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读《江城》小记
![]() |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0719564808 |
那山,那水,那人、、、
奋战了好几天,终于读完了《River Town》一书,中文译名为《江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近面世。该书记录何伟作为中美交流志愿者,在重庆涪陵师范学院两年教书的见闻经历,这之间穿插了许多当地的历史文化习俗,包括许多绕不过的政治话题。这些再寻常不过的见闻,对于我们,既熟悉却又是陌生。或许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和意识形态中,每天都经历着这些事,而浑然不知觉而已。
何伟开始念的是文学评论的,只是对于这些文本解构类的已经无比厌烦,他更喜欢写作。因此选择了来中国支教,一来学习中文中华文化,二来拓宽写作的视野和收集题材。
何伟刚来中国,一周双宴,无论正事啥都酒过三巡再商量决定,诸多精力都消耗在酒桌上。四川人尤好白酒,非把对方整晕放倒不行,宾主关系在酒桌上最为放松融洽热闹。开始觉得是主人好客有新鲜感,时间一长,宿醉等影响正事也受不了,只好推脱坚拒。中国的酒文化盛行,政府机构和大小公司日日宴席夜夜笙歌,白酒价格不菲,要不茅台都要从国外带回。
何伟在学校打篮球,凭着人高马大,占尽上风;裁判全然不顾sportsmanship,自觉地吹起了爱国哨,不多时几犯他就下场了。这很滑稽,仅仅是个game而已,却不自觉中成了中美对抗赛了。在一个长跑比赛中,校方暗示他不要参加,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坚持参与并且跑了第一名。当地许多学生作文里也因此号召国人加强锻炼,打败洋鬼子。人只是一个个体而已,动不动就上升为国家爱国的高度层面,这是对于人性的极端异化,这也太可悲了。
有什么语言会比汉语更难学的吗?何伟出于生活需要,要学汉语和四川话,也是历经磨难。语调不同,重音强调不同,都会导致意思的差异;还有文化风俗的差异,当地人的歧视,这些又是何其难?院方指派了两个中文系的老师,授课中多是指出学习中这里那里的不对,令他们气馁。国人都是尊师否定式的教育,而洋人习惯了积极肯定的鼓励教育,极不适应。鄙人草就了一篇学古希腊文的小文发在豆瓣,没有网友看到并讨论积极的一面,多是看到一两句不认同,大加挞伐,国人的心态,可见一斑。
有一章专门谈三峡工程的,洋人专家学者都在论辩利弊,对环境对人文地理的影响,也有国人还因此锒铛入狱。可是当事人并不着急,国人也是淡然处之。高一时候,收音机报道人大多数票通过这一议案时,很高兴,心想或许农村拉闸断电的事会减少,未尝不是好事。只是,随之而来的种种弊端,以及文明古迹的湮灭,都抵不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联想到新近的梁林故居的维修性拆除事件,这社会,怎么物化得这么厉害!或许,芸芸众生之中,我们都是鲁迅笔下的麻木看客,差别只是有些人挤到了前面,看得更清楚罢了。
书中偶尔蜻蜓点水般触及政治问题,民族纠纷,一个局外人,他的很多观点很有价值。如国家每年在西部投入这么多资金,建学校修道路,还搞得一团糟,主要是不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尤其是宗教信仰。几年前海峡试射导弹,轰隆声中将阿扁送了上台,看来这些决策机构的当事人都是多是屁股指挥脑袋的;两岸关系就如同男女间的性事,也要考虑对方的意愿,不能一味强上。何伟对于毛周邓等人的评价,算是比较客观了的;邓的改革开放,在他眼里还是极为开明的。在涪陵那样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信息流动更慢,人的思想更为单纯,也因此唱红歌有一定的市场。如果继续下去,会演变为个人崇拜,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何伟的周围,有张无形的网确切存在,有专门的外办机构负责传达信息。他的同事,都受到某种指示,不能和洋人深入交往,同事间极少造访深入地沟通,几次吃饭游玩的约定在有关部门的干涉下以各种原因被禁止或取消。何伟和亲人之间的沟通信件,也都经过拆看检查甚至删除。他也只能和他的学生以及一些中下层人士交流,到茶馆喝茶聊天,在餐馆吃面吃饺子,去农民家里做客,和当地牧师交谈;也因此对于中下层民众的了解,极为深入。和学生的交流也随着时间而渐渐熟络,师生间的互动和对于某些话题的讨论也极为坦诚;或有学生病逝,或有学生对于前途渺茫的失望而自杀,或有学生因为怀孕而遭开除等等,许多种种不幸的遭遇都在他的内心激起阵阵的涟漪。
时间在不知觉中流淌,结束的日子,总是充满着离情别绪,无论肤色,人共此心。文学作品,在有了许多真实生活体验后,显得尤为细腻,能触发强烈共鸣的感受。何伟尤其爱这首诗,也曾给学生细致分析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临别时,不由自主浮现在他的心头。
Nothing Gold Can Stay
Robert Frost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But only so an hour.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2012年3月3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