形同虚设。我们坐车到阳朔去,两地的车程仅需70分钟,但是车子在站内徘徊足足耗时35分钟,无数的客车在站内抢道,互不相让,拥挤在极其狭窄的站内,在缝隙中一寸一寸地移动。汽车站已经将各种业务承包给私人客车司机,所以众车争道,一切混乱有如抗战时期小县城逃难时的景象。
5,当你从任何公共场所之门出来的时候,或者是在飞机的厕所,或者是在地铁、巴士,外面等候的人群会迎面挡住你的出路,硬是往里冲,你走不出来,他也冲不进去,互相拥着、僵持着,可是他根本不看你的脸和眼睛,麻木不仁地和你发生肢体对峙。如果你在排队等候地铁和巴士,忽然后面的人们就会径直越过你,大大咧咧地蛮横僭越,稍一迟钝,你就会被排斥出列,迅速被推到一米之外,如果你继续遵守秩序,那么你将永远也不能进入车内。当飞机到达目的地,所有乘客都争先恐后出位争道,过道的乘客和从座位里出来的乘客互相挤拥,大家都不知道该让谁先行,也没有示意和礼让,更没有默契与合作,只有奋勇抢先者可以占到先机。这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世界,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没有建立起来。就像在马路上,大货车、客车、小车、三轮车、残疾车和摩托车与行人在有限的空间穿梭僵持。中国的城市秩序是那样的恶性竞争状态,而每天交通局还在海量地批准各种新入户的车辆牌照,于是拥挤更其混乱。空气越加浑浊,灰蒙蒙地看不到所有事物的清晰轮廓。这正如中国的网站,在每一个角落都堆满了密密麻麻的条目,无数的信息都拥挤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无穷无尽的信息,无穷无尽的人群,无穷无尽的物事,无穷无尽的标签,无穷无尽的广告,都在争夺狭窄的空间,让你丝毫也喘不过气来。在地铁站的区间通道,有一半的通道全部被小贩们占据,每人手里或者地上都是向过客兜售的各种廉价和低劣的货品。过客像潮水一样向前涌动,境况犹如逃难的乱象。
6,中国各级城市都充满了各地陌生人的面孔,外乡人成了城市的新主人。上海人惊呼:“上海人都到哪里去了?怎么满大街的都是外乡人?”回到我的故地,满大街都看不到有气质的年轻人,只有外地县城的进城者和中老年人在街上拥挤。一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都人间蒸发到欧美澳纽发达国家去了,于是二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都拥到一线大城市去,然后三四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便占据了二线城市空出来的位置,最后农村人都跑到三四线城市,乡间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然则各地城市还有无数的“三不青年”(不读书,不工作,不犯罪),无奈地成为窝居在家中的宅男宅女,默默地日复一日地啃老。我不明白中国政府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依然没有向农村和中小城市倾斜政策和注入资本,更没有重点打造过硬的技术培训基地,广大的后发展地区始终没有良好地发展起来,于是农村和中小城市一直在落后的低端徘徊,年轻人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和中小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却跑到大城市去与当地人争夺有限的资源。许许多多的外乡人其实在大城市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地,于是广场和通道上,有很多无聊的过客在盲目地踟蹰伫立,丝毫不理会身边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专心致志地拨弄着自己的手机,身体不断地被匆匆的路人碰撞。大城市日益拥挤和混乱,小地方日益萧条,外乡人以弱小的资本去支付大城市高昂的生存成本。在如此价值观主导和制度安排下,声嘶力竭地高唱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以及孝道文化,只是一种南辕北辙的作秀表演。
7,一种新型的讨好性称呼在弥漫泛滥,尽量地阿谀众生的敏感年龄心理,可是却在阿谀奉迎下包藏祸心,互相极尽算计,包括讨价还价和路上殷勤拦截兜客。对50岁左右的男人叫“大哥”,亲切一些的则甜腻腻地叫你“哥哥”,小女孩则称你为“叔叔”,千万不能称呼“大伯”;对半百女人则称呼“大姐”,不要叫“阿姨”;所有时尚达人明星30、40岁了依然自称为“小李同学”,或者也称呼对方为“小贾同学”;只有超过60到70岁的女人才有资格被称为“阿姨”,千万不能叫“奶奶”。对年轻女子则各地称呼不同,在上海可以堂而皇之称“小姐”,不会有暗示特种职业的忌讳;在杭州则称为“姑娘”,在苏州则称为“丫头”,在广州则要叫“靓女”,如果称作“小姐”,你可能会遭遇白眼。
8,3月17日我们于下午1:30匆匆赶到广州新机场,准备搭乘2:55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到上海去。可是在出发大厅的信息展示荧屏上怎么也找不到我们要搭乘的飞机的任何信息。于是挤入询问台前询问,司询小姐眼皮始终不肯向上抬起须臾,只向远处南方航空公司的服务台努努嘴。于是我们赶过去排队等候询问服务。好容易等到讯问,答曰:“这个航班已经计划性取消。”却没有任何下文,不给出任何答案,于是赶紧追问:怎么办?答曰,有如下航班,你们可以选择,但是一个航班的目的地是虹桥机场,另外一个航班3:00即将起飞。我们紧急询问:你们怎么没有任何通知,现在是你们贻误了我们,应该有什么补偿?我们需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浦东机场,那里有人接机,如果到虹桥机场,则要费去相应的交通费,时间也错过了,怎么办?答曰,这是公司的决定,现在给你们另外安排航班,就是最好的补偿。其他问题自己解决。无奈只好赶紧选择到虹桥机场的航班,这时离飞机起飞时间已经很近,只有10分钟的时间,只好飞快地check-in,在最后一分钟冲进3:00的飞机,还遭遇了空中小姐的鄙视眼神。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之后,只好坐上费时1小时50分的地铁赶去浦东机场与接机人员会面,所用去的交通费则不在计较之列。想起前年我们儿子在美国搭乘美航,因为座位不能向后倾斜,遂向空乘人员投诉,结果得以换去商务舱的座位,还可以得到一张免费的在美国境内的任意机票。对比之下,唏嘘不已。
9,中国每个城市的人行道都喜欢用小块的方格阶砖拼合,可惜都习惯于草率施工,然后也宽容大度地允许各种小汽车和摩托车驶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因此人行道上的阶砖都将以最速朽的速度分崩离析。当你走在人行道上时,每一个方阶砖都跟你调皮使性,凹凸不平,此起彼伏,尤其当下雨之际,水浸淫在方阶砖的底部,你每一脚下去,都会有咯吱咯吱的呻吟声,然后污水会出其不意地溅上你的下体,直射入穿着超短裙或者热裤之年轻女子的下阴。这些不断松动的人行道方阶砖,正是反复施工的最好理由,一拆一建,GDP便得到增长。所以我明白,中国的城市完全不必考虑用水泥铺设永久性的坚固人行道。
10,流行风尚惊人地复制出格式化的国人,满大街的人都穿着流行的灰黑色的一种闪光面料衣服,像垃圾袋塑料质料一般,有伪造的皮衣的感觉,夹克,羽绒服,外套,休闲服,一律垃圾袋面料,一律竖领,衣服上有许多多余的装饰,例如像军士的肩扣,拉链,口袋。无论年轻人、中老年人和妇女,都竞相追逐这样的时尚服装。中国人特别容易从众,一种新款服饰出街,便一蜂窝模仿,所有的服装店铺也充斥着这样的时尚。在西方,每个人的穿着都是不相同的,牛仔衣裤,热裤,T恤,休闲装,运动衣,套装,裙装,各适其式,琳琅满目,绝无雷同。中国人的新事物普及很快,可是所有人的面部表情和气质都惊人地雷同,普遍刻录着时代的紧张、焦虑、匆忙、失神和无聊,失魂落魄地驱赶着,奔逐着,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周围,仿佛一旦有猎物出现,便猛扑上去,或者似乎时刻提防着某种事态发生,便迅速闪离,或者对身边的人群非常麻木,似乎整个世界与我无关,目中无人地守望着个人的咫尺之身,很少会看到怡然安详、明朗阳光的自得和快乐。于是你会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氛围,非常密集的人群积聚在狭窄的空间内,像潮水般涌动,可是所有人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和互动,在人与人之间却是错综复杂的异动,方向却是不大一致的,左右前后在斜刺穿插,于是不断地发生肢体的碰撞和抵触。这种流行从众的态势从喝茶一事上也可以特别看出互相影响的势力,现在国人都一致性地热衷于喝红茶和黑茶,像普洱、六堡一类,我到各处做客,在饭店吃饭,一律都是普洱,绿茶竟然无人问津,街上的茶叶店,也是普洱、六堡的天下。大约除了江南还以龙井和碧螺春一类绿茶为贵外,其他各地,都被普洱独领风骚。可惜我一生热爱的是绿茶,即使多么昂贵的普洱,于我也犹如故宫的皇座,何况中国人不过是善于炒作罢了,我从来没有在炒作上给予丝毫的重视。
11,我回到中国觉得最抵值的就是治疗和护理牙齿,无论是从数字的直接比对上,还是通过换算币值的比对上,在中国看牙医,到底还是比在西方划算。于是我去洗牙,然后对一个内里腐蚀的牙齿施行拔去神经线的小手术。给我看病的牙医是我的医生老朋友的朋友,然而他自然是负责任而少有的认真的。统共经过4个处理程序,历时三个星期,包括他的助手,无不用心尽责到底,没有敷衍潦草的痕迹。然而在中国看病,你必须习惯于被众多待诊的病人参观,作为一个公开隐私的展览品,你无权表示你的不安和抗议。我去探望问候我的医生朋友周,只见密不透风的病家团团围住他和一个正在看病的病人,病人说着自己的痛苦和问题,旁人毫无表情地麻木观摩着,或者会有某个八卦的,会津津有味地视他人的故事为趣味的谈资,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陈说自家病史的主角。当我仰躺在牙科治疗床上,一盏射灯惨白明亮地照亮了我张大了的口腔,我的周围则是三五旁观者,正探头探脑的往我张大的洞穴里窥望。牙医把我的神经线拔出来,在我的眼前晃一晃示意,让我看看我的多余物,旁观者于是也更凑近些,似乎要鉴别一下那奇怪的趣物。医生和病人就是这样开放式地被干扰着,我不知道这样的热闹,是否属于中国式的社会本质。
12,人民币在国际上一直被要求迅速升值,中国政府坚持抵制国币的被升值,而在国内,人民的币却毫无限制地悄悄膨胀。基本上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十位数为商品的价格单位。一盒鸡仔饼23块,香蕉是10元至18元一斤,一碟青菜15至18元,猪肉要10至30元一斤,三黄鸡则需20至30元一斤,大多数的香烟要价在10至20元,还有25、30、50甚至100元一盒的,刀削面10元一碗,猪肉炖粉条是28元一碗。只有广州的巴士还有1元、2元的优惠,上海还有鲜肉月饼3元一个。后来听新闻说,新出的明前绝品龙井茶,炒到18万元一斤,毛尖,炒到12万元一斤,把我唬得张口结舌,心想我不但没有这样的消费能力,即使有,也不至于喝了这样的精品茶,瞬间就可以成仙。走去购物,你必须在钱包里准备着厚厚一叠的红色百元人民的币,一张红色百元钞票,转眼间就无影无踪,有时你还需要刷刷地抽取数张红色百元大钞,看来这款红色百元纸币已经不能滥称为“大钞”。当我走完几个大城市之后,我的储备金已经消失了过万,其实我还是节约成性的理性消费者。当我们坐到上海同仁堂的接待室里,一个号称是再世神人的“藏医”,只是给我的太太看看手相,就断言她不久就会中风或偏瘫,只有服用他的中成药,才可以免除未来的重患,于是他拿出一张白纸,刷刷地写下两款药名,要价是900x3=2700, 2200x3=6600,一共是9300元,好在我对于神医素来有抵制之心,纵使他自称是“生死判官”,干脆斩截地宣称:“我说一个人生,他就不会死,我说一个人要死了,他也不会再生”,我也不为所动。这样的医生,简直是明火执杖的依靠恐吓和欺骗抢钱。
13,到处都是挂羊头买狗肉的勾当,稍不留神,即入陷阱。在中国,你很快就会悟出你不过就是万千一次性消费者的一员,谁都是不会再回头的匆匆过客,骗你一次,他不必担心你会回头寻衅,也不用担心他因为市场劣质服务而被淘汰,前赴后继将会有络绎不绝的后来人来帮衬。在从南京往苏州去的高速公路上,我们中间在加油站小休,我看到公路服务区的商店里有书卖,进去看到许多时尚的新书,其中一本是《哈佛教授讲述300个经济学故事》,崭新的装帧,大精品开本,不假思索就掏钱买下,匆匆返回车上,等到长途巴士开出,我慢慢翻开书本,才发现里面的经济学故事都是从各处抄袭而来,然后加上平常的教科书讲解,从头至尾没有哈佛教授的影子,只有书本的封皮上拉大旗作虎皮的虚假广告有哈佛教授的名号。这是立信会计出版社的印书,正如自称为“立信”,丝毫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只恨自己当时不仔细看清楚,也为一个迷信而旋即上当。在广州北京南路,一家号称是传统“木桶饭”的食家,进去看广告,宣称用木桶做饭,有醇厚的木质原味,且健康而柔软。于是叫了两桶。等到饭来了,才看到,是木桶里装着不锈钢的碗,是不锈钢的锅煮不锈钢的饭,装在不锈钢的碗里,从头至尾吃不锈钢的饭,木桶只是一个幌子,当然木桶只是一个迷你型的小小童子桶。再次明白,当你看到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欢欣喜悦地踏上去时,立即就会掉进深坑,还来不及喊救命,如无警惕,必定上当。起初给你许诺上天堂,然后你将走入地狱。概莫例外。
14,我们去江南游的时候,导游小顾在车上对我们诉说医院对她的无良讹诈:她怀着儿子时,去例行检查,医生说胎儿头太小,需要住院观察,要做全身一系列的检查,还要看情况进行处理。吓得她不知所措,回去向老公哭诉。老公说,赶紧找熟人医生再看。熟人医生检查后说,那是那个医生讹你,实际上孩子的头很正常,不要害怕。后来儿子出生,头部长得很好。所以她痛斥中国的医院很无良。我们整个旅行团的人都很感慨,纷纷表示同情。可是后来发现,小顾对我们也不够真诚,送我们去南京中山陵,隐瞒了每逢星期一陵墓关门的事实,让我们被阻于大门之外,隔栏杆空望,惆怅不得其门而入,所谓的中山陵之行,实际上被完全忽悠了。于是整团游客与她发生冲突。中旅社也存在着刻意讹诈的意图:每个团友在澳洲定了团票后,几天后才邮寄给我们一份安排细目,其中规定需要交纳$60澳元参加两项硬性的自费项目,一项是苏州运河的船游,船家只收取¥88元人民币,另一项是“印象杭州”歌舞表演,可是突然接到通知,说“印象杭州”的表演因故障不能如期演出,于是改为顺途到乌镇参观,可是乌镇的门票只收¥100元人民币,两项相加,不过是¥188元人民币,但是为什么要规定收取$60元澳币呢?$60元澳币按当时1:6.668汇率换算,是¥400.08人民币,减去¥188元,则明火执杖地赚取了¥212.8元人民币。既然是自费,那么就不应该硬性规定参加,即使要游玩,就收取实际需要的门票价钱罢了,而且为什么一定要收取澳币呢?这显然是明白地欺负人,把我们当小孩子耍了,欺负我们不会计算么?小顾不敢也不屑对我们加以任何解释。又七天的小费规定是$70元澳币,说好是每天$10元,可是第一天只是晚上9点报到,最后一天是自由活动和坐飞机归程,导游小顾已经杳如黄鹤,两天都没有服务,为什么还要收取小费呢?从这样的事实来看,中国社会到处都存在着转嫁危机的习惯势力,互相寻租,自己一面受到他人的欺诈和剥削,然后也把欺诈和剥削转嫁到比自己弱小或无知者的身上。我们会鄙视和痛恨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信赖和运用同样虚假的手段去对待整个社会。正如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说的:政府是大骗子,而我们就是小骗子。我的这个学生现在是政府的一个小吏,她每天都在这样的执行机制里谋生,亲身运作,说的是大实话。
15,回到中国后发现,许多中国城镇居民都购置有多套房屋。储备多套房产的目的不言自明,因为物价腾胀,钱放在银行里不保值,真实的通胀是多少呢?老百姓不得其知。而许多的80后、90后都待字闺中,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甘为低端劳力,于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未来生计,便购置几套房产,为将来收息,以供养嗷嗷待哺的宅男宅女。这些80后、90后啃老也啃得理直气壮。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谈了一个未婚妻,他们买了一套房子,要父母供还贷款,未婚妻对未来老爷反复叮咛说:你要好好挣钱还房款哦!未来老爷只好诺诺。我所熟悉的老朋友,或者要每天定点回家为儿媳妇做饭,或者要为儿子女儿带孩子。想想我们80年代时,父母也要为我们带孩子,我们结婚之后还一直每天晚上回父母家吃晚饭。时光已经过去了30年,这种情形依然一代一代相传,传统的习惯和势力那样强大,中国文化的传承实在是绵远悠长,本质不变,故事生生不绝。
我离开中国几乎8年了,从海外遥远地张望,想象着故国的蒸蒸日上,深心里为它的变化由衷的安慰。回去走走看看,发觉该改变的变本加厉,不该改变的却走火入魔。在灰蒙蒙的令人窒息的空气中,泛滥的物质和在有限的空间里日益填塞的东西,更其拥挤,堵塞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中国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既令我生厌,也使我觉得如前世的家。记起张爱玲说的:“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的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诗与胡说》)张爱玲不喜欢齐齐整整、宽敞、笔直而光可鉴人的德国之马路,一路种着参天大树,以为那种路走多了要发疯的。无论张爱玲英文怎样的好,她终究是完全属于中国的,她说她就舍不得中国,即使是蓝天碧草红顶洋房花园充盈的加拿大,干净得像水洗过的,她也不愿意选择它——可惜最终张爱玲还是离开了中国,老死于美利坚。典型的张爱玲热爱脏乱而亲切的中国文化,然而她毕竟还有着一颗自由而极具个性的心,所以她不得不选择放弃她的根。人就是如此的矛盾。我不喜热闹、脏乱,即使其中有完全熟悉的亲切和给我依赖的感情,我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远行。看来张爱玲是在诗的感觉里胡说,我则是在直率的胡说里不肯放弃我的诗。不说也罢。
原文地址
2012年整个3月,我有时隔两年之后的中国之行。在故乡之城办完房产事务交易手续,然后到广州有霍家亲之约,继以江南5市之游,越上海,历无锡,逛南京,停苏州,迅疾掠过杭州西湖。再回到华南,在广州和阳朔小住数日。其间作为一个旁观者匆匆阅读了一番故国。故国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着变化,美食更美味,华屋更如雨后春笋,所接触到的人们更有钱了。当然我是无法接触到贫富悬殊中的下层阶级的,我却发现很多故国的顽习依然故我。此处“印象中国”之若干细节,既是从来就熟悉的,也是地道中国特色的,我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也不能显示我自己的任何优越感。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只有一个走来走去的自由。
1,我们从悉尼飞往广州刚到达广州白云机场的时候,想打一个电话给预订的宾馆,请他们派车来接机,可是遍寻机场周围,没有一个投币电话,去问询问处,答曰只可以购买50元的IC电话卡,心悻悻然,只好打的。在机场出发大厅的门外公共通道,停了密密麻麻的送行车辆,占据了两排车道,还有络绎不绝的车辆到达,一些穿着机场工作人员制服的有偿服务人员,推着机场的行李车在向刚刚到达的乘客兜售送客服务,穿梭在车道上,又是一派热闹混乱的景象。终于排队坐上的士后,司机听说是到机场宾馆,于是拒载,说区区十来元的的士费,不值得为我们服务,告知我们可以自己走路去,可是我们怎么知道机场宾馆的所在地,何况拖着行李在道路上行走,何其凄凉。于是向调度的士的管理人员投诉,最后的士司机得到调度的允诺,可以回头不必排队,才老大不情愿地载我们前往。
2,我们回到故城,开通了一个中国移动手机电话,登记身份之后,服务小姐讲明每分钟收费0.25元,全国通话漫游不收费,月租费50元。等到一切手续办妥,才说有捆绑的套餐,其中有许多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使用的服务,最少要交纳65元。等到递上65元,又说最少要存足100元。都是公司的硬性规定,否则不予办理。面对一步一步的陷阱,只好百般耐性服从。之后每天海量的短信飞入手机,都是许多囉哩囉嗦的平庸之至的人生感悟短信,分别调侃老婆的,情人的,小三的,上司的,收入的,物价的,拆迁的,对你进行无厘头的文化教育,还有无数商业广告短信。我们在广州打了5个电话,查询话费,已经耗去70元整,一切都在无知的被算计中被劫持费用,无处告诉,只好忍气吞声,只当人民的币折换澳币,不算割肉的惨痛损失。还赖有阿Q精神支撑,不至气短心疼。
3,现在坐长途巴士仿佛又回到了草创初期的低级阶段,再没有了优质服务的待遇。凡是中国的事情一定很难坚持好的品质,所以如果一件新生事物刚刚出现,你必须赶紧赶在先锋阶段去享受,否则不久它就会变质。以前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坐长途巴士,汽车是新型的豪华的,司机很客气周到,有全程服务小姐,有点心和矿泉水派发。司乘小姐会用普通话、本地方言和英语向乘客介绍安全事务。如今这些“繁文缛节”都已随风吹雨打去。行李不再贴上取件凭条,司乘小姐不知何处去了,司机大佬的态度比钢铁还硬,长途巴士已经脏兮兮的宛如老弱病残气喘吁吁的超龄服役老兵。点心没有了,矿泉水藏在纸箱子里,需要者要向司机索取。当我们回故乡之城时,车子将到目的地,我的心不由得激动起来,远望故地,想象着它的旧貌新颜,接着车子在故城的邻县车站停下,车门打开,半分钟后车门关上,车子驶出车站。这时一个女孩子怯生生地从车上走到司机大佬的身边,说,司机大哥,我是在这个县城的车站下的,你是否可以开门让我下去?司机说,刚才你为什么不下?女孩说,我没有听到你叫唤下车啊!司机说,我叫了,你肯定睡着了!——可是我们全车人都没有听到司机的叫唤。车子继续快速行驶。女孩说,那我怎么办?——到终点站,然后坐车回来吧。——女孩只好非常沮丧地走回车座。
4,全中国的名城可能唯有桂林汽车站是最脏、乱、差的,车站里小贩铺子林立,路面破烂,厕所门口对面和旁边是卖桂林米粉的小食铺。当我一进入厕所,赫然见到所有的蹲厕都是没有门的,数支男性生殖器直指向你,向你傲然示威。小便处尿渍厚积盈寸,浓度达到300%的氨气猛烈攻入鼻腔,令我几乎窒息。行李箱需放在电子检测机的传送带上,可是里面的监视检测人员却在伏台呼呼大睡,这电子检测形同虚设。我们坐车到阳朔去,两地的车程仅需70分钟,但是车子在站内徘徊足足耗时35分钟,无数的客车在站内抢道,互不相让,拥挤在极其狭窄的站内,在缝隙中一寸一寸地移动。汽车站已经将各种业务承包给私人客车司机,所以众车争道,一切混乱有如抗战时期小县城逃难时的景象。
5,当你从任何公共场所之门出来的时候,或者是在飞机的厕所,或者是在地铁、巴士,外面等候的人群会迎面挡住你的出路,硬是往里冲,你走不出来,他也冲不进去,互相拥着、僵持着,可是他根本不看你的脸和眼睛,麻木不仁地和你发生肢体对峙。如果你在排队等候地铁和巴士,忽然后面的人们就会径直越过你,大大咧咧地蛮横僭越,稍一迟钝,你就会被排斥出列,迅速被推到一米之外,如果你继续遵守秩序,那么你将永远也不能进入车内。当飞机到达目的地,所有乘客都争先恐后出位争道,过道的乘客和从座位里出来的乘客互相挤拥,大家都不知道该让谁先行,也没有示意和礼让,更没有默契与合作,只有奋勇抢先者可以占到先机。这是一个目中无人的世界,所有的游戏规则都没有建立起来。就像在马路上,大货车、客车、小车、三轮车、残疾车和摩托车与行人在有限的空间穿梭僵持。中国的城市秩序是那样的恶性竞争状态,而每天交通局还在海量地批准各种新入户的车辆牌照,于是拥挤更其混乱。空气越加浑浊,灰蒙蒙地看不到所有事物的清晰轮廓。这正如中国的网站,在每一个角落都堆满了密密麻麻的条目,无数的信息都拥挤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无穷无尽的信息,无穷无尽的人群,无穷无尽的物事,无穷无尽的标签,无穷无尽的广告,都在争夺狭窄的空间,让你丝毫也喘不过气来。在地铁站的区间通道,有一半的通道全部被小贩们占据,每人手里或者地上都是向过客兜售的各种廉价和低劣的货品。过客像潮水一样向前涌动,境况犹如逃难的乱象。
6,中国各级城市都充满了各地陌生人的面孔,外乡人成了城市的新主人。上海人惊呼:“上海人都到哪里去了?怎么满大街的都是外乡人?”回到我的故地,满大街都看不到有气质的年轻人,只有外地县城的进城者和中老年人在街上拥挤。一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都人间蒸发到欧美澳纽发达国家去了,于是二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都拥到一线大城市去,然后三四线城市的优秀年轻人便占据了二线城市空出来的位置,最后农村人都跑到三四线城市,乡间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然则各地城市还有无数的“三不青年”(不读书,不工作,不犯罪),无奈地成为窝居在家中的宅男宅女,默默地日复一日地啃老。我不明白中国政府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之后,依然没有向农村和中小城市倾斜政策和注入资本,更没有重点打造过硬的技术培训基地,广大的后发展地区始终没有良好地发展起来,于是农村和中小城市一直在落后的低端徘徊,年轻人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家乡和中小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却跑到大城市去与当地人争夺有限的资源。许许多多的外乡人其实在大城市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地,于是广场和通道上,有很多无聊的过客在盲目地踟蹰伫立,丝毫不理会身边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专心致志地拨弄着自己的手机,身体不断地被匆匆的路人碰撞。大城市日益拥挤和混乱,小地方日益萧条,外乡人以弱小的资本去支付大城市高昂的生存成本。在如此价值观主导和制度安排下,声嘶力竭地高唱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以及孝道文化,只是一种南辕北辙的作秀表演。
7,一种新型的讨好性称呼在弥漫泛滥,尽量地阿谀众生的敏感年龄心理,可是却在阿谀奉迎下包藏祸心,互相极尽算计,包括讨价还价和路上殷勤拦截兜客。对50岁左右的男人叫“大哥”,亲切一些的则甜腻腻地叫你“哥哥”,小女孩则称你为“叔叔”,千万不能称呼“大伯”;对半百女人则称呼“大姐”,不要叫“阿姨”;所有时尚达人明星30、40岁了依然自称为“小李同学”,或者也称呼对方为“小贾同学”;只有超过60到70岁的女人才有资格被称为“阿姨”,千万不能叫“奶奶”。对年轻女子则各地称呼不同,在上海可以堂而皇之称“小姐”,不会有暗示特种职业的忌讳;在杭州则称为“姑娘”,在苏州则称为“丫头”,在广州则要叫“靓女”,如果称作“小姐”,你可能会遭遇白眼。
8,3月17日我们于下午1:30匆匆赶到广州新机场,准备搭乘2:55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到上海去。可是在出发大厅的信息展示荧屏上怎么也找不到我们要搭乘的飞机的任何信息。于是挤入询问台前询问,司询小姐眼皮始终不肯向上抬起须臾,只向远处南方航空公司的服务台努努嘴。于是我们赶过去排队等候询问服务。好容易等到讯问,答曰:“这个航班已经计划性取消。”却没有任何下文,不给出任何答案,于是赶紧追问:怎么办?答曰,有如下航班,你们可以选择,但是一个航班的目的地是虹桥机场,另外一个航班3:00即将起飞。我们紧急询问:你们怎么没有任何通知,现在是你们贻误了我们,应该有什么补偿?我们需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浦东机场,那里有人接机,如果到虹桥机场,则要费去相应的交通费,时间也错过了,怎么办?答曰,这是公司的决定,现在给你们另外安排航班,就是最好的补偿。其他问题自己解决。无奈只好赶紧选择到虹桥机场的航班,这时离飞机起飞时间已经很近,只有10分钟的时间,只好飞快地check-in,在最后一分钟冲进3:00的飞机,还遭遇了空中小姐的鄙视眼神。到了上海虹桥机场之后,只好坐上费时1小时50分的地铁赶去浦东机场与接机人员会面,所用去的交通费则不在计较之列。想起前年我们儿子在美国搭乘美航,因为座位不能向后倾斜,遂向空乘人员投诉,结果得以换去商务舱的座位,还可以得到一张免费的在美国境内的任意机票。对比之下,唏嘘不已。
9,中国每个城市的人行道都喜欢用小块的方格阶砖拼合,可惜都习惯于草率施工,然后也宽容大度地允许各种小汽车和摩托车驶上人行道,与行人争道,因此人行道上的阶砖都将以最速朽的速度分崩离析。当你走在人行道上时,每一个方阶砖都跟你调皮使性,凹凸不平,此起彼伏,尤其当下雨之际,水浸淫在方阶砖的底部,你每一脚下去,都会有咯吱咯吱的呻吟声,然后污水会出其不意地溅上你的下体,直射入穿着超短裙或者热裤之年轻女子的下阴。这些不断松动的人行道方阶砖,正是反复施工的最好理由,一拆一建,GDP便得到增长。所以我明白,中国的城市完全不必考虑用水泥铺设永久性的坚固人行道。
10,流行风尚惊人地复制出格式化的国人,满大街的人都穿着流行的灰黑色的一种闪光面料衣服,像垃圾袋塑料质料一般,有伪造的皮衣的感觉,夹克,羽绒服,外套,休闲服,一律垃圾袋面料,一律竖领,衣服上有许多多余的装饰,例如像军士的肩扣,拉链,口袋。无论年轻人、中老年人和妇女,都竞相追逐这样的时尚服装。中国人特别容易从众,一种新款服饰出街,便一蜂窝模仿,所有的服装店铺也充斥着这样的时尚。在西方,每个人的穿着都是不相同的,牛仔衣裤,热裤,T恤,休闲装,运动衣,套装,裙装,各适其式,琳琅满目,绝无雷同。中国人的新事物普及很快,可是所有人的面部表情和气质都惊人地雷同,普遍刻录着时代的紧张、焦虑、匆忙、失神和无聊,失魂落魄地驱赶着,奔逐着,眼睛警惕地打量着周围,仿佛一旦有猎物出现,便猛扑上去,或者似乎时刻提防着某种事态发生,便迅速闪离,或者对身边的人群非常麻木,似乎整个世界与我无关,目中无人地守望着个人的咫尺之身,很少会看到怡然安详、明朗阳光的自得和快乐。于是你会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氛围,非常密集的人群积聚在狭窄的空间内,像潮水般涌动,可是所有人之间没有任何的关联和互动,在人与人之间却是错综复杂的异动,方向却是不大一致的,左右前后在斜刺穿插,于是不断地发生肢体的碰撞和抵触。这种流行从众的态势从喝茶一事上也可以特别看出互相影响的势力,现在国人都一致性地热衷于喝红茶和黑茶,像普洱、六堡一类,我到各处做客,在饭店吃饭,一律都是普洱,绿茶竟然无人问津,街上的茶叶店,也是普洱、六堡的天下。大约除了江南还以龙井和碧螺春一类绿茶为贵外,其他各地,都被普洱独领风骚。可惜我一生热爱的是绿茶,即使多么昂贵的普洱,于我也犹如故宫的皇座,何况中国人不过是善于炒作罢了,我从来没有在炒作上给予丝毫的重视。
11,我回到中国觉得最抵值的就是治疗和护理牙齿,无论是从数字的直接比对上,还是通过换算币值的比对上,在中国看牙医,到底还是比在西方划算。于是我去洗牙,然后对一个内里腐蚀的牙齿施行拔去神经线的小手术。给我看病的牙医是我的医生老朋友的朋友,然而他自然是负责任而少有的认真的。统共经过4个处理程序,历时三个星期,包括他的助手,无不用心尽责到底,没有敷衍潦草的痕迹。然而在中国看病,你必须习惯于被众多待诊的病人参观,作为一个公开隐私的展览品,你无权表示你的不安和抗议。我去探望问候我的医生朋友周,只见密不透风的病家团团围住他和一个正在看病的病人,病人说着自己的痛苦和问题,旁人毫无表情地麻木观摩着,或者会有某个八卦的,会津津有味地视他人的故事为趣味的谈资,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陈说自家病史的主角。当我仰躺在牙科治疗床上,一盏射灯惨白明亮地照亮了我张大了的口腔,我的周围则是三五旁观者,正探头探脑的往我张大的洞穴里窥望。牙医把我的神经线拔出来,在我的眼前晃一晃示意,让我看看我的多余物,旁观者于是也更凑近些,似乎要鉴别一下那奇怪的趣物。医生和病人就是这样开放式地被干扰着,我不知道这样的热闹,是否属于中国式的社会本质。
12,人民币在国际上一直被要求迅速升值,中国政府坚持抵制国币的被升值,而在国内,人民的币却毫无限制地悄悄膨胀。基本上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十位数为商品的价格单位。一盒鸡仔饼23块,香蕉是10元至18元一斤,一碟青菜15至18元,猪肉要10至30元一斤,三黄鸡则需20至30元一斤,大多数的香烟要价在10至20元,还有25、30、50甚至100元一盒的,刀削面10元一碗,猪肉炖粉条是28元一碗。只有广州的巴士还有1元、2元的优惠,上海还有鲜肉月饼3元一个。后来听新闻说,新出的明前绝品龙井茶,炒到18万元一斤,毛尖,炒到12万元一斤,把我唬得张口结舌,心想我不但没有这样的消费能力,即使有,也不至于喝了这样的精品茶,瞬间就可以成仙。走去购物,你必须在钱包里准备着厚厚一叠的红色百元人民的币,一张红色百元钞票,转眼间就无影无踪,有时你还需要刷刷地抽取数张红色百元大钞,看来这款红色百元纸币已经不能滥称为“大钞”。当我走完几个大城市之后,我的储备金已经消失了过万,其实我还是节约成性的理性消费者。当我们坐到上海同仁堂的接待室里,一个号称是再世神人的“藏医”,只是给我的太太看看手相,就断言她不久就会中风或偏瘫,只有服用他的中成药,才可以免除未来的重患,于是他拿出一张白纸,刷刷地写下两款药名,要价是900x3=2700, 2200x3=6600,一共是9300元,好在我对于神医素来有抵制之心,纵使他自称是“生死判官”,干脆斩截地宣称:“我说一个人生,他就不会死,我说一个人要死了,他也不会再生”,我也不为所动。这样的医生,简直是明火执杖的依靠恐吓和欺骗抢钱。
13,到处都是挂羊头买狗肉的勾当,稍不留神,即入陷阱。在中国,你很快就会悟出你不过就是万千一次性消费者的一员,谁都是不会再回头的匆匆过客,骗你一次,他不必担心你会回头寻衅,也不用担心他因为市场劣质服务而被淘汰,前赴后继将会有络绎不绝的后来人来帮衬。在从南京往苏州去的高速公路上,我们中间在加油站小休,我看到公路服务区的商店里有书卖,进去看到许多时尚的新书,其中一本是《哈佛教授讲述300个经济学故事》,崭新的装帧,大精品开本,不假思索就掏钱买下,匆匆返回车上,等到长途巴士开出,我慢慢翻开书本,才发现里面的经济学故事都是从各处抄袭而来,然后加上平常的教科书讲解,从头至尾没有哈佛教授的影子,只有书本的封皮上拉大旗作虎皮的虚假广告有哈佛教授的名号。这是立信会计出版社的印书,正如自称为“立信”,丝毫也不能相信他们的“诚信”。只恨自己当时不仔细看清楚,也为一个迷信而旋即上当。在广州北京南路,一家号称是传统“木桶饭”的食家,进去看广告,宣称用木桶做饭,有醇厚的木质原味,且健康而柔软。于是叫了两桶。等到饭来了,才看到,是木桶里装着不锈钢的碗,是不锈钢的锅煮不锈钢的饭,装在不锈钢的碗里,从头至尾吃不锈钢的饭,木桶只是一个幌子,当然木桶只是一个迷你型的小小童子桶。再次明白,当你看到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欢欣喜悦地踏上去时,立即就会掉进深坑,还来不及喊救命,如无警惕,必定上当。起初给你许诺上天堂,然后你将走入地狱。概莫例外。
14,我们去江南游的时候,导游小顾在车上对我们诉说医院对她的无良讹诈:她怀着儿子时,去例行检查,医生说胎儿头太小,需要住院观察,要做全身一系列的检查,还要看情况进行处理。吓得她不知所措,回去向老公哭诉。老公说,赶紧找熟人医生再看。熟人医生检查后说,那是那个医生讹你,实际上孩子的头很正常,不要害怕。后来儿子出生,头部长得很好。所以她痛斥中国的医院很无良。我们整个旅行团的人都很感慨,纷纷表示同情。可是后来发现,小顾对我们也不够真诚,送我们去南京中山陵,隐瞒了每逢星期一陵墓关门的事实,让我们被阻于大门之外,隔栏杆空望,惆怅不得其门而入,所谓的中山陵之行,实际上被完全忽悠了。于是整团游客与她发生冲突。中旅社也存在着刻意讹诈的意图:每个团友在澳洲定了团票后,几天后才邮寄给我们一份安排细目,其中规定需要交纳$60澳元参加两项硬性的自费项目,一项是苏州运河的船游,船家只收取¥88元人民币,另一项是“印象杭州”歌舞表演,可是突然接到通知,说“印象杭州”的表演因故障不能如期演出,于是改为顺途到乌镇参观,可是乌镇的门票只收¥100元人民币,两项相加,不过是¥188元人民币,但是为什么要规定收取$60元澳币呢?$60元澳币按当时1:6.668汇率换算,是¥400.08人民币,减去¥188元,则明火执杖地赚取了¥212.8元人民币。既然是自费,那么就不应该硬性规定参加,即使要游玩,就收取实际需要的门票价钱罢了,而且为什么一定要收取澳币呢?这显然是明白地欺负人,把我们当小孩子耍了,欺负我们不会计算么?小顾不敢也不屑对我们加以任何解释。又七天的小费规定是$70元澳币,说好是每天$10元,可是第一天只是晚上9点报到,最后一天是自由活动和坐飞机归程,导游小顾已经杳如黄鹤,两天都没有服务,为什么还要收取小费呢?从这样的事实来看,中国社会到处都存在着转嫁危机的习惯势力,互相寻租,自己一面受到他人的欺诈和剥削,然后也把欺诈和剥削转嫁到比自己弱小或无知者的身上。我们会鄙视和痛恨一个假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信赖和运用同样虚假的手段去对待整个社会。正如我的一个学生对我说的:政府是大骗子,而我们就是小骗子。我的这个学生现在是政府的一个小吏,她每天都在这样的执行机制里谋生,亲身运作,说的是大实话。
15,回到中国后发现,许多中国城镇居民都购置有多套房屋。储备多套房产的目的不言自明,因为物价腾胀,钱放在银行里不保值,真实的通胀是多少呢?老百姓不得其知。而许多的80后、90后都待字闺中,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甘为低端劳力,于是父母为了子女的未来生计,便购置几套房产,为将来收息,以供养嗷嗷待哺的宅男宅女。这些80后、90后啃老也啃得理直气壮。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谈了一个未婚妻,他们买了一套房子,要父母供还贷款,未婚妻对未来老爷反复叮咛说:你要好好挣钱还房款哦!未来老爷只好诺诺。我所熟悉的老朋友,或者要每天定点回家为儿媳妇做饭,或者要为儿子女儿带孩子。想想我们80年代时,父母也要为我们带孩子,我们结婚之后还一直每天晚上回父母家吃晚饭。时光已经过去了30年,这种情形依然一代一代相传,传统的习惯和势力那样强大,中国文化的传承实在是绵远悠长,本质不变,故事生生不绝。
我离开中国几乎8年了,从海外遥远地张望,想象着故国的蒸蒸日上,深心里为它的变化由衷的安慰。回去走走看看,发觉该改变的变本加厉,不该改变的却走火入魔。在灰蒙蒙的令人窒息的空气中,泛滥的物质和在有限的空间里日益填塞的东西,更其拥挤,堵塞着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中国的一切是那样的熟悉,既令我生厌,也使我觉得如前世的家。记起张爱玲说的:“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的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诗与胡说》)张爱玲不喜欢齐齐整整、宽敞、笔直而光可鉴人的德国之马路,一路种着参天大树,以为那种路走多了要发疯的。无论张爱玲英文怎样的好,她终究是完全属于中国的,她说她就舍不得中国,即使是蓝天碧草红顶洋房花园充盈的加拿大,干净得像水洗过的,她也不愿意选择它——可惜最终张爱玲还是离开了中国,老死于美利坚。典型的张爱玲热爱脏乱而亲切的中国文化,然而她毕竟还有着一颗自由而极具个性的心,所以她不得不选择放弃她的根。人就是如此的矛盾。我不喜热闹、脏乱,即使其中有完全熟悉的亲切和给我依赖的感情,我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远行。看来张爱玲是在诗的感觉里胡说,我则是在直率的胡说里不肯放弃我的诗。不说也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