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规美津浓GE LV系列入手感想
美规的GE系列手套一直有着兼备日规的轻巧和美规的快速上手的名号,因此关注这个系列其实有一段时间了。逐渐在GE系列中将目标锁定在了其LV系列上。这个系列在美国和日本都有,日本的的手套都是K-CLUB限定品,而美国的LV系列并没有很特殊的待遇。
在这里先说说LV系列的特点。其实我现在并没有特别清楚LV系列的意义,不过在手套的小指上有Vibration Oil Process的字样,这也就是V.O.P的含义了。Vibration的含义为震动、摆动,综合起来就是震动油技术。所以说……这个字面意义上其实蛮难解释通的。总的来说,这个系列的手套的皮革经过了预先的处理,非常柔软,便于快速上手。这系列手套的日美宣传词的重点都在于“第二天就可以拿去上场打球”这一点。
手套拿到手,我的第一印象是……做工粗糙……糙到一定份上了……手套因为皮革柔软,完全没有形状。不过这一点日规也一样,看过日规同系列的手套实体照片。因为皮革经过中有和强化的软化处理,手套也是没有良好形状,而且字体的印色边缘很模糊,这方面甚至不如美规。虽然说实现也知道官图和实际会有差距,但是不得不说这手套的粗糙超出了我的想象。甚至有手指顶部外侧上的皮条是斜着的……。而且当时拿到手后,出了手感很舒适外,也实在感觉不出来这手套会快速软化。因为……这手套,特别是大拇指门柱和土手的填充物,非常扎实……我在强行开合几次后,左手前臂有一定程度的轻微拉伤。
于是我带着一定程度的失望回了家,打算开始对手套进行塑型。由于手套本身是重油处理,皮很柔软,为了不使油过度,我就只在接球点的手掌和片档部分涂抹一点点nokona的手套油,油的吸收状况很好,然后我又给相应的皮条行业抹了些油。过了一会,等接球点附近的油干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开始一边看片,一边用球开始砸手套,间或把球放在接球点,整个手套合拢,在床上进行揉搓。在这么进行了大约2个小时候,奇迹出现了!手套迅速地软了下来,而且对球的贴合感也很好,开合已经不需要什么力气了。
随后的几天,我就这么讲手套进行放置play,根本就没管,在周末就带着手套去训练了。可以说,情况非常良好,接球没有任何问题,也很贴手,完全不像是一个刚买来的新手套,至少是使用过2~3个月的样子,除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球窝,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即战”手套了。
总的来说,手里的这个GE LV的手套,接球点的皮甚至都不是平整的,看上去粗糙无比,但是其上手速度、舒适感是非常不错的。啊,还有一点,就是,确实很轻。虽然没有称,但是挨个把手里的手套都戴了一遍,肯定比rawlings的美规PP系列轻,略轻于老M标的VS,和红标的ZETT Steer Hide重量相当。这确实是一个在实用性上非常不错的手套。
同时经过大约两场的联系,这个11.75寸的预定是内野通用的手套基本已经开始向外野、全场通用转型了,可塑性非常好。同时我一直退指戴手套,最初两个手指有些勒,但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小指的佩戴空间自行就根据实际情况扩展了。估计也是皮革软化的功效吧。
在这里先说说LV系列的特点。其实我现在并没有特别清楚LV系列的意义,不过在手套的小指上有Vibration Oil Process的字样,这也就是V.O.P的含义了。Vibration的含义为震动、摆动,综合起来就是震动油技术。所以说……这个字面意义上其实蛮难解释通的。总的来说,这个系列的手套的皮革经过了预先的处理,非常柔软,便于快速上手。这系列手套的日美宣传词的重点都在于“第二天就可以拿去上场打球”这一点。
手套拿到手,我的第一印象是……做工粗糙……糙到一定份上了……手套因为皮革柔软,完全没有形状。不过这一点日规也一样,看过日规同系列的手套实体照片。因为皮革经过中有和强化的软化处理,手套也是没有良好形状,而且字体的印色边缘很模糊,这方面甚至不如美规。虽然说实现也知道官图和实际会有差距,但是不得不说这手套的粗糙超出了我的想象。甚至有手指顶部外侧上的皮条是斜着的……。而且当时拿到手后,出了手感很舒适外,也实在感觉不出来这手套会快速软化。因为……这手套,特别是大拇指门柱和土手的填充物,非常扎实……我在强行开合几次后,左手前臂有一定程度的轻微拉伤。
于是我带着一定程度的失望回了家,打算开始对手套进行塑型。由于手套本身是重油处理,皮很柔软,为了不使油过度,我就只在接球点的手掌和片档部分涂抹一点点nokona的手套油,油的吸收状况很好,然后我又给相应的皮条行业抹了些油。过了一会,等接球点附近的油干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开始一边看片,一边用球开始砸手套,间或把球放在接球点,整个手套合拢,在床上进行揉搓。在这么进行了大约2个小时候,奇迹出现了!手套迅速地软了下来,而且对球的贴合感也很好,开合已经不需要什么力气了。
随后的几天,我就这么讲手套进行放置play,根本就没管,在周末就带着手套去训练了。可以说,情况非常良好,接球没有任何问题,也很贴手,完全不像是一个刚买来的新手套,至少是使用过2~3个月的样子,除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球窝,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即战”手套了。
总的来说,手里的这个GE LV的手套,接球点的皮甚至都不是平整的,看上去粗糙无比,但是其上手速度、舒适感是非常不错的。啊,还有一点,就是,确实很轻。虽然没有称,但是挨个把手里的手套都戴了一遍,肯定比rawlings的美规PP系列轻,略轻于老M标的VS,和红标的ZETT Steer Hide重量相当。这确实是一个在实用性上非常不错的手套。
同时经过大约两场的联系,这个11.75寸的预定是内野通用的手套基本已经开始向外野、全场通用转型了,可塑性非常好。同时我一直退指戴手套,最初两个手指有些勒,但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小指的佩戴空间自行就根据实际情况扩展了。估计也是皮革软化的功效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