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里的懦弱
---------本篇涉及《战马》的剧透阅读前请慎重----------
在今天之前我都不知道我晚要看战马,之前没听到任何宣传和推荐。就这样我坐到了电影院的巨幅荧幕前。我甚至不知道他将要讲什么,只是通过片名推测是说马的故事,还有战争。
看的时候,我频频掉泪,也频频忍住心里想哭的欲望。我不是因为马的灵性感动,不是因为导演精妙地描写了感情。而是因为看到懦弱的自己无处可逃。
战争开始前的Albert一家穷困潦倒,但是曾是军人的Albert的父亲,却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的一时冲动买下了一匹好马,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都陷入深深的窘境,Albert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年轻的时候在战场的时候一定非常英勇,所以才能得到特等勋章。但是回到家了之后他把他们全扔了。他跛腿,喝酒,他花了下个月的房租把妻子气得发抖,他在绝望的时候会冲动地举起枪对着他买来的马。他并不讨人喜欢,所以他妻子对他说“我真是越来越恨你了,但是爱也同样不会减少”。他的妻子也那么勇敢,选择爱他那么坚持并了解和相信自己爱的人。军人身上的那种热血和洒脱的魅力让我深深震撼。
我想起《闻香识女人》里的男主,他也曾经是一个军人。他酗酒,眼瞎,出口成脏,说话伤人毫不留情,他的亲戚看到他就像见鬼一样害怕和讨厌他。但是他从来不曾烦恼过。军人身上的毫无畏惧的魅力,一直让我深深难忘。
战争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和平让我们懦弱,让我们失去理想失去信念,还给了我们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为我们的懦弱找借口。我曾经和七说起,战争年代的将才才是真正难得的,一个人担负了千万人的生命,却还要冷静的思考和决策。我相信战争的恐惧远远大于任何我们现在经受的苦难。
看到战争中出发的男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告别,一别也许就是生死两隔,归期未卜。他们的女人日夜劳作等待,直到自己的男人归来。但是我呢,仅仅只是分隔两地,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便觉得寂寞难忍。和平到底磨平了多少人类本应有的勇气和信仰。
战场上就更加残酷了。买走Albert马的军官,微笑迷人而自信,一场信心满满的战争就夺去了他的生命。两军对垒,两条沟渠里是将要互相残杀的人们。他们要冲过火线,在枪林弹雨中冲到敌人的老巢,杀掉敌人,才能活命。那些在沟渠里瑟瑟发抖的少年,大部分的他们只有十多岁,他们知道,一旦爬上梯子,就将自己的生死交了出去。密密麻麻的人冲上去,有的只走了两步便倒下了,有的能走三步。他们念着圣经,抵抗者自己的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一边往前冲。最后活下来的人们抱头痛哭,发抖着说“我们活下来了,我们坐到了”。
看到这里我内心真的揪得生疼。
我到底有多懦弱,才会开始厌恶自己的人生,才会无病呻吟,才会对自己的过去以及现有的一切还感到悲伤和无法自拔。我到底有多么懦弱,才会觉得人生有那么多的不由自主。
一直以来,我一直自诩自己很勇敢,比大多数人勇敢。也确实有不少人说过珍惜我的洒脱和勇敢。这么多年,我一直主动选择我爱的人,放弃不适合的人,选择我爱的事物,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我以为我已经很勇敢了,但是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发现,那些放不下,丢不掉,堆起来的感情和回忆把我砸垮了。我开始认为我很痛苦,我觉得我承受不了这些。我开始逃避,开始懦弱。这就是我的23岁的尾巴和24岁的开始时的,也是现在的真实状态。
如果有一天把我放到战场上,我真的有勇气能冲上去么。我没有。我连看悬疑片时那种紧张的气氛我都无法承受。我必须要捂住眼睛,或者逼自己分散注意力,不然都没办法看下去。我给自己画了很多梦想,很多要做的事情,但是总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角落躲起来不去做,然后站起来看看又感到失望和悲伤,再画一遍还是躲进了小角落。对于过去的事情也是,我总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小角落窝进去,刻意让自己感受那些失去的悲伤。我不停地赞叹回忆的美好且不可重现,一直不敢面对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恐惧。还觉得自己的无法放手非常可以理解和原谅。
我对这样懦弱的自己真的失望透顶。
和平年代的和平就像慢性自杀,没有子弹没有危机,却一步步把你的精神软化瓦解。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没有力量,没有能量,越来越无法唤起人心中的爱。
战马里的每一个角色,他们都勇敢而让人热爱。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影视作品里一个懦弱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唯一意义也只是为了衬托那些敢爱敢做的主角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没有人会真正喜欢一个懦弱而软弱的人。如果一事无成无病呻吟感慨人生无常和痛苦,在你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因为你只是在消耗他们的能量,你却不能给他们带去正面的能量。没人会为你今天的拖延买单,人只会关注那些真正能创造,真正在奋斗,真正在爱的人们,默默聚在他们身边。因为看着这些勇敢的人们让你觉得有动力,有力量,被他们所感染,自己也想变得和他们一样,觉得生命是美好而幸福的。
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战场可以送上我们的生命,没有地方可以让我们抛头颅洒热血。
我们能做的只有抛掉那些没有意义的的忧伤和恐惧,做一个勇敢的人。
在今天之前我都不知道我晚要看战马,之前没听到任何宣传和推荐。就这样我坐到了电影院的巨幅荧幕前。我甚至不知道他将要讲什么,只是通过片名推测是说马的故事,还有战争。
看的时候,我频频掉泪,也频频忍住心里想哭的欲望。我不是因为马的灵性感动,不是因为导演精妙地描写了感情。而是因为看到懦弱的自己无处可逃。
战争开始前的Albert一家穷困潦倒,但是曾是军人的Albert的父亲,却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的一时冲动买下了一匹好马,让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都陷入深深的窘境,Albert父亲是一名军人,他年轻的时候在战场的时候一定非常英勇,所以才能得到特等勋章。但是回到家了之后他把他们全扔了。他跛腿,喝酒,他花了下个月的房租把妻子气得发抖,他在绝望的时候会冲动地举起枪对着他买来的马。他并不讨人喜欢,所以他妻子对他说“我真是越来越恨你了,但是爱也同样不会减少”。他的妻子也那么勇敢,选择爱他那么坚持并了解和相信自己爱的人。军人身上的那种热血和洒脱的魅力让我深深震撼。
我想起《闻香识女人》里的男主,他也曾经是一个军人。他酗酒,眼瞎,出口成脏,说话伤人毫不留情,他的亲戚看到他就像见鬼一样害怕和讨厌他。但是他从来不曾烦恼过。军人身上的毫无畏惧的魅力,一直让我深深难忘。
战争年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和平让我们懦弱,让我们失去理想失去信念,还给了我们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我们为我们的懦弱找借口。我曾经和七说起,战争年代的将才才是真正难得的,一个人担负了千万人的生命,却还要冷静的思考和决策。我相信战争的恐惧远远大于任何我们现在经受的苦难。
看到战争中出发的男人,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告别,一别也许就是生死两隔,归期未卜。他们的女人日夜劳作等待,直到自己的男人归来。但是我呢,仅仅只是分隔两地,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便觉得寂寞难忍。和平到底磨平了多少人类本应有的勇气和信仰。
战场上就更加残酷了。买走Albert马的军官,微笑迷人而自信,一场信心满满的战争就夺去了他的生命。两军对垒,两条沟渠里是将要互相残杀的人们。他们要冲过火线,在枪林弹雨中冲到敌人的老巢,杀掉敌人,才能活命。那些在沟渠里瑟瑟发抖的少年,大部分的他们只有十多岁,他们知道,一旦爬上梯子,就将自己的生死交了出去。密密麻麻的人冲上去,有的只走了两步便倒下了,有的能走三步。他们念着圣经,抵抗者自己的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一边往前冲。最后活下来的人们抱头痛哭,发抖着说“我们活下来了,我们坐到了”。
看到这里我内心真的揪得生疼。
我到底有多懦弱,才会开始厌恶自己的人生,才会无病呻吟,才会对自己的过去以及现有的一切还感到悲伤和无法自拔。我到底有多么懦弱,才会觉得人生有那么多的不由自主。
一直以来,我一直自诩自己很勇敢,比大多数人勇敢。也确实有不少人说过珍惜我的洒脱和勇敢。这么多年,我一直主动选择我爱的人,放弃不适合的人,选择我爱的事物,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我以为我已经很勇敢了,但是直到有一天我开始发现,那些放不下,丢不掉,堆起来的感情和回忆把我砸垮了。我开始认为我很痛苦,我觉得我承受不了这些。我开始逃避,开始懦弱。这就是我的23岁的尾巴和24岁的开始时的,也是现在的真实状态。
如果有一天把我放到战场上,我真的有勇气能冲上去么。我没有。我连看悬疑片时那种紧张的气氛我都无法承受。我必须要捂住眼睛,或者逼自己分散注意力,不然都没办法看下去。我给自己画了很多梦想,很多要做的事情,但是总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角落躲起来不去做,然后站起来看看又感到失望和悲伤,再画一遍还是躲进了小角落。对于过去的事情也是,我总是给自己一个温暖的小角落窝进去,刻意让自己感受那些失去的悲伤。我不停地赞叹回忆的美好且不可重现,一直不敢面对那些已经成为过去的恐惧。还觉得自己的无法放手非常可以理解和原谅。
我对这样懦弱的自己真的失望透顶。
和平年代的和平就像慢性自杀,没有子弹没有危机,却一步步把你的精神软化瓦解。变得越来越软弱,越来越没有力量,没有能量,越来越无法唤起人心中的爱。
战马里的每一个角色,他们都勇敢而让人热爱。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影视作品里一个懦弱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唯一意义也只是为了衬托那些敢爱敢做的主角的光辉。
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是一样。没有人会真正喜欢一个懦弱而软弱的人。如果一事无成无病呻吟感慨人生无常和痛苦,在你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因为你只是在消耗他们的能量,你却不能给他们带去正面的能量。没人会为你今天的拖延买单,人只会关注那些真正能创造,真正在奋斗,真正在爱的人们,默默聚在他们身边。因为看着这些勇敢的人们让你觉得有动力,有力量,被他们所感染,自己也想变得和他们一样,觉得生命是美好而幸福的。
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战场可以送上我们的生命,没有地方可以让我们抛头颅洒热血。
我们能做的只有抛掉那些没有意义的的忧伤和恐惧,做一个勇敢的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