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联想
抑郁症就像一个绑匪,绑架了我们,把我们带到了非常人的生活轨道上来,让我们体验了濒死的恐惧与逃亡,最后我们还要感激他给了我们不同寻常的体验,甚至爱上他。
原来任何人都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如果满足以下四种条件:
第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
今天和朋友聊天,受她的一句关于感激的启发,突然联想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将抑郁症比作绑架我们的绑匪,患者为人质,以为毫不相干的东西却有着强大的联系。绑架时受虐的是身然后是心,而抑郁症里受刑的直接是心。原来我们都曾这样不幸,被自卑和绝望逼到无路可退,如今却要感激他给了自己别样的人生。我们把生命都交付于它,仿佛某一个不理智的念头就能置自己于死地,我们感激它给的一点小小的恩惠,那是在绝望无助时赐予的惊喜;感激它,让我们能如履薄冰的活着,并封闭于自我的世界,安静又挣扎的拼凑稚嫩的灵魂;感激它,曾经那么难熬的日子都走过了,以后的苦难又算什么?感激它,让我有机会俯视前后判若两人的我,发觉原来自己这样的活过。我们拼命的相信,过去的自己没有那么不堪,那个阶段是生命能量的宝藏。细腻敏感会让我们体验别样人生,至少不是那么浑浑噩噩,至少每一刻都比别人清醒。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抓住过去不放,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还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才让过去抓住我们不放呢?那些过往,只有释放的越多,才会腾出更多的怀抱去拥抱现在。
记忆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回忆上,也体现于遗忘。没有人逼迫谁去改变,如果我们自己不逼迫自己。
忘记得到的和失去的,清空自己的存储。让自己再做一次婴儿,找到内心那个缺口。不用逃避,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一起回忆了很多过去,只可惜我都忘记了,什么都记不起,仿佛失忆一般。那些高中同学,老师还有一起经历的事怎么就没什么印象呢?呵呵,和谁关系好过和谁闹僵过,哭过笑过感动过愤怒过……原来都走过,然后消失。
窗外的阳光进来,我觉得现在、此刻就是最美好的,远去的都让时光带走吧,我不会挽留。
我特别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状态,又特别的不能理解。
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而抑郁症和自闭症患者在自己营造的恐惧氛围中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甚至每一天能活着都是感激,因为没被内心的绝望真正杀死。斯德哥尔摩症的潜意识是恋世,是渴望生存,是留恋美好的东西。虽然已经将自己完全否定掉了,却不舍爱我们的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于人性中的根源,是人类本性中畏惧和崇敬强者的劣行造成的。曾经内心的绝望和迷茫将自己牢牢控制住,喘息都变得艰难,就像一个强势的绑匪将我们的心捆绑无处逃生。心生的恐惧到最后变成了对它放生的感激,变成了对一场浩劫后,给自己新生机会的感谢。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情感呐!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同样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表现,认同抑郁症存在的积极意义是对自我的认同,那些黑暗的心灵体验,变成了更多的对阳光的渴望,以及对阳光超于常人的敏感。仿佛从今后任何福分和恩宠都受益于那次灵魂劫难,因为没有它的仁慈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说着说着我自己都迷茫了,也许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很不够,很难解释清这样复杂诡异的心理现象,不过真的感谢我的朋友给予的启发和线索,让我好好的梳理了一下有关年少时的抑郁情绪对成人后的影响,虽然分析的不透彻,但我在尽力。因为是在写别人的心理状态,很多地方都只能靠对对方了解的那部分加以推理分析得出结论,不过写完后我内心挺充实的。嘿嘿~
原来任何人都可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如果满足以下四种条件:
第1,是要你切实感觉到你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你感觉到,至于是不是要发生不一定。然后相信这个施暴的人随时会这么做,是毫不犹豫。
第2,这个施暴的人一定会给你施以小恩小惠,最关键的条件。如在你各种绝望的情况下给你水喝。
第3,除了他给所控制的信息和思想,任何其它信息都不让你得到,完全隔离了。
第4,让你感到无路可逃
今天和朋友聊天,受她的一句关于感激的启发,突然联想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将抑郁症比作绑架我们的绑匪,患者为人质,以为毫不相干的东西却有着强大的联系。绑架时受虐的是身然后是心,而抑郁症里受刑的直接是心。原来我们都曾这样不幸,被自卑和绝望逼到无路可退,如今却要感激他给了自己别样的人生。我们把生命都交付于它,仿佛某一个不理智的念头就能置自己于死地,我们感激它给的一点小小的恩惠,那是在绝望无助时赐予的惊喜;感激它,让我们能如履薄冰的活着,并封闭于自我的世界,安静又挣扎的拼凑稚嫩的灵魂;感激它,曾经那么难熬的日子都走过了,以后的苦难又算什么?感激它,让我有机会俯视前后判若两人的我,发觉原来自己这样的活过。我们拼命的相信,过去的自己没有那么不堪,那个阶段是生命能量的宝藏。细腻敏感会让我们体验别样人生,至少不是那么浑浑噩噩,至少每一刻都比别人清醒。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抓住过去不放,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还是因为现在过得不好,才让过去抓住我们不放呢?那些过往,只有释放的越多,才会腾出更多的怀抱去拥抱现在。
记忆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回忆上,也体现于遗忘。没有人逼迫谁去改变,如果我们自己不逼迫自己。
忘记得到的和失去的,清空自己的存储。让自己再做一次婴儿,找到内心那个缺口。不用逃避,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我们一起回忆了很多过去,只可惜我都忘记了,什么都记不起,仿佛失忆一般。那些高中同学,老师还有一起经历的事怎么就没什么印象呢?呵呵,和谁关系好过和谁闹僵过,哭过笑过感动过愤怒过……原来都走过,然后消失。
窗外的阳光进来,我觉得现在、此刻就是最美好的,远去的都让时光带走吧,我不会挽留。
我特别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状态,又特别的不能理解。
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而抑郁症和自闭症患者在自己营造的恐惧氛围中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甚至每一天能活着都是感激,因为没被内心的绝望真正杀死。斯德哥尔摩症的潜意识是恋世,是渴望生存,是留恋美好的东西。虽然已经将自己完全否定掉了,却不舍爱我们的人。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于人性中的根源,是人类本性中畏惧和崇敬强者的劣行造成的。曾经内心的绝望和迷茫将自己牢牢控制住,喘息都变得艰难,就像一个强势的绑匪将我们的心捆绑无处逃生。心生的恐惧到最后变成了对它放生的感激,变成了对一场浩劫后,给自己新生机会的感谢。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情感呐!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同样是角色认同防卫机制的表现,认同抑郁症存在的积极意义是对自我的认同,那些黑暗的心灵体验,变成了更多的对阳光的渴望,以及对阳光超于常人的敏感。仿佛从今后任何福分和恩宠都受益于那次灵魂劫难,因为没有它的仁慈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说着说着我自己都迷茫了,也许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还很不够,很难解释清这样复杂诡异的心理现象,不过真的感谢我的朋友给予的启发和线索,让我好好的梳理了一下有关年少时的抑郁情绪对成人后的影响,虽然分析的不透彻,但我在尽力。因为是在写别人的心理状态,很多地方都只能靠对对方了解的那部分加以推理分析得出结论,不过写完后我内心挺充实的。嘿嘿~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