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学习笔记之(二)
画了3周《八十七神仙图》,第1、2周拓印,第三周对临。
本来按火星老师的计划是先把这个画完,但我担心每周都画这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画完,故第四周改为临摹崔浩所著的《宋元小品技法解析:桃鸠图》(文物出版社)。
这幅画原作是宋微宗赵佶,是画在绢上的。老师讲解:画在绢上的画色彩比宣纸更柔和、朦胧,但在宣纸上绘画时,更容易描绘细节。何家英的很多画都是画在绢上的。
《宋元小品技法解析:桃鸠图》详细介绍了作画步骤,从勾线到上色。书中所述勾线步骤是从鸟嘴、眼睛、背部、翅膀、尾巴至爪子,老师说不用全按书上的步骤来。临摹画作时,最好是先分析原作用墨、色彩的浓淡,从最重的部分开始勾线,这样依次画到用墨最淡的地方。
画鸟的羽毛时,要注意用笔虚入虚出,才能画出羽毛的蓬松、生动,不然很容易画呆板。
由于上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晕染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的晕染往往需要等待一个小时左右,所以老师常常是同时画几幅画。
一边画,一边闲聊。
老师说,其实工笔画的技法很容易掌握,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像何家英的绘画技法,通过长期练习也可以达到,但是如果后面的人都画成何家英那个样子,就失去了看点和吸引力了。
老师还严重怀疑工笔画就是古人闲得无聊发明的,因为很耗时间,就可以打发漫长的时间。
前几日看到吴冠中的文集,吴冠中讲自己在学生阶段,是把自己喜爱的前人的画作,无论工笔、写意都临了个遍。
张老师以前的考研“研友”胡宁说过,画画的人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幅画,不要把每一次画画都当做练习,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还有刚学画画时,糯米团给我分享她画画的经验。她说画画总会碰到一个痛苦挣扎的阶段,每当这个阶段挺过去了,就说明又进步了一次。
看阿梗和门小雷的漫画,他们就是秉着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作品,所以,才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但,我这个贱人,借口前天画了一整天的国画,昨天一笔都没有画,晚饭后就守在电脑前跟同学闲聊了2个小时!
本来按火星老师的计划是先把这个画完,但我担心每周都画这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画完,故第四周改为临摹崔浩所著的《宋元小品技法解析:桃鸠图》(文物出版社)。
这幅画原作是宋微宗赵佶,是画在绢上的。老师讲解:画在绢上的画色彩比宣纸更柔和、朦胧,但在宣纸上绘画时,更容易描绘细节。何家英的很多画都是画在绢上的。
《宋元小品技法解析:桃鸠图》详细介绍了作画步骤,从勾线到上色。书中所述勾线步骤是从鸟嘴、眼睛、背部、翅膀、尾巴至爪子,老师说不用全按书上的步骤来。临摹画作时,最好是先分析原作用墨、色彩的浓淡,从最重的部分开始勾线,这样依次画到用墨最淡的地方。
画鸟的羽毛时,要注意用笔虚入虚出,才能画出羽毛的蓬松、生动,不然很容易画呆板。
由于上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晕染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的晕染往往需要等待一个小时左右,所以老师常常是同时画几幅画。
一边画,一边闲聊。
老师说,其实工笔画的技法很容易掌握,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像何家英的绘画技法,通过长期练习也可以达到,但是如果后面的人都画成何家英那个样子,就失去了看点和吸引力了。
老师还严重怀疑工笔画就是古人闲得无聊发明的,因为很耗时间,就可以打发漫长的时间。
前几日看到吴冠中的文集,吴冠中讲自己在学生阶段,是把自己喜爱的前人的画作,无论工笔、写意都临了个遍。
张老师以前的考研“研友”胡宁说过,画画的人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幅画,不要把每一次画画都当做练习,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还有刚学画画时,糯米团给我分享她画画的经验。她说画画总会碰到一个痛苦挣扎的阶段,每当这个阶段挺过去了,就说明又进步了一次。
看阿梗和门小雷的漫画,他们就是秉着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作品,所以,才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但,我这个贱人,借口前天画了一整天的国画,昨天一笔都没有画,晚饭后就守在电脑前跟同学闲聊了2个小时!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