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杂记120315
新五代史随记
看完了晋本纪。
欧阳修写的简约,文字也不难,比较容易读,也比较有趣。当然这也是走马观花,不要太注意记住那么多人物都是谁,只关注主要人物所以读的也快。
石敬瑭,盖棺定论就不是好人。让燕云16州,贻害此后的半个世纪,所以为汉人深恨。但是石本人是沙陀人不是汉人,他割让土地就说不上卖国。不过称“儿皇帝”是太过了。
刚只看完晋本纪,后面还有什么故事不知道,看看晋本纪第八的话,觉得一个人就是不能贪心,走错重要的棋。石敬瑭年轻的时候也是骁勇善战的,为人看起来也算诚实本分,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做养子,也就是晋出帝。虽然后来他自己也有了儿子,但是并没有薄待养子,封王、重用、给予兵权,死后也是养子即位,并没有兵变什么的。当皇帝之后,也年年都有蠲租减税大赦。杀人也不是杀的很多。
这人本来可以好好的做个藩镇,也算国之栋梁,所以唐明宗在位的时候就没问题,还看着像个好人。明宗一死,头上没有大英雄罩着或者压着了,人的贪心就大起来。为了当皇帝去求契丹人,之后一辈子就为了这个贪心还债。收敛点钱财都给了人家,自己还落了骂名。各藩镇也有借口不买他的帐。
而且这个人运气也太烂,当几年皇帝就没消停,不是黄河绝口就是闹蝗灾。契丹人天天遣使要这个要那个。所谓天怒人怨大约就是这样吧。传给侄子的也是个烂摊子。出帝看起来有点血性,当然可能也是实在太穷了,怎么砸锅卖铁也满足不了契丹人了,所以干脆翻脸,开始打仗。虽然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不过为了打仗,只好搜刮百姓,『括借民粟,杀藏粟者』『率借民财』,就已经难看到不堪了。黄河继续绝口,一年绝3次,蝗灾更严重,于是年年『大饥』。
读到最后晋是不是被契丹人灭,好像一点都不重要。石敬瑭本来没有皇帝的命,强而为之就是这样的下场。靠人家当上皇帝,再被人家打下来。所以对于一个人,贪心可能是最可怕的东西。不肯安于本分心里想要更多,贪心最直接的把人送到毁灭的道路上去。正好昨天薄氏提督的新闻出来,相应观之,只堪唏嘘。本来好好的郡王之材,如果不心急谋进军机处的话,保一身富贵恐怕还是不难的。
后晋亡,欧阳修最后一段的点评,竟然着落于后晋的群臣推戴了出帝,而不是石敬瑭自己的亲儿子,『其立不以正,而灭绝天性,臣其父而爵之,以欺天下也』。看的我笑起来,才明白为什么一开始,石重贵年轻的时候,他要写上那么一段『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后晋借契丹之力立国,无论他是传给你侄子还是亲儿子,都正不了。
看完了晋本纪。
欧阳修写的简约,文字也不难,比较容易读,也比较有趣。当然这也是走马观花,不要太注意记住那么多人物都是谁,只关注主要人物所以读的也快。
石敬瑭,盖棺定论就不是好人。让燕云16州,贻害此后的半个世纪,所以为汉人深恨。但是石本人是沙陀人不是汉人,他割让土地就说不上卖国。不过称“儿皇帝”是太过了。
刚只看完晋本纪,后面还有什么故事不知道,看看晋本纪第八的话,觉得一个人就是不能贪心,走错重要的棋。石敬瑭年轻的时候也是骁勇善战的,为人看起来也算诚实本分,收养了哥哥的儿子做养子,也就是晋出帝。虽然后来他自己也有了儿子,但是并没有薄待养子,封王、重用、给予兵权,死后也是养子即位,并没有兵变什么的。当皇帝之后,也年年都有蠲租减税大赦。杀人也不是杀的很多。
这人本来可以好好的做个藩镇,也算国之栋梁,所以唐明宗在位的时候就没问题,还看着像个好人。明宗一死,头上没有大英雄罩着或者压着了,人的贪心就大起来。为了当皇帝去求契丹人,之后一辈子就为了这个贪心还债。收敛点钱财都给了人家,自己还落了骂名。各藩镇也有借口不买他的帐。
而且这个人运气也太烂,当几年皇帝就没消停,不是黄河绝口就是闹蝗灾。契丹人天天遣使要这个要那个。所谓天怒人怨大约就是这样吧。传给侄子的也是个烂摊子。出帝看起来有点血性,当然可能也是实在太穷了,怎么砸锅卖铁也满足不了契丹人了,所以干脆翻脸,开始打仗。虽然还是打了不少胜仗的,不过为了打仗,只好搜刮百姓,『括借民粟,杀藏粟者』『率借民财』,就已经难看到不堪了。黄河继续绝口,一年绝3次,蝗灾更严重,于是年年『大饥』。
读到最后晋是不是被契丹人灭,好像一点都不重要。石敬瑭本来没有皇帝的命,强而为之就是这样的下场。靠人家当上皇帝,再被人家打下来。所以对于一个人,贪心可能是最可怕的东西。不肯安于本分心里想要更多,贪心最直接的把人送到毁灭的道路上去。正好昨天薄氏提督的新闻出来,相应观之,只堪唏嘘。本来好好的郡王之材,如果不心急谋进军机处的话,保一身富贵恐怕还是不难的。
后晋亡,欧阳修最后一段的点评,竟然着落于后晋的群臣推戴了出帝,而不是石敬瑭自己的亲儿子,『其立不以正,而灭绝天性,臣其父而爵之,以欺天下也』。看的我笑起来,才明白为什么一开始,石重贵年轻的时候,他要写上那么一段『重贵少而谨厚,善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后晋借契丹之力立国,无论他是传给你侄子还是亲儿子,都正不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