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修记》序言摘选及※吐槽
※重复的词句-交响曲-朗诵的冲动-舌头的快感
“荷马史诗的诗体是六音节的格律诗,每行约十二个轻重音,虽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显然是为了朗诵的目的而创造出来,朗诵的时候大概还弹着琴弦加强效果。重复的词句一再出现犹如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
※从原型到话本再到定本、今本,可以说是由复数的叙述者共同朗诵的。把他们想象成时空中的和声,在口口相传中,音量随着时间的远近而变化。版本在时间中变迁,对于原本的追溯,只见其断片散落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口头传说中。史诗与现实只见这段有趣的距离着实迷人,写作神话的冲动之一即是回应现实中超出理解范围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史诗与考古发现的对比中,其中交织着对现实的准确描述、对过去时代的想象以及外族带来的二手传说。
“奥德修在古希腊英雄故事中是一个箭垛式的英雄,许多古代神话传说集于一身。《奥德修纪》并没有包括关于奥德修的大部分传说,没有涉及他的早期经历、老年与死亡。史诗只提到攻下伊利昂城以后,在海上艰苦漂游十年,后来回家复仇的故事。采用中途倒叙的方法。
荷马可能生活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八九世纪之间。传说他是个盲目的乐师,关于他的出生地,较为可信的说法是爱琴海的东边。
早期希腊人的足迹并没有超过地中海东部的范围,但是通过其他古代种族,他们间接地获得关于远方的知识与物产。
史诗中许多事物的描写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考古发现相符合,有的又完全不同。诗人既描写“去古未远”的过去文化中的景象,同时也加上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东西。
荷马史诗完成之初是口头文学,靠民间艺人的背诵流传下来,因此经过多次加工。最初用文字记录下来约在前六世纪中叶,雅典学者们进行了编订加工。前五世纪起,雅典四年庆祝一次重要节日,有朗诵荷马史诗的文艺节目,此后史诗大概固定下来,但艺人可能根据自己的“话本”在文字和行数上时有变动。
公元前二、三世纪间亚历山大城几位学者校订后,史诗有了最后定本。在这三个学者的时代,这两部史诗还存在各种简繁版本,文字也有出入。古代著作里荷马史诗的引文有的与今本相同,有的大致相同,有的不见于今本。说明前四、五世纪通行的史诗同现在的版本有些差异。
荷马史诗中的若干故事在亚非文化中有过反映,是从亚非地区起源,还是在文化交流中流传到亚非?抑或互相影响?”
“荷马史诗的诗体是六音节的格律诗,每行约十二个轻重音,虽不用尾韵,但节奏感很强,显然是为了朗诵的目的而创造出来,朗诵的时候大概还弹着琴弦加强效果。重复的词句一再出现犹如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
※从原型到话本再到定本、今本,可以说是由复数的叙述者共同朗诵的。把他们想象成时空中的和声,在口口相传中,音量随着时间的远近而变化。版本在时间中变迁,对于原本的追溯,只见其断片散落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口头传说中。史诗与现实只见这段有趣的距离着实迷人,写作神话的冲动之一即是回应现实中超出理解范围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史诗与考古发现的对比中,其中交织着对现实的准确描述、对过去时代的想象以及外族带来的二手传说。
“奥德修在古希腊英雄故事中是一个箭垛式的英雄,许多古代神话传说集于一身。《奥德修纪》并没有包括关于奥德修的大部分传说,没有涉及他的早期经历、老年与死亡。史诗只提到攻下伊利昂城以后,在海上艰苦漂游十年,后来回家复仇的故事。采用中途倒叙的方法。
荷马可能生活在公元前十世纪到八九世纪之间。传说他是个盲目的乐师,关于他的出生地,较为可信的说法是爱琴海的东边。
早期希腊人的足迹并没有超过地中海东部的范围,但是通过其他古代种族,他们间接地获得关于远方的知识与物产。
史诗中许多事物的描写与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考古发现相符合,有的又完全不同。诗人既描写“去古未远”的过去文化中的景象,同时也加上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东西。
荷马史诗完成之初是口头文学,靠民间艺人的背诵流传下来,因此经过多次加工。最初用文字记录下来约在前六世纪中叶,雅典学者们进行了编订加工。前五世纪起,雅典四年庆祝一次重要节日,有朗诵荷马史诗的文艺节目,此后史诗大概固定下来,但艺人可能根据自己的“话本”在文字和行数上时有变动。
公元前二、三世纪间亚历山大城几位学者校订后,史诗有了最后定本。在这三个学者的时代,这两部史诗还存在各种简繁版本,文字也有出入。古代著作里荷马史诗的引文有的与今本相同,有的大致相同,有的不见于今本。说明前四、五世纪通行的史诗同现在的版本有些差异。
荷马史诗中的若干故事在亚非文化中有过反映,是从亚非地区起源,还是在文化交流中流传到亚非?抑或互相影响?”
-
Naom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31 18: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