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求医指南----各路老大,看完之后你们就别再找我麻烦了
1.不要一窝蜂跑到北京、上海、广州去转院。先计算下经济成本代价。各大名医院的号都不是你想挂就能挂,各大专家不是你想看就能看,最关键的是,各种疾病不是名医瞅过一眼后就OK了,需要不停的检查、复诊以及其他。所以不要脑袋发热。
补充:
2012-03-12 10:33:52 青简 (又将憔悴见春风)
加一句,不要以为一到大医院就能住上院的,哪怕是一些病重的,照样留观室里待着等,所以住在其他医院,想转院的不要贸然出院,先联系好床位再过去。
2.不要对中医说我是贫血,该怎么办?
不要对西医说我是肾亏, 我该怎么补?
两种体系的求诊,需要你做一些基本的功课。
想下了,进行以下的补充:
《《《《《《《基本上中医重视证,而西医重视病。一个病人去医院看病,一般医生会说恩,你是乙肝,很少会有医生说你是肝郁气滞或者湿热下注。前者是病名,而后者是中医的证型名字。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了西医院看病,往往要搞清楚一个诊断是什么,协和医科大学一个名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误诊不误治疗,意思是,西医诊断容易混淆,而治疗手段可能是差别不大的。比如说系统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很可能不同的病名,而开药大同小异,异在什么地方?往往是剂量和服用疗程上。
然而中医系统则是很多时候相反,来一个病人,咳嗽,流鼻涕跟清水一样,恩,是感冒,再来一个,说喉咙痛,还是感冒,再来一个平时可能没有啥,就是容易疲倦,一问,风一吹就赶紧加衣服,哎,还是感冒!大家要闹了啊,不带这样捣糨糊的。可是,没有错啊,在中医都属于感冒,但是证型可不一样,第一个是风寒感冒,适合喝点热姜汤,发汗就好了,第二个是风热感冒,天气炎热,可能是暑热或者风热上袭所导致,得喝点板蓝根、大青叶类的,第三个,是气虚感冒,治疗的时候习惯给她用点玉屏风散,顾护一下。
所以,中医学那么多年,都干嘛去了?学着怎么辨证分型去了。收集你所有的生病的信息,通过望、闻、问、切,好了,归纳出你的证型,才好对症下药。区区在下学了15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木有足够把握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一个病的证型且迅速处方遣药。
因此,判断一个人的疾病属于什么证型,对于一个中医来说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网上经常不回答各位提问“我属于什么证?我属于什么病?”的缘故,信息量太少,而且网上收集信息会有所遗漏。>>>>>>>>>>>>>>>>>>>>>>>>>>>>>>>>>>>>>>>>>>>>>>>>>>>>>>>>>
3.最简单的办法是根据你的疾病,上好大夫网站查查有那些医生擅长这种疾病。有些医生在上面开通了私人咨询,可以将自己的情况简要咨询一下。再想专业就爬到丁香园去吧。不过那个注册起来好麻烦。
不要抓着任何一个医生,从头到脚乃至牙齿都问。没有人是全科医生。你想下也能能知道,骨科大夫能精通你牙齿为什么疼痛吗?
请学习自我查找组合资料。
4.咨询医生之前,最好先搞定自己的病史,不要一系列的不清楚的症状和体征都扔到医生那里去。 到了医院,该带的病历资料都要带起,讲不清楚的话,可以写好,打好草稿之类。网络咨询尤其需要对自己症状进行梳理, 不要咆哮体,不要哀怨体,不要悲伤小清新。
5.医生的付出是要收费的,他不是喝空气就能过日子的。在医院里面有工作量的要求。所以不要抱怨开完检查单后,再次就诊的时候,他要求你再次挂号。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不要用医德来扣帽子压人。
6.医疗费用自古以来就应该是高昂的,物价上涨的今天,一瓶葡萄糖水比不上一盒哈根达斯,进入医院之前,带好你的钱包,物价是国家规定,跟普通医生没有什么关系。
PS:复杂版的,等我想想以后出书吧,哈哈哈,爆笑!
补充:
2012-03-12 10:33:52 青简 (又将憔悴见春风)
加一句,不要以为一到大医院就能住上院的,哪怕是一些病重的,照样留观室里待着等,所以住在其他医院,想转院的不要贸然出院,先联系好床位再过去。
2.不要对中医说我是贫血,该怎么办?
不要对西医说我是肾亏, 我该怎么补?
两种体系的求诊,需要你做一些基本的功课。
想下了,进行以下的补充:
《《《《《《《基本上中医重视证,而西医重视病。一个病人去医院看病,一般医生会说恩,你是乙肝,很少会有医生说你是肝郁气滞或者湿热下注。前者是病名,而后者是中医的证型名字。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了西医院看病,往往要搞清楚一个诊断是什么,协和医科大学一个名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误诊不误治疗,意思是,西医诊断容易混淆,而治疗手段可能是差别不大的。比如说系统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很可能不同的病名,而开药大同小异,异在什么地方?往往是剂量和服用疗程上。
然而中医系统则是很多时候相反,来一个病人,咳嗽,流鼻涕跟清水一样,恩,是感冒,再来一个,说喉咙痛,还是感冒,再来一个平时可能没有啥,就是容易疲倦,一问,风一吹就赶紧加衣服,哎,还是感冒!大家要闹了啊,不带这样捣糨糊的。可是,没有错啊,在中医都属于感冒,但是证型可不一样,第一个是风寒感冒,适合喝点热姜汤,发汗就好了,第二个是风热感冒,天气炎热,可能是暑热或者风热上袭所导致,得喝点板蓝根、大青叶类的,第三个,是气虚感冒,治疗的时候习惯给她用点玉屏风散,顾护一下。
所以,中医学那么多年,都干嘛去了?学着怎么辨证分型去了。收集你所有的生病的信息,通过望、闻、问、切,好了,归纳出你的证型,才好对症下药。区区在下学了15年了,到目前为止,还木有足够把握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一个病的证型且迅速处方遣药。
因此,判断一个人的疾病属于什么证型,对于一个中医来说非常关键。这也是我为什么在网上经常不回答各位提问“我属于什么证?我属于什么病?”的缘故,信息量太少,而且网上收集信息会有所遗漏。>>>>>>>>>>>>>>>>>>>>>>>>>>>>>>>>>>>>>>>>>>>>>>>>>>>>>>>>>
3.最简单的办法是根据你的疾病,上好大夫网站查查有那些医生擅长这种疾病。有些医生在上面开通了私人咨询,可以将自己的情况简要咨询一下。再想专业就爬到丁香园去吧。不过那个注册起来好麻烦。
不要抓着任何一个医生,从头到脚乃至牙齿都问。没有人是全科医生。你想下也能能知道,骨科大夫能精通你牙齿为什么疼痛吗?
请学习自我查找组合资料。
4.咨询医生之前,最好先搞定自己的病史,不要一系列的不清楚的症状和体征都扔到医生那里去。 到了医院,该带的病历资料都要带起,讲不清楚的话,可以写好,打好草稿之类。网络咨询尤其需要对自己症状进行梳理, 不要咆哮体,不要哀怨体,不要悲伤小清新。
5.医生的付出是要收费的,他不是喝空气就能过日子的。在医院里面有工作量的要求。所以不要抱怨开完检查单后,再次就诊的时候,他要求你再次挂号。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不要用医德来扣帽子压人。
6.医疗费用自古以来就应该是高昂的,物价上涨的今天,一瓶葡萄糖水比不上一盒哈根达斯,进入医院之前,带好你的钱包,物价是国家规定,跟普通医生没有什么关系。
PS:复杂版的,等我想想以后出书吧,哈哈哈,爆笑!
紫书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531 粽子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25篇内容 · 39.6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30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70篇内容 · 13.8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8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63篇内容 · 111.5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1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新14篇内容 · 6763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52.5万次浏览
嗯。同意。医患关系紧张有时候就是因为患者拎不清。我见过脾气很好的女医生被老太太折磨到嗓门高八度。
什么造成了这些人,这些现象,怎么去解决呢?唉,体制……
哈哈,怎么感觉有点吐槽的意思啊
同LS一样的感觉~
我觉得好大夫网真是牛逼啊,我去医院,医生居然说,你们要我回答问题,可以在好大夫网上问我 - - - - -
没觉得吐槽呀,全是合理要求呀。做任何事情,都要拎得清呀
「内容不可见」
加一句,不要以为一到大医院就能住上院的,哪怕是一些病重的,照样留观室里待着等,所以住在其他医院,想转院的不要贸然出院,先联系好床位再过去。
恩,对,楼上的这句相当对!我立刻给加上!
不要对中医说我是贫血,该怎么办? 不要对西医说我是肾亏, 我该怎么补? ——颠倒来说 可以么?
对中医说“我肾亏”,那自己都已经知道了。还是主要说自己的主诉症状吧。
@叶知秋 kiss你一万遍!
啊!!!
....
受教了 。。
医生赚的不算少好么 何况现在很多都是混完医大出来打酱油的
好大夫网我也上过,查各大医生出诊时间表非常管用。大众点评版的医院版?
强烈排第一条,现在还为医保上写的那几个定点医院悔得肠子都青了!!!
M·受教~
对第五点强烈怀疑合理性。看一次病,挂一次号。如果这样医生没事打发检查就很有工作量了。
「内容不可见」
最好别生病
好大夫网!
「内容不可见」
@隗知 你强烈怀疑合理性的话也对,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大家都互相提防,假如你认为医生很喜欢开化验单的话,我无力并且无意纠正你的既成认识。此文解释一些能解释的,无法涵盖全部,祝好。
“医生的付出是要收费的,他不是喝空气就能过日子的。在医院里面有工作量的要求。所以不要抱怨开完检查单后,再次就诊的时候,他要求你再次挂号。”
我也有很多医生同学,也看过很多医生。出去化个验回来就要再挂号,你说的这个行为我是第一次听说。我走过的大城市不多,也许这个是国内多数城市惯例?
请看清楚我的说明,认清楚字,再次就诊的时候。什么叫做再次就诊?是出去化验的事情吗?
检查是检查,叫人去检查,就算从上午检查到下午,也是一次。 病人拿了诊断单,再过来看病情的变化才是再次。
举例说明, 开一个钡餐检查,一般来说,钡餐检查需要预约,建议空腹的情况下进行,那么开了这个检查单一直到取得结果的时间何止一天,乃至两三天都有可能。而这次的诊疗过程以医生提出做检查作为一个结束。 再次就诊的时候,患者没有权利要求医生一定有义务免去他的挂号费用,重新看他的检查单。免费帮他看一下及解说下不是医生的义务。
我的表达如此,假如再看不懂,那就算了。阁下要认为再次就诊有权利不挂号,那就请继续坚持你的主张吧
楼主直接说隔天再次就诊要重新挂号好了
隔天去肯定要重新挂的,这是常识,没有什么争议了
不要说隔天再次 就诊要挂号,按照楼上所言,一般医生门诊都只有半天,半天的时间假如检查结果没有出来,而下午他已经不出门诊,对不起,医生真没有这个义务要等在那里看结果。
我自己写的很清楚,再次就诊,是人非要跟我争三争四。
今天医生的待遇,跟古代区别太大了
古代医生只管出售知识,判断你是啥病该吃啥药,告诉你该如何煎药,完全是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出售出来。患者也只购买这些知识。买药那是跟药房产生关系了,跟大夫无关,除非是一些小病找药房的坐堂大夫给看。
所以古代医生诊金都是不少的,行善的方式也是免费给穷人看病,无偿的把自己的知识捐献给没钱的人,医业公会有时也会组织名医每年轮流花几天的时间免费给穷人诊断。
现在给医生的诊金少了很多,然而这与西医制度的冲击关系也很大。西医也有知识的出售,可占据的比例就比古代中医少多了。因为诊断病症常常是要借助机器的,诊断的过程既有医生的知识,也有机器的损耗,所以不可能完全像古代一样诊金很高了。
医生这项职业相当程度都是经验主义的,需要积累。经验主义的另一面就是神秘主义——至少在外人看来。不论中西都是一样。经方常常用不了几味药,简单明了,后世则越来越复杂,拒绝外行的评价。西医也是,检查越来越多,病人都是一头雾水。医患之间有隔膜这是正常的,只是如今当局对于医疗的不投入,使得隔膜变成了矛盾。
医生负责诊断治疗,政府负责统筹支付,这是正常的。 现在政府缺位,把矛盾都给推向了悲摧的医生,医生也不要怨病人,病人也别怨大夫,30年前怎么没这么多矛盾呢??这是谁的责任??
人家的意思可能是说大夫叫你去拍个片子,20分钟就好了,那么通常就不再重新挂号了,这也很正常啊。
一次诊断,依靠医生的知识和机器的磨损,病人对两者都个别付价了,所以觉得才隔了几分钟的事情,又要重新挂号,难以接受也正常。
写的很清楚,说是再次就诊,非要跟出来做个检查就挂号相提并论。
通常是不用挂号,但是很多人认为一天的时间做完了检查,医生也有必要要看,那就对不起。不是上班时间,没有义务看
把医生从最恶意处揣测是我最讨厌的看病人群之一。
那肯定了,很少会有人认为大夫有义务在那里等着的,通常看专家号都会在临走的时间预约下一次专家何时坐诊好来挂号的。楼主说的那种情况恐怕也是少数。
个人以为您这态度也不对,是当局害的病人疑神疑鬼,害的医生累死累活还被人误会。
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说同仇敌忾了,至少也互相同情包容一下吧。
正因为不是少数,我见过很多病人手持几天前的报告单,直接从到门诊室里来,强行插队还是其次,很多时候看过了报告单解释了,依然对我们要求他去挂号不管不故,所以我才专门写出这条来。
我从头到尾都强调是再次就诊的时候,假如一个医生针对你发烧,让你去抽血,然后根据抽血的结果给出诊断和治疗意见,只要在同一个门诊内,或者医生同天坐诊,都没有必要再次挂号。
个人以为您这态度也不对,是当局害的病人疑神疑鬼,害的医生累死累活还被人误会。
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说同仇敌忾了,至少也互相同情包容一下吧。
---而且你这话说的搞笑,我态度有什么错?当局害的他们疑心病重,我这里写的很清爽了,有人要不依不饶的跟我纠缠我说的很清楚的“再次就诊”,包括怀疑挂号的必要性,关我态度什么事情?我去同情包容他?那为何不是他转身宽容谅解?抱歉,我不是基督徒,谁扇我一个耳光,我立刻回他一巴掌。
俺完全可以理解您的心情,可以想象到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各种无理而且无礼的压力。您会有这样的情绪也完全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
俺的意思只是想指出,就是这些脑袋不灵光的一部分患者,他们也是受害者,被欺瞒和调拨起来的和您一样的弱者——相对逃避责任的当局而言。
孔子说:不迁怒。这部分患者是不对,可造成这局面的并不是他们。
西医也说:有时治疗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
希望俺的这番说明能让您少一些愤怒,毕竟错误不在这些患者身上。
@楼上 阁下言辞很是婉转,第一,我无所谓愤怒或者不愤怒,有人蠢,我不拦着,要跳坑随时可以跳。 第二,孔子说的话,对我没有任何约束力,孔子还说,惟小人及女子难养也,本人就是女子,不好意思。
第三,造成这局面的不是他们,难道是我?这种人有无他们该承担的责任?他们没有任何错误吗?我看中国最应该出的一本书叫做患者, 请你莫恃病生娇。
该承担责任的是当局啊,现在医患矛盾都是当局给搞出来的啊。
我不是说个别患者没有责任,可毕竟主要责任不在他们啊。
这些个别患者的错误再怎么惩罚,也改变不了现状。
现状就是当局不负责给纳税人的医疗买单,把责任推给医院,医院要么选择倒闭,要么就得想办法搞钱以维持生存并且发展和提高水平。
医院和患者,都是苦主啊。
LS高见。驱虎吞狼,二桃杀三士。
高见吗?不见的,此文本身写作是为了让大家解除一些误解,不过似乎依然有人看不懂文字要反复纠缠,如此一来,自然只好自生自灭好了。
不是病人天生就该谅解,病人要学习怎么做一个病人,医生不是天生就应该谅解他人,他们拥有不宽恕的权利。 言尽于此,我很烦有人非要说三道四的,好像显得医生多么不宽容多么小鸡肚肠的多么容易迁怒。看懂的,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如此而已。
为咩大家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且无法共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尺度究竟在什么地方?以什么为界限,大家友好讨论一下吗?不要扣帽子一棍子打死。
嘛相互理解一下
每次我去都balabala把我觉得事症状的报一遍,让医生来判断,医生也轻松我也轻松。
LS+1 我也是一样,尽量说身体不适状况的事实情况,最近的饮食作息及病史等,不说或者少说感觉和猜测。本来就是请医生来判断看病的,术业有专攻嘛。本来是合作共赢的关系,我出钱看病,医生赚钱帮我治好,咋就那么对立了呢?信任是基础。
我個人覺得,現在醫患關係嚴重的一大原因,就是患者總覺得自己很懂醫術。
m
受教
很好的求医指南,推荐。你当然不一定要有高深的专业医疗知识,但一定要是一个专业的求医者。如同你不是专业的建筑工程师,但一定要是一个专业的购房者一样。
有本书《医事》不错,一个协和医学院西医转行做药业白领的人写的。
我也是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跟病人说话真的很累很累。有的病人觉得把钱交了,就应该把病治好。还动不动就告到领导那里去。所以,看病这个东西,真是靠缘分啊。
西医可以培养大量合格的医生,而中医却可能有大量的庸医和少数的神医
这个“再次就诊”确实拎不清,看完评论才明白过来。直接说如果隔了半天就再挂个号呗,不去医院是不知道挂号还分上午下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