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寒被指伪粉
今天韩寒关于追忆张先生的长微博一度成为比张先生九年祭本身更热门的搜索话题。原因有二,一是文笔难看。二是内容有假。
多年来从未对韩寒的才华有所认同,三重门出版的当年再三祈祷该位同学以后千万莫再写小说。对他当时的狂妄很是鄙夷。然后他更多地写了杂文,除了其中的相声段子,其他的一概无法认可。
首先他是错的,因张先生是傍晚六时后从天而下,所以白天的所有电台都不可能提前预知。至于韩寒所提的从北京回上海的历程,大胆猜测,其实应该是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
然而我并不认为就这样就可以否认韩寒了。诚然这是个科学的严重的错误,但这并不妨碍感情。我也记得那时的情形,非典时期,学校封校,大家每天忙着带口罩消毒打扫卫生。一片压抑。消息由走读的学生带过来,大家先是面面相觑,又迅速散开。没有人笑,也没有人哭。所有的震惊和难过在非典白色的恐怖里毫无重量。多年后我记起那时的纷乱,恍惚间也以为是四月一日。想来,那该是四月二日。
至于微博上有人截图豆瓣整理贴——韩寒文章中提到的张国荣——他们在他们认为对张先生不敬,可以证明韩寒是伪粉的语句上画上了红线。
以最后一句为例,春光乍泄,这词写的,这人唱的,这事办的,相当妖娆。
我很难相信竟然有人会误读这句话,它所表达的只是叹为观止的赞赏罢了。
再有,关于抽风三部曲的那句。
并没有任何不妥。以黑粉自居的大有人在,何苦为难韩寒一贯的幽默方式。反倒,见缝插针提及张先生,何尝不是因为记忆深刻。
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样一件事。提到那个人,或是涕泪,或是调侃,或是大胆地笑骂。能又如何。如果存着同样的挚爱张先生的心,能体会不到这不过都是一个爱字的正放反放侧放?
各路网民,更有各路文人,对这篇穷追猛打。
假使一个粉丝,一直搞错张先生某首歌的发行年份,是不是就证明了这个粉丝一定在撒谎,她一定没有在爱张先生?
虽然此处提及非常不妥,依然多嘴一句,林夕在提起张先生时也错纪过一点,他以为穿高跟鞋唱《红》那一次是在热情演唱会上,其实是跨越97的演唱会。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夕爷对张先生怀着的热爱和崇敬。
对微博中错误的时间,如果不能原谅就继续讽刺吧。
对韩寒的粉丝立场,即便他不能同汪涵一样列为骨灰级,好歹也别质疑韩寒的真心吧。
多年来从未对韩寒的才华有所认同,三重门出版的当年再三祈祷该位同学以后千万莫再写小说。对他当时的狂妄很是鄙夷。然后他更多地写了杂文,除了其中的相声段子,其他的一概无法认可。
首先他是错的,因张先生是傍晚六时后从天而下,所以白天的所有电台都不可能提前预知。至于韩寒所提的从北京回上海的历程,大胆猜测,其实应该是第二天,也就是4月2日。
然而我并不认为就这样就可以否认韩寒了。诚然这是个科学的严重的错误,但这并不妨碍感情。我也记得那时的情形,非典时期,学校封校,大家每天忙着带口罩消毒打扫卫生。一片压抑。消息由走读的学生带过来,大家先是面面相觑,又迅速散开。没有人笑,也没有人哭。所有的震惊和难过在非典白色的恐怖里毫无重量。多年后我记起那时的纷乱,恍惚间也以为是四月一日。想来,那该是四月二日。
至于微博上有人截图豆瓣整理贴——韩寒文章中提到的张国荣——他们在他们认为对张先生不敬,可以证明韩寒是伪粉的语句上画上了红线。
以最后一句为例,春光乍泄,这词写的,这人唱的,这事办的,相当妖娆。
我很难相信竟然有人会误读这句话,它所表达的只是叹为观止的赞赏罢了。
再有,关于抽风三部曲的那句。
并没有任何不妥。以黑粉自居的大有人在,何苦为难韩寒一贯的幽默方式。反倒,见缝插针提及张先生,何尝不是因为记忆深刻。
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同样一件事。提到那个人,或是涕泪,或是调侃,或是大胆地笑骂。能又如何。如果存着同样的挚爱张先生的心,能体会不到这不过都是一个爱字的正放反放侧放?
各路网民,更有各路文人,对这篇穷追猛打。
假使一个粉丝,一直搞错张先生某首歌的发行年份,是不是就证明了这个粉丝一定在撒谎,她一定没有在爱张先生?
虽然此处提及非常不妥,依然多嘴一句,林夕在提起张先生时也错纪过一点,他以为穿高跟鞋唱《红》那一次是在热情演唱会上,其实是跨越97的演唱会。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夕爷对张先生怀着的热爱和崇敬。
对微博中错误的时间,如果不能原谅就继续讽刺吧。
对韩寒的粉丝立场,即便他不能同汪涵一样列为骨灰级,好歹也别质疑韩寒的真心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