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游记
昨晚风雨大作,怕今日天气不佳,不宜出游,怎料老天眷顾,一大早就放晴。按照既定计划,早上七点,准时出发,乘上64路公交,八点二十左右到达穹窿山脚下。本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徒步爬山,自我要求是走完主要山道,中途不能坐下来休息…首先,沿着乾隆御道拾级而上,这果然是一条捷径,没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半山腰,可能时间还算早吧,周围没什么人,只闻空灵的鸟鸣和风过竹林时的沙沙声。没过多久,就来到了望湖亭,登高南望,借着呼呼的凉风,一个字“爽”,这应该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吧…继续往西走,登上乾隆曾经来过的祈福台,这地方空旷,视野开阔,当然风自然也很大,一条龙道具被昨晚的大风吹成了两半。从此地平目望去,六七座山峰连绵起伏,似相连或许又不相连,就像一条卧龙,横亘与此,“龙身”后面仿佛是一片湖水,若隐若现,如入仙境…西边不远处,有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屹立在众山之颠,边上蹲着一排平房,那应该就是山顶了,要过去看看…一路往西,来到上真观,风景依旧,只是多了点人文色彩(我们的道教文化),随便逛了逛,发现了药王殿,孙思邈、扁鹊、华佗,偶遇精神偶像啊,赶紧顶礼膜拜一下下。告别偶像,下山折回主干道,然后继续往西,向那颗地球仪进军。没多久来至闻钟楼,楼下应该是个寺庙(第二次下山道路过时才知道的),这地又是块仙乡福地,它与上真观遥相呼应,分别占据着两座山峰的顶峰…我不信道不信佛,我觉得大自然才是万物之王,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万物,不管是还是佛,它们选址于此,本身就说明了它们是来朝圣大自然的,其实质和我们一样,都是朝圣者,一切人文因自然的存在而存在。自闻钟楼下山,正准备朝最高峰进发,“军事重地,游客止步”八个大字让我的心都凉了半截,还是老老实实折回去吧,擅闯基地,被人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自南麓下山,一个人战战兢兢地走了好久终于来到了朱买臣读书台,朱买臣精神,要铭记在心,上进这词,永远都不会过时…再往下,是孙武苑,人造的景观,没什么意思,再次验证了人文在伟大的自然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现代的茅草屋,现代的碑文石刻,一根长长的竹节,在上加根自来水管,于是便有了山泉,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地做作…孙武苑两个字,“失望”。往东自环山公路上山,走了很长一段路,没见到过一个人,只有几辆车从身边擦过。在山顶看到的山峦与山腰看到的不太一样,只是换了角度,在某种主观意义上,对象也就变了…沿着环山路不停地走啊走,路过一片樱花林,可惜都没开放,不过花苞满枝桠,估计一个星期后定然能下一场樱花雨…走着走着又来到了祈福台,这时正值中午,野炊的游客纷至踏来,有全家出游的,有男女同至的,有好友同至的,好不热闹…站在祈福台上,迎着自然的风,看着那一条条走过的路,以及那一个个仍在山路上移动着的人,心里有种莫名的满足…只要你走过了,就一定会留下脚印,虽然后来者不知道,但大山知道,自己知道,这就足够了…十二点半左右,带着充实和满足,坐上了64路返程…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