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首次回婆家
领证后过年首次回东北婆婆家,直接长住一个月,回来上班后,逢人就问我:怎么样啊感觉?我每次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新的人生经历和感触岂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我只能感慨说:This is Life, for a woman.
回去的生活特别的简单规律: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起床,帮着婆婆弄饭。十点多是每天第一餐,很正式的饭菜,有至少两种主食(米饭啊、馒头啊、饺子啊、饼啊等),有好几样婆婆自己腌的咸菜(这些都是老公的最爱),新做两三个菜。公公逢餐便要来一杯小酒,老公偶尔陪着。饭后收拾好,大概中午趁太阳好出去溜达一圈,最多一个小时就回来了。或看书,或午休,然后就该准备下午三点的第二餐,依然是东做西弄一大桌,吃完后就不会再吃晚饭了。东北的天黑的特别早,晚上六点的天,黑的让我总感觉像晚上九十点一样。晚上于我来说特别漫长,看书还是手机上网也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好慢,然后想起明天就是日复今日,便觉得没什么盼头。所以描述这些的时候,我说“其实还蛮无聊的”也是事实。
婆婆是个特别话少的人,但很随和,干活也很利索。我在厨房帮忙,边做饭她会边聊我们家那边的饭菜做法,或者听我说想吃什么,就会记在心里,之后做给我吃。公公是退休干部,酒后话会多一些,但我认为挺有幽默感,比如每次亲戚走了,婆婆总会善意提醒别落下东西,然后公公就在旁边说,落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还有老公的亲姐姐,特别随和的一个人,喜欢微笑,她的女儿,老公的亲外甥女,12岁的小姑娘,初次见面很害羞,可后来熟了之后,就总想跟我玩,我回家的时候,还拿着她妈妈的手机给我拍照留念。在一个月的相处中,虽然言语交流不算多,但我能感觉到老公家人对我的照顾和关心,彼此都很真诚。所以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我说“我挺庆幸,真心觉得挺好的”也是肺腑之言。
不同的地域,一定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家庭,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夫妻相处,婆媳相处,从古至今,从电视剧上到真实的生活,都描述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让我敬畏。而此次经历,初为人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我更多的感受是来自自身和对未来生活的模糊描画: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更多的责任和承担,事业家庭的平衡,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胜任,是否已经真正准备好了,或者也许需要放弃一些东西?
回来以后一方面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又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下个月的婚事,很多事都还没开始着手准备,非常忙碌。顾不上想太多,等婚事过后好好规划下今年的目标和未来几年的生活吧。
回去的生活特别的简单规律:每天早上8点半左右起床,帮着婆婆弄饭。十点多是每天第一餐,很正式的饭菜,有至少两种主食(米饭啊、馒头啊、饺子啊、饼啊等),有好几样婆婆自己腌的咸菜(这些都是老公的最爱),新做两三个菜。公公逢餐便要来一杯小酒,老公偶尔陪着。饭后收拾好,大概中午趁太阳好出去溜达一圈,最多一个小时就回来了。或看书,或午休,然后就该准备下午三点的第二餐,依然是东做西弄一大桌,吃完后就不会再吃晚饭了。东北的天黑的特别早,晚上六点的天,黑的让我总感觉像晚上九十点一样。晚上于我来说特别漫长,看书还是手机上网也总是觉得时间过的好慢,然后想起明天就是日复今日,便觉得没什么盼头。所以描述这些的时候,我说“其实还蛮无聊的”也是事实。
婆婆是个特别话少的人,但很随和,干活也很利索。我在厨房帮忙,边做饭她会边聊我们家那边的饭菜做法,或者听我说想吃什么,就会记在心里,之后做给我吃。公公是退休干部,酒后话会多一些,但我认为挺有幽默感,比如每次亲戚走了,婆婆总会善意提醒别落下东西,然后公公就在旁边说,落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还有老公的亲姐姐,特别随和的一个人,喜欢微笑,她的女儿,老公的亲外甥女,12岁的小姑娘,初次见面很害羞,可后来熟了之后,就总想跟我玩,我回家的时候,还拿着她妈妈的手机给我拍照留念。在一个月的相处中,虽然言语交流不算多,但我能感觉到老公家人对我的照顾和关心,彼此都很真诚。所以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我说“我挺庆幸,真心觉得挺好的”也是肺腑之言。
不同的地域,一定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家庭,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夫妻相处,婆媳相处,从古至今,从电视剧上到真实的生活,都描述了太多的“坎坷”和“磨难”,让我敬畏。而此次经历,初为人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我更多的感受是来自自身和对未来生活的模糊描画:新的生活,新的角色,更多的责任和承担,事业家庭的平衡,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够胜任,是否已经真正准备好了,或者也许需要放弃一些东西?
回来以后一方面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另一方面又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下个月的婚事,很多事都还没开始着手准备,非常忙碌。顾不上想太多,等婚事过后好好规划下今年的目标和未来几年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