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听讲座之:室内乐的精髓
继续支持咱朴实儒雅又博学的杨燕迪院长,噢耶。
介于我最近忙于练习重奏,故特此自己温习室内乐,也分享啦。
——————————————————分割线————————————————————————
一、室内乐的一般意义
室内乐(chamber music)房间或小空间内“家庭式”的音乐,有别于大乐队演奏,主要义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人数一般在2~9人之间。其中,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为最重要的形式。
二、室内乐的历史探索
室内乐的定义产生于18c末~20c初,较为典型,之后起更为灵活。
1、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室内乐“never定型时期”)
此阶段中代表作大多是声乐作品,但其中有“室内化”的倾向哦
example:《意大利牧歌》
2、巴洛克时期(室内乐进入“稳定品种时期”啦)
主要有:教堂奏鸣曲(包括Fuga)、室内乐奏鸣曲(舞曲)、独奏奏鸣曲(3个人的那种)、三重奏奏鸣曲(其实是4个人哟)
室内乐是贵族文化的产物,具有时速功能,在当时适用于高端娱乐活动and社交
3、古典时期 18c中期~19c初 (室内乐的“Golden时期”闪闪发光)
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典范概念(在室内乐里的典范概念)
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形成典范的原因:
(1)社会方面,贵族、商人(统称为有钱人)对世俗的需求,他们的审美受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
(2)音乐方面,通奏低音、功能、和声思维与主调音乐形式日渐消失,钢琴的崛起
(3)音乐生活中,室内乐演奏者多为业余爱好者,为家庭使用(大噶一道来白相)
4、浪漫时期19c (室内乐“continue walk时期”,但走向边缘)
原因:室内乐极为注重对话平衡,交融的体现,不适应浪漫主义者。德奥谱系中较为保守的一派继续传承。
代表人物:舒伯特、门德尔松
这个时期中,随着音乐会的正规化,有了室内乐音乐会,开始出现室内乐职业四重奏团。
5、20世纪(这个世纪嘛啥都多元化,室内乐也不例外地进入“多远化时期”喽)
这时,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参与室内乐的创作
原因:(1)大乐队演奏的衰弱(因为投入太贵啦)
(2)室内乐的灵活性
(3)传统体裁(弦乐四重奏)的推进且多种类型的组合出现很多
但,20c有了录音技术,室内乐的主动参与性被逐渐取代
来来来,咱和china做个比较。c.f运动开始~
1、解放钱主要移植发展
肖友梅(写下中国第一首弦乐四重奏)、马思聪、谭小麟、冼星海
2、解放后为政治服务
何占豪、吴祖强、省略号……
3、改革开放后开始多元化,出现与民族器乐的搭配
(c.f运动完毕。)
三、室内乐的美学品格和体裁特性
室内乐的品格和特性
(1)总体趣味:私密、细致
避免炫技和夸张的表达,注重乐器的平等
(2)创作:音乐材料的运思和加深
乐思内在的质量,材料深入挖掘
example:Brahms,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2 in A Op:100(1886)
(3)演奏:演奏者的聆听,声部之间的balance!balance!balance!
不同于独奏(以自我为中心),大乐队(以指挥为调度),互相聆听,彼此照应,长期磨合
主奏、主奏、伴奏灵活调配
注意“气口”交换
example:Mozart 单簧管五重奏(1789)
友情小链接1:单簧管五重奏=单簧管(主奏)+弦乐四重奏
友情小链接2:有一个美女演奏家 Sabine Meyer 哈哈哈哈
(4)聆听:有素养,有品评
聆听时注重音乐本身的质地,室内乐作品没有音乐以外的因素且不同于其他作品具有故事性。关注乐思(节奏、创意趣味、演奏家的匠心),没有华丽外表的干扰。
四、杰作和名作举例
1、室内乐传统中心和主流:德奥
2、核心人物:海顿、莫扎特、老贝、舒伯特、德沃夏克、勃拉姆斯
3、补充人物:舒曼、门德尔松
4、现代核心: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
小tip1:20c著名四重奏团体
1、前艺 Pro Arte Quarter 最古老的四重奏团体,1912~至今
2、布达佩斯 1917~1967 树立现代四重奏团体职业标准
3、韦格 Vegh Quarter 1940~1980
4、鲍罗丁 1945~至今 苏俄代表
5、阿玛迪斯 团体认同感极强
小tip2:近期四重奏团体
1、贝尔格 Alban Berg 1970~2008
2、克诺斯 Kroros四重奏
3、塔卡契
4、哈根 Hagen 他们是一家人哦
5、上海 SH Quarter 1983~ 李氏兄弟为核心
6、萨洛蒙 1982~ 专职原真演奏
噹噹噹,隆重special推荐:美艺三重奏团 一定要听啊!!
Beavx Arts Trio 1955~2008
五、作品赏析
1、Morzart string quintet in G minor
弦乐五重奏 (四重奏+中提琴)
2、Beethoven Op.130 (V.cavatina)1825~26
贝多芬顶峰时期,晚期四重奏
3、Dvorak Dumky Trio Op.90 Ⅳ 1890~91
小清新有木有,织部单纯,我最喜欢啦。
杨院长推荐给所有演奏专业同学一本书:伟大的英国小提琴家梅纽因《梅纽因谈话录》
有豆友需要,在上海的话我这里可以借阅,借哈不是送,呵呵。
介于我最近忙于练习重奏,故特此自己温习室内乐,也分享啦。
——————————————————分割线————————————————————————
一、室内乐的一般意义
室内乐(chamber music)房间或小空间内“家庭式”的音乐,有别于大乐队演奏,主要义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人数一般在2~9人之间。其中,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为最重要的形式。
二、室内乐的历史探索
室内乐的定义产生于18c末~20c初,较为典型,之后起更为灵活。
1、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室内乐“never定型时期”)
此阶段中代表作大多是声乐作品,但其中有“室内化”的倾向哦
example:《意大利牧歌》
2、巴洛克时期(室内乐进入“稳定品种时期”啦)
主要有:教堂奏鸣曲(包括Fuga)、室内乐奏鸣曲(舞曲)、独奏奏鸣曲(3个人的那种)、三重奏奏鸣曲(其实是4个人哟)
室内乐是贵族文化的产物,具有时速功能,在当时适用于高端娱乐活动and社交
3、古典时期 18c中期~19c初 (室内乐的“Golden时期”闪闪发光)
确立弦乐四重奏的典范概念(在室内乐里的典范概念)
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形成典范的原因:
(1)社会方面,贵族、商人(统称为有钱人)对世俗的需求,他们的审美受启蒙运动思潮的影响
(2)音乐方面,通奏低音、功能、和声思维与主调音乐形式日渐消失,钢琴的崛起
(3)音乐生活中,室内乐演奏者多为业余爱好者,为家庭使用(大噶一道来白相)
4、浪漫时期19c (室内乐“continue walk时期”,但走向边缘)
原因:室内乐极为注重对话平衡,交融的体现,不适应浪漫主义者。德奥谱系中较为保守的一派继续传承。
代表人物:舒伯特、门德尔松
这个时期中,随着音乐会的正规化,有了室内乐音乐会,开始出现室内乐职业四重奏团。
5、20世纪(这个世纪嘛啥都多元化,室内乐也不例外地进入“多远化时期”喽)
这时,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参与室内乐的创作
原因:(1)大乐队演奏的衰弱(因为投入太贵啦)
(2)室内乐的灵活性
(3)传统体裁(弦乐四重奏)的推进且多种类型的组合出现很多
但,20c有了录音技术,室内乐的主动参与性被逐渐取代
来来来,咱和china做个比较。c.f运动开始~
1、解放钱主要移植发展
肖友梅(写下中国第一首弦乐四重奏)、马思聪、谭小麟、冼星海
2、解放后为政治服务
何占豪、吴祖强、省略号……
3、改革开放后开始多元化,出现与民族器乐的搭配
(c.f运动完毕。)
三、室内乐的美学品格和体裁特性
室内乐的品格和特性
(1)总体趣味:私密、细致
避免炫技和夸张的表达,注重乐器的平等
(2)创作:音乐材料的运思和加深
乐思内在的质量,材料深入挖掘
example:Brahms,Sonata for piano and violin No.2 in A Op:100(1886)
(3)演奏:演奏者的聆听,声部之间的balance!balance!balance!
不同于独奏(以自我为中心),大乐队(以指挥为调度),互相聆听,彼此照应,长期磨合
主奏、主奏、伴奏灵活调配
注意“气口”交换
example:Mozart 单簧管五重奏(1789)
友情小链接1:单簧管五重奏=单簧管(主奏)+弦乐四重奏
友情小链接2:有一个美女演奏家 Sabine Meyer 哈哈哈哈
(4)聆听:有素养,有品评
聆听时注重音乐本身的质地,室内乐作品没有音乐以外的因素且不同于其他作品具有故事性。关注乐思(节奏、创意趣味、演奏家的匠心),没有华丽外表的干扰。
四、杰作和名作举例
1、室内乐传统中心和主流:德奥
2、核心人物:海顿、莫扎特、老贝、舒伯特、德沃夏克、勃拉姆斯
3、补充人物:舒曼、门德尔松
4、现代核心: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肖斯塔科维奇
小tip1:20c著名四重奏团体
1、前艺 Pro Arte Quarter 最古老的四重奏团体,1912~至今
2、布达佩斯 1917~1967 树立现代四重奏团体职业标准
3、韦格 Vegh Quarter 1940~1980
4、鲍罗丁 1945~至今 苏俄代表
5、阿玛迪斯 团体认同感极强
小tip2:近期四重奏团体
1、贝尔格 Alban Berg 1970~2008
2、克诺斯 Kroros四重奏
3、塔卡契
4、哈根 Hagen 他们是一家人哦
5、上海 SH Quarter 1983~ 李氏兄弟为核心
6、萨洛蒙 1982~ 专职原真演奏
噹噹噹,隆重special推荐:美艺三重奏团 一定要听啊!!
Beavx Arts Trio 1955~2008
五、作品赏析
1、Morzart string quintet in G minor
弦乐五重奏 (四重奏+中提琴)
2、Beethoven Op.130 (V.cavatina)1825~26
贝多芬顶峰时期,晚期四重奏
3、Dvorak Dumky Trio Op.90 Ⅳ 1890~91
小清新有木有,织部单纯,我最喜欢啦。
杨院长推荐给所有演奏专业同学一本书:伟大的英国小提琴家梅纽因《梅纽因谈话录》
有豆友需要,在上海的话我这里可以借阅,借哈不是送,呵呵。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