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房沙龙讲座第七期点滴
我们书房沙龙讲座第七期点滴
这里所说的文人画并非历史传统上的文人画,如明清时期的文人画,达到了顶峰,但也“混淆”了文人画从业余到职业的界限,如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金农……是文人画家,也是“职业画家”。我这里所谓的文人画,主要是当代的文人画,第一,身份是以写作为主,如作家学者,第二,画画并非职业,是写作之外的娱乐,但并非仅仅是一般的娱乐,而是沉浸其中。当然,也有一些职业的“文人画家”。另外,结合当代的文人画,对比来欣赏“新文人画”。
这里的专业“文人画家”,如黄永厚、韩羽等,还有“新文人画”,其实是指专业的画家了,如刘二刚、朱新建等。这样拿来对比,是为了显示业余的文人画和专业的文人画及美术意义上的新文人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与这些专业的文人画家相比,拿来给大家欣赏的是这样几位作家的文人画:汪曾祺、忆明珠、聂鑫森、贾平凹、伍立杨、王祥夫……
对于作家文人来说,喜欢绘画是很自然的,许多人在写作之外,对绘画也是情有独钟,或者是少年时代就有这样的梦想,或者是阴差阳错,当年没能实现自己的画家梦,在到了一定的年龄,也有了相当的积累,寄情于水墨书画,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的绘画,不是为了当一个画家,而是在自己的写作之外的“功课”,对身心既是一种放松和休息,也是一种很好的精神滋养。尤其是在笔墨上,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能体会传统笔墨的享受。
一幅扇面,一页册页,一幅斗方,这样的传统样式,寥寥几笔,并非写实为目的,而是在简单的几笔水墨勾勒中,体会玩味传统的力量。顺便一提的是,这几天正在读《画家生涯》,是美国人高居翰关于中国传统画家的书,他在研究明清画家时,用他们的书信和日记等资料,还原那些文人画家和职业画家的生活真实,方法很好,但他在谈到八大山人与其书画索求者的关系时,说因为“主顾”费资金不菲,觉得自己得到的八大山人的画不是画家随便应付自己的,高氏说,看来那幅画绝非简单的几笔,在高氏看来,中国画的那种简单的“简笔画”,并非是精心之作。其实,这说法恰恰反映了中西在中国画审美思维上的差异。只能说,高氏无法体会中国的笔墨情趣。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