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和清言论戏 说黛玉
曼殊也是倾夏 22:57:21
我觉得还有用力的大小 戏曲演员从内紧到外松 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而电视里有更多的缓冲 可以靠演的成分和其他手段来补充
清言 22:58:23
电视可以推很近,细细展示人物神态举止,但是舞台不行啊,舞台的举止幅度什么的都要大很多
清言 22:59:07
你要从舞台上把人物感觉传递给全场观众,不是那么容易的
曼殊也是倾夏 22:59:12
还有 戏里的黛玉没有那么多场景来展现所以她的所有个性都是重叠在一起 都有流露的 更加考验能力 而电视里的可以分散呈现 相对没有那么立体
清言 23:01:23
相对来说,电影表现人物会比较细致。舞台录的视频其实还是舞台用的那套表演方式
世上本无林黛玉么
曼殊也是倾夏 23:08:00
曹公YY的产物么哈哈
曼殊也是倾夏 23:08:26
不过到了我们这 又被赋予了当代的审美和个人的偏好了
23:08:51
是啊
虽然这么说,但你看现在的演员舞台上的形象哪个不是带着自己特性的
曼殊也是倾夏 23:16:28
但必须有所取舍和控制 掩盖了人物便不好
23:16:41
不是这么说
曼殊也是倾夏 23:16:55
怎么说
23:17:53
角色不同,气韵却相通
23:18:18
倘若我们离开戏曲和流派这个设定 你的气韵说还成立否?
清言 23:21:49
每个人的角色都带着她自己的格调,比如王老的孟丽君,林黛玉,拆蓝营,虽然都是不同的角色,当然表达的人物含义也不同,但人物之上涵盖的精神气韵都承袭于王老,这是王老立于人世的特性,除非随际遇时间潜移默化,主观意识上却难改变
清言 23:22:07
成立
清言 23:23:09
有点难以理解,可能你跟我的理解又不一样
曼殊也是倾夏 23:24:02
其实我是认可你的看法滴 流派所携带的精神气韵是独一无二的 是经年累月的实践和个人风采的沉淀
清言 23:24:30
的确,演戏的本身要抛开定性的自己,才能化身千万形象。然而角色的成就无不附带了演员本身的性质。比如思想,比如由个性的趋向而带来的角色指向。
我觉得还有用力的大小 戏曲演员从内紧到外松 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而电视里有更多的缓冲 可以靠演的成分和其他手段来补充
清言 22:58:23
电视可以推很近,细细展示人物神态举止,但是舞台不行啊,舞台的举止幅度什么的都要大很多
清言 22:59:07
你要从舞台上把人物感觉传递给全场观众,不是那么容易的
曼殊也是倾夏 22:59:12
还有 戏里的黛玉没有那么多场景来展现所以她的所有个性都是重叠在一起 都有流露的 更加考验能力 而电视里的可以分散呈现 相对没有那么立体
清言 23:01:23
相对来说,电影表现人物会比较细致。舞台录的视频其实还是舞台用的那套表演方式
世上本无林黛玉么
曼殊也是倾夏 23:08:00
曹公YY的产物么哈哈
曼殊也是倾夏 23:08:26
不过到了我们这 又被赋予了当代的审美和个人的偏好了
23:08:51
是啊
虽然这么说,但你看现在的演员舞台上的形象哪个不是带着自己特性的
曼殊也是倾夏 23:16:28
但必须有所取舍和控制 掩盖了人物便不好
23:16:41
不是这么说
曼殊也是倾夏 23:16:55
怎么说
23:17:53
角色不同,气韵却相通
23:18:18
倘若我们离开戏曲和流派这个设定 你的气韵说还成立否?
清言 23:21:49
每个人的角色都带着她自己的格调,比如王老的孟丽君,林黛玉,拆蓝营,虽然都是不同的角色,当然表达的人物含义也不同,但人物之上涵盖的精神气韵都承袭于王老,这是王老立于人世的特性,除非随际遇时间潜移默化,主观意识上却难改变
清言 23:22:07
成立
清言 23:23:09
有点难以理解,可能你跟我的理解又不一样
曼殊也是倾夏 23:24:02
其实我是认可你的看法滴 流派所携带的精神气韵是独一无二的 是经年累月的实践和个人风采的沉淀
清言 23:24:30
的确,演戏的本身要抛开定性的自己,才能化身千万形象。然而角色的成就无不附带了演员本身的性质。比如思想,比如由个性的趋向而带来的角色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