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昨夜早睡,今晨五时许起。
在微博上看到王全安电影《白鹿原》获奖消息。
我已下决心一般不再进剧场看片儿,因为观影本身虽说是艺术享受,可观影前后购票、乘车、吃饭、等候等等一应杂事,累计起来耗时太多,若看一般的电影,个人觉得得不偿失。但此片以后如上映,我会进剧场看大银幕放映。
媒体报道此片片长三小时,国外观众似乎觉得影片过长,不知是否如此。
《白鹿原》原作,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是塑造了传统社会的乡绅形象和长工形象,至于其他人物,如书院的山长、落草的游民,则写得有些传奇化了。
看许章润教授博客。许先生也生病了,唉!
在超星上看北大黄益平教授讲座。
在网易财经上看盛洪所长受访视频。
在豆瓣上看到罗孚先生也就是柳苏写的一则短文,其中录入了已故书画大家黄苗子老人用木兰辞的样式写的一首诗,诗中用语颇重。
午后倦甚,卧床读靳树鹏旧文《十月革命——目击者的实录》。
在微博上看到王全安电影《白鹿原》获奖消息。
我已下决心一般不再进剧场看片儿,因为观影本身虽说是艺术享受,可观影前后购票、乘车、吃饭、等候等等一应杂事,累计起来耗时太多,若看一般的电影,个人觉得得不偿失。但此片以后如上映,我会进剧场看大银幕放映。
媒体报道此片片长三小时,国外观众似乎觉得影片过长,不知是否如此。
《白鹿原》原作,我认为比较成功之处是塑造了传统社会的乡绅形象和长工形象,至于其他人物,如书院的山长、落草的游民,则写得有些传奇化了。
看许章润教授博客。许先生也生病了,唉!
在超星上看北大黄益平教授讲座。
在网易财经上看盛洪所长受访视频。
在豆瓣上看到罗孚先生也就是柳苏写的一则短文,其中录入了已故书画大家黄苗子老人用木兰辞的样式写的一首诗,诗中用语颇重。
午后倦甚,卧床读靳树鹏旧文《十月革命——目击者的实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