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
去年某日,某人签名:自由在高处,我施施然的接上:高处不胜寒。我想那时的我神情中定然有种无知的得意。那日的她和我,半句也多吧。而这字里的真意,心境上的差异,现下得见,意犹羞愧。
是在那时得知了熊培云,半年后才有时间读他的书。
想这小半生里,不善于言,亦不善作,最善的却是胡思乱想,于外人看来,无非自寻烦恼。而今见其文字,似见某种“妄想“,化作词句,翩然纸上。就如同是见着寻觅已久的朋友,真是欣喜若狂的。
在《思想国》里,有着求知的渴望,温暖的心肠,平和的心态。得见着小王子,梵高,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傅雷。这些都是我喜欢着的,却不曾对人说过的。
在我现今所有的藏书中,最为珍视的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借用贝多芬的一生,罗曼.罗兰著,傅雷翻译。五年前,那时终日流连于师大后门的书摊,在那里淘得一整套傅雷的译本,厚厚的9本,其中便有这套,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在我最安静的两年里,有他们陪着,读着克里斯朵夫的烦恼,犹见自己。我惭愧自己没有足够的学识,去读懂法语的罗兰,但我庆幸有傅雷,让我得见这优美的篇章。傅雷本身就是极厉害的作者,又精通音乐,美术,历史,哲学,真正是融古通今,学贯东西的大家。那时甚至会疑问,世间怎会有如此做学问的人呢?
还记得译本扉页上的字:当你见到克里斯朵夫面容之日,便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这文字,只见于傅雷。直至今日,脑海中还时常会响起: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
两年后把它一起打包封在家的角落里,我离开南昌,走了出来。
我不坚强,所以总需要立着种种的话语,以来给自己规则,怕自己某日失去了骨架,便会站立不稳。
而在《自由在高处》里有段文字: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这似乎能诠释上一次的原因,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来面对现在的自己。即便今日,若不能在人群中找到这个位置,也请在心里给自己一个高台。
自由在高处,高处得见更平和的自己。
是在那时得知了熊培云,半年后才有时间读他的书。
想这小半生里,不善于言,亦不善作,最善的却是胡思乱想,于外人看来,无非自寻烦恼。而今见其文字,似见某种“妄想“,化作词句,翩然纸上。就如同是见着寻觅已久的朋友,真是欣喜若狂的。
在《思想国》里,有着求知的渴望,温暖的心肠,平和的心态。得见着小王子,梵高,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傅雷。这些都是我喜欢着的,却不曾对人说过的。
在我现今所有的藏书中,最为珍视的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借用贝多芬的一生,罗曼.罗兰著,傅雷翻译。五年前,那时终日流连于师大后门的书摊,在那里淘得一整套傅雷的译本,厚厚的9本,其中便有这套,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在我最安静的两年里,有他们陪着,读着克里斯朵夫的烦恼,犹见自己。我惭愧自己没有足够的学识,去读懂法语的罗兰,但我庆幸有傅雷,让我得见这优美的篇章。傅雷本身就是极厉害的作者,又精通音乐,美术,历史,哲学,真正是融古通今,学贯东西的大家。那时甚至会疑问,世间怎会有如此做学问的人呢?
还记得译本扉页上的字:当你见到克里斯朵夫面容之日,便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这文字,只见于傅雷。直至今日,脑海中还时常会响起:江声浩荡,自屋后升起……
两年后把它一起打包封在家的角落里,我离开南昌,走了出来。
我不坚强,所以总需要立着种种的话语,以来给自己规则,怕自己某日失去了骨架,便会站立不稳。
而在《自由在高处》里有段文字: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这似乎能诠释上一次的原因,也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来面对现在的自己。即便今日,若不能在人群中找到这个位置,也请在心里给自己一个高台。
自由在高处,高处得见更平和的自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