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ttle 夜未央
很多的憧憬都会幻灭。我一直以为我会非常喜欢seattle,它会是我心目中的城市。但是,就像世界上的好多事情,总是离我很远。走在灰蒙蒙的街道,风凌烈的吹,那些雕刻着各式纹理的的建筑,冷冷的看着你,只有在橙色夕阳照耀下才会露出些许的微笑。seattle square 也异常的冷清,所有场馆似乎都进入了沉沉的冬眠,只有在experience music project那边放着遥远的音乐,宣告着它的存在。 pike place market也少了些许的人情味,没有那种市井的嘈杂和亲切。小店都卖着金贵的东西,只能轻轻看一眼。当然,当由浓郁的cheese紧裹的两片烤面包,还有层层的蝴蝶酥,现蒸冒着热气的螃蟹下肚的时候,还是会从胃不由得产生幸福感。如果没有食物相伴,seattle就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了。art museum前面,巨大的黑影沉重而缓慢的敲击着,时间就这样慢慢被锤老。museum里面陈列了很多非洲的面具,穿着蓑衣戴着面具的男人神情冷峻的看着远方。日本和服高悬,庄严肃穆。
如果在三藩的高速公路上是流浪的话,在seattle的我就是被流放。所有情绪和语言连同食物都郁积于体内。肚子就无限的膨大,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气球,随时等待爆炸的那一刻。丧失理智判断的我就想用酒精来攻克压抑很久的胀气。但很不幸,不是每次都能有效。非常讨厌深夜还思维活跃的大脑,有很多话想说却找不到人。不同的酒精在体内混战,一阵阵的恶心感让人难以入睡。拼命想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平静,可是耳边的喧鸣和床传来的震击让人越发浮躁。我躲到卫生间,伏在桌子上大口的喘息,听着心脏挑衅的撞击胸腔。我在渴望着什么,黑暗中出现一点光,冲破我的阴暗,让我冰冷的双脚能恢复知觉。可是当我再次睁开双眼,只能看到黑暗中镜子里惨白的脸,和绝望的眼神。我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声音和一颗柔软的心,让我能安心的躲在里面睡到天亮。于是,我披上大衣就下了楼。在大厅,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学期,当我迷茫,痛苦,不知所措的时候,都会想到打电话给他。可能他不需要工作,时间很弹性,但更多的是一种安全感,很放心的把真实的自己交付出去而不会受到伤害。感情还是需要在年少的时候建立。特别像我这样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小心维护彼此之间距离的人,现在都不可能再找到一段让我怀有安全感的感情。在交谈中,终于听到自己久违的微笑,因为喜悦而欢快的声音。我郁结于内心的情绪都开始消散,漫天乌云,终于有一道阳光划破天际。我也终于能躺到床上。梦像一大片玻璃被打碎,那些细小的碎片洋洋洒洒,梦也就像万花筒一样光怪陆离。好多次都惊醒,听着房间沉重的呼吸声和喃喃自语,然后又昏昏沉沉的走进另一些碎片中。这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我一直焦急期盼黎明的到来。可惜拉开窗帘,整个城市还是在一片灰暗中。
这就是我不喜欢seattle的原因。
如果在三藩的高速公路上是流浪的话,在seattle的我就是被流放。所有情绪和语言连同食物都郁积于体内。肚子就无限的膨大,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气球,随时等待爆炸的那一刻。丧失理智判断的我就想用酒精来攻克压抑很久的胀气。但很不幸,不是每次都能有效。非常讨厌深夜还思维活跃的大脑,有很多话想说却找不到人。不同的酒精在体内混战,一阵阵的恶心感让人难以入睡。拼命想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平静,可是耳边的喧鸣和床传来的震击让人越发浮躁。我躲到卫生间,伏在桌子上大口的喘息,听着心脏挑衅的撞击胸腔。我在渴望着什么,黑暗中出现一点光,冲破我的阴暗,让我冰冷的双脚能恢复知觉。可是当我再次睁开双眼,只能看到黑暗中镜子里惨白的脸,和绝望的眼神。我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声音和一颗柔软的心,让我能安心的躲在里面睡到天亮。于是,我披上大衣就下了楼。在大厅,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学期,当我迷茫,痛苦,不知所措的时候,都会想到打电话给他。可能他不需要工作,时间很弹性,但更多的是一种安全感,很放心的把真实的自己交付出去而不会受到伤害。感情还是需要在年少的时候建立。特别像我这样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小心维护彼此之间距离的人,现在都不可能再找到一段让我怀有安全感的感情。在交谈中,终于听到自己久违的微笑,因为喜悦而欢快的声音。我郁结于内心的情绪都开始消散,漫天乌云,终于有一道阳光划破天际。我也终于能躺到床上。梦像一大片玻璃被打碎,那些细小的碎片洋洋洒洒,梦也就像万花筒一样光怪陆离。好多次都惊醒,听着房间沉重的呼吸声和喃喃自语,然后又昏昏沉沉的走进另一些碎片中。这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我一直焦急期盼黎明的到来。可惜拉开窗帘,整个城市还是在一片灰暗中。
这就是我不喜欢seattle的原因。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