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乡间寻水源(2月23日至3月9日)
2月23日下午出发奔赴临沂。至临沂市国土资源局,二月二龙抬头晚餐。夜宿市局旁一酒店。
-----------------------
24日,费县。
南张庄乡龙雨村。50岁的村支书葛继修:在龙雨村干了十七八年村支书,龙雨村有1700多口村民,400多户居民。
“龙雨庄吃水难,拾起扁担洪山前。大脚头里走,小脚哭老天。”是村里流传的民谣。
3月10日,省地质测绘院在此打出168.4米深井,日出水量720方。可供人畜用水及灌溉。定时供水。
在水井出水口处,住着一个40多岁的光棍汉。他原来在山上村住,因为缺水,搬到了机井旁。
采访时,有村妇前来挑水。她放下扁担,很害羞,不肯多说话。只一个小女孩子,一直很大胆地跟着我们一路张望一路抢镜。
再往下走一点,遇见红黑脸膛的大叔,67岁的李长龙。解放前,遇上大旱之年,村民向龙王求雨。龙雨村的人求雨灵,十次有七八次能应验。求雨的人买上猪头、鸡,老百姓凑钱,敲锣打鼓,上水湖庄求雨。龙去水湖庄里提水,求雨的队伍一路洒着水,走上十里路。龙雨庄的人求雨最灵,别的庄也请龙雨庄的人去求雨。
93岁的老人葛政社说,龙雨庄名字里有龙,但却是条旱龙。村里自古缺水,祖祖辈辈要去老远的地方挑水喝,打了多少眼井已记不清,都是干眼。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打出水时,20多位村民在现场看。上年纪的人说,庄里终于打出水了,这是件大事。葛少春他娘80多岁了,去烧了纸,磕了头。84岁的李兰英娘家在刘庄,21岁时嫁到龙雨村,60多年来,她第一次喝上干净清冽的地下水。出水那天,她也去烧了纸,磕了头:“来水了,要敬老天爷,不烧纸行吗?”
探沂镇古泉村。52岁的村支书梁德彦说,从他上学记事时起,村里就在打井。1979年他当兵离家,1986年返乡回来,村里还没打出水。后来他外出工作,一直到
-----------------------
24日,费县。
南张庄乡龙雨村。50岁的村支书葛继修:在龙雨村干了十七八年村支书,龙雨村有1700多口村民,400多户居民。
“龙雨庄吃水难,拾起扁担洪山前。大脚头里走,小脚哭老天。”是村里流传的民谣。
3月10日,省地质测绘院在此打出168.4米深井,日出水量720方。可供人畜用水及灌溉。定时供水。
在水井出水口处,住着一个40多岁的光棍汉。他原来在山上村住,因为缺水,搬到了机井旁。
采访时,有村妇前来挑水。她放下扁担,很害羞,不肯多说话。只一个小女孩子,一直很大胆地跟着我们一路张望一路抢镜。
再往下走一点,遇见红黑脸膛的大叔,67岁的李长龙。解放前,遇上大旱之年,村民向龙王求雨。龙雨村的人求雨灵,十次有七八次能应验。求雨的人买上猪头、鸡,老百姓凑钱,敲锣打鼓,上水湖庄求雨。龙去水湖庄里提水,求雨的队伍一路洒着水,走上十里路。龙雨庄的人求雨最灵,别的庄也请龙雨庄的人去求雨。
93岁的老人葛政社说,龙雨庄名字里有龙,但却是条旱龙。村里自古缺水,祖祖辈辈要去老远的地方挑水喝,打了多少眼井已记不清,都是干眼。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打出水时,20多位村民在现场看。上年纪的人说,庄里终于打出水了,这是件大事。葛少春他娘80多岁了,去烧了纸,磕了头。84岁的李兰英娘家在刘庄,21岁时嫁到龙雨村,60多年来,她第一次喝上干净清冽的地下水。出水那天,她也去烧了纸,磕了头:“来水了,要敬老天爷,不烧纸行吗?”
探沂镇古泉村。52岁的村支书梁德彦说,从他上学记事时起,村里就在打井。1979年他当兵离家,1986年返乡回来,村里还没打出水。后来他外出工作,一直到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