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火车轨道
文艺青年心中都有一道远远伸向天边,看不见尽头的火车轨道,或许它只是坐落在大
城市里稀稀落落的低矮平房的空隙中,长着荒草,石砾上布满青苔,有一辆破旧生锈的货
运列车,已经没人再使用;也或许它只是山间的一条铁轨,当你踏在上面行走的时候,你
就觉得你可以迈向远方····然而这些意象的主旨都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想要摆脱心
灵的束缚或羁绊,而又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其中还裹挟着一些小小的浪漫,只是这
样的浪费平淡而忧伤。
李玉在《观音山》中大量使用了火车轨道的意象,她偏爱许巍的歌曲,偏爱张艾嘉身
上那股女性的神经质魅力,偏爱范冰冰的爷们儿气,偏爱众口纷纷,听不清的台词。青春
的意象里充斥着死亡,残酷的青春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理想,不需要未来,只需要生存
,只需要自由——这就是站在火车轨道中被微风拂过的那一刻的最真挚的感觉。经历过残
酷的人会用轨道来烘托死亡,他们会躺在轨道上,不管是在想象中还是现实中,不过在火
车即将碾过的那一瞬间,他们都会挣扎起来,因为他们绝望,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找到出路
。心中有漂泊的人会用轨道来寄托他们对远方的期望,虽然他们不知道远方在何方。心中
常怀积极信念的人会用轨道来烘托浪漫,轨道上站一个,轨道下站一个,牵着手,走累了
,一起听轨道上的声响,夕阳昏黄的余晖投射过来,使他们在镜头地下背光,如果还有闲
暇,还可以学《那些年》,一起放一个许愿的灯。
文艺青年的火车轨道,其实也代表着狭隘的自由观,就像城市里的孩子永远也走不完
整座城市,所以觉得火车轨道无边无际,所以当他们看到镜头里的轨道的时候,会有一种
由心的感触。但是这并不是能够礼赞青春的幸福与残酷的唯一选择,还可以像《青之炎》
里的自行车,想《白夜行》里默默的爱情。然而国内的青年导演却始终偏爱这一意象,学
电影的学生也反复使用这一种意象,这对于镜头语言的展现来说是无益的,在一些大导演
的电影里,很少能看到火车轨道,因为火车轨道在他们心中,在他们的镜头地下,就像特
吕弗在《四百下》最后一个镜头那个长长的推轨,像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在《雁南飞》
中将轨道铺给那个在绝望中狂奔的女人。
我并不是苛责文艺青年心中的火车轨道,只是在镜头语言中,应该有更丰富的意象。
城市里稀稀落落的低矮平房的空隙中,长着荒草,石砾上布满青苔,有一辆破旧生锈的货
运列车,已经没人再使用;也或许它只是山间的一条铁轨,当你踏在上面行走的时候,你
就觉得你可以迈向远方····然而这些意象的主旨都是不尽相同的,那就是想要摆脱心
灵的束缚或羁绊,而又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其中还裹挟着一些小小的浪漫,只是这
样的浪费平淡而忧伤。
李玉在《观音山》中大量使用了火车轨道的意象,她偏爱许巍的歌曲,偏爱张艾嘉身
上那股女性的神经质魅力,偏爱范冰冰的爷们儿气,偏爱众口纷纷,听不清的台词。青春
的意象里充斥着死亡,残酷的青春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理想,不需要未来,只需要生存
,只需要自由——这就是站在火车轨道中被微风拂过的那一刻的最真挚的感觉。经历过残
酷的人会用轨道来烘托死亡,他们会躺在轨道上,不管是在想象中还是现实中,不过在火
车即将碾过的那一瞬间,他们都会挣扎起来,因为他们绝望,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找到出路
。心中有漂泊的人会用轨道来寄托他们对远方的期望,虽然他们不知道远方在何方。心中
常怀积极信念的人会用轨道来烘托浪漫,轨道上站一个,轨道下站一个,牵着手,走累了
,一起听轨道上的声响,夕阳昏黄的余晖投射过来,使他们在镜头地下背光,如果还有闲
暇,还可以学《那些年》,一起放一个许愿的灯。
文艺青年的火车轨道,其实也代表着狭隘的自由观,就像城市里的孩子永远也走不完
整座城市,所以觉得火车轨道无边无际,所以当他们看到镜头里的轨道的时候,会有一种
由心的感触。但是这并不是能够礼赞青春的幸福与残酷的唯一选择,还可以像《青之炎》
里的自行车,想《白夜行》里默默的爱情。然而国内的青年导演却始终偏爱这一意象,学
电影的学生也反复使用这一种意象,这对于镜头语言的展现来说是无益的,在一些大导演
的电影里,很少能看到火车轨道,因为火车轨道在他们心中,在他们的镜头地下,就像特
吕弗在《四百下》最后一个镜头那个长长的推轨,像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在《雁南飞》
中将轨道铺给那个在绝望中狂奔的女人。
我并不是苛责文艺青年心中的火车轨道,只是在镜头语言中,应该有更丰富的意象。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