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購入 书籍
①
昆蟲百科全書
主 编: [英]克里斯托弗·奥图尔
译 者: 林汉梅
出 版 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版 次: 1
页 数: 245
印刷时间: 2008/10/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9787538857054
包 装: 平装
定 价:49.80元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奥图尔(christopher O’toole),世界著名昆虫学专家、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昆虫收藏家,同时也领导着昆虫学前沿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成就卓著。他出品了很多有关昆虫的影片和书籍,他最近一次的作品是编导了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六集科教片——《昆虫帝国》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摘要:
到目前为止,昆虫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丰富多样、最奇妙的生物群体。披甲的、飞行的、打洞的、寄生的、群居和独居的,昆虫的种类不下百万,而且其中有许多种类的生物特性还是个谜。
这本《昆虫百科全书》由来自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等机构的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按照昆虫纲包含的28个不同的目及其代表物种进行独立且生动的说明,并附有相关的资料摘要、分类列表,每个目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该群体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庞杂而生动的昆虫世界。
本书充分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价值。同时,本书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其问还穿插着令人惊叹的一幅幅彩色照片和特别制作的插图,体现了极强的人文色彩,是人手必备的权威工具书和科普读物。
详细介绍:
由数十位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主笔,上千幅实景照片跃然呈现!科学实据融入文学美感,全面揭示妙不可言、充满灵性的昆虫世界;探索精神导引自然哲思,深刻体现情景交融、影响深远的人文色彩! 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奥图尔主编,由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全景式地呈现庞大而充满生机的昆虫世界,是一本极具权威性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昆虫学文献。
前言:
谈到昆虫,我们很可能会想到色彩缤纷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引吭高歌的蝉;身手矫健的蜻蜒;挥舞“大刀”的螳螂;成群结队的蚂蚁;令人生厌的苍蝇、蚊子、蟑螂等等。昆虫的历史之久、数量之多、分布面之广是其他动物所望尘莫及的,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近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约85%,然而,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应有300万种昆虫,也就是说还有约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蝗灾发生时,蝗虫个体数可达7亿~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 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昆虫的分布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两极,从河流到沙漠,上至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其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事实上,昆虫是我们这个地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确保我们的生态系统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它们分解死亡的植被、动物的尸体、粪便,还是主要的食草动物,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它们处理并返还到土壤中。作为花卉的授粉员,它们也是植物繁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我们这个星球,没有人类照样存在,没有昆虫却不行! 而之所以昆虫群体如此值得研究,还因为诸多具有社会性组织的昆虫同人类一样,都代表着生物进化了不起的成就,就群体的凝聚力、等级划分的精细度和个体的利他行为而言,它们充分展现了社会组织的极致水平。种类数以万计的胡蜂、蚂蚁、蜜蜂、白蚁都是运用社群组织的力量来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因此常有人把社会性昆虫群体称为“超有机体”,因为社会性昆虫的组织活动可以同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比拟。 然而,尽管昆虫世界仍然兴旺发达,人类的活动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昆虫的生存和发展,比如改变了多种昆虫的栖息地和生境等,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昆虫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尽管昆虫中不乏对人类有害的品种,比如会将疾病传播给人类和牲畜的虱子、跳蚤以及各种蝇类;危害庄稼和树木的甲虫、螨等等,但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最终还是会使人类自身受害。现在,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保护,人类只有与动植物相互协调作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昆虫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这也是我们引进并出版这本《昆虫百科全书》的宗旨。 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克里斯托弗·奥图尔主编,由来自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等机构的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教授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书中上千幅照片和’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昆虫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形、色彩和生活习性。这些照片全是由普利玛弗特野生生物组织在野外拍摄的,拍摄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既有关于昆虫自然栖息地的,也有关于其生命周期和习性的细节,比如从虫卵到幼虫阶段、蜕皮成为成虫、求偶、交配、喂食,再到防御、飞翔和死亡等。对照片和插图的解说拓展了正文的主题,并且便于我们辨别种类。手绘插图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正文所阐述的某昆虫物种的形态和行为。全书中的框图、跨页图和图片解说集中于昆虫行为、形态、生态关系、科学或医学价值等重点主题上,使本书内容更为丰满详实,可读性更强。 此外,本书也用了小部分篇幅介绍与昆虫密切相关的其他主要陆生节肢动物群,包括一些多足动物和蛛形动物,比如马陆、蜈蚣、蜘蛛、蝎子、螨等等,采用的是与论述昆虫一致的叙述和表现模式,对这些动物的阐述能更好地帮助读者认识昆虫的分类,并使读者深刻理解这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节肢动物。
目录
节肢动物总述
昆虫纲
概述
特别专题:飞行的动力
特别专题:信息素
特别专题:拟态:用伪装进行防御
石炳
蜉蝣
蜻蜓和螅
蟑螂
白蚁
螳螂
蠼螋
石蝇
蟋蟀和蚱蜢
特别专题:独居还是群居?
叶虫和竹节虫
书虱和足丝蚁
缺翅虫和蓟马
寄生虱
臭虫
特别专题:在斑花椿象的看护下长大
蛇蛉和泥蛉
草蜻蛉
甲虫
特别专题:有目标的八侵者
蝎蛉
跳蚤
蝇
特别专题:蝇传播的疾病
石蚕蛾
蝴蝶和蛾
特别专题:敌人当心
特别专题:色彩万花筒
黄蜂、蚂蚁和蜜蜂
特别专题:蜜蜂给人类的宝贵礼物
特别专题:用泥土和纸筑巢
蛛形纲、倍足纲和唇足纲
蛛形纲概述
蜘蛛
特别专题:丝网
螨和蜱
特别专题:螨:与人类零距离
蝎子和其他蛛形纲动物
倍足纲和唇足纲
术语表
索引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继《昆虫记》之后的又一部“昆虫史诗”!
——英国“泰晤士报”
我们从这本书中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地球是昆虫与其他生物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
——“纽约时报”
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却如优美的散文.其中透着睿智的哲思,阅读本书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官员:马克·柯林斯
②
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百科全書
主 编 : [英]蒂姆·哈利代\克莱格·阿德勒
出 版 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版 次: 1
页 数: 23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SBN : 978-7-5388-5774-0
包 装: 平装
定 价: 49.80元
作者简介:
蒂姆·哈利代: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世界权威专家,为濒危两栖动物种群特别工作组国际理事,任教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生物学系,他出版了很多有关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书籍,在世界动物学界享有盛誉。
克莱格·阿德勒: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学教授,是全球知名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发表了许多有关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论文,在关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人工饲养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
详细介绍:
由全球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数十位权威专家主笔,上千幅图片精彩呈现!论述严谨、富于探索,全方位揭示神秘奇幻的两栖及爬行动物世界;行文唯美、趣味生动,多层次呈现爬行及两栖动物非凡的生命历程! 本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共同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具有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等突出特点。
前言:
美丽壮阔的大自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家园,而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生机盎然的动物则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在这个动物大家庭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因其独具特色的外貌、别具一格的生活习性、扑朔迷离的进化史一直强烈地激发着人类对它们的好奇。深入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它们的好奇和研究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人们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感悟地球生命进化史的博大和壮阔。 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史中,两栖动物是从水中到陆地上生活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群体,从它们开始,脊椎动物才在陆地上打开局面,从而发展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因此,两栖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是脊椎动物史上的一场革命,研究两栖动物有着重大的意义。两栖动物中,人们熟悉的青蛙是跳跃健将,更是捕虫能手,是农民们的好帮手。而蝾螈也是神奇而隐秘的两栖动物,它们有着可爱的外形,并且在数亿年的进化中成功地开辟了广阔的栖息地,体现了两栖动物宏大的生命史。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恐龙就是远古爬行动物的代表,这种“史前巨兽”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和惊叹,关于恐龙时代的科幻小说、影视作品是人们长期津津乐道、炙手可热的题材。经过数代的进化,现代的爬行动物我们可以看到行动迟缓、长寿善躲的龟;行动迅捷、外观奇特的蜥蜴;悄然无声、令人胆寒的蛇;体形硕大、冷酷凶猛的鳄鱼等等,各种爬行动物都有着非比寻常的特点,比如,遇险时蜥蜴尾巴的自断、变色龙变换体色;鳄鱼依靠温度决定性别;有的蛇拥有极具杀伤力的毒液……这些爬行动物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因其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成为人类热衷探究的动物群体。 然而,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中的人们来说,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更多的只是动物园里铁窗后一个个形单影只的身影,丧失了自然赋予它们的野性和活力。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与占领不仅威胁到越来越多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还造成了人们与大自然的疏离,人们对于环境破坏所产生负面影响的感觉也越来越迟钝——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被破坏、污染极其敏感的两栖动物恰恰可以充当环境变化的风向标。更为严重的是:人造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国际食品交易、药品交易、皮革饰品交易、宠物交易等引起的滥捕滥杀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这极大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深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理解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益处,建立自觉保护各种生物的意识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引进并出版这本《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百科全书》的宗旨。 本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教授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对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每一科类均有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类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并附有相关的知识档案、资料摘要、分类列表,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这两类动物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生动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世界。同时,书中千余幅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将各种类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全书内容都是根据最新科学发现、最新分类方式以及最新资料撰写而成,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是本书的几大突出特点。我们力求以这种科学、新颖的体例将读者们带入一个知识丰富、奇妙多彩、充满启迪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世界。
内容摘要:
这本《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百科全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共同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对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每一科类均有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类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并附有相关的知识档案、资料摘要、分类列表,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这两类动物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生动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世界。同时,书中千余幅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将各种类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全书内容都是根据最新科学发现、最新分类方式以及最新资料撰写而成,具有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等突出特点。
图书目录:
两栖动物
概述
特别专题:分级和分类
特别专题:两栖动物的一个关键事件
特别专题:多种多样的适应性
特别专题:细心的父母
特别专题:衰退中的两栖动物种群
特别专题:保护两栖动物
特别专题:游泳、进食与生长
蚓螈
蝾螈
特别专题:蝾螈的求偶与交配
特别专题:击退敌人
蛙和蟾蜍
特别专题:跳跃和蹦跳
特别专题:破译蛙鸣
特别专题:从蝌蚪到蛙
爬行动物
概述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时代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的体温控制
特别专题:处境危险的爬行动物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的玩耍行为
特别专题:预射精、偷食者以及伪装雌性
特别专题:温度和性别
龟
特别专题:亚洲龟危机
特别专题:革背龟:在海滩上出生
蜥蜴
特别专题:天生的沙漠居住者
蚓蜥
蛇
特别专题:蛇毒
特别专题:被毒蛇咬伤的危险
特别专题:收集蛇毒
楔齿蜥
鳄鱼
特别专题:污染和拟态激素
特别专题:单性现象:多余的雄性?
术语表
索引
媒体推荐:
“阅读本书你将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最令人激动与着迷的物种有不少是属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
——美国“华盛顿邮报”
“该书论述的科学性、缜密性以及令人愉快的阅读情境是显然的,展现了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宏大的生命史。”
——亚马逊网站
“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来说,阅读此书无疑能在最大程度上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欧洲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理事:格克·法博
BBC出的《雌雄爭霸戰》只剩最後一本,又破又舊,抖擻幾下估計書皮就得掉。書店的阿姨说这本书很好,但因为是旧版书所以不可能再有货了。
上次那本BBC的《與野獸同行》也是因為這種原因買不成,我怎么總是這么趕不上趟???每次遇到時都是剩個貨底,貨底就貨底吧,還是那種打多少折都不會讓人甘心買下的破損程度。
纠结的想起以前那本《化石》,高中时在书店看到,当时因为觉得太贵了,虽然译本的书贵点也正常,可32开的书卖到98元还是有点承受不起,想着以后资金宽裕些再买,可等到了那时书已经找不到了。后来在书店清仓时看到了同一系列别的主题,却独独没有《化石》这本。再后来去图书市场时有家老板说“前几天我刚刚卖给一个老头”,瞧我这RP!
等再见到这本书时已经是再版的版本了,装帧不再是精装式的圆角类型,变成了平装书,价格是降了,但却没有了旧版的精致感,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回来。
昆蟲百科全書
![]() |
主 编: [英]克里斯托弗·奥图尔
译 者: 林汉梅
出 版 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版 次: 1
页 数: 245
印刷时间: 2008/10/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9787538857054
包 装: 平装
定 价:49.80元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奥图尔(christopher O’toole),世界著名昆虫学专家、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昆虫收藏家,同时也领导着昆虫学前沿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野外调查经验,成就卓著。他出品了很多有关昆虫的影片和书籍,他最近一次的作品是编导了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六集科教片——《昆虫帝国》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反响。
内容摘要:
到目前为止,昆虫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丰富多样、最奇妙的生物群体。披甲的、飞行的、打洞的、寄生的、群居和独居的,昆虫的种类不下百万,而且其中有许多种类的生物特性还是个谜。
这本《昆虫百科全书》由来自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等机构的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按照昆虫纲包含的28个不同的目及其代表物种进行独立且生动的说明,并附有相关的资料摘要、分类列表,每个目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该群体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庞杂而生动的昆虫世界。
本书充分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价值。同时,本书语言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其问还穿插着令人惊叹的一幅幅彩色照片和特别制作的插图,体现了极强的人文色彩,是人手必备的权威工具书和科普读物。
详细介绍:
由数十位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主笔,上千幅实景照片跃然呈现!科学实据融入文学美感,全面揭示妙不可言、充满灵性的昆虫世界;探索精神导引自然哲思,深刻体现情景交融、影响深远的人文色彩! 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奥图尔主编,由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全景式地呈现庞大而充满生机的昆虫世界,是一本极具权威性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昆虫学文献。
前言:
谈到昆虫,我们很可能会想到色彩缤纷的蝴蝶;访花酿蜜的蜜蜂;引吭高歌的蝉;身手矫健的蜻蜒;挥舞“大刀”的螳螂;成群结队的蚂蚁;令人生厌的苍蝇、蚊子、蟑螂等等。昆虫的历史之久、数量之多、分布面之广是其他动物所望尘莫及的,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近100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约85%,然而,按最保守的估计,世界上至少应有300万种昆虫,也就是说还有约200万种昆虫有待我们去发现、描述。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同一种昆虫的个体数量也很多,有的个体数量大得惊人:一个蚂蚁群可多达50万个体;一棵树可拥有10万的蚜虫个体;蝗灾发生时,蝗虫个体数可达7亿~12亿之多,总重量约1250~3 000吨,群飞覆盖面积可达500~1200公顷,可以说是遮天盖日。昆虫的分布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到两极,从河流到沙漠,上至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其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 事实上,昆虫是我们这个地球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确保我们的生态系统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它们分解死亡的植被、动物的尸体、粪便,还是主要的食草动物,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它们处理并返还到土壤中。作为花卉的授粉员,它们也是植物繁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我们这个星球,没有人类照样存在,没有昆虫却不行! 而之所以昆虫群体如此值得研究,还因为诸多具有社会性组织的昆虫同人类一样,都代表着生物进化了不起的成就,就群体的凝聚力、等级划分的精细度和个体的利他行为而言,它们充分展现了社会组织的极致水平。种类数以万计的胡蜂、蚂蚁、蜜蜂、白蚁都是运用社群组织的力量来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因此常有人把社会性昆虫群体称为“超有机体”,因为社会性昆虫的组织活动可以同生物体的器官和组织的生物学特性比拟。 然而,尽管昆虫世界仍然兴旺发达,人类的活动已经逐渐影响到了昆虫的生存和发展,比如改变了多种昆虫的栖息地和生境等,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昆虫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尽管昆虫中不乏对人类有害的品种,比如会将疾病传播给人类和牲畜的虱子、跳蚤以及各种蝇类;危害庄稼和树木的甲虫、螨等等,但这些变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最终还是会使人类自身受害。现在,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对生物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保护,人类只有与动植物相互协调作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昆虫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范本。这也是我们引进并出版这本《昆虫百科全书》的宗旨。 本书由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专家克里斯托弗·奥图尔主编,由来自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等机构的数十位著名昆虫学专家、教授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昆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撷取了关于昆虫的专业刊物和文章的精华,书中上千幅照片和’插图生动地再现了昆虫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形、色彩和生活习性。这些照片全是由普利玛弗特野生生物组织在野外拍摄的,拍摄的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既有关于昆虫自然栖息地的,也有关于其生命周期和习性的细节,比如从虫卵到幼虫阶段、蜕皮成为成虫、求偶、交配、喂食,再到防御、飞翔和死亡等。对照片和插图的解说拓展了正文的主题,并且便于我们辨别种类。手绘插图从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正文所阐述的某昆虫物种的形态和行为。全书中的框图、跨页图和图片解说集中于昆虫行为、形态、生态关系、科学或医学价值等重点主题上,使本书内容更为丰满详实,可读性更强。 此外,本书也用了小部分篇幅介绍与昆虫密切相关的其他主要陆生节肢动物群,包括一些多足动物和蛛形动物,比如马陆、蜈蚣、蜘蛛、蝎子、螨等等,采用的是与论述昆虫一致的叙述和表现模式,对这些动物的阐述能更好地帮助读者认识昆虫的分类,并使读者深刻理解这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节肢动物。
目录
节肢动物总述
昆虫纲
概述
特别专题:飞行的动力
特别专题:信息素
特别专题:拟态:用伪装进行防御
石炳
蜉蝣
蜻蜓和螅
蟑螂
白蚁
螳螂
蠼螋
石蝇
蟋蟀和蚱蜢
特别专题:独居还是群居?
叶虫和竹节虫
书虱和足丝蚁
缺翅虫和蓟马
寄生虱
臭虫
特别专题:在斑花椿象的看护下长大
蛇蛉和泥蛉
草蜻蛉
甲虫
特别专题:有目标的八侵者
蝎蛉
跳蚤
蝇
特别专题:蝇传播的疾病
石蚕蛾
蝴蝶和蛾
特别专题:敌人当心
特别专题:色彩万花筒
黄蜂、蚂蚁和蜜蜂
特别专题:蜜蜂给人类的宝贵礼物
特别专题:用泥土和纸筑巢
蛛形纲、倍足纲和唇足纲
蛛形纲概述
蜘蛛
特别专题:丝网
螨和蜱
特别专题:螨:与人类零距离
蝎子和其他蛛形纲动物
倍足纲和唇足纲
术语表
索引
媒体评论:
这本书是继《昆虫记》之后的又一部“昆虫史诗”!
——英国“泰晤士报”
我们从这本书中很容易就能领会到:地球是昆虫与其他生物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
——“纽约时报”
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却如优美的散文.其中透着睿智的哲思,阅读本书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官员:马克·柯林斯
②
兩棲動物與爬行動物百科全書
![]() |
主 编 : [英]蒂姆·哈利代\克莱格·阿德勒
出 版 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版 次: 1
页 数: 237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SBN : 978-7-5388-5774-0
包 装: 平装
定 价: 49.80元
作者简介:
蒂姆·哈利代: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世界权威专家,为濒危两栖动物种群特别工作组国际理事,任教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生物学系,他出版了很多有关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书籍,在世界动物学界享有盛誉。
克莱格·阿德勒: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学教授,是全球知名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发表了许多有关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论文,在关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人工饲养研究方面也颇有建树。
详细介绍:
由全球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数十位权威专家主笔,上千幅图片精彩呈现!论述严谨、富于探索,全方位揭示神秘奇幻的两栖及爬行动物世界;行文唯美、趣味生动,多层次呈现爬行及两栖动物非凡的生命历程! 本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共同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具有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等突出特点。
前言:
美丽壮阔的大自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家园,而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生机盎然的动物则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在这个动物大家庭中,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因其独具特色的外貌、别具一格的生活习性、扑朔迷离的进化史一直强烈地激发着人类对它们的好奇。深入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它们的好奇和研究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人们热爱生命的真挚情感,帮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感悟地球生命进化史的博大和壮阔。 在脊椎动物的进化史中,两栖动物是从水中到陆地上生活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群体,从它们开始,脊椎动物才在陆地上打开局面,从而发展出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人类,因此,两栖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是脊椎动物史上的一场革命,研究两栖动物有着重大的意义。两栖动物中,人们熟悉的青蛙是跳跃健将,更是捕虫能手,是农民们的好帮手。而蝾螈也是神奇而隐秘的两栖动物,它们有着可爱的外形,并且在数亿年的进化中成功地开辟了广阔的栖息地,体现了两栖动物宏大的生命史。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统治陆地时间最长的动物。恐龙就是远古爬行动物的代表,这种“史前巨兽”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和惊叹,关于恐龙时代的科幻小说、影视作品是人们长期津津乐道、炙手可热的题材。经过数代的进化,现代的爬行动物我们可以看到行动迟缓、长寿善躲的龟;行动迅捷、外观奇特的蜥蜴;悄然无声、令人胆寒的蛇;体形硕大、冷酷凶猛的鳄鱼等等,各种爬行动物都有着非比寻常的特点,比如,遇险时蜥蜴尾巴的自断、变色龙变换体色;鳄鱼依靠温度决定性别;有的蛇拥有极具杀伤力的毒液……这些爬行动物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因其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成为人类热衷探究的动物群体。 然而,对于现代社会,特别是都市中的人们来说,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更多的只是动物园里铁窗后一个个形单影只的身影,丧失了自然赋予它们的野性和活力。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地的不断破坏与占领不仅威胁到越来越多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存,还造成了人们与大自然的疏离,人们对于环境破坏所产生负面影响的感觉也越来越迟钝——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被破坏、污染极其敏感的两栖动物恰恰可以充当环境变化的风向标。更为严重的是:人造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国际食品交易、药品交易、皮革饰品交易、宠物交易等引起的滥捕滥杀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品种灭绝或濒临灭绝,这极大地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深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理解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益处,建立自觉保护各种生物的意识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引进并出版这本《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百科全书》的宗旨。 本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教授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对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每一科类均有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类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并附有相关的知识档案、资料摘要、分类列表,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这两类动物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生动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世界。同时,书中千余幅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将各种类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全书内容都是根据最新科学发现、最新分类方式以及最新资料撰写而成,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是本书的几大突出特点。我们力求以这种科学、新颖的体例将读者们带入一个知识丰富、奇妙多彩、充满启迪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世界。
内容摘要:
这本《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百科全书》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世界一流专家蒂姆·哈利代和克莱格·阿德勒共同主编,由来自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世界自然资源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数十位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全球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最详尽的研究成果,对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每一科类均有详细的论述,介绍了已知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类生活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并附有相关的知识档案、资料摘要、分类列表,再辅以极具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特别专题深入阐述这两类动物的生理机制、自然史等各主要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细节化地展现生动的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世界。同时,书中千余幅高清晰度的彩色照片将各种类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全书内容都是根据最新科学发现、最新分类方式以及最新资料撰写而成,具有内容丰富、观点前沿、资料准确、图片精美等突出特点。
图书目录:
两栖动物
概述
特别专题:分级和分类
特别专题:两栖动物的一个关键事件
特别专题:多种多样的适应性
特别专题:细心的父母
特别专题:衰退中的两栖动物种群
特别专题:保护两栖动物
特别专题:游泳、进食与生长
蚓螈
蝾螈
特别专题:蝾螈的求偶与交配
特别专题:击退敌人
蛙和蟾蜍
特别专题:跳跃和蹦跳
特别专题:破译蛙鸣
特别专题:从蝌蚪到蛙
爬行动物
概述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时代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的体温控制
特别专题:处境危险的爬行动物
特别专题:爬行动物的玩耍行为
特别专题:预射精、偷食者以及伪装雌性
特别专题:温度和性别
龟
特别专题:亚洲龟危机
特别专题:革背龟:在海滩上出生
蜥蜴
特别专题:天生的沙漠居住者
蚓蜥
蛇
特别专题:蛇毒
特别专题:被毒蛇咬伤的危险
特别专题:收集蛇毒
楔齿蜥
鳄鱼
特别专题:污染和拟态激素
特别专题:单性现象:多余的雄性?
术语表
索引
媒体推荐:
“阅读本书你将会发现,原来世界上最令人激动与着迷的物种有不少是属于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
——美国“华盛顿邮报”
“该书论述的科学性、缜密性以及令人愉快的阅读情境是显然的,展现了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宏大的生命史。”
——亚马逊网站
“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来说,阅读此书无疑能在最大程度上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欧洲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理事:格克·法博
BBC出的《雌雄爭霸戰》只剩最後一本,又破又舊,抖擻幾下估計書皮就得掉。書店的阿姨说这本书很好,但因为是旧版书所以不可能再有货了。
上次那本BBC的《與野獸同行》也是因為這種原因買不成,我怎么總是這么趕不上趟???每次遇到時都是剩個貨底,貨底就貨底吧,還是那種打多少折都不會讓人甘心買下的破損程度。
纠结的想起以前那本《化石》,高中时在书店看到,当时因为觉得太贵了,虽然译本的书贵点也正常,可32开的书卖到98元还是有点承受不起,想着以后资金宽裕些再买,可等到了那时书已经找不到了。后来在书店清仓时看到了同一系列别的主题,却独独没有《化石》这本。再后来去图书市场时有家老板说“前几天我刚刚卖给一个老头”,瞧我这RP!
等再见到这本书时已经是再版的版本了,装帧不再是精装式的圆角类型,变成了平装书,价格是降了,但却没有了旧版的精致感,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回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