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記
北京的春風凜冽,日頭卻格外的好,即使站在成府路上,一眼也能望到玉泉山。就在這樣的清晨,頂著風,一路周折,終於辦完了准生證的第一步,於是趁著午間的短暫時光,再次溜進了首都博物館。第一次是在去年的初冬,也是趁午間辰光小轉了一下首博,短短兩個小時,僅僅看了其中的臨時大展——走進萬曆朝,收穫頗豐,但尚未盡興。
萬曆朝的故事多從黃仁宇老先生那裡略知一二,多為政治、道德方面的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民間百姓的生活狀態卻只能通過這出土的、傳承的、遺留的老物件透析。展品包括貨幣、奏摺、烏紗帽、龍袍、紡車、瓷器、書畫、出版、文學創作、醫藥、傢具、陵寢,還涉及了神宗、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董其昌、仇英、李時珍、徐霞客等耳熟能詳的人物,幾乎涵蓋了整個晚明的社會、文化、經濟狀態,看著這百鳥爭鳴、百花齊放,不禁讓我想起宋徽宗治下的北宋末年,同樣富於風雅,同樣是史上的文藝高峰。如何以前的文藝高峰總是隨之而亡,難道真的是皇帝老兒撒丫子不管了嗎?才製造出那樣的清明上河,那樣的漢宮春曉嗎?但是你能夠透過畫面的人物讀到他們的內心是自由、放鬆的,通過他們的行徑看到前人敢於做自己歡喜的事情,每個人都那麼真實、自在。誠如阿城所言之“文化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脈相承的,是可以文化,亦可武化的,徽宗與神宗都選擇了前者,武力必然就逐漸退化,繼而為另一種武化的族群所代替。阿城老師的見解多麼透徹,用在這裡正可解釋“文藝復興”之後的衰落。
步入大堂,即被那巨碩的三間四柱七樓的景德街牌樓所吸引,無法想像當年阜成門大街的景致,只能在這盯著孤獨的它索然無味的聳立著。
待要取票參觀,被告之“已經使用過身份證參觀過一次,唯一的一次參觀權利用完了,必須打電話預約參觀”,莫名其妙的規定,只好電話預約之。
由於時間緊張,這次主要參觀了“龍泉青瓷”和“書法藝術”兩個展廳。
雖然青瓷數量不多,但時間維度長,從南朝、宋、元,一直到明整個的龍泉青瓷的歷史。龍泉青瓷的胎釉厚實,如水漾底,器型簡潔,直動人心。尤其看到它的碗、盤、洗、缽等物件兒,更是抑制不住我內心的激動,甚至會“哇”的叫出來。雖然不懂瓷器的品鑒,但還是會體會到美的感動。龍泉此地多溪,不知那裡的水是否就是青瓷的顏色。
書法藝術展廳為近現代書法家作品展,展現了民國文人的筆墨風情,俞樾、溥心畬、齊白石、吳昌碩、譚延闿、康有為、梁啟超、汪精衛等大家的筆跡,流暢、方正、古樸、率真,無不見真性情。
觀後,還在休息區小酌了一會章詒和《楊氏女》,才善罷甘休的離開。
壬辰年正月廿六
萬曆朝的故事多從黃仁宇老先生那裡略知一二,多為政治、道德方面的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民間百姓的生活狀態卻只能通過這出土的、傳承的、遺留的老物件透析。展品包括貨幣、奏摺、烏紗帽、龍袍、紡車、瓷器、書畫、出版、文學創作、醫藥、傢具、陵寢,還涉及了神宗、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董其昌、仇英、李時珍、徐霞客等耳熟能詳的人物,幾乎涵蓋了整個晚明的社會、文化、經濟狀態,看著這百鳥爭鳴、百花齊放,不禁讓我想起宋徽宗治下的北宋末年,同樣富於風雅,同樣是史上的文藝高峰。如何以前的文藝高峰總是隨之而亡,難道真的是皇帝老兒撒丫子不管了嗎?才製造出那樣的清明上河,那樣的漢宮春曉嗎?但是你能夠透過畫面的人物讀到他們的內心是自由、放鬆的,通過他們的行徑看到前人敢於做自己歡喜的事情,每個人都那麼真實、自在。誠如阿城所言之“文化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一脈相承的,是可以文化,亦可武化的,徽宗與神宗都選擇了前者,武力必然就逐漸退化,繼而為另一種武化的族群所代替。阿城老師的見解多麼透徹,用在這裡正可解釋“文藝復興”之後的衰落。
步入大堂,即被那巨碩的三間四柱七樓的景德街牌樓所吸引,無法想像當年阜成門大街的景致,只能在這盯著孤獨的它索然無味的聳立著。
![]() |
待要取票參觀,被告之“已經使用過身份證參觀過一次,唯一的一次參觀權利用完了,必須打電話預約參觀”,莫名其妙的規定,只好電話預約之。
由於時間緊張,這次主要參觀了“龍泉青瓷”和“書法藝術”兩個展廳。
雖然青瓷數量不多,但時間維度長,從南朝、宋、元,一直到明整個的龍泉青瓷的歷史。龍泉青瓷的胎釉厚實,如水漾底,器型簡潔,直動人心。尤其看到它的碗、盤、洗、缽等物件兒,更是抑制不住我內心的激動,甚至會“哇”的叫出來。雖然不懂瓷器的品鑒,但還是會體會到美的感動。龍泉此地多溪,不知那裡的水是否就是青瓷的顏色。
書法藝術展廳為近現代書法家作品展,展現了民國文人的筆墨風情,俞樾、溥心畬、齊白石、吳昌碩、譚延闿、康有為、梁啟超、汪精衛等大家的筆跡,流暢、方正、古樸、率真,無不見真性情。
觀後,還在休息區小酌了一會章詒和《楊氏女》,才善罷甘休的離開。
壬辰年正月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