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爆冷门”这事
容颜,总有一天会老去;帝国,总有一天会落寞。我甚至不想用“落寞”来形容我敬仰的王者。王励勤,这个曾经震惊世界的名字,得奖无数,现在却逐渐走向球员生涯的尽头。前几天的亚洲杯上,王励勤败给伊朗小将,止步八强,爆了个大冷门。随之而来的各种报道也来势汹汹。网页上“老马王时代已经彻底结束,王励勤战场应该不在球台”、“亚洲杯为青年练手舞台,王励勤尴尬输球似到末路”,类似这些毫不客气的言语不在少数。现年34岁的王励勤,年纪的确不再年轻,这几年的表现也不大如意。错失2012年伦敦奥运会,爆冷止步亚洲杯八强,这些也都令人无奈。网友们也表示“王励勤不该霸占这种比赛机会,应该让更年轻的选手锻炼”。对此,我的看法却不同。
一个运动员,要是不尽力争取比赛,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运动员。34岁不舍赛场,这里面一定包含了许多对职业的热爱和不舍。中国人都有一个喜好,那就是瞎起哄。无论是否关乎自己的利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一窝蜂的跟上。王励勤现在如何,我不想多说。我只记得大力曾经为中国队争过无数荣誉,撑起中国乒坛的半边天。当年,大力风头正劲,无一人说他不好,骂他不该,对他的评价只有褒,没有贬;而现在,大力的确不如以前,但曾经的风华却被抹得不剩些许。那些说风凉话的,全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年大力横扫国际乒坛的时候,你们怎不说他今后会走下坡路,你们怎不说他不该那样厉害,霸占比赛呢。可能那时的大力正年轻,那时的大力都是赢。在一个以输赢论成败的当下,赢就是所有,无关其他。
很多时候,我很怀疑这个国度的国民们,是否有宽容心,或者说是羞耻心。人家有用的时候,就把他捧上天,吹的天花乱坠;人家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时候,就把他摔下地,批的毫无是处。敢情是专门干过河拆桥的啊。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前些日子舒淇被翻老底的事。本是与她无关的事情,却被当成了炮灰,被迫退出了微博界。然后就有了这样一句话:这么大的中国,容得下一个苍井空,怎么就容不下一个舒淇。是啊,怎么就容不下呢。哦,大概是容积太小。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当着婊子又立贞洁牌坊的太多了。何况就算是个处,也不知道是不是原装的。又想起每次看NBA,那些解说员的话真的让我忍俊不禁。人投进球了他就说,今天发挥得不错。要是后面有失误,就说那谁谁状态不稳定。要让他说个清楚吧,来个预测吧,他屁都说不出来。他们就是最大的墙头草,每次都忍不住想对他们竖起中指的冲动。当然,这是我一个外行人的看法。阿联在美国打球,好像混的不是很好。后来又出来个林书豪,一下子就盖过阿联的风头。然后两人对比,说的阿联好像一无是处。人凭着自己累死累活,靠着自己挣的钱赢得尊严,我们这些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凭啥对他指手画脚?篮球这事,我也不大懂,就偶尔看看。但是我个人对阿联还是挺有好感的。每个人,不管是演员还是球员,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是很努力的想做到最好,背后的付出我们是看不到的。无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结果是怎样,但我想他们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多理解,多宽容,多尊重。
话又说回王励勤这事。记得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我心中的英雄》。 那年的男单比赛,王得了第三名。我记得赛后接受采访的他,笑得很释然,那是我看过最温暖的笑。有记者问,有想过退役吗?他说,我才30呢,不算太老吧。短短一句话,听得出他对赛场的不舍,那种热情也感染了我。那一年,马琳、王皓、王励勤,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三人实力相当,大家都为大力捏了一把汗。而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大力包揽了所有世界级的冠军奖项,却差着一枚奥运男单金牌。我想他内心一定是挣扎的。遗憾在心里,年龄却逐渐增长,时间越来越少。但同时,他又是满足的。脸上那份释然的神情,定是由心而发。我承认,08年的那场比赛,我是很遗憾的,但却不失望。大力都能一笑抿过,我又有什么资格觉得失望。我心中的英雄,不以输赢论之。能够坦然接受结局,也是一种豁达。我也记得2007年的世乒赛,大力对马琳最后大翻盘的爆发;2006年国球大典横扫五名大将的稳健。那是大力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我最美丽的记忆。
那些说什么让大力退下来,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锻炼,让他们为国争光的人啊,不要给我说什么“舍小我,成大我”,其实就是想满足你们的眼欲。我常常想,小说里面那些被世人不容的人,他们并没有做过害人的事,却要遭受世人鄙夷的眼光和残酷的追杀,理由却是很好很强大,说是“为了保护天下苍生”。就这样一个很梦幻的理由,就要白白害了一个正义的人。我不懂,真不懂。就好像为了国家荣誉,就要大力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样。
关于亚洲杯大力的“冷门”,看到越来越多人的失望,我只是作为一个执着于王励勤的小球迷,表达一个粉丝对自己偶像的支持。无论输或赢,无论是否该隐退,我毫不迟疑的坚持大力。即便大力应该退居后方,但是十多年的打球生涯,赛场给了他太多的艰辛和荣誉,乒乓给了他太多的回忆和快乐。我想,他现在坚持的并不仅仅是一次上场的机会,而是承载了他太多喜怒哀乐的感情。
一个运动员,要是不尽力争取比赛,那一定不是一个好的运动员。34岁不舍赛场,这里面一定包含了许多对职业的热爱和不舍。中国人都有一个喜好,那就是瞎起哄。无论是否关乎自己的利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一窝蜂的跟上。王励勤现在如何,我不想多说。我只记得大力曾经为中国队争过无数荣誉,撑起中国乒坛的半边天。当年,大力风头正劲,无一人说他不好,骂他不该,对他的评价只有褒,没有贬;而现在,大力的确不如以前,但曾经的风华却被抹得不剩些许。那些说风凉话的,全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年大力横扫国际乒坛的时候,你们怎不说他今后会走下坡路,你们怎不说他不该那样厉害,霸占比赛呢。可能那时的大力正年轻,那时的大力都是赢。在一个以输赢论成败的当下,赢就是所有,无关其他。
很多时候,我很怀疑这个国度的国民们,是否有宽容心,或者说是羞耻心。人家有用的时候,就把他捧上天,吹的天花乱坠;人家无用或者用处不大的时候,就把他摔下地,批的毫无是处。敢情是专门干过河拆桥的啊。这么一说,我又想起了前些日子舒淇被翻老底的事。本是与她无关的事情,却被当成了炮灰,被迫退出了微博界。然后就有了这样一句话:这么大的中国,容得下一个苍井空,怎么就容不下一个舒淇。是啊,怎么就容不下呢。哦,大概是容积太小。在这个神奇的国度,当着婊子又立贞洁牌坊的太多了。何况就算是个处,也不知道是不是原装的。又想起每次看NBA,那些解说员的话真的让我忍俊不禁。人投进球了他就说,今天发挥得不错。要是后面有失误,就说那谁谁状态不稳定。要让他说个清楚吧,来个预测吧,他屁都说不出来。他们就是最大的墙头草,每次都忍不住想对他们竖起中指的冲动。当然,这是我一个外行人的看法。阿联在美国打球,好像混的不是很好。后来又出来个林书豪,一下子就盖过阿联的风头。然后两人对比,说的阿联好像一无是处。人凭着自己累死累活,靠着自己挣的钱赢得尊严,我们这些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凭啥对他指手画脚?篮球这事,我也不大懂,就偶尔看看。但是我个人对阿联还是挺有好感的。每个人,不管是演员还是球员,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都是很努力的想做到最好,背后的付出我们是看不到的。无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结果是怎样,但我想他们背后一定是付出了很大的辛苦。多理解,多宽容,多尊重。
话又说回王励勤这事。记得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我心中的英雄》。 那年的男单比赛,王得了第三名。我记得赛后接受采访的他,笑得很释然,那是我看过最温暖的笑。有记者问,有想过退役吗?他说,我才30呢,不算太老吧。短短一句话,听得出他对赛场的不舍,那种热情也感染了我。那一年,马琳、王皓、王励勤,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三人实力相当,大家都为大力捏了一把汗。而现在,早已物是人非。大力包揽了所有世界级的冠军奖项,却差着一枚奥运男单金牌。我想他内心一定是挣扎的。遗憾在心里,年龄却逐渐增长,时间越来越少。但同时,他又是满足的。脸上那份释然的神情,定是由心而发。我承认,08年的那场比赛,我是很遗憾的,但却不失望。大力都能一笑抿过,我又有什么资格觉得失望。我心中的英雄,不以输赢论之。能够坦然接受结局,也是一种豁达。我也记得2007年的世乒赛,大力对马琳最后大翻盘的爆发;2006年国球大典横扫五名大将的稳健。那是大力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我最美丽的记忆。
那些说什么让大力退下来,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锻炼,让他们为国争光的人啊,不要给我说什么“舍小我,成大我”,其实就是想满足你们的眼欲。我常常想,小说里面那些被世人不容的人,他们并没有做过害人的事,却要遭受世人鄙夷的眼光和残酷的追杀,理由却是很好很强大,说是“为了保护天下苍生”。就这样一个很梦幻的理由,就要白白害了一个正义的人。我不懂,真不懂。就好像为了国家荣誉,就要大力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样。
关于亚洲杯大力的“冷门”,看到越来越多人的失望,我只是作为一个执着于王励勤的小球迷,表达一个粉丝对自己偶像的支持。无论输或赢,无论是否该隐退,我毫不迟疑的坚持大力。即便大力应该退居后方,但是十多年的打球生涯,赛场给了他太多的艰辛和荣誉,乒乓给了他太多的回忆和快乐。我想,他现在坚持的并不仅仅是一次上场的机会,而是承载了他太多喜怒哀乐的感情。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