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守贞”和魅力的背后心理
最近一位38岁的女士到处炒作“守贞”,还四处去交流守贞经验。这个行为的可笑无须多说。
“守贞”不等于做处女,譬如我有非常优秀和有魅力,一直保持着高的爱情标准,没有遇到足够喜欢的男人的女性朋友,因此一直是处女,但是对传统社会的贞操观是既不屑又憎恶的;“守贞”也不等于禁欲,譬如旧时代广东的自梳女,终生不嫁也没有男女的性事,但这个是个人选择,和所谓守贞没有任何关系;再有就是拉拉了,因为只喜欢女人,所以可能终生处女膜完整,但是传统社会不仅不会赞颂她们“守贞”,反倒会视其为“变态”。“守贞”就是一种男权话语权、家族中心和家族利益至上的社会下的,对女性,乃至青年男女自主恋爱、和个人选择的自由权力的剥夺。这种事情一个女人自己做确实无可厚非(人有主动选择做奴隶的权力),但站在道德高点到处宣扬,还去炒作,实在没法不给人以一位黑人大讲黑奴制度如何高尚的感觉,限制是不行的,齿冷是必须的。
但是我觉得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该女士的长相气质确实欠佳,针对其相貌讽刺挖苦的声音几乎是主流。
无论这个人的行为多么荒谬可笑,拿来相貌歧视总归是不对的。但既然说到相貌,站在一个性别平等主义者的角度,除了歧视之外,我倒是发现了背后的另一种社会心理:
所谓长相,确实有很大天生的成份,但也有重要的后天的影响,尤其是气质。“美”不一定就是讨好男性,反倒是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主流的“好女人”“正妻”是不追求甚至排斥美的,认为美是小妾、娼妓、“坏女人”的事情
毋庸置疑,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长相和气质的综合,是一种魅力,尤其后者。那位“守贞”的女士,比起一些心理自由健康的美丽,天然的五官底子,更大的差距无疑是气质和后天的保养。我想这不仅仅是偶然,还有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和心理因素在:
提倡“守贞”的女性,往往是刻意忽视甚至痛恨魅力的。她们一方面特别需要男人,另一方面又痛恨以魅力进行竞争,只想用一张处女膜这种毫无任何价值自虐的方式,一票否决掉其他或有才或有貌或有个性等等,拥有正面价值的魅力女性。这和男权社会那些拒绝自身魅力,只想靠金钱地位,甚至只是靠贞节观念的洗脑,就想去占有异性一生的男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而相反的拥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并不会排斥美,只会为了把时间精力用到更喜爱的事情上,而不一定去刻意的追求外在美,但气质一定是健康和舒服的。可以自己一个人活得很好,但如果想要男人,是靠真实的魅力来得到的,也能得到健康的、真正的欣赏。
我想这就是两者面目差异背后真正的含义吧。
“守贞”女,盼望的是靠一张处女膜,得到男人一辈子的感激和很好的物质供养以及忠诚之类(不谈“爱”,“爱”的根本条件是自由选择,所以她们从来与爱无缘)。而相对的,传统的猥琐男,盼望的是拥有一个女人的“第一次”,就“象征”着“占有”了她的一生,她既然已经是“你的人”,那么必须一辈子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好的态度(这里也不谈“爱”)。
我不想提这样做在道义上的恶,只谈从现实角度上的荒谬。因为事实上无论心怀怎样的感激或者意识形态,最终在生活的优劣根本上来自于快乐与否,而快乐则来自于彼此提供的正价值。美貌、才学、魅力,都是正价值的来源,可以时时刻刻带给彼此正面的、愉悦的东西,从而对对方产生吸引力。而处女,背后代表的只是人生经历的缺失。“缺失”无法带来任何正价值,只能是一个在一时被爆炒的概念和泡沫。即使在意识形态上如何说服自己喜欢的是“纯洁”的女人,现实的人性都只会因为真实的正面价值的缺失,而日渐愈发的显露出其的贫瘠和无用。所以即使在最恶的传统保守社会中,“守贞”也许可以带来“嫁的出去”,却无法带来“幸福”和“愉悦”的生活。
而传统社会,必须让自身的魅力,和“被社会承认”的道义分离,这是对女性,特别是优秀女性最大的迫害和恶行了吧。要么做一个有名分、无趣、毫无自由、自身生活也毫无乐趣可言的,永远得不到爱,得不到真正的异性感情层面上的欣赏、令人生厌的“正妻”、“好女人”;要么做一个充满魅力、相对自由、能够得到异性之爱、欣赏和欲望,但是却生活无着落、人身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而且被舆论打压迫害的“小妾”、“坏女人”。
譬如圣经中的雅各,长妻利亚愚钝而得不到他的一点点爱,却有传统社会正妻和“女性价值”的象征,儿子;次妻拉结聪慧美丽,得到所有的爱,却没有儿子。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古老隐喻吧。而《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恨晴雯美丽,又厌宝玉这样非传统的孩子,一个端庄得体,极其典型的正妻形象,而连她那一本正经的老公贾政大人,宁肯和性格颇为讨厌的赵姨娘过夜,也不愿和她同床共枕,谁又能说这样的人是幸福的?
而这样的现象,对于男性而言,难道不同样是一种损害么?
这个事情,见仁见智吧。反正对我来说,无疑是的,非常是。
最后想说的是,崇尚美,但我反对狭隘的审美观。任何社会,都不应排斥魅力,应该排斥的,是某个群体对魅力的单一的偏执的定义霸权罢了。
“守贞”不等于做处女,譬如我有非常优秀和有魅力,一直保持着高的爱情标准,没有遇到足够喜欢的男人的女性朋友,因此一直是处女,但是对传统社会的贞操观是既不屑又憎恶的;“守贞”也不等于禁欲,譬如旧时代广东的自梳女,终生不嫁也没有男女的性事,但这个是个人选择,和所谓守贞没有任何关系;再有就是拉拉了,因为只喜欢女人,所以可能终生处女膜完整,但是传统社会不仅不会赞颂她们“守贞”,反倒会视其为“变态”。“守贞”就是一种男权话语权、家族中心和家族利益至上的社会下的,对女性,乃至青年男女自主恋爱、和个人选择的自由权力的剥夺。这种事情一个女人自己做确实无可厚非(人有主动选择做奴隶的权力),但站在道德高点到处宣扬,还去炒作,实在没法不给人以一位黑人大讲黑奴制度如何高尚的感觉,限制是不行的,齿冷是必须的。
但是我觉得有趣的一个现象,是该女士的长相气质确实欠佳,针对其相貌讽刺挖苦的声音几乎是主流。
无论这个人的行为多么荒谬可笑,拿来相貌歧视总归是不对的。但既然说到相貌,站在一个性别平等主义者的角度,除了歧视之外,我倒是发现了背后的另一种社会心理:
所谓长相,确实有很大天生的成份,但也有重要的后天的影响,尤其是气质。“美”不一定就是讨好男性,反倒是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主流的“好女人”“正妻”是不追求甚至排斥美的,认为美是小妾、娼妓、“坏女人”的事情
毋庸置疑,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长相和气质的综合,是一种魅力,尤其后者。那位“守贞”的女士,比起一些心理自由健康的美丽,天然的五官底子,更大的差距无疑是气质和后天的保养。我想这不仅仅是偶然,还有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和心理因素在:
提倡“守贞”的女性,往往是刻意忽视甚至痛恨魅力的。她们一方面特别需要男人,另一方面又痛恨以魅力进行竞争,只想用一张处女膜这种毫无任何价值自虐的方式,一票否决掉其他或有才或有貌或有个性等等,拥有正面价值的魅力女性。这和男权社会那些拒绝自身魅力,只想靠金钱地位,甚至只是靠贞节观念的洗脑,就想去占有异性一生的男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而相反的拥有自由思想的女性,并不会排斥美,只会为了把时间精力用到更喜爱的事情上,而不一定去刻意的追求外在美,但气质一定是健康和舒服的。可以自己一个人活得很好,但如果想要男人,是靠真实的魅力来得到的,也能得到健康的、真正的欣赏。
我想这就是两者面目差异背后真正的含义吧。
“守贞”女,盼望的是靠一张处女膜,得到男人一辈子的感激和很好的物质供养以及忠诚之类(不谈“爱”,“爱”的根本条件是自由选择,所以她们从来与爱无缘)。而相对的,传统的猥琐男,盼望的是拥有一个女人的“第一次”,就“象征”着“占有”了她的一生,她既然已经是“你的人”,那么必须一辈子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好的态度(这里也不谈“爱”)。
我不想提这样做在道义上的恶,只谈从现实角度上的荒谬。因为事实上无论心怀怎样的感激或者意识形态,最终在生活的优劣根本上来自于快乐与否,而快乐则来自于彼此提供的正价值。美貌、才学、魅力,都是正价值的来源,可以时时刻刻带给彼此正面的、愉悦的东西,从而对对方产生吸引力。而处女,背后代表的只是人生经历的缺失。“缺失”无法带来任何正价值,只能是一个在一时被爆炒的概念和泡沫。即使在意识形态上如何说服自己喜欢的是“纯洁”的女人,现实的人性都只会因为真实的正面价值的缺失,而日渐愈发的显露出其的贫瘠和无用。所以即使在最恶的传统保守社会中,“守贞”也许可以带来“嫁的出去”,却无法带来“幸福”和“愉悦”的生活。
而传统社会,必须让自身的魅力,和“被社会承认”的道义分离,这是对女性,特别是优秀女性最大的迫害和恶行了吧。要么做一个有名分、无趣、毫无自由、自身生活也毫无乐趣可言的,永远得不到爱,得不到真正的异性感情层面上的欣赏、令人生厌的“正妻”、“好女人”;要么做一个充满魅力、相对自由、能够得到异性之爱、欣赏和欲望,但是却生活无着落、人身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而且被舆论打压迫害的“小妾”、“坏女人”。
譬如圣经中的雅各,长妻利亚愚钝而得不到他的一点点爱,却有传统社会正妻和“女性价值”的象征,儿子;次妻拉结聪慧美丽,得到所有的爱,却没有儿子。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古老隐喻吧。而《红楼梦》中的王夫人,恨晴雯美丽,又厌宝玉这样非传统的孩子,一个端庄得体,极其典型的正妻形象,而连她那一本正经的老公贾政大人,宁肯和性格颇为讨厌的赵姨娘过夜,也不愿和她同床共枕,谁又能说这样的人是幸福的?
而这样的现象,对于男性而言,难道不同样是一种损害么?
这个事情,见仁见智吧。反正对我来说,无疑是的,非常是。
最后想说的是,崇尚美,但我反对狭隘的审美观。任何社会,都不应排斥魅力,应该排斥的,是某个群体对魅力的单一的偏执的定义霸权罢了。
-
Vikey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2-24 11:26:16
-
阿栖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18:23:17
-
J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12:52:59
-
索味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12:25:35
-
lelec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12:13:15
-
Cooyolu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11:40:52
-
青石桥头点渔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8:44:45
-
一颗花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4:08:02
-
桔梗啊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58:48
-
憨厚直男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45:52
-
超速惯犯王屎匆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44:45
-
浅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44:23
-
睡着のBunny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42:46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2-04 00:34:55
-
寿司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03 08:00:1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3-11-02 06:39:36
-
豆友50084116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07 17:48:5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07 13:58:48
-
永远一个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9-06 22:55:31
-
视觉植物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4-01 20: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