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
沈佳宜说:”人生本来有很多事情都是徒劳无功的。"这是整部电影里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台词(当然除了那个被陈汉典重复得烂掉的“大笨蛋”以外)。不过这句话太不像一个17、8岁的女生说出来的了。所以电影里解释成那个年纪常常经历的事情是女生比男生成熟很多。老实说,我不能引起共鸣。除了在小学的时候我觉得我思想还挺成熟的,后来一路到现在,我都一直被别人说成是幼稚型,各种比别人幼稚。结果这部大热的小清新电影反倒没有很感动到我。哎呀哎呀,人生看来是不太完整的。
我承认,隔了很久我才能慢慢明白到之前很多人跟我讲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才能慢慢理解那个时候某某或某某某的心态,原来是这样想的。
我承认,记忆力好有的时候有点伤,就好像电影放到最后,明明已经结局了,却开始回顾之前的片段,几句对话或者几个镜头,每每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泪点低的观众,就稀里哗啦了。记忆力好的我,有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放这个全剧终前的小片段,放着放着,就免不得有小小伤感。《北京北京》里说“我”是永远没有办法做个花花公子的,跟姑娘拉个小手就要吟诗作对半天的个性,怎么有办法“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介怀不介怀,真的很难自我控制。
我承认,不见不等于不想,不讲不等于不存在,不理会不等于永远都不出现。我承认,我有小小怀念,小小介怀,小小不解,还依然有小小放不下。我承认,我有时候还在想,这“小小”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如果不去控制,是不是就不是这样平静如水了。
故事连一个句号都没有,就都变成无关的了。
我承认,隔了很久我才能慢慢明白到之前很多人跟我讲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才能慢慢理解那个时候某某或某某某的心态,原来是这样想的。
我承认,记忆力好有的时候有点伤,就好像电影放到最后,明明已经结局了,却开始回顾之前的片段,几句对话或者几个镜头,每每这个时候,像我这样泪点低的观众,就稀里哗啦了。记忆力好的我,有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放这个全剧终前的小片段,放着放着,就免不得有小小伤感。《北京北京》里说“我”是永远没有办法做个花花公子的,跟姑娘拉个小手就要吟诗作对半天的个性,怎么有办法“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介怀不介怀,真的很难自我控制。
我承认,不见不等于不想,不讲不等于不存在,不理会不等于永远都不出现。我承认,我有小小怀念,小小介怀,小小不解,还依然有小小放不下。我承认,我有时候还在想,这“小小”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如果不去控制,是不是就不是这样平静如水了。
故事连一个句号都没有,就都变成无关的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