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段落。
“那段时间显得尤为黑暗,因为看清自己的种种欲念,接踵而来的是悔恨,内疚,自责。
你在床上浑浑噩噩地躺了两天两夜,恶梦连连。你总是在夜里从惊悸中猛然醒来,不敢关灯,大口大口地喘气,从冰箱里捣腾出水猛喝。
你的内心虚弱无比,如同一根似灭非灭扑朔迷离的灯芯在苦苦挣扎。这就是所谓的“见无明”。
那些你先前解不开的迷,也逐一清晰。你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会做一些奇怪的梦,比如5岁时你毫无日本的概念,却会梦见自己身处一个名叫日本的国家,甚至听见一个声音告诉你是某个时候的谁谁谁,而你对那个人毫无所知。你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会被中东的音乐或者面貌深深吸引,为什么从小到大总是对玄而费解的非自然事件好奇。
返回《生死西藏》里所说,那是你自己体内的“物质”碎片在起作用。之所以称之为碎片,是因为你后来意识到“物质”可能是不用的“碎片物质”拼凑而成,它们来自不同的载体。同时也会去向不同的下一个载体,也就是为什么某日你问爱尔兰义工,你觉得我们是在喜欢一个人,还是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还是说同一类相似外貌神韵的人,当然,最后我们往往是固定在某一个特定对象上的,但选择的过程却难逃对象的变更。这便是两块在上一寄主且有过深刻交集的“碎片物质”,下一刻,一块“碎片物质”不经意地遇到了那几分之几的另一块“碎片物质”,或在在下一刻,与另外的几分之几“碎片物质”相遇,再互起作用紧密吸引。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遇到不同的两个人,容貌相似,年龄不同,你对他们却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格外注意的是,你说的是这一刻以及那一刻,并非这一世或者那一世,也就意味着每一天,你都可能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着的。于是就有了部分“碎片物质”的更新,至于究竟是多少,你是无从得知的,毕竟你仅仅只是在猜测,甚至有可能全盘皆错。这样你年少时梦里那个人的出现即得到了解释,当你长大后好奇地上网查阅她去世的日期时,你发现那时你已经出生了。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经验去唤起过往的记忆的。”
你在床上浑浑噩噩地躺了两天两夜,恶梦连连。你总是在夜里从惊悸中猛然醒来,不敢关灯,大口大口地喘气,从冰箱里捣腾出水猛喝。
你的内心虚弱无比,如同一根似灭非灭扑朔迷离的灯芯在苦苦挣扎。这就是所谓的“见无明”。
那些你先前解不开的迷,也逐一清晰。你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会做一些奇怪的梦,比如5岁时你毫无日本的概念,却会梦见自己身处一个名叫日本的国家,甚至听见一个声音告诉你是某个时候的谁谁谁,而你对那个人毫无所知。你明白了为什么你总是会被中东的音乐或者面貌深深吸引,为什么从小到大总是对玄而费解的非自然事件好奇。
返回《生死西藏》里所说,那是你自己体内的“物质”碎片在起作用。之所以称之为碎片,是因为你后来意识到“物质”可能是不用的“碎片物质”拼凑而成,它们来自不同的载体。同时也会去向不同的下一个载体,也就是为什么某日你问爱尔兰义工,你觉得我们是在喜欢一个人,还是同一类性格特征的人,还是说同一类相似外貌神韵的人,当然,最后我们往往是固定在某一个特定对象上的,但选择的过程却难逃对象的变更。这便是两块在上一寄主且有过深刻交集的“碎片物质”,下一刻,一块“碎片物质”不经意地遇到了那几分之几的另一块“碎片物质”,或在在下一刻,与另外的几分之几“碎片物质”相遇,再互起作用紧密吸引。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遇到不同的两个人,容貌相似,年龄不同,你对他们却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格外注意的是,你说的是这一刻以及那一刻,并非这一世或者那一世,也就意味着每一天,你都可能是死亡与新生交替着的。于是就有了部分“碎片物质”的更新,至于究竟是多少,你是无从得知的,毕竟你仅仅只是在猜测,甚至有可能全盘皆错。这样你年少时梦里那个人的出现即得到了解释,当你长大后好奇地上网查阅她去世的日期时,你发现那时你已经出生了。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经验去唤起过往的记忆的。”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