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ley Kubrick
发条橙
《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最初在美国发行的时候,发行商坚持将小说描写亚历克斯长大后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的最后一章删去了。而伯吉斯始终对这一章耿耿于怀,认为没有这一章,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他一直不满意美国版的《发条橙》,不管小说或是电影。
当库布里克看完这部小说后,他极力说服华纳电影公司于1969年斥资20万美圆买下了它的版权。带着仅2百万美圆的预算,库布里克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库布里克借鉴了许多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包括现场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摄追踪镜头时利用轮椅制造颠簸的效果等。
《发条橙》在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的电影。而且因此它成为了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30秒钟的镜头,才使《发条橙》的评级改为了R级。
《发条橙》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于是,库布里克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英国也在国内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
奇爱博士
这部电影是根据彼得·乔治的1958年小说《红色警戒(Red Alert)》改编的。在小说中,并没有核战争狂博士这个角色。但是库布里克和与他合作编剧的泰瑞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反战争理念而一起创作了这个人物,并让他成为主角之一。
为了完成电影中所需的各机械设定,库布里克请来了肯·亚当,他因为在第一部007电影《007大战NO博士》中富有现代科幻气息的机械设定而名声大噪。尽管当时的美国空军因为电影的讽刺挖苦主题而拒绝为电影拍摄提供协助,肯·亚当凭着相关照片、文章和科学杂志成功地再现了B52炸弹的内部构造。
这是库布里克创作的经典黑色喜剧。纽约评论界因为这部影片而称库布里克为最优秀的导演,同时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本片与《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并称为库布里克的未来系列三步曲,是他对人类未来社会以及地球宇宙的终极命运的哲学思考。本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了一群对战争痴迷的狂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不能自持的癫狂。
该片的风格相当独特:冗长的圆桌会议、连篇累牍的发言占据了本片大半的篇幅,剧中人物都如癔病发作似的喋喋不休。能坚持观看本片超过15分钟的观众会把它奉为经典,而被它折磨得神经衰弱提前退场的观众也会嗤之为烂片一部,这样大的反差似乎一直是库布里克逃不脱的尴尬。
----------------------------------------------------------------------------
2001太空漫游
从猿人到太空人,本片无所不包,它像是一座金字塔,宏伟、神秘,甚至乏味,它违反了电影学院奉为圭臬的几乎所有神圣原理,传统的剧情、人物、台词等要素在这里变得无足轻重,而特效、画面和音乐占了主导地位。2001年已经过去,星际间的旅行、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杀人的电脑均未变成现实。但它作为一个寓言,一种有关人的进化、人性及宇宙的沉思和遐想,依然震撼人心。影片以三四百万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开场,配画面的音乐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首取材自哲学家尼采的交响诗。库布里克用大量视觉和听觉形象,暗示着人类的演变。影片从宗教角度也自成体系,由人类的起源、堕落和赎罪等部分组成,而外星人(通过黑石)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影片的人物不多,缺乏鲜明特征,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一个没有形体、只有固定拍摄“眼”的机器人哈尔,一个完全用声音来塑造的角色,不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一些专家认为它也是所有库布里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
1984年推出的续集《2010》并非库布里克所拍,但仍改编自亚瑟·克拉克的原作。它相当程度上解释了《2001》中的剧情,作为解密性质的作品颇有价值。
花絮:
·库布里克最初计划请亚力克斯·诺斯(Alex North)负责为本片配乐。但在影片拍摄期间,为了培养表演情绪,库布里克在片场放起了古典音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即,库布里克决定将古典音乐作为影片配乐。
·为了加快影片情节发展的节奏,在纽约首映之后,库布里克剪掉了19分钟画面。
·在片头场景中,除了两只小猩猩之外,所有的猿都是由演员扮演。
·虽然影片上映时是宽银幕立体电影,但影片并非是由三部摄影机摄制而成,而是用一台装有70毫米胶片和变形镜头的摄影机拍摄完成的。
·为了拍摄月球表面的场景,库布里克使用了数吨沙子,这些沙子都经过清洗和染色。
·当时美国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马文·明斯克(Marvin Minsky)曾任本片顾问,在片场时差点被坠落的扳手砸死。
·洛克·赫德森在看过本片首映后,走出门口说道:“谁愿意告诉我这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编剧亚瑟·C·克拉克曾说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要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将影片卖给英国电视台时,库布里克要求影片以“信箱”格式播放,即在画面的上下方都有黑色区域。但BBC电视台抱怨说在外太空的画面中黑色区域容易与画面混淆,在首次播出时,电视台在黑色区域中添加了假星星,库布里克得知后强烈反对,于是电视台再没敢继续。
·库布里克的女儿在片中扮演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儿。
·影片名片中出现“2001”是因为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1999年,亚瑟·C·克拉克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称自己因太多人认为2000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丧。
·剧本的最初版本只用了58天便创造完成。
·片中大概有88分钟没有对白。
·在《娱乐周刊》评选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单中,本片名列第26位。
·为了纪念小说和本片,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将一颗火星命名为“2001火星漫游”。
·在影片刚刚开始的一段镜头中,地上死去的斑马是在一匹死马身上画上斑纹伪造成的。
·全片只有205个镜头是特效镜头。
《发条橙》是根据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小说最初在美国发行的时候,发行商坚持将小说描写亚历克斯长大后最终放弃了暴力,并结婚生子的最后一章删去了。而伯吉斯始终对这一章耿耿于怀,认为没有这一章,他的思想就没有办法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他一直不满意美国版的《发条橙》,不管小说或是电影。
当库布里克看完这部小说后,他极力说服华纳电影公司于1969年斥资20万美圆买下了它的版权。带着仅2百万美圆的预算,库布里克开始了电影《发条橙》的拍摄。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库布里克借鉴了许多记录片的拍摄手法,包括现场收音,只利用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在拍摄追踪镜头时利用轮椅制造颠簸的效果等。
《发条橙》在拍摄完成后,由于它里面对暴力和性的表现而被美国电影审查委员会评定为X级的的电影。而且因此它成为了继《午夜牛郎》后的第二部得到奥斯卡提名的X级电影。在电影上映一年后,库布里克删剪掉了电影里的30秒钟的镜头,才使《发条橙》的评级改为了R级。
《发条橙》在英国的上映比在美国更不顺利,它被归罪为几件谋杀暴力事件的元凶。于是,库布里克请求华纳公司停止《发条橙》在英国的发行。英国也在国内禁止了此片的放映,直到2000年才解禁。
纽约的电影评论界评价《发条橙》为美国1971年的年度最佳电影,而库布里克则为年度的最佳导演。它还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以及最佳电影剪接的提名。
----------------------------------------------------------------------------
奇爱博士
这部电影是根据彼得·乔治的1958年小说《红色警戒(Red Alert)》改编的。在小说中,并没有核战争狂博士这个角色。但是库布里克和与他合作编剧的泰瑞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反战争理念而一起创作了这个人物,并让他成为主角之一。
为了完成电影中所需的各机械设定,库布里克请来了肯·亚当,他因为在第一部007电影《007大战NO博士》中富有现代科幻气息的机械设定而名声大噪。尽管当时的美国空军因为电影的讽刺挖苦主题而拒绝为电影拍摄提供协助,肯·亚当凭着相关照片、文章和科学杂志成功地再现了B52炸弹的内部构造。
这是库布里克创作的经典黑色喜剧。纽约评论界因为这部影片而称库布里克为最优秀的导演,同时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本片与《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并称为库布里克的未来系列三步曲,是他对人类未来社会以及地球宇宙的终极命运的哲学思考。本片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讽刺了一群对战争痴迷的狂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不能自持的癫狂。
该片的风格相当独特:冗长的圆桌会议、连篇累牍的发言占据了本片大半的篇幅,剧中人物都如癔病发作似的喋喋不休。能坚持观看本片超过15分钟的观众会把它奉为经典,而被它折磨得神经衰弱提前退场的观众也会嗤之为烂片一部,这样大的反差似乎一直是库布里克逃不脱的尴尬。
----------------------------------------------------------------------------
2001太空漫游
从猿人到太空人,本片无所不包,它像是一座金字塔,宏伟、神秘,甚至乏味,它违反了电影学院奉为圭臬的几乎所有神圣原理,传统的剧情、人物、台词等要素在这里变得无足轻重,而特效、画面和音乐占了主导地位。2001年已经过去,星际间的旅行、太空中的旅店、嫉妒而杀人的电脑均未变成现实。但它作为一个寓言,一种有关人的进化、人性及宇宙的沉思和遐想,依然震撼人心。影片以三四百万年前非洲荒原上一群猩猩开场,配画面的音乐是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首取材自哲学家尼采的交响诗。库布里克用大量视觉和听觉形象,暗示着人类的演变。影片从宗教角度也自成体系,由人类的起源、堕落和赎罪等部分组成,而外星人(通过黑石)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影片的人物不多,缺乏鲜明特征,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一个没有形体、只有固定拍摄“眼”的机器人哈尔,一个完全用声音来塑造的角色,不仅是本片中最“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一些专家认为它也是所有库布里克作品人物中最出彩的。
1984年推出的续集《2010》并非库布里克所拍,但仍改编自亚瑟·克拉克的原作。它相当程度上解释了《2001》中的剧情,作为解密性质的作品颇有价值。
花絮:
·库布里克最初计划请亚力克斯·诺斯(Alex North)负责为本片配乐。但在影片拍摄期间,为了培养表演情绪,库布里克在片场放起了古典音乐,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即,库布里克决定将古典音乐作为影片配乐。
·为了加快影片情节发展的节奏,在纽约首映之后,库布里克剪掉了19分钟画面。
·在片头场景中,除了两只小猩猩之外,所有的猿都是由演员扮演。
·虽然影片上映时是宽银幕立体电影,但影片并非是由三部摄影机摄制而成,而是用一台装有70毫米胶片和变形镜头的摄影机拍摄完成的。
·为了拍摄月球表面的场景,库布里克使用了数吨沙子,这些沙子都经过清洗和染色。
·当时美国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马文·明斯克(Marvin Minsky)曾任本片顾问,在片场时差点被坠落的扳手砸死。
·洛克·赫德森在看过本片首映后,走出门口说道:“谁愿意告诉我这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编剧亚瑟·C·克拉克曾说道:“如果你能理解2001的全部,那我们就失败了,我们要提出的问题超出我们的想象。”
·在将影片卖给英国电视台时,库布里克要求影片以“信箱”格式播放,即在画面的上下方都有黑色区域。但BBC电视台抱怨说在外太空的画面中黑色区域容易与画面混淆,在首次播出时,电视台在黑色区域中添加了假星星,库布里克得知后强烈反对,于是电视台再没敢继续。
·库布里克的女儿在片中扮演了弗洛伊德博士的女儿。
·影片名片中出现“2001”是因为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1999年,亚瑟·C·克拉克曾召开新闻发布会,他称自己因太多人认为2000年是21世纪的第一年而感到不安和沮丧。
·剧本的最初版本只用了58天便创造完成。
·片中大概有88分钟没有对白。
·在《娱乐周刊》评选的“影史百部佳片”榜单中,本片名列第26位。
·为了纪念小说和本片,美国航天航空管理局将一颗火星命名为“2001火星漫游”。
·在影片刚刚开始的一段镜头中,地上死去的斑马是在一匹死马身上画上斑纹伪造成的。
·全片只有205个镜头是特效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