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随感(一)
尝试写点电影观后感,只是个看热闹的外行,不敢妄称影评。内地电影暂不评论,从台湾的说起吧。涉嫌剧透,请慎重阅读。
《一一》:爱的历程,要用一生走完
首先,向已故的杨德昌先生表达个人的哀思和敬意,对华人电影界的损失深表同情和遗憾。诚然,这不是祭文,所以还是言归正传说说电影。从大学偶然观得,至今已三四余载,期间重复看过几次;现在居然提笔忘名字,从主角到配角竟都无法记起,只头脑中恍惚间浮现出一幕幕桥段。这也许就是本片的特色:平凡、普通、生活化,所有的角色从外型、对白、性格、无一不是凡夫俗子。
主角及主角:读中学的女儿、读小学的儿子、貌合神离的老婆、瘫痪的岳母、初恋情人、小舅子、小舅子媳妇、小舅子前女友、公司同事、生意伙伴、邻家文艺女、文艺女的男友,一群小众演员演绎了整部电影的悲欢离合。人物既不庞杂繁多也不一枝独秀;故事既不波澜壮阔也不扣人心弦;画面既不厚重沉郁也不炫目亮丽。一切平平淡淡,像乡村木屋里的老者在讲家常里短,娓娓道来,从容不迫。
影片从喜宴开场,以葬礼结束,刻画了主角一家各自的情感经历、工作生活。个人主观臆断:众多的支路只为了烘托一条主线,讲诉一位男性:从成长走向成熟又逐渐沉寂的情感经历。孩提幼童懵懂的情感萌芽;青春少年盲目狂热的追求;而立之年事业爱情双重困境;中年后肩负家庭责任,淡泊沧桑。
影片情感的表达含蓄婉约,导演突出中心、唱响主题,主要是依靠两个人物:小儿子和瘫痪的丈母娘。两个不属于爱情适龄人员的角色,通过无声胜有声的桥段,使主旨不露痕迹、润物无声般的表达,最后在小儿子画龙点睛般的诉说中:“我觉得我也老了……”全片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却又一去不返。
几个片段,感触颇多:
小儿子从影片开头婚礼就被众女孩欺负,他伺机报复成功。读书又被嚣张跋扈的女班干部欺负,对女孩们那应该是苦大仇深、誓不两立,而一切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被一句“生命的起源、一切的开始”改变了。
女儿和文艺女的男友约会,带着些许初恋的紧张,精心打扮,一幕幕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电影院、咖啡馆,直至hotel。当男孩支支吾吾、转身遁走。女儿恍然大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自己只是个的备胎;而男孩和邻家文艺女重归于好,却认为文艺女搞师生恋,自己也是个传说中的绿帽备胎。在悲愤中,男孩的冲动与执着,终于付出了“爱的代价”。谁年轻时没爱过一两个混蛋呢?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情是在幻想,以为自己的爱情能改变一切,其实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自己的爱情只能改变自己。
小舅子不怎么靠谱,事业上投机倒把、爱情上藕断丝连,连结婚也是先上车后补票,娶了个刁蛮无礼的泼辣女子。一直浑浑噩噩、怨天尤人,妄想贵人相助,一飞冲天;当得知投资失败,前女友和老婆在满月酒宴拳脚相向后,他昏倒在了厕所里。当然,这只是个“事故”。最后又莫名其妙的获得了财富,前途未卜,不知是福是货。事业、爱情这两个主题,时刻考验着我们,有多少人神似小舅子,又有多少人能实现从男孩到男人的平稳过渡呢?
主角成熟稳重、正直诚实,对家庭尽心尽力、对事业处变不惊,早已是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但某日与不思量、自难忘的初恋情人猝然邂逅,一句“如果当初……”,心中激起无限涟漪。那个惨被同事忽悠的日本文艺中年,及时出现,指引他勇于突破,去实现这个魂牵梦绕的假设。于是两个旧情人,陌生的国度,蜜月般的旅行,不用去顾及家庭、不用去处理工作,依稀回到了莘莘学子的初恋时代,一切那么美好,可谓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夜卧宾馆,只差顺势而为,引出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然而事实却是: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岁月变迁、沧桑变化,俩人内心间的鸿沟,依旧未曾改变。主角寻回了往昔的美好,也重遇了往昔的烦恼,终于意识到好马不吃回头草。于是,感慨到:“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一声长叹,不再留恋。
全片还刻画了台湾普通民众的风土人情、世态炎凉,入木三分,配乐也着实不错。但这些细枝末节,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学习小儿子的精神,常常审视自己身后,感情历程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什么。
前路漫漫,风雨无阻……
《一一》:爱的历程,要用一生走完
首先,向已故的杨德昌先生表达个人的哀思和敬意,对华人电影界的损失深表同情和遗憾。诚然,这不是祭文,所以还是言归正传说说电影。从大学偶然观得,至今已三四余载,期间重复看过几次;现在居然提笔忘名字,从主角到配角竟都无法记起,只头脑中恍惚间浮现出一幕幕桥段。这也许就是本片的特色:平凡、普通、生活化,所有的角色从外型、对白、性格、无一不是凡夫俗子。
主角及主角:读中学的女儿、读小学的儿子、貌合神离的老婆、瘫痪的岳母、初恋情人、小舅子、小舅子媳妇、小舅子前女友、公司同事、生意伙伴、邻家文艺女、文艺女的男友,一群小众演员演绎了整部电影的悲欢离合。人物既不庞杂繁多也不一枝独秀;故事既不波澜壮阔也不扣人心弦;画面既不厚重沉郁也不炫目亮丽。一切平平淡淡,像乡村木屋里的老者在讲家常里短,娓娓道来,从容不迫。
影片从喜宴开场,以葬礼结束,刻画了主角一家各自的情感经历、工作生活。个人主观臆断:众多的支路只为了烘托一条主线,讲诉一位男性:从成长走向成熟又逐渐沉寂的情感经历。孩提幼童懵懂的情感萌芽;青春少年盲目狂热的追求;而立之年事业爱情双重困境;中年后肩负家庭责任,淡泊沧桑。
影片情感的表达含蓄婉约,导演突出中心、唱响主题,主要是依靠两个人物:小儿子和瘫痪的丈母娘。两个不属于爱情适龄人员的角色,通过无声胜有声的桥段,使主旨不露痕迹、润物无声般的表达,最后在小儿子画龙点睛般的诉说中:“我觉得我也老了……”全片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却又一去不返。
几个片段,感触颇多:
小儿子从影片开头婚礼就被众女孩欺负,他伺机报复成功。读书又被嚣张跋扈的女班干部欺负,对女孩们那应该是苦大仇深、誓不两立,而一切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被一句“生命的起源、一切的开始”改变了。
女儿和文艺女的男友约会,带着些许初恋的紧张,精心打扮,一幕幕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电影院、咖啡馆,直至hotel。当男孩支支吾吾、转身遁走。女儿恍然大悟,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自己只是个的备胎;而男孩和邻家文艺女重归于好,却认为文艺女搞师生恋,自己也是个传说中的绿帽备胎。在悲愤中,男孩的冲动与执着,终于付出了“爱的代价”。谁年轻时没爱过一两个混蛋呢?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情是在幻想,以为自己的爱情能改变一切,其实世界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自己的爱情只能改变自己。
小舅子不怎么靠谱,事业上投机倒把、爱情上藕断丝连,连结婚也是先上车后补票,娶了个刁蛮无礼的泼辣女子。一直浑浑噩噩、怨天尤人,妄想贵人相助,一飞冲天;当得知投资失败,前女友和老婆在满月酒宴拳脚相向后,他昏倒在了厕所里。当然,这只是个“事故”。最后又莫名其妙的获得了财富,前途未卜,不知是福是货。事业、爱情这两个主题,时刻考验着我们,有多少人神似小舅子,又有多少人能实现从男孩到男人的平稳过渡呢?
主角成熟稳重、正直诚实,对家庭尽心尽力、对事业处变不惊,早已是心如止水,无欲则刚。但某日与不思量、自难忘的初恋情人猝然邂逅,一句“如果当初……”,心中激起无限涟漪。那个惨被同事忽悠的日本文艺中年,及时出现,指引他勇于突破,去实现这个魂牵梦绕的假设。于是两个旧情人,陌生的国度,蜜月般的旅行,不用去顾及家庭、不用去处理工作,依稀回到了莘莘学子的初恋时代,一切那么美好,可谓是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夜卧宾馆,只差顺势而为,引出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然而事实却是: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岁月变迁、沧桑变化,俩人内心间的鸿沟,依旧未曾改变。主角寻回了往昔的美好,也重遇了往昔的烦恼,终于意识到好马不吃回头草。于是,感慨到:“再活一次的话,好像真的没那个必要……”一声长叹,不再留恋。
全片还刻画了台湾普通民众的风土人情、世态炎凉,入木三分,配乐也着实不错。但这些细枝末节,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学习小儿子的精神,常常审视自己身后,感情历程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什么。
前路漫漫,风雨无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