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游览武汉市美术馆(2012-2-18周六)
接近10天以后,我才真正开始写一写。
我在2012-2-18周六去武汉市美术馆观赏画作的。因为恰恰有了2012-2-25周六到2012-2-28周二四天 集体旅游作为对照,所以动笔的想法更加强烈。
欣赏美还是在从容悠闲的状态下更佳。
那天应魏同学的邀请,我赶路2小时到达中山路-南京路的武汉美术馆。此处以前是国民政府时代的 民间资本家创办的金城银行。
当时展出的二楼画作是某退休政要的水墨画作品,我欣赏水平不足,后来三楼某行家说,虽然基本功不佳,但是作者经过大师指点过,依旧有过人之处。
因为魏同学略略迟到,我反而更加从容欣赏 三楼 职业画家 吴汉东的画作---这位画家居然与我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同名。
因为蒋勋先生的推荐,我看画作非常慢,尽力不去看 标题和说明文字,先充分去感受 画作的色彩、布局等等。吴画家此次展出的 是写实水彩作品,因此还能够看懂一些。虽然我不是从行家的 技法层面入手欣赏,魏同学就是从笔触来入手欣赏。
我看得如此慢,一幅画,可能反复换角度和距离来观看,以至于至少4波人走完第一个展厅,我依旧还没有看完这个展厅十余幅作品。
我正在欣赏 某作品---码头、船缆、晨曦---不断比划这画作的比例等等,一位大叔过来,问到“你看出这画的妙处和不足没有?”我突然受惊。说不出所以然。他则指点:“这画,近处处理过于细致,远处朦胧景致又略显粗糙。”
我说,“旁边这幅---约克大教堂”,我倒是很欣赏。
我描述画中内容和情绪----
教堂的尖顶高耸,笼罩在金色阳光下,静谧庄严,但是画作一半以下都笼罩在薄薄的阴影当中,行人、车辆、电话亭、路灯等等,每个人都非常匆忙,他们的步态多半是紧张的。即使是站立的这位女士,也是翘首以待,透露出焦急。阴影处,2辆停泊的车辆漆色非常光鲜。与教堂的古朴相比,是一种现代工业之美。
教堂如此美丽,但是周边的行人们视而不见。只有百余米外的一棵苍翠老树,和约克大教堂做伴。
也许周边的装饰、行人、公共设施都是几百年来如流水一般来去,但是教堂和老树却一直默默俯瞰。
大叔称赞我从 文学层面赏析这幅作品,不过他顺带指出,阴影当中的车辆色彩的醒目,其实在于深蓝色的油漆颜色和高处教堂 的金黄色的强烈反差,这是一种技巧。
这之后,我把这个展厅所有作品欣赏完,再和 这位大叔做过一番交流。
大叔自称姓万,年轻时候学过画,搞过创作,但是现在就在这里做美术馆管理员。
我看他手里拿着一两本书在抄写,居然是王力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他正逐字为《道德经》对照做注释。声称,一个老婆婆在指导他读《道德经》,他在工作间隙为古文字方面做一些功课,慢慢来。
我自己对于美术鉴赏,才经由蒋勋先生等人刚刚起步。于是对他说起李霖灿、蒋勋、黄永松等人的轶事。郝明义先生的出版社等等。
他欢迎我以后有空经常过来玩,我感慨此次还是有生头一回到市美术馆,来一趟2小时,不容易,不过今天看吴先生的画作,还是让人神清气爽。
我在2012-2-18周六去武汉市美术馆观赏画作的。因为恰恰有了2012-2-25周六到2012-2-28周二四天 集体旅游作为对照,所以动笔的想法更加强烈。
欣赏美还是在从容悠闲的状态下更佳。
那天应魏同学的邀请,我赶路2小时到达中山路-南京路的武汉美术馆。此处以前是国民政府时代的 民间资本家创办的金城银行。
当时展出的二楼画作是某退休政要的水墨画作品,我欣赏水平不足,后来三楼某行家说,虽然基本功不佳,但是作者经过大师指点过,依旧有过人之处。
因为魏同学略略迟到,我反而更加从容欣赏 三楼 职业画家 吴汉东的画作---这位画家居然与我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同名。
因为蒋勋先生的推荐,我看画作非常慢,尽力不去看 标题和说明文字,先充分去感受 画作的色彩、布局等等。吴画家此次展出的 是写实水彩作品,因此还能够看懂一些。虽然我不是从行家的 技法层面入手欣赏,魏同学就是从笔触来入手欣赏。
我看得如此慢,一幅画,可能反复换角度和距离来观看,以至于至少4波人走完第一个展厅,我依旧还没有看完这个展厅十余幅作品。
我正在欣赏 某作品---码头、船缆、晨曦---不断比划这画作的比例等等,一位大叔过来,问到“你看出这画的妙处和不足没有?”我突然受惊。说不出所以然。他则指点:“这画,近处处理过于细致,远处朦胧景致又略显粗糙。”
我说,“旁边这幅---约克大教堂”,我倒是很欣赏。
我描述画中内容和情绪----
教堂的尖顶高耸,笼罩在金色阳光下,静谧庄严,但是画作一半以下都笼罩在薄薄的阴影当中,行人、车辆、电话亭、路灯等等,每个人都非常匆忙,他们的步态多半是紧张的。即使是站立的这位女士,也是翘首以待,透露出焦急。阴影处,2辆停泊的车辆漆色非常光鲜。与教堂的古朴相比,是一种现代工业之美。
教堂如此美丽,但是周边的行人们视而不见。只有百余米外的一棵苍翠老树,和约克大教堂做伴。
也许周边的装饰、行人、公共设施都是几百年来如流水一般来去,但是教堂和老树却一直默默俯瞰。
大叔称赞我从 文学层面赏析这幅作品,不过他顺带指出,阴影当中的车辆色彩的醒目,其实在于深蓝色的油漆颜色和高处教堂 的金黄色的强烈反差,这是一种技巧。
这之后,我把这个展厅所有作品欣赏完,再和 这位大叔做过一番交流。
大叔自称姓万,年轻时候学过画,搞过创作,但是现在就在这里做美术馆管理员。
我看他手里拿着一两本书在抄写,居然是王力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他正逐字为《道德经》对照做注释。声称,一个老婆婆在指导他读《道德经》,他在工作间隙为古文字方面做一些功课,慢慢来。
我自己对于美术鉴赏,才经由蒋勋先生等人刚刚起步。于是对他说起李霖灿、蒋勋、黄永松等人的轶事。郝明义先生的出版社等等。
他欢迎我以后有空经常过来玩,我感慨此次还是有生头一回到市美术馆,来一趟2小时,不容易,不过今天看吴先生的画作,还是让人神清气爽。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