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钉子户——王朔
睡觉前心里默念了一万遍“今早打开电脑就学英语!学英语啊!学英语啊学英语!”
“ 先看看优酷,今天有什么新闻吧!反正昨天没看新闻哪!”“额,最后在看了《可凡倾听》吧,古人不都说嘛,听君一席话,这可比学习有用多了吧!”..........
这样不断的自我安慰,时间滴答 滴答就从8点到了12点。
所以今天写的东西注定有点敷衍的味道了,不过也不尽然,因为这个才是我想看的啊,学英语才是我不喜欢的啊,不喜欢却有规律的东西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呢!
《可凡倾听》这个胖乎乎的上海男人有点狡黠的聪明,把重点落在了倾听而不是大家惯用的访谈。访谈有主动出击的意味,倾听看似被动,其实是一种智慧的伺机而动。尤其是当采访嘉宾不好招架的时候,自以为是的出击容易惹得一身骚,和善的倾听却是一种聪明的自我保护和恰当出击!以退为进,以攻为守真的是一个煞费苦心的定位!王朔就是一个这么牛逼的的嘉宾!
王朔长得跟他的文字真是十万八千里,看他得字觉得特痞,他本人长得应该也跟流氓是的!看着王朔本人就觉得这孩子肯定从小当班长长大进政府或者当数学老师的样儿,一脸的老实相,和善圆润的娃娃脸。老了的王朔倒是有点老不正经的感觉了!不知道这算不算面有心生,就是最近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30岁前的长相父母给,30岁后的相貌自己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1MDQ0NA==.html
王朔说话真是快,快到我要暂停再重播才能听清楚他的话跟上他的思维逻辑,人常说,一个人说话的快慢一定是和聪明的程度成正比,王朔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从《看上去很美》之后,王朔着实消失了好几年,那么王朔到底去干了什么呢?他自己在节目中披露其实过了一段接近崩溃的日子,在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也提到了王朔出走的那几年,魔怔了一样,作品只要一写王朔的名字准保毙,拍一个毙一个,灰心丧气到几点,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王朔才出走的美国,后来的翻身仗《甲方乙方》明眼人一看就是王朔的可是愣是不敢写。我们的政府是在有意的弱化王朔90年代对于大众文化普及的巨大作用甚至是领头作用的。《渴望》《编剧部的故事》《顽主》《一声叹息》《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的作品不是痞子文学可以概括的,温情,幽默,纯真,还有痞气,是复杂而且多元的。一个作家的作品几乎被整个时代的电影电视人消费,还是中国电视崛起的时代,功德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王朔被有意的淡忘了,如果他驯服如果他在体制内大概名利双收,大腹便便!我不得不叹息王朔时代的过去,现在在媒体的报道中王朔是“精神病患者”“是乱咬的疯狗”。是不是他张扬桀骜的性格四处树敌还是真如媒体所说,精神崩溃而近乎癫狂!
王朔总是跑在大众前面,把普通人落下一大截,然后远远的讥笑你“你丫就是一臭大粪!”对,该是这种语气!现在的王朔还是把我们落下了一大截,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聪明人说话都精炼,看问题都透彻,就看看他怎么评价于丹,就能马上感觉假道学的可耻,追着于丹跑是是多傻X!“用古诗词美化历史!”古来圣贤皆寂寞,很多卓越的智者在人生的最后都会转为对佛学的研究,因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注定是无终无果的。
再次听王朔讲话好像又回到了赤色的70 80年代,冯小刚,姜文,郑晓龙这些曾经和王朔息息相关的人甚至被王朔荫蔽的人好像都走出来了,只有王朔还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他好像始终都不能走出来,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即是 他创作的源泉又是阻挡他重新面对世界的墙壁,阳光总是照不进来!
被称为王朔的遗书《致女儿书》柔软温情,难得一见的王朔风格,其实在王朔自己看来是很失败的,因为最终还是因为种种社会禁忌不能直抒胸臆!就像王朔自己说的崩溃的时候试过嫖娼吸毒我想大概还有比这疯狂的事儿!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不受道德的束缚的,要是有人道貌岸然的冒充道德标杆,要不就是虚伪的傻x要不就是伪艺术家!因此有了种种的顾忌毕竟还是一个父亲,他对于说的话十分感人,有位豆友摘抄了,我把这位豆友的地址发在这里,希望她不要介意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42000/
像你致敬文坛钉子户!永远长不大而聪明的孩子!
“ 先看看优酷,今天有什么新闻吧!反正昨天没看新闻哪!”“额,最后在看了《可凡倾听》吧,古人不都说嘛,听君一席话,这可比学习有用多了吧!”..........
这样不断的自我安慰,时间滴答 滴答就从8点到了12点。
![]() |
所以今天写的东西注定有点敷衍的味道了,不过也不尽然,因为这个才是我想看的啊,学英语才是我不喜欢的啊,不喜欢却有规律的东西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呢!
《可凡倾听》这个胖乎乎的上海男人有点狡黠的聪明,把重点落在了倾听而不是大家惯用的访谈。访谈有主动出击的意味,倾听看似被动,其实是一种智慧的伺机而动。尤其是当采访嘉宾不好招架的时候,自以为是的出击容易惹得一身骚,和善的倾听却是一种聪明的自我保护和恰当出击!以退为进,以攻为守真的是一个煞费苦心的定位!王朔就是一个这么牛逼的的嘉宾!
王朔长得跟他的文字真是十万八千里,看他得字觉得特痞,他本人长得应该也跟流氓是的!看着王朔本人就觉得这孩子肯定从小当班长长大进政府或者当数学老师的样儿,一脸的老实相,和善圆润的娃娃脸。老了的王朔倒是有点老不正经的感觉了!不知道这算不算面有心生,就是最近网上流传的那个段子,30岁前的长相父母给,30岁后的相貌自己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1MDQ0NA==.html
王朔说话真是快,快到我要暂停再重播才能听清楚他的话跟上他的思维逻辑,人常说,一个人说话的快慢一定是和聪明的程度成正比,王朔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从《看上去很美》之后,王朔着实消失了好几年,那么王朔到底去干了什么呢?他自己在节目中披露其实过了一段接近崩溃的日子,在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中也提到了王朔出走的那几年,魔怔了一样,作品只要一写王朔的名字准保毙,拍一个毙一个,灰心丧气到几点,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王朔才出走的美国,后来的翻身仗《甲方乙方》明眼人一看就是王朔的可是愣是不敢写。我们的政府是在有意的弱化王朔90年代对于大众文化普及的巨大作用甚至是领头作用的。《渴望》《编剧部的故事》《顽主》《一声叹息》《阳光灿烂的日子》..........他的作品不是痞子文学可以概括的,温情,幽默,纯真,还有痞气,是复杂而且多元的。一个作家的作品几乎被整个时代的电影电视人消费,还是中国电视崛起的时代,功德是不可估量的。但是王朔被有意的淡忘了,如果他驯服如果他在体制内大概名利双收,大腹便便!我不得不叹息王朔时代的过去,现在在媒体的报道中王朔是“精神病患者”“是乱咬的疯狗”。是不是他张扬桀骜的性格四处树敌还是真如媒体所说,精神崩溃而近乎癫狂!
王朔总是跑在大众前面,把普通人落下一大截,然后远远的讥笑你“你丫就是一臭大粪!”对,该是这种语气!现在的王朔还是把我们落下了一大截,颇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意味!聪明人说话都精炼,看问题都透彻,就看看他怎么评价于丹,就能马上感觉假道学的可耻,追着于丹跑是是多傻X!“用古诗词美化历史!”古来圣贤皆寂寞,很多卓越的智者在人生的最后都会转为对佛学的研究,因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注定是无终无果的。
再次听王朔讲话好像又回到了赤色的70 80年代,冯小刚,姜文,郑晓龙这些曾经和王朔息息相关的人甚至被王朔荫蔽的人好像都走出来了,只有王朔还是活在那个年代的,他好像始终都不能走出来,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即是 他创作的源泉又是阻挡他重新面对世界的墙壁,阳光总是照不进来!
被称为王朔的遗书《致女儿书》柔软温情,难得一见的王朔风格,其实在王朔自己看来是很失败的,因为最终还是因为种种社会禁忌不能直抒胸臆!就像王朔自己说的崩溃的时候试过嫖娼吸毒我想大概还有比这疯狂的事儿!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不受道德的束缚的,要是有人道貌岸然的冒充道德标杆,要不就是虚伪的傻x要不就是伪艺术家!因此有了种种的顾忌毕竟还是一个父亲,他对于说的话十分感人,有位豆友摘抄了,我把这位豆友的地址发在这里,希望她不要介意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642000/
像你致敬文坛钉子户!永远长不大而聪明的孩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